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pdf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241336 上传时间:2019-07-30 格式:PDF 页数:51 大小:5.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目 录第一部分: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1一、总体概况.1二、毕业生的数量和结构.3(一)毕业生的总体数量.3(二)各学院毕业生数量.3(三)不同性别毕业生的数量及比例.4三、毕业生就业率分析.5四、毕业生毕业流向分析.6(一)毕业生总体毕业流向分析.6(二)毕业生升学情况分析.8五、就业分布.10(一)就业单位分布.10(二)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14(三)就业主要行业分析.16第二部分:学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举措19一、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19(一)健全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19(二)拓展就业渠道,推动校企合作.20(三)深化校地合作,实现校地双赢.21(四)开展合作教育,实现就业前置.2

2、2(五)突出培养特色,引导基层就业.23(六)加强创业教育,促进就业创业.24二、就业指导服务情况.27(一)校园招聘活动.27(二)招聘信息发布和平台建设.28(三)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及服务.29(四)就业帮扶与推荐.30(五)就业实习实践.31第三部分:就业质量相关分析.32一、就业满意度.32二、专业对口度.34三、工作适应度.35四、各专业薪酬情况.36第四部分:对教育教学的反馈.38一、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反馈.38二、毕业生认为母校教育教学活动对就业的帮助程度40第五部分:就业发展趋势分析.42一、就业总体趋势的判断.42(一)就业率.42(二)就业分布.42(三)就业形势展望.4

3、3二、将采取的应对措施.4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1第一部分: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一、总体概况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是一所具有 66 年办学历史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实施高校。多年来,我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精神,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和努力开拓就业市场为手段,以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层次,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有尊严的就业为目标,扎扎实实地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毕业生就业率连年达95%以上,我校作为唯一一所本

4、科院校代表在 2014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介绍就业工作经验。2000年和2009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0 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首批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2 年被辽宁省政府评为“辽宁省就业先进工作单位”,被辽宁省教育厅连续多次评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06 年被辽宁省教育厅评为“辽宁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招生就业处党支部被辽宁省高校工委评为“辽宁省普通高校先进党支部”,2000 年被辽宁省教育厅指定为省内唯一一所毕业生就业工作省际交流学校。诚朴求是 博学笃行2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 年高校毕业生就

5、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工作的通知(教学司函201544 号)要求,我校现编制和发布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本报告以真实客观的就业数据为基础,结合跟踪调研结果,以及就业工作的相关信息,全面、综合地面向社会反映本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按照教育部公布的就业率计算公式,我校2015 届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为91.92%。其中本科生的就业率为 93.88%;高职专科生的就业率为80.77%。2015 届毕业生就业地省内与省外所占比例相近,辽宁省内的比例为 52.15%,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工程、制造企业单位;毕业生就业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建筑业,占比为 20.49%,其次为制造业,占比

6、为 19.43%。从毕业生的就业分布看,充分体现了本校的人才培养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目标与特色。毕业生对目前工作的整体满意度为 3.76分(满分 5 分),偏向于比较满意。83.91%的毕业生认为已落实的工作岗位与专业对口;96.83%的毕业生认为自己能够适应目前的工作。上述情况说明,毕业生总体就业质量较好,多数毕业生能够学以致用,并胜任本职工作。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本科毕业生更希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培养其判断、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职业技能、协调与整合能力、沟通能力及应急处理能力。专科毕业生则希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其培养职业技能和判断、分析、解决问题能力。21.92%的本科毕业生辽宁工程

7、技术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3认为专业课程对就业影响程度最大,而 100%的专科毕业生则认为素质拓展活动对就业帮助程度最大。二、毕业生的数量和结构(一)毕业生的总体数量我校 2015 届毕业生共 7396 名,其中本科毕业生(含双学位毕业生 251 人)共计 6288 人,占比 85.02%;高职专科毕业生 1108 人,占比 14.98%。图1-1 2015届各学历毕业生人数及总体趋势(二)各学院毕业生数量学校 2015 届毕业生分布于 22 个学院,其中本科毕业生分布于21 个学院、专科毕业生分布于 4 个学院。毕业生最多的学院为机械工程学院,人数达 857 人,占比 11.5

