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申论热点申论热点解读精粹【热点浏览】【专题一】证人保护制度【专题二】全民免费教育【专题三】侵权责任法【专题四】农产品涨价【专题五】环境保护【专题六】公务接待【专题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题八】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专题九】居住证制度【专题十】整治考场作弊【专题十一】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专题十二】干群关系【专题十三】节能减排【专题十四】提升国民文明素质【专题十五】行业自律【专题十六】慈善公益【专题十七】教育公平【专题一】证人保护制度【背景链接】在 2010 年检察举报工作论坛上,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材料显示,向检察机关举报涉嫌犯罪的举报人中,约有 70%不同程度地遭受到打击报复或变相打击报复。证
2、人保护是指国家对证人在履行公民作证义务的同时所给予的人身及财产方面的法律保障,是国家保障证人合法权益所提供的一种保护机制。【标准表述】原因 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专门的举报人保护法。有关举报人保护的规定散见于刑法 、 刑事诉讼法 、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等法律和司法解释中。且这些规定过于抽象,缺少具体的可操作性,不能给予举报人切实、及时、有效的保护。与法治发达国家严密的证人保护制度相比,我国立法和具体举报落实制度都明显落后。其中,各类“隐性打击报复”举报人的行为,因其手段“合法” ,行为隐蔽,难以界定,一直处于法律救济的“边缘死角” 。意义 证人保护制度的设立是为了达到合理的诉讼结果而作出的制
3、度安排,是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制度设计,也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必要举措。重要性 举报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人民群众通过举报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进行监督,群众举报的线索是检察机关查处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案件的重要来源,在反腐败斗争中起着重要作用。对策 保护好举报人,这不但是保护公民权利和公民人身安全的需要,也是推进我国司法制度健康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快建立证人保护制度极为重要。第一, 预防为主,防惩结合举报人的人身财产安全是首要保护对象,它是关系到举报制度能否正常运作、能否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国对举报人的安全保护是以事后的惩罚制裁为主,预防性的手段
4、仅局限于举报线索的保密,这种保护方式显得手段单一和力度薄弱,效果难以令人信服。只有“防患于未然”才能够真正给举报人以预期的安全感,消除被打击报复的顾虑。建立“预防为主,防惩结合”的举报人安全保护机制,重点突出预防性的制度建设。一是建立举报人安全的风险评估机制。司法机关在举报人举报之初,受理举报线索之时,应对举报风险等级进行评估,及时启动有关举报人保护程序,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二是建立举报人安全的紧急保护机制。举报人在举报后,只要举报人发出人身安全需要保护的求助,公安机关应当立即出警处置。检察机关可根据举报人的申请,监督公安机关对举报人提供的紧急保护。三是建立举报人安全的特殊保护机制。对举报有关重
5、大案件线索或有组织犯罪的具有特殊贡献的举报人,可借鉴国外对举报人的身份重置、异地安置制度,可以按照举报人自愿原则并且不低于原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将举报人秘密调动工作或迁往异地,给举报人提供基本的社会生活保障。严厉打击报复陷害举报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对国家工作人员打击报复实行零容忍制度,一经调查核实有打击报复行为,一律予以严惩。第二,强化保密责任 严防举报人的信息泄密要充分利用好现代科技手段,提倡网上举报和密码举报。对现代化手段的举报应采取相应的现代化的保密方式,不给通过高科技手段窃取举报信息的行为以可乘之机。同时在接受举报中可以采用视频、音频传送等特殊方法,获取和保护举报信息,以便隐藏好举报人的
6、身份,切实保护举报人的利益。要强化对举报人的保密责任,尊重举报人权利:举报人可以选择匿名举报或者明确向受理机关提出不得暴露身份;在举报案件的审理过程中,举报人可以拒绝直接充当证人;当举报人以普通人身份到法院出庭作证时,对可能导致其身份暴露的提问时,可以拒绝回答。为杜绝泄密现象的发生,应严格泄密责任追究。无处罚就无责任,对于泄密者或泄密单位,一律严惩。第三,要严格案件办理程序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举报材料被层层转发后,可能会落到被举报人的手中,举报人的处境将会十分危险。虽然近年此类现象有所减少,但举报信息泄密问题仍然时有发生,往往案件尚未启动,被举报人已闻风而动,四处托关系来“摆平” ,对举报人进行
7、利诱或恐吓。香港特区的廉政公署平均每年有近 3000 宗贪污举报,由于实行严格“单线联系”制度,至今没有举报者因资料外泄而遭报复,其缜密的案件办理程序等制度是至关重要的。第四,要严厉惩办打击报复者打击报复行为具有强烈的主观性,是一种明知故犯的行为。尽管在我国的刑法和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规定了报复陷害罪,以保障举报人的合法权益,但因立案门槛过高、刑罚太轻,不足以震慑违法者。对打击报复者必须要降低立案门槛,加大惩处力度,直取打击报复者的“命门” ,使其不敢铤而走险。第五,要切实解决有关“边缘”问题对于利用职权对举报人进行“隐性打击报复” ,因其手段“合法” 、行为隐蔽、难于界定,而一
