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一课时原电池习题带答案.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246874 上传时间:2019-07-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课时原电池习题带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一课时原电池习题带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一课时原电池习题带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一课时原电池习题带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一课时原电池习题带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一课时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1下列有关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B活泼金属作正极,不活泼金属或非金属作负极C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D正极发生氧化反应2如下图,下列装置属于原电池的是( )3一个原电池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ZnCu 2 =Zn2 Cu,该原电池的合理组成是( )选项 正极 负极 电解质溶液A Zn Cu CuCl2B Cu Zn H2SO4C Cu Zn CuSO4D Zn Fe CuCl24如图所示装置,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同时 A 极逐渐变粗,B 极逐渐变细,C 为电解质溶液,则 A、B、C 应是下列各组中的 ( )AA 是 Zn,B 是 C

2、u,C 为稀硫酸BA 是 Cu,B 是 Zn,C 为稀硫酸CA 是 Fe,B 是 Ag,C 为稀 AgNO3 溶液DA 是 Ag,B 是 Fe,C 为稀 AgNO3 溶液5某学生用如图装置研究原电池原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3)中 Zn 片增重质量与 Cu 片减轻质量的比为 65 64B图(2) 中如果两极上都有气体产生,则说明 Zn 片不纯C图(1) 中铜片上没有气体产生D图(2)与图(3)中正极生成物的质量比为 132 时,Zn 片减轻的质量相等6如图是 Zn 和 Cu 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片上记录如下,在卡片上描述合理的是( )2实验后的记录:Zn

3、 为正极,Cu 为负极H 向负极移动电子流动方向:从 Zn 经外电路流向 CuCu 极上有 H2 产生若有 1 mol 电子流过导线,则产生 H2 0.5 mol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Zn2e =Zn2A B C D7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若 x 轴表示流入正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则 y 轴可以表示( )c(Ag ) c (NO ) a 棒的质量 b 棒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3A B C D8现有 M、N、P、E 四种金属,已知:MN 2 =NM 2 ;M、P 用导线连接放入硫酸氢钠溶液中,M 表面有大量气泡逸出;N、E 用导线连接放入 E 的硫酸盐溶液中,电极反应为 E2 2e =E, N2e =N

4、2 。则这四种金属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PMNE BENMP CPNME DEPMN9钢铁生锈过程发生如下反应:2FeO 22H 2O=2Fe(OH)2;4Fe(OH)2O 22H 2O=4Fe(OH)3; 2Fe(OH)3=Fe2O33H 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B反应中氧化剂是氧气和水C与铜质水龙头连接的钢质水管不易发生腐蚀D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能发生电化学腐蚀10在钢铁腐蚀过程中,下列五种变化可能发生的是( )Fe 2 转化为 Fe3 O 2 被还原 产生 H2Fe(OH) 3 失水形成 Fe2O3xH2O 杂质碳被氧化11.在盛有水的烧杯中,铁

5、圈和银圈的连接处吊着一根绝缘的细丝,使之平衡(如右图所示) 。3小心地往烧杯中央滴入 CuSO4 溶液。(1)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指悬吊的金属圈)_。A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B保持平衡状态不变C铁圈向下倾斜D银圈向下倾斜(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12(1)现有如下两个反应:(A)NaOHHCl= =NaClH 2O(B)Cu2Ag =2AgCu 2根据两反应本质,判断能否设计成原电池:_。如果不能,说明其原因:_。如果可以,则写出正、负极材料,电极反应式及反应类型(“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负极:_,_,_。正极:_,_,_。(2)利用反应 2Cu

6、O 22H 2SO4=2CuSO42H 2O 可制备 CuSO4,若将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负极材料是_(写名称 ),电极反应为_。正极电极反应式为_。溶液中 SO 向_极移动。2413某同学利用生活中或实验室中常用的物品,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和电化学知识,自己动手设计了一个原电池。请填写下列空白:(1)实验原理:Fe2H =Fe2 H 2(2)实验用品:电极(铁钉、铜钉 )、稀硫酸、烧杯、导线、耳机(或者电流计 )。(3)实验装置如图:4(4)原电池设计及注意的问题:按如图所示装置连接好实验仪器,注意观察(耳朵听) 耳机是否有声音发出,如果没有,可将原电池的两个电极中的一极接触耳机插头上的一极