8、9%;其次为建筑工程学院和应用技术与经济管理学院,毕业生人数分别为 659 人和 617 人,占比分别为 8.91%和 8.34%。毕业生学院具体分布如下表 1-1 所示:诚朴求是 博学笃行4表1-1 2015届毕业生学院分布学院 人数 比率机械工程学院 857 11.59%建筑工程学院 659 8.91%应用技术与经济管理学院(专科) 617 8.34%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595 8.05%工商管理学院 574 7.76%矿业学院 516 6.98%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483 6.53%软件学院 372 5.03%土木与交通学院 315 4.26%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296 4.00%安全科

9、学与工程学院 296 4.00%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60 3.51%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232 3.14%矿业技术学院 230 3.11%传媒与艺术学院 229 3.09%力学与工程学院 190 2.57%理学院 174 2.35%朝阳师专(合作办学) 142 1.92%营销管理学院 132 1.79%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107 1.45%外国语学院 78 1.06%体育学院 42 0.56%合计 7396 100.00%(三)不同性别毕业生的数量及比例我校 2015 届毕业生中,共有男生 5059 人(占比 68.40%),女生 2337 人(占比 31.60%),毕业生总体男女比例 2.1

10、6:1。本科毕业生中,男生 4098 人,女生 2190 人,占比分别为 65.17%和 34.8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5专科毕业生中,男生 970 人,女生 138 人,占比分别为 87.55%和12.45%。总体来讲,2015 届本科毕业生整体男女比例和不同学历男女比例比较相近,专科毕业生整体男女比例高于不同学历男女比例。图1-2 2015届毕业生不同学历的性别分布三、毕业生就业率分析就业率是反映大学生就业情况和社会对学校毕业生需求程度的重要指标和参考依据,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报告工作的通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11、率的计算公式为:毕业生就业率=(已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根据关于调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数据库结构及代码标准的通知 (教学司函20141号)精神,毕业生总人数=(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其他录用形式就业+科研助理+应征义务兵+国家基层项目+地方基层项目+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升学+出国出境)+(待就业+不就业拟升学+其他暂不就业)。已诚朴求是 博学笃行6就业毕业生人数=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其他录用形式就业+科研助理+应征义务兵+国家基层项目+地方基层项目+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升学+出国出境。截止到 2015 年 12 月 31 日,学校

12、2015 届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为91.92%。其中本科生就业人数 5582 人,就业率为 93.88%;专科生就业人数 1243 人,就业率为 80.77%。图1-3 2015届毕业生不同学历的就业率四、毕业生毕业流向分析(一)毕业生总体毕业流向分析根据全校毕业生填报去向登记表的数据,毕业生毕业流向包括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其他录用形式就业、地方基层项目、国家基层项目、应征义务兵、国内升学、出国出境和未就业(包括待就业和其他暂不就业)。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7截止到2015年 12月31日,全校 7396名毕业生中,签协议形式就业4305 人(58.

13、21%);升学928 人(12.55%);其他录用形式就业847人(11.45%);签订劳动合同就业651 人(8.80%);未就业598 人(8.08%);出国出境24 人(0.32%);国家或地方基层项目20人(0.27%);应征义务兵 13人(0.18%);自助创业 10人(0.14%)。如表1-2 所示。分学历层次来看,本科生与专科生最主要的毕业流向均为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占比分别为60.34%和 46.38%。专科生选择国内升学的比例比本科生高约5 个百分点。表1-2 2015届不同学历毕业生的毕业流向毕业流向 本科生(%) 专科生(%) 总体(%)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 60.34 4

14、8.38 58.21升学 10.71 15.43 12.55其他录用形式形式就业 11.81 13.62 11.45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 9.55 6.60 8.80未就业 6.62 15.51 8.08出国出境 0.32 0.00 0.32国家或地方基层项目 0.29 0.18 0.27应征义务兵 0.21 0.17 0.18自主创业 0.15 0.11 0.14诚朴求是 博学笃行8(二)毕业生升学情况分析学校 2015 届毕业生中,共有 928 人选择在国内继续深造,其中专科生 166 人、本科生 762 人;本校升学本校 552 人、本校升学外校376 人;外校升学共涉及 145 所其他高

15、校,含 211 院校 65 所、985院校 46 所,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等。如图 1-4 所示。图1-4 2015届毕业生升学本校及外校所占比例情况对调查中反馈毕业去向为“国内升学”的了解其升学专业一致性、升学的原因及对升学结果的满意度。1、升学专业的一致性选择国内升学的毕业生主要集中于机械工程学院、应用技术与经济管理学院、矿业学院和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占比为 41.57%;升学专业与原专业一致性情况如下图 1-5 所示,升学专业与原专业一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9以及与原专业相近/相关的占比为 89.53%(其中一致的百分比为55.32

