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巴马乡村旅游与农业和谐发展的思考姚正富2014.12.18巴马是广西旅游重点发展区域之一,巴马的名声早已名扬天下,每年到巴马旅游的人数不少,发展乡村旅游正当时。区内外的实践证明,乡村旅游发展好的地方,农业也得到极大的发展。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就是发展休闲式的农业,把农业与旅游结合在一起,融合农业生产、生活和生态,把农业、农产品加工、农村配套服务业和旅游业紧密联结在一起,对“美丽乡村” 、 “生态乡村”有重大促进作用。一、乡村旅游与农业和谐发展的意义“农业、农村、农民”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三农”问题不解决,中国的和平发展、和谐发展就是空话,在巴马则是屁话。乡村旅游与农业和谐发展,能够有效地
2、富裕农民、有效地改造传统农业、有效地美化农村、有效地愉悦城乡居民,有利于坚持城乡统筹,促进城乡互动。旅游的人流,可以带来物流、信息流,使城乡产业发展互为依存、有机融合,将有力地促进农村走向文明富裕。乡村旅游与农业和谐发展,可以有效地保护自然环境,推动地方特色农业品种的挖掘和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给城乡居民提供交流的平台。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直接受益者是当地的农村居民,它是提升地方经济的一个新兴2产业,也是富农强农的一个希望产业。乡村旅游与农业和谐发展,能够促进城市资金向农村转移,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收入增加,带动农民素质提高,带动当地民风改善,是一条富农、强农的有效
3、途径,又是放权放利给农民的有力措施,也是培养新一代农民的好路子。二、巴马乡村旅游与农业和谐发展的现状巴马旅游基本上是看看几个长寿老人,钻钻几个山洞,没有其他新意。随着长寿养生旅游的兴起, “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屋、干农家活、娱农家乐、购农家品”,已成为当今旅游一大时尚。农家乐既是农民向城市现代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反璞归真、放松身心、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又是农民调整产业结构、转移剩余劳动力、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休闲农业在甲篆已有群众自发起步,去年以来七八位外地老板到坡纳、坡了、巴盘种植草莓、食用菌供游客付费自行采摘。甲篆是巴马的旅游核心区,可房子如同座座四四方方的水泥棺材,没有农村的
4、气息,没有民族特色,没有新创意,千篇一律的外墙装修与当地的环境格格不入,给人视觉污染,是一种生态破坏。巴马是农业大县,但农业依然停留在较原始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代,不求满足市场需求,仅求自给。在计划经济时代,物以稀为贵;在市场经济时代,物以多为贵、物以质3优为贵。为什么田阳 30 万亩的菜不够卖,巴马 30 亩菜卖不完?是我们应该思考的课题。当前,不是生产力过剩的矛盾,是我们的农业生产不适应市场需求的矛盾。请问,我们当地有几个规模化的农产品基地?只是许多农产品是从外地进来,粘贴上巴马商标误导民众、打乱市场、欺骗游者, 以致出现了巴马金桔(三级)6 元斤,150 克的芋头糕 15 元一袋的现状
5、。我认为巴马的旅游现状是:“规划跟不上变化、建设不突显特色、服务跟不上需求、管理不结合治理” 。三、巴马乡村旅游与农业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打造“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 的理念。新农村,即保留原来民居风格,突显民居内包装扮,如桂林阳朔的格格树;新旅游,即原生态包装我们的名村名点,以地方民族习俗,树自己的民族风格、特色、融入地方的民族人文、故事,如打造巴马瑶族民居生活体验村;新体验,即给外来游客慕巴马名而来,为体验巴马瑶族民居生活而留,让本地的群众周末带着一家老幼去享受;新风尚,即不要照抄照搬别人的东西,而是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实。夯实乡村旅游与农业的发展基础,强农业系统产业,搭
6、建乡村旅游与农业和谐发展的平台,大力改善乡村旅游与农业和谐发展的环境。立足巴马的现实,打造生态园林式乡村,开发多种形式的乡村游,让游客有玩4的地方、娱乐的地方、吃的地方、住的地方。我们是人,不是神,我们不仅需要心理满足还需要生理满足,不要让游客在车上苦、在车上累,花钱在车上活受罪。一是合理规划、强力实施,切实提高执行力。当前,巴马的旅游规划一直慢三拍,规划是挂在墙上,是挂在领导的嘴上,不是划在实实在在的土地上,出现了拍脑门、拍胸膛、拍屁股的“三拍”领导干部。在旅游核心区,房子的层高不能超 7 层,外观需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当前,仅广西就有五六个市县打着长寿养生的牌子在做旅游,已有同质发展、
7、分抢蛋糕的趋势。在前无标兵,后有追兵的逆境下,我们如何赢得竞争?打造特色,特色即是我们的卖点。有了规划,必须强力实施,保障全面可持续发展。在政府的引导下,运用市场规律,鼓励农民立足当地实际作为主体广泛参与,注重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结合,以生态乡村农业为主打,结合乡村民居生活体验旅游来带动农业增加新的经济附加值,实现农民经济收入新的增长点,以点带面,逐步推进。二是政策支持,统筹发展。政府搞好设计规划,抓好社会治理,做好服务引导,促乡村旅游与农业和谐发展,把好政策倾斜。好的政策,赛过千军万马。做好整体规划,整合部门资源,强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政府支持可以以评级奖励的方式进行引导,
