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瓜类细菌性病害综合防治方法综述瓜类蔬菜是我们最主要的几类食物之一,而近年来随着瓜类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各种瓜类病害也相继出现,尤其是细菌性病害,这给瓜类蔬菜种植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比如细菌性果斑病、角斑病、果实腐斑病等。所以,对于瓜类细菌性病害的综合防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就是对瓜类几种最主要的细菌性病害的综合防治策略的一个综述,又以细菌性果斑病的综合防止方法为主。一、细菌性果斑病的研究进展瓜类细菌性果斑病是发生在甜瓜、西瓜等葫芦科植物上的一种严重的世界性病害,此病是典型的种传细菌性病害,病原为嗜酸菌属西瓜种(Acidovorax citrulli)。西瓜细菌性果斑病最早于 1969年在美国佛
2、罗里达州被发现 。1995 年美国期刊“植物病害”专文论述该病,认为是西瓜产业的一大威胁,我国从 1986 年开始,就不断有人发现和报道该病在国内的发生和为害情况。细菌性果斑病属于偶发病害,一旦发生即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此病属于新病害,相关资料有限,对其研究也刚刚起步。近几年来成为最受重视的作物病害之一 1。二、果斑病的病害循环瓜类果斑病以带菌病种、土壤中病残体、田间自生瓜苗、野生葫芦科作物,以及其他作物植株或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病害发生的初侵染源。病菌通过组织自然孔口及伤口侵入,病斑上的菌脓借雨水、风、昆虫、农事操作等过程传播,引起再次侵染,感病叶片是果实感病的主要来源。带菌种子又可成为
3、翌年初侵染来源。三、果斑病的综合防治瓜类果斑病的综合防治技术主要以预防为主,选用抗病品种为辅,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加强检疫的综合防治措施。(1)种子处理 种子带菌为主要侵染来源,播前进行种子处理,可以有效降低种子带菌率。对于哈密瓜果斑病用 3盐酸处理哈密瓜种子 15 min,水洗后,再用 47加瑞农 600 倍液浸种处理过夜后播种 2。张昕、 李国英等(2001)应用 2%5%的 HCL 或 H2SO4处理哈密瓜种子对细菌性病害的防治效果也非常明显 3。王宗伟等人提出可用温汤浸种(用 50 一 54的水浸烫 20 min,捞出,晒干再播种)、药剂(恶霉灵或适乐时)浸种、药剂(恶霉灵或适乐
4、时)拌种、干热消毒(将种子置于 52恒温箱中处理 24 h)等方法对种子进行处理 4(2)农业防治 清除田间杂草及病残体;选择无病留种田 ,并采取严格隔离措施,以防止病原菌感染种子;苗床消毒 ,播种前可进行土壤消毒。此外,不同田块劳作时,要做好操作人员和工具的消毒工作;加强田间管理 ,避免种植过密、植株徒长,合理整枝,减少伤口;平整地势,改善田间灌溉系统,合理灌溉并排除田间积水;尽量选择植株上露水已干及天气干燥时进行田间农事操作,减少病原菌的认为传播。应与非葫芦科作物实行 3 年以上轮作。(3)药剂防治 在苗期发病初期喷雾,新植霉素和细菌清防效均在 70%以上,所以目前在无较好的种子处理剂或没
5、有找到合适的使用方法的情况下,抓住苗期的药剂防治也是控制该病害的有效办法 5。当田间出现病害或果实膨大时或进入雨季时,可选用可杀得、噻菌铜等铜制剂,抗生素可选用农用链霉素、四环素等进行喷洒,每 710 d 用药 1 次,采收前 7 d 停止用药 6。对生产有机瓜的田块,发病初期可选择抗生素进行防治。可用硫酸链霉素或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OOO 倍液。(4)选用抗病品种 目前还没有培育出有效的商业化抗病品种。不同品种和类型的瓜类作物间抗性差异不明显,只存在具有一定程度耐病性的品种,且果皮颜色浅(浅绿色)较颜色深(墨绿色)的品种易感病,较耐病瓜类品种果皮多为单一深绿色。此外,三倍体西瓜较二倍体西瓜
6、抗病。(5)加强植物检疫 首先对瓜类种苗繁育基地进行严格的产地检疫,往年发生的田块严禁制种,禁止从发病区调运种苗,对调出发生区的瓜类必须经植物检疫部门检疫合格后,方可外运;其次加强引种审批,及时了解国内外信息,严格对葫芦科植物的引种审批,对从发生区的国家或地区引种的葫芦科植物必须采取严格的检疫措施,引种后做好定点观察工作 7。4、果实腐斑病综合防治技术对于果实腐斑病要以预防为主:播种种子或移栽苗(嫁接苗)保证不带菌。邻近的瓜田亦不带菌。铲除靠近商品瓜地的野生或落籽自生瓜苗,包括饲料西瓜、西瓜、甜瓜的自生苗。如果前作有 BFB 危害,则应定期喷撒铜制剂,保护本季瓜苗生长;控制商品瓜田的发病环境条
7、件,保持较低的温度和干燥,即使西瓜植株已经带菌,仍可不致流行暴发病害。尤其是夏季,在炎热潮湿、午后降雷阵雨的天气发病最快;保证田间卫生,严防人、畜和机械设备从有病田块携带病菌进入无病瓜田。田间药剂防治仍以铜制剂为主,不同配方防治效果差别不大,但药液浓度更为重要 8。5、细菌性角斑病综合防治技术加强栽培管理 ,选用抗病品种并进行种子消毒,播种前于50“C 恒温水浸种 20min 再催芽播种;与瓜类蔬菜轮作,及时清除田间病组织残体,减少土壤菌量;注意生态防治,降低大棚湿度,适量进行叶面肥喷施,可明显增强瓜类自身的抗病能力;防治瓜类细菌性角斑病常用药剂可用:2青雷霉素液剂(加收米)400500 倍液
