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客家与泉州.doc

上传人:11xg27ws 文档编号:9240078 上传时间:2019-07-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客家与泉州.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客家与泉州.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客家与泉州.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客家与泉州.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客家与泉州.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客家与泉州的饮食文化读客家文化概论有感读了客家文化概论 ,我对客家文化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感触,充分体会到了客家人特殊的文化意识和独特的客家精神。尤其是对第八章的客家文化饮食印象颇深。我来自泉州,是个地地道道的闽南人,只是由于读书的原因无意间闯进了这片飘散着浓重的客家气息的闽西红土地。学生以读书为重,因此,极少出校门的我接触最多的便是客家人的饮食文化,不管是食文化还是饮文化,都体现着客家人独特的风格!在体会客家人饮食文化的同时我也将闽南的饮食文化与之进行对比,发现这其中有很多相似或者相同的地方,但是由于文化环境等的差异,也存在不同之处,而我认为这些或相同或不同的地方都体现着文化带给当地人

2、民的风情或者说是品行性格的差异,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源远流长的深刻文化。正如书中所说,客家人主要“以粮为纲兼收并蓄“,稻米是客家人的主粮,兼有小麦、大豆、栗米,薯类等多种杂食,但我问了很多人并查了百度,发现福很少有小麦的存在,在龙岩,我也没有看到小麦,但是父辈说说他们那个时代是有种的。我想这是因为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龙岩越来越城市化,所以小麦的种植也越来越少,以致现在我们基本上不都看不到小麦了。客家人的家常便饭往往是“两干一稀”或者是“一干两稀” ,这点与泉州大致相同。但是,客家作为主食的米饭无论蒸的、煮的、干的、稀的,都不加调料,因而配饭的菜肴比较多。而在泉州,人们喜欢蔬菜、海鲜

3、、肉类等食物直接与大米煮成粥,种类繁多,比如芋头稀饭,红膏母蟳稀饭等,花生仁粥,地瓜粥等等。干饭也是如此,可有很多种类。其中,地瓜粥是最常见的。地瓜是泉州人的主食,地瓜除了作为一日三餐的主食,还可以制作成薯粉糊、炸薯片,即使是肉或者是龙岩人比较爱吃的牛肉,我们都会加上地瓜粉搅一搅再煮。泉州侨乡的人民认为,能在恶劣条件下顽强生长的地瓜,哺育了他们旅居在境外海外的乡亲们艰苦奋斗,并克服种种困难,在异国他想落地生根,迅速成长。从而激发起爱国爱乡之情,踊跃支援桑梓建设。正如客家人民的勤劳朴素,泉州城乡一般民众,旧时俭朴,粗食淡饭,佐之物多是自家腌制的瓜菜和廉价的新鲜蔬菜、豆制品等,鱼、肉、禽、蛋,往往

4、要逢年过节才难得一尝,这些都是客家人与泉州儿女走位中华儿女的共同的传统美德。清道光晋江县志曾记载明代万历进士杨廷相讲他“为诸生时,岁惟大麦及萝卜菜熟时一饱耳,余具枵然也”。因此泉州俗谚有“死死六工尺,豆干、菜脯、(虫字旁一个宅)(即海蜇)”和“日日酱瓜豆豉,终年不知肉味”之说。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今天的主食结构已以细粮为主,面食品也进入正餐。客家人的清汤粉清汤粉清汤面也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中。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家庭用牛奶、豆浆、营养麦片等作为早餐,配上面包、油条或糕点为早餐。当然,说到早餐,我想到泉州的特色早餐面线糊,加上油条大肠,成为人们的喜欢,但在客家人眼里,他们更

5、喜欢清汤粉,不理解为什么闽南人会喜欢吃这么细的面线。同时,客家人饮食的杂却是泉州人所不能及的,大家都知道龙岩有八大干,尤其是一个老鼠干,我在龙岩呆了四年,都没有勇气去吃。还有菜干萝卜干等都看出客家人的勤劳节俭,生活的淳朴之风悠然可显。饮文化是客家人热情好客,勤劳简朴待人以礼淳朴民风的最明显的体现。首先是茶文化,从客家文化概论中,我认识到客家人对茶极为讲究,“细茶”和“粗茶”的体现着客家人独特的文化内涵,这与闽南人的茶文化有着极大的相似。但是,客家人的茶种之多令人惊叹,有高东茶、下溪茶、西岩茶等等。除了这些制作精细的茶叶之外,“粗茶”又分很多种,且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而在我的家乡 泉州最著名的茶当

6、属安溪的铁观音。关于安溪铁观音的来历,主要有两说发:一是说铁观音茶种是松林头乡人魏饮于 1887年以前的某一天,在送茶上山侍奉观音菩萨时偶然发现的, “喜为观音所赐,因号铁观音。铁者以其叶重且厚,色深如铁之谓也” 。另一据西坪的传说,铁观音是王士让于 1736 年春发现的,摘制成品后经京师方望溪相国转进内廷,乾隆皇帝赐名“西岩铁观音” 。安溪铁观音质量驰名中外,因为是现在很多客家人的喜好。客家人茶文化源远流长,已经成为客家人生活的一部分,泉州亦如此。不管在客家地区还是在泉州,饮茶之风都十分盛行,甚至在我们 80 后的这一代也是钟爱于此。饮茶已成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存在,只要家里有客人,总要先请

