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生物安全细则培训.doc

上传人:yjrm16270 文档编号:9243193 上传时间:2019-07-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安全细则培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生物安全细则培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生物安全细则培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生物安全细则培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生物安全细则培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猪场生物安全细则序:猪场的安全(财产安全,员工的生命安全(尤其用电安全) ,财产安全,猪的安全) ,无重大安全事故,在猪方面则为不发生重大疫情,如何尽量避免猪场不发生疫情,这就是猪场的生物安全问题。一、目前疾病流行的动态1疾病发生的现状及特点一:目前,国际、国内的规模化、工厂化养殖场中,疾病的发生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感染,如伪狂犬(PR )与胸膜性肺炎(APP ) 、副嗜血杆菌(HPS)与胸膜性肺炎、链球菌(SS)多与副嗜血杆菌、弓形体与附红体、胸膜性肺炎与枝原体肺炎(MP)以及萎鼻(AR) 、蓝耳病(PRRS )与猪瘟(HCV)等等;二是旧病未除新病又来,如猪瘟(HCV)尚未根除,蓝耳病

2、(PRRS) 、附红细胞体病、流感(ST ) ,商品猪的呼吸疾病综合症(PRDC ) ,仔猪的多系统衰竭(PWMS )以及园环病毒(PCV2 ) ,尤其出现猪病的变异毒株如(2007 年出现高致病性蓝耳病)等等;三是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均趋于亚临床状态。其特点是:规模越大,病原越复杂,猪龄越长,病原微生物的抗原决定簇变异越大,集约化程度越高,呼吸系统综合症就尤为突出。2疾病的类型烈性、急性疾病主要指口蹄疫,是国际检疫对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强制性免疫疾病之一。繁殖障碍性疾病蓝耳病、猪瘟、乙脑、伪狂犬、细小病毒、布氏杆菌病、弓形体、猪流感等等。主要引起死胎、流产、空怀、不发情或者屡配

3、不孕。呼吸系统疾病胸膜肺炎、多杀性巴氏杆菌,萎鼻、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等等。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发生在仔猪的腹泻,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可见损失。如仔猪黄、白痢、红痢,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面对目前猪病流行的多元性,我们怎么办?解决的办法生物安全二、生物安全1什么是生物安全:是指预防临床或者亚临床疾病发生的一种畜、禽生产体系。具体说就是为减少疾病侵及动物体内、防止患病动物将病原传播于其它动物而能做到的一切事情。2为什么要重视生物安全?高密度,规模化养殖是利润的保障;但是,也增加了发生疾病的风险,如果一旦出现生物安全问题,轻者伤筋动骨,重者是猪场的灭顶之灾。3解决的办法:就是生物安全IPM 理论/

4、HACCP。什么是 IPM 理论:IPM 理论=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IPM 理论在安全中的运用,将生物安全视为一个系统工程,用于指导设计生物安全的思路和理念。HACCP 就是危机、分析,关键限或者管制限,关键点或者管制点。其内容就是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其运用就是从养殖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来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然后加以清除。4:生物安全的指导思想。控制环境病源(包括场内环境病源及控制场外病源的带入,把握好几道门) ,控制猪本身的体内病源(保健,驱虫) ,增强猪只抵抗力(免疫,饲养管理等) ,创造适宜的猪只生活环境。也就是围绕疫病传播的三个条件展开的,传播源,传播途径,易感猪只。5生物安全的原则:免疫

5、和净化其中一种疾病,选择当前压力最大的疾病进行免疫接种,选择有效疫苗很关键,重点猪瘟,口蹄等病毒性疾病优先的原则,如繁殖障碍病毒病,如乙脑,细小,伪狂等。总之,选择容易控制的疾病和有效控制的药物至关重要。仔猪频繁的免疫接种是强应激,不宜作太多的疫苗。对于细菌性疾病,主要使用广谱、高效、不易产生耐药性的药物进行保健来控制。其一, 战略性的用药,控制排放毒素,控制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将可能发生的疾病后移,产前、产后、仔猪断奶转群时定期的进行加药,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其二,提前用药,控制病原早期破坏肺部以及发生和发展。其三:针对已发疾病,采取脉充式给药,迅速控制病情的发展。做好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减

6、少病源。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猪只抵抗力。 6合理的密度,保证空气质量等环境控制是减少疾病发生的有效方法。 76生物安全的内容:环境控制(主要为三度,温度、湿度、空气的清新程度(包括二氧化碳、硫化氢、氨气,粉尘,臭味等)等) 。消毒:环境、饮水、车辆、设备、物资、人员。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动物保健与有效药物的选择。 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猪群抵抗力。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控制。切断生物传播,做好灭鼠、灭蝇、灭蚊、防鸟。 7切断物资和运载工具传播病源 8淘汰与隔离(进入生产区的人员、非健康猪只等) 。 9妥善处理废弃物和污染物。10三:猪场生物安全的具体措施。1:环境控制环境控制是把猪养好最关键的一个环节,谁