8、直被认为是难以解决的“边缘死角” 。在这方面,一些成熟的国外制度值得借鉴,以弥补我们立法领域的明显缺陷和疏漏。例如,美国专门设立了“文官制度保护委员会” ,遭打击报复的个人可直接上诉至该委员会组织听证会,并作出包括降级、开除公职或处罚金的最终裁决。只要我们切实树立为举报人负责的精神,加之法律的保障、制度的健全,并认真执行,各类“隐性打击报复”举报人的行为,其“合法化”的外衣就会被剥去,他们的肮脏行为就难以得逞,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就会得到有效的保护。公民自愿依法出庭作证并受到保护,并不仅仅是一个打击违法犯罪的问题,还涉及到国家的法律尊严和司法审判秩序的公正,关系到社会发展的和谐进程。证人得到真正有
9、效的保护,是其固有的权利,折射出的是一个正义彰显的社会,一个从暴力走向和平与法制的社会,一个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的社会。只有将有关证人保护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证人的安全和利益才不会受到侵害,才能促使越来越多的证人愿意和敢于出庭作证,在国家法律强有力的保护下,以正义之名与违法犯罪和腐败滥权做斗争,同时彰显出中国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以及对生命的终极关怀。【专题二】全民免费教育【背景链接】依托石油财政,吴起在全国率先实施幼儿园到高中 15 年免费教育;从2007 年起,县财政每年列支 1000 万元,对近 1.3 万名农村 45 岁以下青壮年劳动力实行全免费技能培训,并将培训范围扩大
10、到农、牧、医、教育等行业的专业技能人员,有效延伸了基础教育,完善发展了职业教育,吴起也因此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 。【标准表述】影响 教育、医疗和住房是当代百姓最迫切、最关心的民生问题。而教育是立国之本,孩子是国家未来。吴起的免费教育被称为“政绩工程” ,是因为:第一,它为所有孩子,尤其是穷人的孩子提供了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实现了人人享有教育的权利。第二,增加教育投资,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产生拉动内需的效果,而且这种“内需”更为刚性更加迫切。第三,它能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它本身的社会效益,自然也十分巨大。第四,它是基
11、础中的基础,根本中的根本,事关国家未来和农村长远发展,影响十分深远。第五,它让民众更有尊严,提高了他们的幸福指数。意义 义务教育是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政府应该把义务教育看成一件彻头彻尾的公益事业,不应掺杂丝毫的经济思维、功利观念。吴起的举措也体现了现代社会治理的公平性、普惠性和前瞻性。 “把教育作为一种体现社会发展水平和公正程度的公共产品,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追求起点的公平,而不是结果的平均,这是现代社会治理公认的准则。困难 “全民免费教育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但在我国全面实施,除了财政投入问题,还涉及如何吸引社会资金进入
12、教育领域的难题。 ”在发达国家,公办学校一般只满足公民的基本教育需求,而优质教育资源多数为私立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投入产出比”较高,能持续不断吸引社会资金进入。而在我国,优质教育资源多数为公办学校,由于政策、资金等制约,民办学校很难和公办学校竞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社会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专题三】侵权责任法【背景链接】7 月 1 日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正式实施,这部法律首次提出“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当前现状】2010 年 7 月 2 日,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百度公司停止对殷小姐名誉权的侵害,断开搜索引擎中可辨认殷小
13、姐相貌的涉案图片链接;删除网站上保存殷小姐的个人信息;连续 3 天在百度首页醒目位置刊登向殷小姐道歉声明,消除影响为殷小姐恢复名誉;支付殷小姐经济损失人民币 2000 元、精神损害抚慰金人民币两万元。【标准表述】意义 侵权责任法的最终通过,标志着我国民商事法律体系得到最终完善,向最终完整民法典的目标进一步迈进,标志着中国法制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得到进一步贯彻实施,标志着在民事侵权专门法的最终诞生,有利于更好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是中国法制化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原因 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以及网络的普及,各种网络事件、网络现象、网络红人层出不穷,这其中包括了最令人惊奇的“人肉搜索” 。
