1、1海南大学本科生课程论文题 目: 香蕉枯萎病研究现状 作 者: 学 号: 200903073100 学 院: 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专业年级: 2009 级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指导老师: 兀旭辉 2011 年 12 月 24 日2香蕉枯萎病生物防治研究现状吴家飞(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专业0901班 海口 570228)摘要:本文综述了香蕉枯萎病生物防治方面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假单孢杆菌、芽孢杆菌、木霉菌等生防菌的利用。关键词:香蕉枯萎病 生物防治 研究现状香蕉是芭蕉科(Musaceae )芭蕉属(Musa)植物, 我国是香蕉的主产国之一,香蕉产业是我国重要的热带水果产业。在
2、海南、台湾、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贵州等也均有栽培,其中以海南,广东,台湾为主。但是在全球香蕉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 正遭遇有史以来枯萎病最严重的威胁和挑战。香蕉枯萎病在我国香蕉主产区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台湾等部分地区严重发生 1,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给香蕉产业的发展带来的较大的阻碍。引起香蕉枯萎病的病原菌是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 cubense) ,镰刀菌可通过流水、农具和带病种苗等媒介远近距离传播,先侵染香蕉根部,然后进入到维管束,造成根部、球茎和假茎组织中维管束的病变,最后导致香蕉整株枯萎。镰刀菌是一种土壤习居菌。其孢子存活力强
3、,可在土壤中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源。尤其是香蕉枯萎病的4号生理小种,在防治上极为困难。就目前而言,防治香蕉枯萎病最有效的方法是种植抗病品种、与水生作物轮作及进行生物防治,本文对该病害在生物方面的研究概况做了综述,望能对我国香蕉生产有所裨益 2。1. 假单孢杆菌国外学者NelB等的研究结果显示,生防菌荧光假单孢杆菌(Pseudom onas f luorescens)能减少87.4%的病害发生率,非致病性 F.oxysporum菌株CAV255 和CAV241能减少Fusarium枯萎病发生率分别为 87.4%和75% 3。同时有实验表明假单孢杆菌能显著降低镰刀菌枯萎病的发生率 4。以及,香蕉
4、根围细菌绿脓杆菌( Pseudom onas aeruginosa)FP10能遏制FOC 对香蕉的侵染,并能产生促进植物生长的激素,如吲哚-3-醋酸(IAA) 、磷酸盐溶解酵素等,这不仅可以生物防治还可以做为生物肥料 5。此外,假单孢杆菌(Pseudom onas sp.)可使香蕉根际促生、与香蕉根系适应好、定殖量大。国内学者程亮等也从香蕉土壤中分离出假单孢杆菌(Pseudomonas sp.), 挑取活化的假单孢杆菌置于PDA 平板的一侧直线接种, 平板另一侧接入香蕉枯萎病菌, 结果造成香蕉枯萎病菌的菌丝顶端及中间形成大量泡状体, 从而使整个菌丝由丝状变成串珠状; 细胞内含物减少, 原生质外
5、流 , 形成空泡, 从而产生扭曲状芽管, 芽管膨大, 细胞破裂 , 不能形成正常的侵入丝, 产生明显的抑菌带。试验结果表明, 拮抗的单孢杆菌可抑制香蕉枯萎病菌的生长, 且拮抗菌发酵液可产生大量抗菌性物质, 其浓度越高, 抑菌性就越强 6。黄小光等分离的荧光假单孢杆菌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菌丝的生长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用荧光假单孢杆菌和XP 菌株混合后, 抑制作用得到加强, 令香蕉枯萎病菌丝不能向外扩展, 菌丝被抑制在原接种部位。但拮抗细菌只能对香蕉枯萎病菌起到抑制作用, 不能起灭菌作用 7。2 芽孢杆菌3国内学者孙正祥和王振中分离得到生防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6、S21和地衣芽孢杆菌C24,菌株S21 对FOC4的相对抑制率达76% 。菌株C24对FOC1和FOC4均有强抑制作用,相对抑制率分别为8 1 . 2 5 % 和8 3 . 7 5 % 。室内盆栽试验结果显示,菌株C24接种30天后病情指数明显低于对照 8-9。Thangavelu等从香蕉根围的土壤中分离得到对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的枯草芽孢杆菌,防治效果可达到41% 10。杨秀娟等从土壤中分离到的芽孢杆菌对香蕉枯萎病菌有显著抑制作用, 能在香蕉植株体内定殖, 具有很好的防病和促生作用 11。付业勤等从香蕉健康植株中分离获得芽孢杆菌对香蕉枯萎病菌抑制率在80%以上 ,发现香蕉内生拮抗