7、把握住猪场的温度谁就把握了猪群,养猪没的巧圈干食饱,这些都说明了环境控制的重要性。根据季节气候的差异,做好小气候环境的控制,适当调整饲养密度,加强通风,改善猪舍的空气环境。做好防暑降温、防寒保温、卫生清洁工作,使猪群生活在一个舒适、安静、干燥、卫生的环境中(温度,湿度,环境清新) 猪群 日龄 体重(kg)适宜温度()临界高温()临界低温()适宜湿度(%)初生当天 1.5 35-321-3 日 1.5-2.0 32-30304-7 日 2.0-2.5 30-28 288-13 日 2.5-4.5 28-25哺乳仔猪14-25 日 4.5-7.5 25-23372325-35 7.5-9.5 28

8、-23 20保育仔猪36-63 9.5-25 23-2030181016 周 25-65 20-18 27 13生长、育肥猪 17 周出栏65-95 18-17 27 1060-70公猪 25 10妊娠空怀15-18哺乳母猪 18-2027 1060-70猪群温度是否适应还可结合猪只的行为加以判断,如打堆表明冷,热喘表明热。2:消毒消毒意味着疾病和成本的有效控制 选择有效的和合理使用消毒剂又特别关键消毒是指用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产品,抑制或者杀灭病原微生物。一、带猪喷雾消毒剂/环境消毒的特别注意事项1消毒前清洗粪便,将可移动设备移开,彻底清洁。2消毒液严禁与抗菌剂,疫苗,维生素混合使用。3接

9、种活苗当天,前后一天停止消毒。4根据圈舍、场地湿度大小来确定消毒次数、消毒液的浓度以及作用时间的长短和通风量5轮换使用消毒剂。6根据消毒对象有机物的有否、酸碱度和需要达到什么消毒的目的,选择有效的消毒剂。二、消毒程序或要求1、空圈消毒(无猪时):将可移动的物品移开,彻底清洁。用冲洗机逐一彻底冲洗。待干后(夏秋季 46 小时、冬春季 810 小时) ,无金属设备者可用烧碱 2%3%的浓度浇泼,有金属设备可用复合酚 1200250 浸渍 812 小时后,再冲洗。待干后,用氯制剂或者其它消毒药物再行消毒。猪 2-7 天后才转入(有条件的最好7 天后) 。有条件的,产房与保育舍可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进

10、行薰蒸,每立方用福尔马林 30毫升,高锰酸钾 15 克。薰蒸务必密闭 12 小时以上,然后务必敞开 4872 小时。同时在施放时注意人员防护。2、猪舍及带猪消毒:生产区的每栋猪舍门口(特别是产房)必须设立消毒池,人员进出须脚踏消毒池,并按规定按期更换消毒水。 圈舍内猪粪每天及时清扫,保持猪舍清洁卫生。 每周进行 2 3两次大消毒,由各车间在星期二及星期五进行。 带猪消毒应选择无刺激性或者刺激性 4小的消毒剂,如过氧乙酸、季氨盐等,轮换使用。3、公共场地及生活区域消毒:每周进行两次,由生产保障组在星期二及星期五进行。选择环境消毒剂如季氨盐,复合酚,卤素类等,轮换使用。4、车辆消毒:外来车辆必须在

11、场外经严格冲洗消毒后才能进入生活管理区和靠近装猪台,严禁任何车辆进入生产区。猪场大门及售猪处入场口必须设立车辆消毒池,并装有喷洒消毒设施。车辆四轮必须经过消毒池消毒。5、人员消毒:出于猪场生物安全,原则上谢绝参观,特别是猪场生产区,凡入场者必须经相关管理人员 1同意后方可入场。进场人员严禁从场外带入偶蹄肉类及其制品。其它个人携带物品经消毒方可携带进入 2生活区。进场人员经生活区消毒通道紫外线消毒 10 分钟,脚踏消毒池并喷雾消毒后才可进入 3生活区。任何非本场工作人员在进入猪场生产区以前原则上应完成的 96 小时隔离期。 3凡进入生产区的任何非本场工作人员必须在更衣室沐浴、更衣(换场内衣服或一

12、次性 4参观服装) 、换场内鞋(除眼镜外,其它任何物品不得带入生产区) ,经紫外线消毒 10 分钟,脚踏消毒池并喷雾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并按规定的参观路线进行。休假的本场员工在离场休息到第 3 天晚上必须回到猪场并在管理人员处报道, 到场 5后立即洗澡并换生活区服装和第二天晚上分别洗澡 1 次(使用生活区洗澡间) ,第 4 天在场内休息隔离 1 天,第 5 天进入生产区上班。新进人员到场后立即洗澡并换生活区服装和第二天晚上、第三天晚上分别洗澡 1 次(使用生活区洗澡间) ,第四天才能进入生产区上班,新进人员和生产区住宿人员在隔离期间也必须住隔离房(隔离房应安装紫外线灯,根据使用情况照射消毒)