14、 虽然“人肉搜索”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一方面人肉搜索在赋予网民们对公权滥用监督起到了一定作用。两一方面“人肉搜索”也涉及到他人的名誉权和隐私权。对策 “人肉搜索”其实就是在网上提供或公开他人或单位信息的行为,而这些信息往往涉及个人隐私,一旦触及到这个层面,就很可能是违反法律的行为。因此,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来杜绝侵权现象的发生。第一,加快建立并完善隐私权立法。 “人肉搜索”问题的核心是隐私权。要真正解决“人肉搜索”的问题,必须通过其他关于隐私权的立法进行完善。只有让网民、网络提供商知道什么是隐私、什么情况下属于侵犯隐私,在全社会建立一个公共标准,才能在维护网络自由的同时保护公民权益。第二,人肉
15、搜索立法需要厘清边界而非禁止。一方面,既能约束参与人肉搜索的公众,能够把握好道德和法律的底线,自觉尊重当事人的各种公民权益。如果超越了这种合理的边界,法律之剑能够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正当干预。另一方面,对于人肉搜索在反腐等方面有益的部分,法律法规不能以各种名义简单打压,抹煞其正面价值。第三,加强治理对网络侵权事件的发生。一是加强对网络用户的管理。比如加大惩罚力度、实行实名制等。二是加大网络服务商的责任。通过积极措施预防侵权行为的出现。第四,加强公民树立侵权的法律意识。将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的人肉搜索回归到社会的正常方式中来, “让公民树立应有的法律意识,让大家意识到怎样的行为会侵犯到他人的隐私权。侵权
16、责任法体现出了现代民法的人文精神,隐含了我国民事立法对个体权益保护的深度转向。与公法关注国家权力不同,处于私法核心地位的民法乃是公民个体自由与尊严的保障,它反对重物轻人,反对视精神如无物,反对将人抽象为没有差别的集体;它推崇权利平等,推崇自由与尊严,将一个个具体而鲜活的人视为最高的社会价值。【专题四】农产品涨价【背景链接】2010 年 7 月 1 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商总局三部委通报了对相关企业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操纵市场价格的违法行为,并对吉林玉米中心批发市场有限公司等企业处以最高 100 万元的罚款。【当前现状】2010 年,我国粳米等粮食品种,大蒜、蔬菜、绿豆等农副产品价格大幅上涨,
17、引发了民众对物价的普遍担心。3 月,各地市场上绿豆价格飙升,上涨最多的从 18元/公斤涨到了 24 元/公斤,涨幅达三成多。【标准表述】原因 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长期原因是供求关系的变化。一方面,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减少了城市郊区农产品种植面积,进而影响供应;另一方面,原来的农民进城打工,从生产者变成了消费者,居民收入提高,吃菜、吃肉的比重也增加了。此外,蔬菜生产基地从大城市郊区逐步转向外地农村,流通环节增多、运输成本增加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也是重要原因。短期内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原因,一方面是今年以来气候条件不利,西南地区大旱、中东部地区持续低温,蔬菜、大蒜、绿豆的生产、供应受到较大影响;
18、另一方面,也有社会资金利用大蒜、绿豆等农产品产地集中、季节性强、产量下降、市场信息不对称等特点,恶意囤积,哄抬价格,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因素。影响 农产品价格上涨过快,一方面增加了城市居民生活成本;另一方面,农民也不一定能够在涨价过程中得到好处。措施 农产品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保持农产品正常的生产流通和价格秩序,事关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第一,要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加强对农产品收购、流通等环节市场交易和价格行为的监管,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炒作行为,坚决维护正常市场秩序,是当前管理社会通胀预期,促进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安定人民群众生活和
19、维护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第二,政府应当从多个层面遏制当前的农产品涨价潮。比如在生产领域,有关部门应加大力度查处和打击各种有失公平的承包协议或者是合作协议,维护农民的种植权益;在加工领域,适当降低事关民生物资行业的税收和政府收费,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并对不合理的物价波动及时出台抑制措施。第三,有关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完善反映市场波动的价格监测制度。建立更加灵敏的价格监测预警体系,扩大监测覆盖的广度,增加监测数据的深度。在广度方面,要完善价格监测的品种和范围,不仅要监测大宗商品价格,还要关注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小品种商品价格。在深度方面,要丰富、细化价格监测的指标,不仅要监测价格水平,还要
20、监测市场成交量、库存量等。第四,要制定完善价格异常波动应急预案。探索建立小品种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预警机制,完善应对市场价格异常波动价格工作预案。第五,要防范农产品价格短期内不合理上升。一是要稳定发展农业生产,政策调控的着力点要放在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增加供给,防止打压农产品价格的合理上升。二是在农民和市场之间建立一个有效的中介组织,帮助农民走出价格波动的困境;最后,由于市场信息掌握在经销商手上,还要谨防一部分人在市场敏感期通过制造概念,渲染涨价氛围。此外,从全国层面建立统一、规范、合理、有序的流动的、信息共享的蔬菜批发市场和电子交易市场,避免盲目运输。加大科研投入和严把检验检疫关也必不
