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类型初三化学酸与碱之间的反应.doc

  • 上传人:精品资料
  • 文档编号:9239863
  • 上传时间:2019-07-30
  • 格式:DOC
  • 页数:10
  • 大小:610.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初三化学酸与碱之间的反应.doc
    资源描述:

    1、 第 1 页(共 10 页)第三讲 酸与碱之间的反应【知无巨细】知识点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实验。1.酸碱中和实验实验: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实验分析: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加入酚酞变红,当加入盐酸,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碱性减弱例 1.关于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一定量的稀盐酸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pH 不断减小,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B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滴入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仍为红色,说明两者不反应C将一定量的盐酸与 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的 pH=7,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D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稀盐酸中,放出热量,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解析:试题分析

    2、:A、将一定量的稀盐酸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随着盐酸的不断消耗,酸性越来越弱,pH 不断增大,直至超过 7,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而不是 pH 不断减小,错误,B、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滴入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仍为红色,有可能所加的盐酸量不够,氢氧化钠过量,故并不能说明两者不反应,错误,C、将一定量的盐酸与 pH=12 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的 pH=7,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正确,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热,故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稀盐酸中,放出热量,并不能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有可能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错误,故选 C例 2. 右图是稀 HCl 和 NaOH 溶液反应的 pH 变化曲线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稀 HCl滴入 NaOH溶液中 B.ag是指加入氢氧化钠固体质量 C.B点溶液的溶质为 HCl和 NaCl D.检验点溶液的溶质先滴加足量的g(NO3)2,静置后再滴入少量gNO3 第 2 页(共 10 页)解析:从图可看出,溶液的 pH 从小于 7,逐渐到等于 7 同,再到大于 7;说明是将 NaOH 溶液滴入稀 HCl中;a、b 表示的是滴入的 NaOH 溶液的质量;A 点处溶液的 pH 小于 7,溶液中的溶质为 HCl 和 NaCl;B 点处的溶质为 NaOH 和 NaCl,加入足量 Mg(NO3)2后,若有白色沉淀生成 Mg(OH)2,则溶液中含有

    4、NaOH,2NaOH+ Mg(NO 3)2= Mg(OH)2+2NaCl;再加入 AgNO3,能与 NaCl 反应,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 NaCl,NaCl+ AgNO 3=AgCl+NaNO 3。因此选 D1. 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 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BB 点表示此时液体为纯净物CA 点时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DC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氢2. 向盛有 10mL NaOH 溶液(其中滴有少量无色酚酞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用 pH 计(用来精确测定溶液 pH 的仪器)测定溶

    5、液的 pH,所得数据如下: (1)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_mL 时,NaOH 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2 )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 3mL 时,溶液显_ 色;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 14mL 时,溶液显 _色。 (3 )当烧杯中溶液的 pH=2.1 时,溶液中的溶质有:_。 3. 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同学想证明:稀 H2SO4与 NaOH溶液混合后,虽然仍为无色溶液,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1)方案一:测定稀 H2SO4与 NaOH溶液混合前后的 pH(20)测定某 NaOH溶液的 pH,Ph 7(选填“大于” 、 “等于”或“小于” )

    6、将一定量的稀 H2SO4加入该 NaOH溶液中,混合均匀后测定其 pH,pH 小于7结论:稀 H2SO4与 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 过量(2)方案二:向盛有 NaOH溶液的烧杯中先滴加酚酞试液,后滴加稀硫酸至过量,观察到 的现象结论:稀 H2SO4与 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上述两个方案在设计思想上的相同点是 第 3 页(共 10 页)(4)为了进一步获取稀 H2SO4与 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的证据,依据中和反应是 (选填“放热”、“吸热”或“无热量变化”)的反应,采用同温下的稀 H2SO4与 NaOH溶液进行实验,整个实验中至少需要测定溶液温

    7、度 次知识点 2: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2.中和反应的实质例 1.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CO 2+2NaOH=Na2CO3+H2O BCuO+H 2SO4=CuSO4+H2OCFe+2HCl=FeCl 2+H2 DKOH+HNO 3=KNO3+H 2O第 4 页(共 10 页)解析:A、CO 2是非金属氧化物,不是酸和碱的作用,故 A 不正确;B、CuO 是金属氧化物,不是酸和碱的作用,所以 B 不正确;C、KOH 是碱,HNO 3是酸,KNO 3是盐,H 2O 是水,所以 C 正确;D、Fe 是金属,不是酸和碱的作用,所以 D 不正确;故选 C例 2. 在学习“酸碱

    8、中和反应”时,老师给大家变了一个魔术-使“水”变色的杯子。操作过程及现象如图 13所示。老师揭秘:空杯子底部事先涂抹了某种无色液体,无色的“水”是事先用两种无色溶液混合而成。请回答下列问题:“空杯子”内涂抹的物质可能是 溶液。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最终溶液为无色,能否说明该溶液一定呈中性? (选填“能”或“不能” ) ,理由是 。【解析】 (1)氢氧化钠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2)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中性物质和水;(3)酚酞溶液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均呈现无色。【答案】氢氧化钠(NaOH) NaOH+HCl=NaCl+H 2O 不能 酚酞溶液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均呈现无色.1