8、鼓励社会5力量及农民自身力量投入休闲旅游业的开发建设,合理设计线路,统筹发展。三是彰显生态,展现风情。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原则、坚持景观生态学原则,强调绿色环保,顺其自然,做到人与自然协同,构建生态田园风光,达到返璞归真、天人合一的生态旅游景观;突出民族风情特色,巧妙地将乡村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饮食文化等融汇贯通。大力发展具有可参与性的农事体验活动,让游客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充分享受农村浓郁的乡村民俗风情;突出古朴典雅特色。农家乐以传统建筑风格和民族建筑风格为主,确保房屋立面风格大体一致,力求典雅美观、经济实用,做到农家风景与民族风情交相辉映,历史文化与现代农庄融为一体
9、。四是因地制宜,打造各种体验式的农业园。特色是生命,文化是灵魂。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是以各种类型的乡村资源为背景,以乡村文化、乡村生活和乡村田园风光为旅游吸引物而进行的兼带观光、度假、休闲性质的特色旅游。在有限的农业园,农产品的生产以不施用化学肥料,不使用化学农药,向空间要效益,向单位面积要质量的绿色农业、有机农业方向发展,在遍地是食品安全危机的氛围中打造让游客真真正正放心的农产品;合理设计种植品种、种植时间,让田间四季有收获,延伸旅游旺季;把整6治资源环境,提高环境质量和发展休闲式农业结合起来,建立严格的农业园产品质量标准和农家乐饭庄、酒店的农产品准入标准,打造星级的农家乐饭庄。建立统一的信息
10、发布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各得其所,形成良性竞争的良好氛围。五是强化管理,规范服务。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和健全旅游服务体系和行业标准。加强市场管理,确保旅游市场安全有序;加大旅游人才的培养力度,健全旅游安全保障体系,提升旅游人气。当前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市场体系功能单一、设施落后,发展休闲农业离不开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支持,必须建立相应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体系,县乡产、供、销服务体系是分离的,农业服务体系虽已建立,但不健全,从事的是非本职工作,科技服务人员欠缺。事业心不强,服务手段、方法僵化落后,不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农民从事的种、养、加、销售仍依靠传统方法,经济效益难以
11、提高,农民增收缓慢。乡村旅游与农业和谐发展,就需大量复合式的人才,没有人才,一切都是空谈。 六是借甲篆旅游业这条大船打造农产品销售平台。只有产品没有销售平台和网络,消费者就无法体验你的产品,我们的产品就不能产生经济效益。目前,我们的旅游业搞得红红火火,但与旅游业相关的产品甚少,旅游业的7附加值不高,群众得到的实惠不多。农业园生产出的农产品可借红红火火的旅游业这条大船进行销售,让游客品尝我们的特色产品,把我们的产品带到四方,也从侧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七是品牌也是生产力。特色是名片,突出特色,注重优势品牌的培育,助推乡村旅游业快速发展。广泛组织开展长寿生态、红色旅游文化的深层挖掘开发工作,形成“唯
12、我特有” 的文化特色与景区开发相呼应。发挥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产业,实现全方位和谐发展。总之,乡村旅游与农业的和谐发展必须得到政策的倾斜,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保障一定的投入保障上下功夫。四、几点建议和启示乡村旅游与农业的和谐发展,需因地制宜围绕乡村原生态风光、乡土民俗传统文化、乡风民居习惯和农事活动因地制宜做文章,突出地方特点、彰显本地特色,合理融入旅游、养生度假、休闲娱乐、农家生活体验等元素,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独具特色的农业旅游发展项目,以乡村旅游带动农业经济发展,以生态农业筑牢乡村旅游基础。 1.国民素质的教育和提高,是一个地方发展的先决条件,外因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内因的事实存在
13、,实施乡村旅游与农业和谐发展,离不开政府正确引导和科学规划8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但要体现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却离不开国民参与规范化管理来实现。2.当前巴马的旅游开发,是不排除政府包打天下,无意排斥农民参与的情况,所以导致各种纠纷不断,而难以断清。引导农民参与旅游发展决策、参与旅游开发,享受旅游开发的红利,可以有效化解利益纠纷。整合资源,加大资金、政策扶持力度,使旅游资金投入多元化,保障农民参与经济利益分配。3.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结合,坚持可持续发展,强调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引导农民参与社会文化传统的维护,参与乡村自然人文环境保护,走特色化、多元化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4.注重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社会环境,提升社会服务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