21、可少。【专题五】环境保护【背景链接】2010 年 5 月,西安市政府收到一张由省环境保护厅开出的 40 万元罚单,同时宝鸡和咸阳市政府也收到这种罚单,这三个城市因向关中地区“母亲河”渭河超标排放污染物,被罚交纳 70 万元“环境补偿金” 。【标准表述】原因 环境形势日益严峻,很重要原因是:一方面许多活动都向大气、水体、土壤等自然和人工环境排放有害物质,造成环境污染;自然界的一些变化也影响环境的质量。另一方面,环保部门执行力偏软:一是体现在,对于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监管不力;二是环保部门碍于情面,很多时候对于地方政府治污不力睁只眼闭只眼。意义 “环保罚单”背后凸显了环保职能部门保护环境的决心。三份“
22、环保罚单” ,不仅把地方政府真正推向节能减排的“聚光灯”下,还让河流上下游地区成为环境利益共同体,这彰显加强环境处罚制度建设的威力。措施 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环境污染仍然较重,污染减排压力有增无减,潜在环境问题不断显现,一些重特大环境事件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和艰巨的环保任务,我们要借鉴经验教训,积极探索出一条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道路。第一,要坚决打好污染减排决胜战,以倒逼机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深入研究健全减排指标、监测和考核体系,探索建立减排目标着眼环境质量、减排任务立足环境质量、减排考核依据环境质量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大力推进结构减排、工
23、程减排和管理减排,通过污染减排的倒逼传导机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第二,要深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源头控制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严格控制“两高一资”行业盲目扩张,强化建设项目环评管理,健全环评、评估、审批责任追究机制和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国民经济体系和社会组织体系。第三,要健全并完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体系,以环境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环保收费改革,完善鼓励节能环保的财税体系,研究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不断深化绿色税收、绿色证券、绿色采购、绿色贸易等环境经济政策,加快推进环境标准管理体系建设,严格环境准入。第四,要增强环境科技创
24、新和支撑能力,以市场导向发展壮大环保产业。加快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和环保技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减少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壮大,引领技术升级,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第五,要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以绿色生活助推消费模式转变。坚持把环境保护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把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集中力量解决重金属污染等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同时,积极倡导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改变导致对自身生存环境破坏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要想彻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发挥社会各种力量加强监督管理,并对违法者落实责任也非常重要。只有有严厉的惩戒措施,才能
25、有效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题六公务接待【背景链接】平遥古城自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后,繁冗的公务接待令当地不堪重负,最多的时候一年公务接待近 10 万人次,仅门票就减少收入 1200 多万元。公务接待的吃住及礼品开销,更是不好统计的“天文数字” 。 平遥因缺乏保护资金导致城墙坍塌,而为古城开发所需的新城开发及古城搬迁,至少还存在 20 多亿元的资金缺口。拥有三项世界遗产桂冠的丽江是国内最炙手可热的旅游城市之一,公务接待自然水涨船高。有确实是考察交流的,有纯粹来旅游度假的,还有半公半私的,全市每年的公务接待规模根本无法统计。云南香格里拉大峡谷国家公园是个民营景区,同样面临公务
26、接待的烦恼。经常有各机关单位的人打电话,要求帮助接待客人,提供免费门票、食宿和车辆,景区负责人只能硬着头皮婉言回绝,实在推不掉就在门票上优惠一点。【标准表述】原因 近 10 万人次坦然接受当地政府的公务招待,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不少官员借助各种工作上的由头,或者以“自助游”形式,到平遥休闲观光,食宿、门票费用由当地政府悉数买单,似乎与公费旅游沾不上边。所以,一些人对此趋之若鹜。另一方面是,纪检监察部门对这类看似不显眼的另类“旅游腐败” ,至今没有引起足够的警惕,更没有将其纳入监管视野。表现 在公务接待中,出现了一些不良风气:一是超范围接待,很多不是因公而来的,也都纳入公务接待范围,就拿