16、%、相近/相关的百分比为 34.21%),升学专业与原专业相关度低以及与原专业无关的占比为 10.17%(其中相关度低的百分比为6.34%、无关的百分比为 3.83%),表明大部分毕业生还是在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继续深造。图1-5 2015届本科生升学专业与原专业一致性情况2、升学原因本校 2015 届毕业生选择国内升学的主要原因是“增加择业资本、站在更高的求职起点”,所占比重为 32.87%;其次是“提升综合能力”,所占比重为 25.51%;比重最低的为“延缓面对择业的困难”,占总比重的 5.93%(对专业感兴趣、深入学习占比 12.38%、提升学历占比 23.31%);表明我校 2015 届毕

17、业生国内升学的原因主要是为了通过提升个人择业资本从而来增强在未来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如图1-6 所示。诚朴求是 博学笃行10图1-6 2015届本科生升学原因3、升学结果满意度毕业生对升学录取结果的满意度情况如下图1-7所示。其中以“比较满意”居多,占比为 48.57%;其次是“非常满意”,占 27.37%;再次为“一般”,占 22.05%(较不满意占比 2.01%);总体来说,我校毕业生对升学录取结果的满意度较高。图1-7 2015届本科生升学结果满意度分布五、就业分布(一)就业单位分布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111在不同性质用人单位的就业情况我校 2015 届毕业生就

18、业的单位性质覆盖了其他企业、国有企业、艰苦行业企业、党政机关、其他事业单位、地方基层项目、医疗卫生单位、科研设计单位、中等、初等教育单位、部队、城镇社区这些类别,如下表 1-3 所示。其中其他企业是主要流向,占比为 61.58%;而在城镇社区就业的比例最小,为 0.04%。表1-3 2015届不同学历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单位性质 本科生(%) 专科生(%) 总体(%)其他企业 55.68 68.27 61.58国有企业 22.31 15.63 19.5艰苦行业企业 19.68 14.25 16.9党政机关 0.78 0.51 0.61其他事业单位 0.59 0.56 0.58地方基层项目 0

19、.23 0.18 0.21医疗卫生单位 0.22 0.15 0.17科研设计单位 0.20 0.14 0.16中等、初等教育单位 0.11 0.16 0.14部队 0.18 0.09 0.11城镇社区 0.02 0.06 0.04分学历层次来看,不同学历毕业生在其他企业单位就业的比例均维持较高的水平,其中本科生为 55.68%、专科生为 68.27%。相比较而言,本科生在国有企业、艰苦行业企业、党政机关、其他事业单位、地方基层项目、医疗卫生单位、科研设计单位、部队就业的比例均高于专科生层次的毕业生。从不同学历毕业生的就业单位性质分布还可诚朴求是 博学笃行12以看出,相比较于本科生“一主多元”的

20、格局,专科生的就业流向则相对较集中。另外,由我校调研结果可知,安全工程(矿山通风安全)(83.67%)、土木工程(71.97%)、矿物加工工程(69.35%)、安全工程(安全信息工程与检测监控系统)(69.23%)等专业在国有企业占比较高,具体分布如下表 1-4 所示。表1-4 2015届个别专业毕业生国有企业就业分布专业名称 国有企业就业占就业人数比例(%)安全工程(矿山通风安全) 83.67土木工程 71.97矿物加工工程 69.35安全工程(安全信息工程与检测监控系统) 69.23安全工程 67.90土木工程(地下建筑工程) 66.23采矿工程 61.18土木工程(交通土建工程) 58.