7、细菌在香蕉根、假茎、叶柄、叶片等组织中的定殖的数量呈递减趋势 12。3 木霉菌木霉菌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真菌,在1932年weindling就已发现木霉菌对几种土壤真菌有拮抗作用。研究发现具有拮抗性的木霉菌通过寄生,抗生,溶菌和生长竞争等拮抗作用来抑制尖孢镰刀菌的活动及生长发育。拮抗作用测定试验结果表明, 木霉生命力极强、繁殖速度快, 对生存空间和营养资源竞争能力极高, 可排斥和抑制尖镰孢菌。木霉菌丝以缠绕、穿插、紧贴等方式重寄生于尖镰孢菌菌丝上, 通过吸器侵入尖镰孢菌菌丝体内吸取营养, 溶解细胞壁而穿入寄生菌丝并在其内生长, 使尖镰孢菌菌丝变形, 细胞变短, 最后断裂、解体。木霉在生长过
8、程中产生的抗生物质( 如抗生素和b- 1, 3- 葡萄糖酶) 能有效地抑制尖镰孢菌生长和孢子萌发, 使尖镰孢菌菌丝细胞质消解、原生质凝结, 并逐渐腐烂失活、解体。适合木霉菌生长的温度和pH 值范围较广,合适的生长条件可使菌丝产量更高,以此生产方式可大量获得有拮抗性木霉菌及其孢子,目前此法以取得很好的室内试验效果,但是要在田间推广应用还需要各个方面的不足及表征 13。在国外,Thangavelu 等从香蕉根围土壤中分离出的哈茨木霉对香蕉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该菌株的纤维素酶、几丁质酶、 - 1,3 - 葡聚糖酶的产量较高, 防治效果48% 51% 10 ,有的甚至达60-74%
9、14。Vicente等研究指出将生防菌哈茨木霉菌的施用和香蕉耐病品种的种植相结合, 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效可在95%以上 15。4 其他菌株 肖爱萍等从土壤中分离到一些细菌对香蕉枯萎病病原菌有较好的拮抗作用 16 , Adeline等从野生香蕉健康植株内分离到5个菌株能明显促进香蕉生长和提高香蕉对病害的耐性, 具有一定的生防潜力 17。除此之外紫黑链霉菌( S treptom yces violaceusniger) 培养液能产生抗真菌的代谢物, 对香蕉枯萎病4号小种显示出良好的抗生效应 18。来自香蕉内生菌链霉菌对香蕉枯萎病病原菌有一定拮抗作用 19。内生固氮细菌也能抑制香蕉枯萎病菌的繁殖, 促
10、进香蕉( Musa spp., group ABB) 苗的生长效果 20。利用光合细菌的抗病性、竞争性、提高香蕉根基土壤肥力等特性进行田间防治香蕉枯萎病, 效果在 90%以上,有效抑制和推迟香蕉枯萎病的发生 21。5 展望香蕉枯萎病传染性比较强, 目前已经进入快速扩展阶段, 香蕉生产面临巨大的威胁。在化学防治没有效果的情况下, 加强生物防治势在必行。香蕉枯萎病生物防治的应用和发展, 可为香蕉枯萎病的防治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但是由于香蕉枯萎病生物防治研究起步较晚, 研究资料报道很少, 该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还不十分理想。香蕉枯萎病生物防治研究发展 , 对控制该病的蔓延, 使世界香蕉产业健康持续
11、地发展, 实施香蕉枯萎病的无公害防治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相信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能够战胜香蕉枯萎病的危害。4参考文献1 兀旭辉, 许文耀, 林成辉 香蕉枯萎病防治剂的筛选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34卷第4期 2005 122 黄穗萍 莫贱友 堂勋 胡凤云 香蕉枯萎病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热带农业 2011. 5 总第42期3 Nel B, Steinberg C, Labuschagne N etc.The potential of nonpathogenic Fusarium oxysporum and other biological control organisms for
12、 suppressing fusarium wilt of banana.PLANT PATHOLOGY, 2006, 55(2):217-2234 Fishal EMM, Meon S, Yun WM .Induction of Tolerance to Fusarium Wilt and Defense-Related Mechanisms in the Plantlets of Susceptible Berangan Banana Pre-Inoculated with Pseudomonas sp (UPMP3) and Burkholderia sp (UPMB3).AGRICUL