27、平遥来说,包括休息日,平均每天有 300 人左右来公干。二是大吃大喝,虽然各地都制定的有接待标准,可酒杯一端,什么都放宽了,经营人脉资源,在某些人眼里比什么都重要。三是公费旅游,旅游本来不属于公务接待范畴,可是你这里有风景名胜而不安排领导去考察考察,那属于太不识相了。四是送礼,给领导和客人送点地方特产,基本上是接待的行规了。措施 2009 年底出台的关于规范公务接待的运行办法 (试行) 。这一文件称,公务接待是种权利,并提及使用公务接待卡的指标。文件规定如下:一是县领导有接待工作时,可以带领客人直接进入景点参观。二是县委各部委室、政府组成部门及直属单位享有公务接待的权利。三是县委、政府根据各单
28、位的工作性质及近年公务接待情况,核定各单位允许使用公务接待卡的指标。四是由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办理公务接待卡的开具。五是各单位核定公务接待卡指标使用完后,继续接待时,需请示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文物、旅游的县委、政府领导批准后,购买公务专用票参观(半价) 。解决公务接待中的不良风气,理论上讲很简单。一是将单位接待支出毫无保留地进行公开,接受各方监督;二是严肃公务活动纪律,对制度进行细化,对违规者及时惩戒。但这需要自上而下的启动,也需要全国各地一起行动。如果只是少数地方施行,就会像四川的白庙乡,他们在网上公开了自己的财政开支,其中包括平常招待上级的烟酒费,裸账后的白庙乡遭到
29、了冷遇,乡政府向有关部门争取项目和资金,少有回音,在网上招商救助一个多月也毫无反应。专题七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链接】从 2006 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 。2010年 6 月 12 日是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 。本届“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非遗保护,人人参与” ,引导社会公众关注并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截止到目前,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总量共有 87 万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
30、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标准表述】原因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首先,共性的问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主要依赖口传心授方式加以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这是国际性的问题。第二,就我们自身面临的问题而言,主要是一些地方仍然缺乏科学保护意识,重申报、重开发、轻保护、轻管理,保护措施不落实,甚至出现超负荷利用和破坏性开发,背离了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非物质文化遗产
31、是最古老也是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是国家、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和武库,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历史、民族个性、民族气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表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性质的认识,保护和弘扬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对策措施科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非常紧迫的历史使命。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中国今后将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放在首要位置。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保护方针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原则,以非物质文化
32、遗产项目和传承人为核心,最终建立起科学而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机制。第一,加强法规建设,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保护。在已有的行政法规的基础上,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立法工作。第二,健全保护机制,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展。要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的类别,深入研究每一类项目不同的保护措施,分门别类制定保护与传承的指导意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监督机制、退出机制,对保护不力的项目和单位予以警告和摘牌。完善教育传承机制,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生活,焕发时代的活力。第三,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和自觉参与保护的意识。真正做到社会公众自觉参与非物质