21、93土木工程(建筑工程) 49.48勘查技术与工程 48.72测绘工程 36.07测绘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 14.632部分专业在中国及世界500强企业的就业情况调研结果显示,土木工程(地下建筑工程)专业在中国及世界五百强企业的签约人数占签约总数的 57.6%,涉及 5 个企业;土木工程(交通土建工程)在中国及世界五百强企业的签约人数占签约总数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1352.6%,涉及 5 个企业;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在中国及世界五百强企业的签约人数占签约总数的 43.13%,涉及 8 个企业;安全工程在中国及世界五百强企业的签约人数占签约总数的 42.19%,涉

22、及 8 个企业。就业分布情况如下表 1-5 所示。表1-5 2015届毕业生在500强企业就业分布序号 单位名称 签约人数1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2912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613 国家电网公司 1204 中国铁建大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985 阜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976 沈阳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877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818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589 山东魏桥铝电有限公司 4910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4711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4412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 3813 富智康集团有限公司 3714 珲春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3615 鞍山钢铁集团公

23、司 3516 云南建工集团总公司 3017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27诚朴求是 博学笃行141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 2619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 2320 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2221 本钢集团有限公司 1922 北京城建集团 1823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 1824 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725 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62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 1527 阳泉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528 凌源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429 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 1330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2(二)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1毕业生在高校所在地区的就业

24、情况将毕业生的就业地域划分为高校所在地(辽宁省)和外地(辽宁省以外的其他地区),不同学历毕业生的就业地域分布如图 1-8 所示。根据调研反馈结果了解到:目前,学校毕业生总体上在本地就业和在外地就业的比例分别为 52.15%和 47.85%。其中,专科毕业生在本地就业的比例(80.51%)高于本科毕业生(49.85%);本科毕业生在本地就业的比例(49.85%)与在外地就业的比例(50.15%)基本持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15平。外地就业的毕业生中,到山西省(19.07%)、河北省(14.27%)和天津市(8.82%)就业的人数最多,其他主要省(直辖市、自治区)分布见图

25、 1-9。图1-8 2015届不同学历毕业生在本校所在地区就业情况图1-9 2015届在外地主要就业省份分布2毕业生主要就业地区分析对毕业生在辽宁省各地的就业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发现,毕业生在辽宁省内就业人数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别是沈阳市、阜新市、大连市。诚朴求是 博学笃行16其中专科生在阜新市就业的比例最多,占比达本地就业专科人数的51.33%;本科生在沈阳市就业最多,占比 26.56%;毕业生总体在沈阳市占比(27.06)和各学历占比基本持平。主要就业城市具体分布情况如图 1-10 所示:图1-10 2015届不同学历毕业生主要就业城市分布(三)就业主要行业分析按毕业生去向行业的人数来看,具体行业

26、分布,如表 1-6 所示。建筑业为毕业生主要的行业流向,所占比例为 20.49%;其次为制造业,占比为 19.43%。从不同学历来看,本科生主要在建筑业就业,占比为 20.64%,其次为制造业,占比 18.46%,排名第三的是采矿业,占比为 16.25%;专科生排名第一的是在采矿业占比为 23.9%,其次是制造业,占比为 20.88%,排名第三的为建筑业占比为 11.24%。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17表1-6 2015届毕业生就业主要行业分布单位性质 本科生(%) 专科生(%) 总体(%)建筑业 20.64 11.24 20.49制造业 18.46 20.88 19.

27、43采矿业 16.25 23.9 17.6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2.96 9.84 13.1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6.56 4.41 6.61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4.16 4.02 4.33批发和零售业 2.3 10.52 3.32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2.8 3.45 3.01教育 2.52 0.61 2.32金融业 2.3 0.4 2.20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67 5.2 2.1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22 0.6 1.21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0.57 1.17 1.05房地产业 2.3 1.0 0.85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0

28、.8 0.6 0.81农、林、牧、渔业 0.78 1.41 0.55卫生和社会工作 3.2 0.38 0.4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0.51 0.37 0.43此外,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在采矿类等艰苦行业就业比例为41.31%;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生在采矿类等艰苦行业就业比例为27.16%;测绘工程类专业毕业生在采矿类、测绘类艰苦行业就业比例为 16.39%;土木工程(地下建筑工程)专业毕业生在建筑类、采矿类等艰苦行业就业比例为 60.93%;土木工程(交通土建工程)专业诚朴求是 博学笃行18毕业生在建筑类等艰苦行业就业比例为 55.36%;土木工程(建筑工程)专业毕业生在建筑类等艰苦行业就业比例为32

29、.29%。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19第二部分:学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举措一、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一)健全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学校始终坚持学校和二级学院党政一把手是就业工作第一责任人的工作制度,建立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制度。学校和各学院成立了一把手挂帅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学校领导统筹、主管部门牵头、职能部门配合、学院层层落实”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格局,真正做到了毕业生就业工作常年抓、月月抓、天天抓。2015 年 6 月,我校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更名为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始终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的就业方针、政策,及时将国家和省政府、教育厅等相关部门下发的文