13、TURAL SCIENCES IN CHINA,2010,9(8):1140-11495 N Ayyadurai, P Ravindra Naik,M Sreehari Rao, et al1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banana rhizosphere bacterium as fungal antagonist and microbial adjuvant in microp ropagation of banana1Journal of App lied Microbiology, 2006, 100 ( 5 ) : 926 -
14、 9376 程 亮 肖爱萍 游春平 拮抗菌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菌作用的初步研究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15 (1) : 9 - 137 黄小光, 徐志宏, 邝哲师等 香蕉枯萎病拮抗菌筛选试验 广东农业科学, 2006 (11) : 96 - 998 孙正祥,王振中,生防细菌C24的特性鉴定及其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植物保 护学报,2009,36(5):392-3969 孙正祥,纪春艳,李云锋等 香蕉枯萎病拮抗细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中国生物防治,2008,24(2):143-14710 Thangavelu R, Palaniswami A, Velazhahan R.Mass
15、p roduc-tion of Trichoderm a harzianum for managing fusarium wilt of banana.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2004,103: 259 - 26311 杨秀娟, 何玉仙, 陈福如. 抗香蕉枯萎病菌拮抗菌T2WF和W10 的鉴定及其定殖1 中国生物防治, 2007,23 (1) : 73 - 7612 付业勤, 蔡吉苗, 刘先宝1香蕉内生细菌分离、活性评价及数量分布1热带作物学报, 2007 (4) : 78 - 8313 钟群有, 郑卓辉, 彭增明, 陆德泉 香蕉枯萎病
16、生物防治研究概述 广东农业科学2007 年第7 期14 唐 孜, 刘 任, 程东美, 等1木霉和杀菌剂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1广东农业科学, 2006 (12) : 54 - 5515 Perze - Vicente L, Batlle A, Fonseca J, et al.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in Cuba: reaction of cultivars and bio-controlmethod C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usar-ium Wilt on Banana in Salvador de
17、Bahia.Brazil, 2003, 9:22 - 2616 肖爱萍, 李庚花, 游春平等 15株拮抗细菌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4, 27 ( 4 ) :572 - 57517 Adeline S Y Ting, SariahMeon, Jugah Kadir, et al. Endo-phytic microorganisms as potential growth p romoters of banana1BioControl, 2008, 53 (3) : 541 - 55318 Getha K, Vikineswary S1Antagonistic ef
18、fects of S treptom yces violaceusniger strain G10 on 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race 4: indirect evidence for the role of antibio-sis in the antagonistic process.J Ind Microbio. Biotechn-ol.2002, 28 (6) : 303 - 31019 曹理想, 田新莉, 周世宁 香蕉内生真菌、防线菌类群分析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42 ( 2 ) :70 - 7320 OlmarBWeber, Celli RMuniz, Aline O Vitor. Interaction ofendophytic diazotrophic bacteria and 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on p.antlets of banana Maca.Plant Soil 2007,298: 47 - 5621 钟群有,郑卓辉,彭增明等 香蕉枯萎病生物防治研究概述 广东农业科学 2007 (7) : 64 -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