33、文化遗产保护,并在保护中共享保护成果。第四,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规律,以科学的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功能和作用。要继续以建立健全四级名录体系、保护传承人、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重视生产性保护,以及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保护等方式,科学、全面、系统地抢救和保护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的方式要以正确的原则为指导,一是要坚持把抢救和保护放在第一的原则;二是要坚持积极保护的原则;三是要坚持整体性保护的原则。从保护方式和形成立体的保护生态两个方面去活态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五,学习借鉴国内外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先进经验,根据我国国情及具体工作情况,建
34、设符合中国自身特点的非物质遗产保护制度和体系。作为一种鲜活的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仍然散发着独特的光彩和魅力,仍然是传承文化、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使命与责任。【专题八】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背景链接】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待、国际竞争的新形势,2010 年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 20 字工作方针。6 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国
35、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这是进入 21 世纪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未来 10 年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标准表述】意义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强国必先强教。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国家。保证教育的科学发展不仅需要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还需要教育内部深化改革,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特别是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深化改革。未来十年是我国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关键阶段。制定并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对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满足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
36、康社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措施 2010 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主持召开座谈会和全国三次会议上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特别是拔尖人才。教育、科技和人才,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基石,也是综合国力的核心。教育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必须坚持以下几点:第一,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实现教育的科学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现代办学理念,在人才培养、考试招生、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第二,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学校要以教学为中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教育的行政化倾向。高等学校适应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第三,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教