30、件和与就业相关的政策,第一时间在学校就业信息网发布,使学生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用好政策。全面贯彻建立“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此外,学校还根据上级要求并结合当前形势,从实际出发,建立和完善了毕业生就业工作规章制度 10 余项,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地位、任务、原则、目标、内容、途径、评价等方面作了科学的规范,出台了关于做好 2015 届本科和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等 10 余项规章制度。诚朴求是 博学笃行20(二)拓展就业渠道,推动校企合作学校每年免费为毕业生印制 10000 余份毕业生推荐表和近15000 份专业介绍宣传册,并通过电话、传真、互联网

31、等多种方式与全国 5000 多家用人单位联系,邀请用人单位到校召开小型招聘会,选聘毕业生。同时学校利用“辽宁工大就业网”、“校就业信息宣传栏”、各学院二级就业工作人员和班级就业信息联络员等多种形式,充分做好每一个到校招聘单位的接待、新闻发布、会场安排、组织毕业生等各项工作。此外,学校领导还带队分组对新疆、宁夏、内蒙、山西等 40 多家煤炭企业和董事单位开展走访,并围绕煤炭行业产业升级需要,与用人单位建立“合作招生、合作培养、合作就业”的对接机制,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学校还通过各种方法拓展需求较少专业的就业市场,环境学院党委书记亲自带队到沈阳、大连走访了沈阳光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沈阳绿星环境科技服

32、务有限公司、辽宁泽明环境监测有限公司、沈阳东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大连东泰产业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和大连鑫盛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等用人单位,并成功邀请十家企业到我校招聘毕业生。近一年来,我校教职员工为联系毕业生实习、见习工作足迹遍布北京、上海、等大中型城市 30 余处,在省内外开发实习、见习基地 80 余处,为毕业生争取顶岗实习岗位 1200 余个。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1(三)深化校地合作,实现校地双赢多年来,我校坚持校地共建、实现双赢的原则,与阜新市、葫芦岛市、兴城市紧密合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面对阜新市正在全面推进转型振兴的需要,我校与阜新市人民政府签

33、订了阜新市人民政府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全面合作协议,共同推进阜新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协议,阜新市政府将与我校共同推进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辽宁液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科技特派团活动和液压产业相关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设。2014年11 月,兴城市与我校签订了全面合作框架协议。2015 年 6 月,我校与江苏省如皋市、南京市六合区签署了产学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就科技合作和人才培养等事项签署合作协议。我校针对如皋市、南京市六合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与产业结构,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与人才输出,把双方已有的协议框架和共识落到实处,在科技人才合作与交流上建立长期联系与协作机制,实

34、现校地共赢。材料学院、机械学院推介了自己的学科优势和可转化项目,并与汤臣汽配、格林机械等公司进行了实际项目对接。环境工程类专业建立了“政产学研用”人才培养模式,即省环境保护厅、辽宁静脉产业园和我校共建省级环境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并与江苏宜兴国家级环保科技工业园建立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教育基地;测绘工程类专业建立了项目式和国际交流合作式人才培养模式,学生需完成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验收全过程实战训练。诚朴求是 博学笃行22(四)开展合作教育,实现就业前置为建立校企协同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体制和机制,实现知识学习和实践经历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结合,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我校创新了人才

35、培养模式,实施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设立暑假工作实践学期,建设合作教育基地,全校现有合作教育基地 259 个,2015 年新增 82 个合作教育基地,共有 2836 人参加了合作教育。如动画专业和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每年输送学生到阜新天火动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进行合作教育,参与制作了大型时尚动画剧集泡芙小姐及部分电视广告的工作内容,这部分学生将于毕业后直接到该单位工作。我校与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教育实习基地协议,公司每年招聘 30 名大三优秀学生,选派优秀教师来校对申请实习的学生进行为期两周的岗前培训,根据培训考核情况决定学生赴该公司进行合作教育定岗实习。同时公司提供免费食宿,并给