13、 ,生产区住宿人员所带物品必须经过紫外线照射 12 小时以上才可带入生产区。休假或者离开生活区的本场员工再次进入生产区之前尽可能避免接触包括活猪在内的 6敏感污染物,若发生过接触,则应该执行自接触之时刻起计的 96 小时隔离期。本场生产区员工在更衣室每人专有 2 个柜位,一个放生产区专有服装,一个放生活 7区专有服装,不得交叉摆放,在更衣室换相应的工作服装,生活区必须穿生活区专有服装,生产区必须穿生产区专有服装,不得交叉。而且生产区衣服不得带出生产区。每个衣柜门应打开,人不在的时侯应将紫外线灯随时打开,给衣物等消毒。任何人员进入生产区,必须脚踏加有消毒水的消毒池,并经喷雾消毒后进入猪场生产 8

14、区。生产人员不得互相“串舍” 。 9任何进入猪场管辖范围以内的人员必须遵守和执行场区内的其他相关防疫制度。106、饮水消毒: 1根据增加的容量而增加消毒剂的使用量。饮水消毒的必要性;大肠杆菌发病率明显减少,腹泻发生率明显减少;降低各种病原感染,减少发病率提高生产性能。适合用于饮水消毒的消毒剂;氯制剂:漂白粉、二/三氯异氰尿酸钠、二氧化氯过氧化物:过氧乙酸碘伏:第一二三代碘伏均可;氯制剂:用于饮水消毒剂的方法范围在 1-3ppm 之间,不超过 5ppm,加氯后经一定消毒时间(15-30 分钟),水中维持的总氯量在 0.5-1pmm(国家标准)。2同时应注意饮水中的砷、汞、硫化物和其它盐类物质。三

15、、常用的消毒药品种类 产品 效果 特点 农场使用及热点醛 戊二醛,甲 醛 高效 抗有机物干扰,杀菌慢,用量大,毒性大 淘汰 强酸/强碱 烧碱 高效 腐蚀性强 无动物时环境消毒氧化剂 过氧乙酸 高效 抗有机物干扰,腐蚀性强,不稳定 向稳定性,减少腐蚀性方向研究发展卤素类 氯制剂 高效 抗有机物干扰大, 饮水消毒碘制剂 中效 抗有机物干扰大,杀菌快, 向改变受有机物干扰低刺激 方向研究发展酚制剂 复合酚 中效 抗有机物干扰,用量大,副作用大,刺激大 无动物时环境消毒表面活性剂 季铵盐 低效 抗有机物干扰,杀菌快,用量小,低刺激,安全 研究方向:复方或提高活性32推荐消毒剂带动物喷雾 季铵盐/第三代

16、碘伏场地冲洗消毒 有动物:季铵盐/第三代碘伏无动物:复合酚/过氧乙酸/季铵盐/第三代碘伏手术器械浸泡消毒 季铵盐/戊二醛养殖设备喷洒消毒 季铵盐/第三代碘伏脚踏池消毒 烧碱/季铵盐车辆消毒 季铵盐熏蒸消毒 醛制剂人员消毒 季铵盐/碘伏(一二三代均可)饮水消毒 二三氯异氰尿酸钠/碘伏/过氧化物3:免疫猪场免疫程序略。免疫接种工作是预防疫病、降低成本的重要方法之一,猪场应根据本地区疫病流行情况、疫苗的性质、气候条件、猪群的健康情况及其他因素决定本场使用疫苗的种类,必须有完整的计划,综合考虑母猪母源抗体、猪只发病日龄、发病季节等因素,制定出完整的免疫程序,根据本场的具体情况,以周或月为单位进行计划免

17、疫,实行规范化作业。执行过程中应定期采取监测各种疫病(特别是猪瘟,口蹄)抗体的消长情况,及时调整免疫程序。根据周围疫病发生情况,适当增加免疫种类,以确保免疫效果。其他的管理措施也要跟上,选择有效的疫苗是关键、运输、保存、生产批号、使用剂量都要及时记录,保证将有效的疫苗注射到猪体,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定期采血检验,除日常详细记录整个猪群的基本情况,出现可疑病例及时送病料检验外,每年应在猪群中(特别是后备猪、育成猪、断奶母猪及仔猪)按一定比例采血进行各种疫病的监测普查工作,并定期进行粪便寄生虫卵检查,同时做好资料的收集、登录、分析工作。 坚持不懈地进行不同阶段病死猪的剖检工作,随时掌握本场疫病的动