7、(注意:接触的同时耳机的另一个极是连接在原电池的另一个电极上的),这时可以听见耳机发生“嚓嚓嚓”的声音。其原因是在原电池中,由化学能转化为_,在耳机中又由_转化为声音这种能量;如果将装置中的耳机改为电流计,则铁钉应该接电流计的_极,电极反应式为_,发生了_反应;铜钉应该接电流计的_极,电极反应式为_,发生了_反应。14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铝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在常温下,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编号 电极材料 电解质溶液 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1 Al、Mg 稀盐酸 偏向 Al2 Al、Cu 稀盐酸 偏向 Cu3 Al、C(石墨) 稀盐酸 偏向石墨4 Al、Mg 氢氧化钠溶

8、液 偏向 Mg5 Al、Zn 浓硝酸 偏向 Al试根据上表中的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 1、2 中 Al 所作的电极( 正极或负极)是否相同(填“是”或“否”) ?_。(2)由实验 3 完成下列填空:铝为_极,电极反应式:_;石墨为_极,电极反应式:_;电池总反应式:_。(3)实验 4 中铝作负极还是正极?_,理由是_。写出铝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4)解释实验 5 中电流计指针偏向铝的原因:_。(5)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影响铝在原电池中作正极或负极的因素:_。5第一课时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答案1C 2C 3C 4D 5A 6B 7A 8A 9A 10A 11. 答案 (1)D (2) 加

9、入 CuSO4 溶液后,构成 FeAg 原电池,铁溶解,质量减轻,Cu 2在银圈上得电子,生成的 Cu 沉积在银圈上,质量增加 (3)FeCuSO 4=FeSO4Cu解析 加入 CuSO4 溶液后,构成 FeAg 原电池,Fe 失电子作负极,质量减轻,Cu 2 在正极银圈上得电子,生成金属铜沉积在上面使其质量增加。12. 答案 (1) (A)不能,(B)可以 (A)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没有电子转移 Cu Cu2e =Cu2 氧化反应 碳棒、Ag、铂、金(任选一种) 2Ag 2e =2Ag 还原反应(2)铜 Cu 2e =Cu2 O 24e 4H =2H2O 负解析 (1)只有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才

10、能设计成原电池,(B) 是氧化还原反应且能自发进行。根据电池反应式 Cu2Ag =2AgCu 2 可知,Cu 失电子作负极,负极材料是 Cu,正极材料应是比铜不活泼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2)该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为 Cu,故负极是铜,电极反应为 Cu2e =Cu2 ,氧化剂是O2,故正极反应为 O24e 4H =2H2O,溶液中阴离子 SO 向负极移动。2413 答案 (4)电能 电能 负 Fe2e =Fe2 氧化 正 2H 2e =H2 还原解析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活泼金属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不活泼材料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流计正极应接原电池正极,电流计负极应接原电池

11、负极。14 答案 (1)否 (2) 负 2Al6e =2Al3 正6H 6e =3H2 2Al 6HCl=2AlCl33H 2(3)负极 在 NaOH 溶液中,活动性 AlMg Al3e 4OH =AlO 2H 2O 2(4)Al 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Zn 在浓硝酸中发生反应,被氧化,即在浓硝酸中活动性ZnAl,Al 是原电池的正极(5)另一个电极材料的活动性;电解质溶液解析 在稀盐酸中的活动性 MgAl、AlCu。由实验 1 和 2 可知,原电池中电流计指针是偏向正极。在实验 3 中电流计指针偏向石墨,由上述规律可知,Al 是负极,石墨是正极,化学反应是 Al 失去电子被氧化为 Al3 ,盐酸中的 H 得到电子被还原为 H2。在 NaOH 溶液中活动性 AlMg,则 Al 是负极,Mg 是正极。Al 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Zn 在浓硝酸中被氧化,即在浓硝酸中活动性 ZnAl,Zn 是负极,Al 是正极,所以在实验 5 中电流计指6针偏向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