7、客人喝一杯茶水,以表热情。但我相比泉州人,客家人更加热情,有客人来必茶过三巡,主人方才安排煮饭烧菜待客,以示为献给客人的一种见面礼。茶过三巡这一过程中,沏茶又有相当的讲究,客家人会用小陶罐,须井水,饮过三遍茶叶须换等。泉州人对茶则更为讲究,清代人施鸿保在闽杂记中说:“漳泉各属,俗尚功夫 茶。茶以武夷小种为尚,有一两值番银数圆者。饮者必细啜久咀,否则相为嗤笑 。品茶时以武夷之茶、孟臣之壶、若琛之杯为三要,否则不足以自豪,且不足待客。 ”可见,茶已经成为沟通人们感情和联系的重要媒介以塑造饮茶人的文化操行和精神蕴含。说完了“细饮” ,也应该讲讲“豪饮” 。客家人的热情好客在这一点上可谓是体现的淋漓尽

8、致,客家人的淳朴民风在这里展露无遗。客家文化概论中说道客家村民无论贫富,逢年过节或喜事临门,总要摆宴席请客,登门请客时必先说“请到我家喝一杯淡(薄)酒” ,客家地区男女老少都会喝酒,酒桌上按辈分轮番上阵,能让客人喝醉是主人的得意之举。针对这一现象我又几点个人感受:第一,曾经有一位客家人很热情的为我倒酒,向我敬酒,然而,酒已经满出杯子他仍倒个不停。据他解释说,他们客家人倒酒一定看到啤酒的泡泡飘到酒杯上为止,这点与现在酒过八分即可的社会酒桌礼仪相差甚远。我认为客家人这种好客之道体现体现的客家人的淳朴民风。,但要因人而异,这种倒酒喝劝酒方式对于比较有洁癖的人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第二,客家人敬酒劝酒特

9、别殷勤,陪酒者的亲人按辈分敬酒, “狡诈“的灌醉客人,并以此为豪。据我同学说,如果是女婿第一次到岳父岳母家,必定被灌醉,而且是不喝不行的,这种风俗现在也还存在的。客家人还流行打”通关“,即一一敬酒,一饮而尽,所以我身边很多客家同学都是喝酒能手。但是,我认为凡事适可而止,因人而异。泉州人能喝酒就像是一种雅兴,重在精神的寄托,尤其是在现在,大家对酒的态度更是点到为止。客家人真的离不开酒,大多数人家的饮用酒大多是自家用米酒酿制的黄酒,客家主妇都是酿酒的行家里手 。这充分体现了客家人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更彰显着客家人酿酒文化的源远流长。我去客家人家里,其父辈都要问句是否愿意喝上一杯自家酿制的黄酒,可惜

10、我酒量太差,没能有幸喝上一口。这让我想起泉州人同样离不开酒,根据清代修撰的府、县志记载,古代泉州人常饮唯醇酒,其酿法很多,名果佳花 皆供糟,多为家酿,有金蒲五月春、金英酒、荔枝酒等,其中以金蒲五月春为胜 。明万历年间(1573 一 1619 年)番薯传人泉州后,又出现了番薯酒。酒用酒糟蒸 造者,为烧酒;用白曲蒸造者,为甜酒;取白甜酒和烧酒煮成者,为蜜林擒。至 今泉州人还称饮酒为“喝烧酒” 。民国年间,渐有“北高梁” 、 “国光酒” 、“ 绍兴酒”等外来酒。喝酒肯定少不了划拳, 客家文化概论中说到客家人劝饮的常用方发就是划拳,客家人猜拳时的酒令充满了客家人的良好祝福,表现出客家人的文化意识和价值

11、观念 。客家人的酒令一般是数字类的,而泉州人的猜拳如唱歌,这是早几年外地人对泉州猜拳的描述(因为听不懂闽南话) 。泉州猜拳很有节奏,听起来很像唱歌。而现在全国各地也有喝酒猜拳,但是用普通话猜拳听起来很生硬,猜起来没泉州人的节奏感。泉州人猜拳历史悠久,在清源山上至今还留存一“猜拳石” ,石上刻有“持酒移殽别一欢,猜拳石上杂流喧。午风吹到汗躯爽,却恨暮鸦催客还” 。客家人在酒桌上是比较洒脱的,菜未上,就倒酒、猜拳,透露出了闽客家人爱斗智斗勇,划拳斗的是智力,能喝酒量大,那是能力。 这也是泉州人的作风,体现着中华儿女独特的精神面貌和爱拼智勇的内在智慧。 品读着客家文化概论中对客家人饮食文化的描写,加

12、上我对客家人的深刻体会,对于客家文化,我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也看到了客家人之所以称之为客家人的深层原因,这么一群热情好客的淳朴人民是值得拥有这样一个美丽的称呼的。相对于泉州的饮食文化,我认为两者的差异不大,但却能从中发现,不同的地方却培育出相同的人,勤劳节俭,热情好客,豪爽不羁我想,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独特的风格吧,地大物广的中国,用她的源远流长的文化之源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他们继承了中华文明的优良文化,秉承了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就以一个饮食文化,就能让我们领略到不同的民族特色,给我们以震撼,不管是客家文化还是相对我而言的泉州文化,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都成璀璨不可磨灭的一道中华亮丽的风景线。 客家文化概论正是以客家人的方式向世界传扬客家人的精神和文化,伸出双手向世界大声宣布“欢迎您到客家来做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