18、态。 坚持定期进行水质检查和对饲料进行微生物学和毒物检查,看其是否含有沙门氏菌、霉菌毒素等有害物质。 使用后的生物药包装品不得乱扔,必须集中消毁以免散毒;4:保健猪场保健、驱虫程序略。根据不同季节气候变化的特点和不同的猪群阶段定期在饲料中添加预防性敏感药物,减少发生细菌性疫病的机会,仔猪断奶后腹泻及生长育成猪呼吸道疾病是猪场多发病,通过选择敏感药物投放于饲料或饮水中进行预防,比治疗更有意义。5: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猪只抵抗力。加强猪群饲养管理工作,提高猪群对疾病的抵抗力。抓好猪群“围产期” (包括怀孕、哺乳和保育期)各种疾病的防治工作,坚持防重于治,确保“母子”健康。 提供猪群不同时期各个阶段的

19、营养需要量,保证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转。 实行标准化饲养,着重抓好母猪进产房前和分娩前的猪体消毒、初生仔猪吃好初奶、固定乳头和饮水开食的正确调教、断奶和保育期饲料的过度等几个问题,减少应激,防止母猪MMA 综合病、仔猪断奶综合症等病的发生。 强弱分群,加强对弱猪的护理。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栏舍经严格冲洗消毒,空置几天后再转入新猪群。 条件较好的大型种猪场应采取各种措施,逐渐净化压力最大的病源,可通过建立无特定病原猪群(如猪瘟,喘气病、萎缩性鼻炎等)等措施逐步实现。 6:饲料中的毒素控制:饲料是成本中占相当大的比例,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除关注其配方,也应关注其原料品质,当霉菌毒素超标时应考

20、虑加入可适当加入霉菌吸附剂(脱霉剂) ,控制霉菌毒素,主要控制呕吐毒素(呕吐) 、玉米赤霉烯酮(假发情),丁烯酸内脂(腐蹄病) 。7:切断生物(动物)传播,做好灭鼠、灭蝇、灭蚊、防鸟。1:非典,禽流感等就是通过生物传播的,因此灭鼠、灭蝇、灭蚊、防鸟是非常重要的。2:猪只的流动是单向的(准备进群的后备猪除外) ,即:配种妊娠产仔保育肥育出售;离开生产区的猪只禁止返回圈舍,如销售时,进入赶猪道的猪严禁返回猪舍,应入隔离舍。3:生产区内死亡猪只/淘汰的尸体应于同一个工作日妥善弃置于指定的区域内;4:禁止一切非本场拥有的活体的畜、禽进入或存在于猪场内。8:切断物资和运载工具传播病源一:物资1、源自猪场

21、大门以外的任何动物源性畜产品/物资(养猪生产资料除外,如:疫苗 /奶粉性质的饲料等)不得进入生活区更不允许进入生产区;2、食堂剩饭尤其是肉及肉制品和生活垃圾必须妥善处理,不得乱丢乱扔;3、猪场自用猪只的副产品,包括头、蹄、内脏、毛皮等不得返回生产区并不得随意丢弃于场外;4、任何(疫苗/生物制品除外)进入生产区的生产性资料 /耗材都必须进行恰当的脱毒处理,包括:喷雾消毒、熏蒸、空置、剥离外包装等;二;运输/运载工具及猪场工具:1、尽可能降低运载工具(包括轿车)靠近猪场的机会;2、一切接近/进入猪场大门的车辆应该实施喷雾消毒;3、运输饲料的车辆尽可能固定并符合卫生要求;4、所有拉屠宰猪/淘汰猪/种

22、猪/仔猪等的车辆在进入场区以前必须经过两次严格清洗、消毒、干燥,最后一次清洗、消毒、干燥完成后与到达猪场的间隔期至少 24 小时;5、上述车辆的间隔期必须是有效隔离期:即在此期间,车辆的内外部避免一切可能发生的动物源性污染,否则,隔离期自重新清洗、消毒、干燥完成后起计。6、每次运输完毕后,装猪台应该及时冲洗并消毒。7、场区内转猪的推车应专用,而且与病、死猪转运车相分开,并每次使用后马上清洗、消毒;8、原则上各猪舍用具不得混用。9、场内的工具应定期清洗消毒。9:淘汰与隔离为避免猪病的进一步扩大或传染,应将病猪隔离或淘汰,并可采用 5 不治法。10:妥善处理废弃物和污染物。搞好废物、污水处理,猪粪应及时进行处理。猪场废物、污水处理是猪场疫病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猪场应结合本场的具体特点,建立完整的废物(死猪尸体及粪便等)污水处理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国家环保法颁布后,环保部门对养猪场污水排放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妥善处理好猪场的污水问题,显得特别重要。粪便、污水的处理方法应在投资少、效果好的前提下,尽量采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进行分级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