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姚咏杰中医讲大暑养生.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247342 上传时间:2019-07-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姚咏杰中医讲大暑养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姚咏杰中医讲大暑养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姚咏杰中医讲大暑养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姚咏杰中医讲“大暑养生大暑,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到了。俗话说“冷不过三九,热不过三伏”。大暑节气该如何养生呢?三伏天,特别是大暑节气,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这个热一方面是地面上所收到的热最多,既有从地下升腾而来的旧有的阳气,又有太阳直射过来的热气,所以人们会有一种“上蒸下煮”的感觉。这个时候是“火在水上 ”, 絪蕴熏蒸,水气上腾,同时又进入了一个多雷雨的天气,所以大暑这个节气,它的特点是:既热又湿,人们会感觉到“暑湿难耐”。我们传统中医讲养生要“人法自然”。此时人体气机和天地的变化是完全一致的。我们人体外面要接受太阳最多的热量,内部又是五脏六腑的阳气多升腾在外,所以这个时候人体的气机呈现的是一

2、个“外热内寒”的状态。在最热的时候,我们的体内却是比较寒的。从五行上讲,湿土对应的是脾,所以大暑节气的养生,重点还是要保护我们的脾胃。不要过多的食冷饮,不要过度贪凉,因为这时天气暑湿难耐,按照人们一贯的认知,这时就容易多选择一些避暑用的寒性食物,比如绿豆汤、菊花茶、苦瓜、冰镇的西瓜、冷饮等等。而这个时节,我们的脾是最虚弱的,脾湿也大,也容易受寒凉,因此,我们就不要再过度的饮食寒凉给脾增加负担了。在最热的大暑时节,传统中医恰恰建议人们养生应该多食一些温热属性的食物,或者多喝粥,以滋养我们的脾胃。这里我给大家推荐几款暑热时节的补脾粥。一款是以粳米为主要原料的,一款是以薏米为主要原料的。粳米是大米的

3、旱稻子,在超市里都能买到。脾虚,脾寒的人可以多以粳米为原料煮粥,它不伤脾胃。比如,适合盛夏祛暑的绿豆粳米粥:绿豆 50 克,粳米 100 克,先把绿豆放入温水里提前泡两个小时,再和粳米一起煮。这种和粳米配伍在一起的绿豆粥,比单纯喝绿豆汤祛暑的效果更好,而且不伤脾胃。或者小米粳米粥,做法非常简单,就是把小米和粳米放在一起煮熟即可;或者粳米麻山药粥,煮这款粥的时候,建议大家不要去掉麻山药的皮和须,洗干净后切成段,和粳米一起煮就可以;或者粳米大枣粥,也是非常补脾的。可以说粳米是非常“ 多搭” 的,假如你天天喝小米粳米粥觉得单调,就可以这几款换着样的煮。粳米入脾经,也同时可以去脾湿,适合脾胃虚弱的人,

4、老人和孩子也都可以经常食用。另外,胃寒但又酷爱吃米饭的人,可以用粳米代替大米。另外一款适合大暑时节的粥,是以薏米为原料的。薏米现在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它可以利水消肿,健脾去湿,但是性质偏寒,更适合热性体质的人。煮薏米粥时,一定要配伍好。以前跟大家讲的“祛湿”的红小豆薏米仁汤,是要求大家煮 20 分钟,取薏米祛湿的药性就可以了。但是如果要用它煮粥喝的话,一定要提前用温水浸泡 2-3 个小时,因为薏米很不容易煮熟。给大家介绍几种薏米粥。冬瓜薏米粥,带皮的冬瓜 100 克,却成小块,薏米 50 克,放入水中同时煮熟。这款粥非常适合夏季祛热除湿,但是寒性体质或者胃寒的人是要忌用的。适合那些湿热体质的人

5、。绿豆薏米粥,这款也是适合热性体质,想在盛夏既祛暑又去湿的,煮之前也都要提前浸泡,煮熟后也可以加入一些冰糖,口感会更好。如果是寒性体质,喜欢喝薏米粥的话,可以多加入一些红枣,比如红豆,红枣和薏米煮成的粥,去湿的同时也中和了薏米的寒性。但是孕妇是要忌食薏米的,因为薏米性寒、质滑,容易导致滑胎。另外大暑养生,我们还是要继续贯彻“寒病热治”的原则。从夏至开始,我就跟朋友们讲到“ 春夏养阳” 的中医理念,寒性体质的人,或者有“冬病”的人,比如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过敏性鼻炎、风湿类疾病的人,就一定要利用好夏季进行“冬病夏治” 。这里,我特别要给阳虚体质的朋友说一下,如果你在立夏时节,没有注意调理自己

6、的阳虚体质,那么现在进入伏天了,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节,就一定不能再错过机会了。这段时间要多利用好艾灸、按摩、针刺这样的外治疗法,阳虚体质的人更适合“艾灸疗法”,请抓紧时间找专业的中医大夫去调理。如果是有点中医基础的人,也可以自己在家进行调理。我建议如果自己调理的话,用艾灸盒去灸是最好的,因为比较安全。使用的穴位有任脉上的气海、关元、神阙穴,(神阙穴就是我们的肚脐,气海穴是肚脐正下方 1.5 寸,关元穴在肚脐下方 3 寸);下肢的足三里、三阴交,(三阴交在足内踝上 3 寸,胫骨内侧缘后方);脚底的涌泉穴,还有督脉上的百会、大椎,以及膀胱经上的一些俞穴,比如肾俞、脾俞等等。自己在家调理可以去买

7、艾灸盒,单孔双孔的都可以,每个穴位灸上 20-30分钟,灸完之后一定要喝一杯水。另外寒性体质的人伏天调理要多利用鲜姜,艾灸的时候可以切姜片放在穴位上,也可以炒菜时多放姜、或者熬粥时放几片姜,但是注意热性体质的人,夏季要少吃生姜。有条件的话,还是去找专业的中医来给你进行系统的调理。好的中医大夫,会根据你自身的症状来配伍穴位,出系统的“穴位方子”,就跟我们开药一样,外治疗法也有穴位方子。好的中医都懂得如何配伍穴位方。另外,文中我多次提到寒性体质和热性体质,正确的养生必须要懂得“体质”,不同的体质,它的饮食和生活起居,甚至调理方案都是不一样的,这个大家一定要清楚。现在是“中医热”、“养生热”,但养生

8、一定不能盲目跟从,不能看到别人吃什么对身体好,你就跟着去吃,这是不对的。比如,夏季阳虚体质的人适合多喝一些“当归羊肉汤”,或者“姜枣茶”,对于调理阳虚症状会非常的有帮助。但是热性体质,比如湿热体质或者阴虚火旺的人就不能多食,甚至是忌口的。黄帝内经把人分为二十五种体质,现代中医把它总结为九种,九种体质即:阳虚体质、阴虚体质、气虚体质、湿热体质、痰湿体质、气郁体质、淤血体质、特禀体质和平和体质。每一种体质都有它易得的病,(平和体质除外,因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大多是错误的,所以也基本上没有平和体质的人了)这是规律,因此我们不能造成体质的偏颇,否则你这种体质类型易得的病就容易找到你。所以我们了解自己的体质之后,就有正确的指导自己的饮食起居方案,就知道自己该吃什么,不能吃什么,生活起居该注意什么了。有机会我可以在本栏目详细跟大家介绍一下“体质养生”,或者找你身边专业的中医给你辨一下体质,直接联系我机构也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