37、育公平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公平,使教育资源更多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确保每个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而失学。学校还是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吸引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重点加强农村教师和校长培训,鼓励优秀教师到贫困地区从教。加强师德教育,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四,继续加强职业教育。以就业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第五,大力倡导教育家办学。充分发挥教育家的办学才能和特长,让那些有终身办学志向的人不受任何名利干扰诱惑,完全献身于教育事业。【专题九】居住证制度【背景链接】5 月 27 日,国务院转发了国家发改委关于
38、2010 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 ,该意见在“推进城乡改革”部分提到,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将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进一步完善暂住人口登记制度,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居住证制度。这是首次在国务院文件中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居住证制度。定义 居住证制度是户籍制度改革的内容之一。居住证是中国一些城市借鉴发达国家“绿卡”制度进行的积极尝试,为中国制定技术移民办法。持有居住证者,在工作、生活等方面可享受当地居民的待遇。现状 上海、深圳、青岛等城市为引进人才,都相继出台了工作居住证制度。目前实行居住证制度的城市有珠海、广州、东莞、佛山、大连、太原、深圳、嘉兴、慈溪
39、、长春。改革户籍的吁求很高,不过在绝大多数地区仍处在停滞状态。即使在实行了居住证制度的上海、重庆和广东等地,后续的改革也较迟缓。这主要是因为社会管理对户籍的路径依赖较强,涉及这个功能的变动势必引起连锁反应。意义从“暂住证”到“居住证” ,一字之差体现出城市管理的重大进步。首先暂住证制度暗含着对外来人口的某种排斥。 “暂住”者,顾名思义“暂时居住”也,这就在时间上作出了一定限制。将暂住证制度改为居住证制度,有利于城乡、城际藩篱的破除。其次居住证制度的设想是推动户籍制度改革,以便非城市户籍人口进入城市但未达到落户要求者,能通过居住证享有部分城市福利,包括住房、教育、医疗和养老方面的福利,从中折射出
40、的,是政府角色由重管理向重服务的转变。居住证代替暂住证,体现出政府对流动人口权利的重视,具有进步意义。作用 居住证制度只是户籍改革过渡阶段的权宜之举,它所标志的仍然是城市户籍人口以及外来人口这两大“阵营” ,解决外来人口问题的根本出路则在于彻底的户籍制度改革。原因 户籍制度限制了人自由选择居住的权利,早已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国家对于户籍制度的改革一直在继续,而改革趋势也越来越紧迫。而居住证只是改革道路中的一个中转站,它主要行使的是登记的功能,而非与户籍相似的管制功能。措施 居住证制度没有理由裹足不前,可行的办法就是进一步剥离依附在户籍上的公民权利和社会福利,将其转移到居住证上,杜绝重新设
41、置苛刻的享有资格,真正削低户籍门槛,提高居住保障。推行城市居住证制度,要把解决农民工进城问题作为推行居住证制度的重要目标之一,真正突破户籍制度改革。一是由国务院统一制订城市居住证制度实施办法 ,统一明确推行居住证制度的基本标准和内容,重点在沿海等劳动力输入地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二是,明确界定居住证性质为“对当地享有正常工作,符合一定条件的现有流动人口给予基本保障” ,降低准入门槛标准,规定有正常工作岗位并有一定就业年限就可准入,废除关于高学历和拥有商品房产权等标准条件设置,以便长期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工能取得申办居住证资格。三是,要确定居住证持有人享有当地户籍人口在就业、社会保险、医疗、教育等方面
42、的最低基本社会保障内容,如:享受就业服务、培训;申请办理车辆入户和机动车执照;享受子女就学、公共租赁住房和其他社会保障房入住资格等。强化居住证改革,就是要弥合流动人口与城市的双重割裂。一是公民权利与户籍限制的分割。二是所定居城市与所享受社会福利的断裂。补足欠账,一方面是拿出更多的公共财政补贴居住证,另一方面是开放居住证的适用范围,不要再作封闭,更不要继户籍之后再次设置同样性质的新障碍。推行居住证制度,应该注重对流动人口实实在在的保护与服务,这就需要解决流动人口的制度性问题。一是教材的地区分割性特点,使流动人口子女不得不回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因此,需要城市对流动人口子女高中阶段教育和高考政策的开
43、放。对于绝大多数城市来说,初中、高中毕业生的数量已经下滑,城市原有的教育资源完全可以与流动人口子女共享。二是对流动人口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开放。如果没有住房,流动人口就不得不在城乡接合部寻找住处。而城乡接合部的城市公共资源,像教育和医疗资源等都很薄弱。这就将城乡差距变相带入城市,形成新的二元差距,流动人口仍然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三是现在的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实质上解决的是城市的劳动力所需,流动人口并没有被视为具有同等社会地位的政治主体。流动人口对城市的管理、资源配置、选举等都难以参与,如果没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保障,流动人口就永远被视为二等公民。因此,需要城市对流动人口政治权利的开放。【专题十】整治考