8、、72农用连霉素 wp(细菌特克)3 0004 000 倍液、538氢氧化铜 DF(可杀得)1 000 倍液等进行喷雾,每 667mz 喷对好的药液60kg,每隔 7lOd 喷 1 次,连喷 34 次 9。五、细菌性病害的防治发展方向(1)荧光假单胞菌工程菌株对瓜类细菌性病害的颉颃防治荧光假单胞菌是 1 类普遍存在的土壤微生物和植物根际习居菌 是 1 类重要的根围和叶围细菌 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产生抗生素是抑制病原菌的重要物质.抗生素 2,4 二乙酰基间苯三酚对许多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者杀死作用,荧光假单胞菌在生产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10-12。因此,可以利用荧光假单胞菌对
9、瓜类细菌病害进行生物防治。(2)群体感应淬灭防治植物细菌性病害群体感应(quorumsensing,QS)是细菌的一种调控机制 ,指细菌通过感应特定信号分子的浓度来感知周围环境中自身或其它细菌的数量 ,并调整相关基因的表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多种植物病原细菌利用 QS 系统调控致病因子的表达 ,因此 ,QS 系统可以作为细菌病害防治的新靶点。对细菌 QS 调控机制的干扰和破坏称为群体感应淬灭(quorumquenching) 13。QS 体系可以提供三处有效的攻击靶点:信号产者(LuxI 同系物)、信号分子和信号分子受体(LuxR 同系物),对 QS 的干扰可针对这 3 个不同的靶点: 影响合成
10、信号分子的蛋白 ,使信号不能正常产生; 钝化或完全降解所形成的信号分子 ,从而使 QS 调控的基因即使在细胞达到相应的群体密度时也不能正常表达; 阻止信号分子与受体蛋白的结合 ,使之不能行使转录调节因子的功能 14。近几年来,人们已经从一些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鉴定出一些群体感应淬灭酶和抑制剂,这些感应淬灭酶可以降解细菌 QS 系统的信号分子 AHL,干扰细菌 QS 系统,破坏其参与其调控的生物学功能。尤其重要的是群体感应淬灭酶可以降解动植物病原细菌致病因子产生的 AHL,减轻和消除病原菌的致病性 15。6、结束语对于瓜类细菌性病害,大多都是种子带菌而引起的,所以生产安全无菌种子及对种子进行播前
11、灭菌处理对预防细菌性病害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又有许多病害为检疫性病害,比如细菌性果斑病、果实腐斑病等,所以加强检疫也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瓜类细菌性果斑病,目前对于其侵染致病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以期待能从中获得更好的防治方法。而目前利用荧光假单胞菌工程菌株所产生的抗生素 2,4 二乙酰基间苯三酚来防治瓜类细菌性病害的方法存在产生耐药性的问题。群体感应淬灭防治方法是一种新型防治方法,它作用机制独特,但群体感应淬灭酶和抑制剂是否会对寄住生物等高等生物和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1 赵廷昌, 孙福在,王兵万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研究进展 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1, (3):382 赵廷昌
12、, 孙福在,刘双平等药剂处理种子防治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 J,植物保护,2001,27(1):46-473 张昕,李国英新疆哈密瓜细菌性病害病原研究J 中国西瓜甜瓜, 2002, (1):1-34 王宗伟,汪文静,刘曼双哈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发生与防治J 植物保护,2002(5),16175 金岩,张俊杰,高洁.西瓜细菌性果斑病化学药剂防治研究 J北方园艺,2010, (2):193-1956 孟昭军,郭卜,吴连凯,等西瓜、厚皮甜瓜果斑病防治进展J 蔬菜,2001(3):22-237 黄月英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的检测与防治J 福农业科技 2008(2):638 赖廷锋,李斌,何小梅 瓜类霜霉病与细菌
13、性角斑病的区别与防治 J. 广西植保,2006,19(2):25-269 林德佩。 瓜类作物细菌性果实腐斑病(BFB)防治研究概述J 中国瓜菜,2005,(4):36-3710 周洪友,王烨,张力群等产抗菌素2, 4二乙酰基藤黄酚假单胞杆菌的分离及其防治沙打旺根腐病的室内测定J 中国生物防治2004, 20(3):197-20111 周洪友,刘正坪,胡俊等2 ,4 二乙酰基藤黄酚产生菌在番茄根部的定殖及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J 华北农学报,2004,19(4):105-108 12 魏海雷,周洪友,张力群等抗生素2, 4二乙酰基间苯三酚作为荧光假单胞菌 2P24菌株生防功能因子的实证分析J微生物学报,2004 44(5) : 663-66613 张力群,田涛,梅桂英群体感应淬灭防治植物细菌病害的新策略 J北京:中国生物防治,2010.26(3):24114 刘佳,郭继强,李宪臻群体感应与群体淬灭及其在抗微生物感染中的潜在应用J生物技术通讯,2010.(3):43115 邱健,贾振华,李承光等细菌群体感应淬灭酶的研究进展 J.微生物学通报,2006,33(4):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