36、予每人每月 1500 元的实习补助。2015 年,校长带队对新疆、宁夏、内蒙、山西等多家煤炭企业和董事单位开展走访,其中包括中煤平朔集团公司、大同煤矿集团、神华准格尔能源集团、神东煤炭集团等,并围绕煤炭行业产业升级需要,与用人单位建立“合作招生、合作培养、合作就业”的对接机制,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与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新受聘的董事单位)、神华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签订“合作教育”协议;与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平庄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3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潞安矿业集团等多家企业开展“3+1”和“2+2”联合培养模式。与

37、“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公司”、“沈阳矿山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铁九局”等多家单位签订定单协议。我校同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诚田恒业煤矿设备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联合开设了“山西焦煤奖学金”、“潞安矿业集团奖学金”和“蓝焰奖学金暨孙越崎优秀学生奖学金”、“诚田奖学金”等奖助学金。通过合作教育的开展,逐步建立毕业生就业、招生、人才培养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五)突出培养特色,引导基层就业学校始终坚持地矿特色,确立了社会责任感高、岗位适应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树立了脚踏实地、面向基层、面向实践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学生朴实无华、坚韧顽强、无私奉

38、献的“太阳石精神”。学校以“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辽西北计划”等为依托,积极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和国家建设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树立立足岗位的“创业观”和“发展观”。2013 年 9 月,我校荣获“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等次项目办”荣誉称号。邀请大学生志愿服务辽西北优秀志愿者代表、现任彰武县委宣传部理论科科长兼网络监督办公室主任、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2005 届毕业生杨亮,山西省晋城煤业集团新闻中心专题室栏目负责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2006 届毕业生张浩等 3 名青年典型代表分别结合各自扎根基层、立足平凡岗位的奋斗与成长经历,引导和诚朴求是 博学笃行24帮助大学

39、毕业生积极转变择业观念,自觉到基层、到中小微企业、到二三线城市发展,实现理性就业,从平凡岗位踏踏实实做起,通过奋斗和拼搏,成就幸福人生。2015 届毕业生中,有 1485 名毕业生到煤炭行业等艰苦行业就业;423 名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就业(其中 130 名毕业生同为煤炭行业等艰苦行业就业);20 名毕业生参加国家或地方的基层项目就业;17 名毕业生到村就业;有 3411 名毕业生在辽宁老工业基地就业(其中 582 名毕业生在辽宁省煤炭行业等艰苦行业就业)。(六)加强创业教育,促进就业创业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毕业生就业,学校下发了关于成立大学生创业项目孵化基地的通知、

40、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构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指导意见等促进学生创业类文件 8 项,就业指导课、职业生涯规划课中有 16 学时讲授大学生创业引导的相关知识。学校成立了辽宁工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辽宁工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委员会,每年拨款 10 万元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对进入基地创业的学生给予资金方面的支持与帮助。成功获批国家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大学生创业实习基地建设项目,一次性投入 80 万用于我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目前,共有 19 个项目入驻孵化基地,9 个公司注册。我校通过校内选配和校外聘请,聘请一批富有创业经验与创业能力的专业教师、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科研人员、管理人

41、员担任创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5业导师,形成一支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创业实践经验的创业指导专家团队。依托校友会、董事会,每年开学典礼、毕业典礼都邀请优秀校友讲述创业故事。学校与阜新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创业部签订深度合作协议,聘请市人社局、工商局、税务局、企业家等组成校外专家指导团,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技术、智力、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等方面的专业性咨询、专业化指导和跟踪服务,实现每个入驻创业项目配备一名专职指导教师。目前,导师团队拥有校内专职教师54人、校外创业导师 16人,其中国家级高级职业指导师 4 名、中级职业指导师9 名;获SYB 培训师证书4 人、获IYB 培训

42、师证书3 人。我校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派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就业创业指导培训,2015 年输送 6 人次参加省部级培训。同时,我校还定期邀请国内知名创业指导师为我校教师进行培训。2015 年,学校承办了“辽宁省创业指导专家校园行”专场报告会、“2015 年阜新市创业大讲堂”专场报告会,“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就业创业宣传报告会”,并邀请“职慧”公益项目梁旻教授、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刘伟力教授等多位省内外创业就业指导专家到校为学生进行就业创业培训。坚持大学生创业项目与科技竞赛项目紧密结合。每年都组织开展机械设计大赛、结构设计大赛、“雄鹰杯”创新创业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多项创新创业竞赛,鼓励支持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的创新创业大赛。面向全校学生征集创业项目,经过严格审核、筛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