44、场作弊【背景链接】2010 年 5 月,一男子在湖北宜昌车管所考理论时,身上绑扎的纽扣式摄像头作弊设施被警方探测仪捕获,通过深挖,进而揭开了相关交易内幕,由教练牵头,学员想作弊得交 1500 元至 1800 元不等,其中教练可抽取 800 元至 1000 元的费用。最终,作弊者徐某被取消了本次考试资格,其教练黄某的资格证被取消。【标准表述】意义 考试涉及全社会各个方面,关系到每个人的教育权、生存权和发展权。在倡导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浪潮中,考试不只是一次性的行为,而更多的是一个连续的检测和督促过程,对一个社会、一个行业、一个部门的持续发展起促进作用,对一个社会成员的终身学习和不断提升起促
45、进作用。适应考试实践和考试理念的这种时代性变化,举办好各类考试,确保考试安全,是摆在考务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和重要使命。原因 当前,教育公平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而考试安全正是确保教育公平的第一道防线。没有考试安全,就没有公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考试安全遇到了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利用高科技手段作弊成为一种突出现象,在高考、高自考以及研究生(论坛) 入学考试等重要考试中,都屡有发生,严重干扰了考试秩序和考试环境,破坏了考试的公平公正。对策 运用高科技手段打击和防范考试作弊,将是今后考务工作的重点,也是从我做起、从各行各业自身做起,建立诚信社会、确保社会公正公平的重要手段和措施。“魔高一尺,道
46、高一丈” 。营造考试安全环境,既需要依法治考,加强教育、制度和法制等方面的建设,又需要运用高科技手段保证考试安全,维护考试的公平公正。为此,需要考试部门与科研机构精诚合作,在运用科技手段、打击和防范高科技作弊方面进行严厉打击,有效地维护考试安全。国家教育考试管理与服务平台的运行,通过电子监控系统对保密室、考点和考场实施监控,进行电子录像,记录下保密室、考点和考场中的每一个细节,同时,对企图违纪作弊者起到震慑作用,有效地防止了作弊等违纪行为的发生。这对于打击和防范考试作弊,对整个考试程序的运作、对监考人员和考务人员都起到了有力的监督作用。为此,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高度重视运用科技手
47、段打击和防范考试作弊,高度重视相关科研项目的研发和运用,切实增加资金投入,并在人力和物力上给予大力支持,使高科技和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更加普遍,为考试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屏障。【专题十一】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背景链接】2010 年 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这是我国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文件中提出,到 2020 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人才基
48、础。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当前现状】2008 年底,中央办公厅就转发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 ,要求各地各部门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中央层面重点实施“千人计划” ,从 2008 年开始,用 5 到 10 年,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截至 2010 年 5 月,已有 3 批 662 名海外高层次人才进入“千人计划” ,其中科技创新人才 509 名,约占 7
49、69,科技创业人才 153 名,约占 231。其中,有 20 多名非华裔外国人。“千人计划就是要从海外借脑,从海外借智,尤其是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人才的引进尤为重要。 ”【标准表述】意义 制定实施国家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是落实党的十七大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求的重大举措,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战略选择,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实施人才规划纲要,是抓住世界新一轮发展战略机遇的迫切需要。全球已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的时代,人才的竞争也更趋激烈。我国只有加快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使我国的人才竞争比较优势明显增强、竞争力不断提升,人才素质大幅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规模效益明显提高,才能不断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和世界新一轮大发展中赢得主动。实施人才规划纲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证。要实现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发展高素质的人才至关重要,要求我国必须把发展人才这一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摆在突出位置,加快培养造就创新创业科技人才,大幅提高人才的素质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