    9、. 下列实验对应的图象正确的是( )A 将等质量的镁和锌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 B.向 pH=2 的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澄清石灰水至过量 D. 向 pH=12 的氢氧化钠中加水稀释 2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第 5 页(共 10 页)探究。 、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 、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 CaCl2 和 Ca(OH)2;

    10、猜想二:可能只有 CaCl2;猜想三:_。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_ _。结论: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实验现象:_ _。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反思与拓展】 (1 )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 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_ _。 (2 )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 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_(填序号) ApH 试纸 B铜 C紫色石蕊溶液 D硝酸银溶液 (3 )烧杯中的溶

    11、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写一条) 。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 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 _ _ 。 3. 根据初中化学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 ) 判断稀盐酸与下表中的四种化合物溶液之间能否发生反应。请仿照示例,在表格内处填写(“能”或“不能” ) ,并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具体条件在对应的表格中填写判断依据。氢氧化钠溶液 氯化钠溶液 碳酸钾溶液 硝酸银溶液稀盐酸 示例:能 反应 反应 反应 反应判断依据 示例:有水生成 (2 )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因此可用作某些气体的 剂,还容易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2、3 )某工厂化验室用 20%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残余的硫酸,共消耗氢氧化钠溶液80.0g,洗涤后的溶液呈中性,这一定量石油产品中含 H2SO4 的质量是多少?知识点 3 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例如:如果土壤显酸性,则加熟石灰中和;如果土壤显碱性则加碳酸水中和。H2SO4 + Ca(OH) 2 = CaSO4 + 2H2O(2)处理工厂的废水。例如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厂的污 水(含有硫酸等杂质)。第 6 页(共 10 页)(3)用于医药。例如:用胃舒平(含氢氧化铝)来医治胃酸(盐酸)过多;不小心被黄蜂刺了(蜂毒呈碱性)可以用食醋涂在皮肤上;被蚊虫叮咬(分泌出蚁酸

    13、)涂上些含有碱性物质(如氨水、肥皂)的药水。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1.酸碱度:用来表示溶液的酸性或碱性的强弱程度。2.PH试纸用来定量测定溶液的酸碱度0 14酸性增强 中性 碱性增强注意: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例 1:某同学测定了几种溶液的 pH,他根据下表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 ) A盐溶液可能显酸性、碱性或中性 B. pH7 一定是碱溶液 C. pH=7 一定是盐溶液 D. pH7。三种物质都属于盐。所以此项正确。B Na2CO3 属于盐类,其溶液 pH7。所以此项错误。C pH=7 可能是盐溶液,如 Na2SO4 溶液

    14、 pH=7;还可能是别的物质,如水 pH=7。此项错误。D CuCl2 属于盐类,其溶液 pH1. 某实验室废水含有较多的盐酸,排放前应加入某种试剂将废水调至中性,下列试剂中最合适的是( )AAgNO 3 溶液 BNaOH 溶液 C稀醋酸 DKNO 3 溶液2.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来源:学。科。网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用稀氨水涂抹在蚊子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A B C D3.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15、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 H2SO4加入到盛有 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猜想一:只有 Na2SO4 猜想二:有 Na2SO4和 H2SO4猜想三:有 Na2SO4和 NaOH 猜想四:有 Na2SO4、H 2SO4和 NaOH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 【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 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 溶液中一定没有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

    16、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 pH试纸、铜片、BaCl 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实验方案来源:学+科+网测溶 液 pH 滴加 Na2CO3溶液 滴加 BaCl2溶液第 8 页(共 10 页)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 产生白色沉淀实验结论 溶液中有 H2SO4 溶液中有 H2SO4 溶液中有 H2SO4【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2

    17、)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 3. 某硫酸厂废水中含有少量硫酸,为达标排放,技术员小张对废水中硫酸的含量进行检测。(1)配制溶液: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 4的 NaOH 溶液 100g,需要 NaOH 固体 g水 mL(水的密度为 1gcm) ;(2)检测分析:取废水样品 98g,向其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 4的 NaOH 溶液20g。(假设废水中其它成分均不和 NaOH 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H2SO4 Na 2SO4 +2H20)试计算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分别将下 列各组物质,同时放入水

    18、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氯化钠和硫酸钾 B.硫酸铜和氢氧化铁C.碳酸钠和氯化钙 D.氯化钠和硝酸钾2.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A生石灰 B熟石灰 C碳酸钙 D硝酸银溶液来源:学科网3.蚊子、蜂、蚂蚁等昆虫叮咬人后,会向人体注入一种叫蚁酸( 甲酸)的物质,使皮肤红肿疼痛,要消除肿痛,可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A稀硫酸 B 氢氧化钠溶液 C稀氨水或肥皂水 D食用醋4.20 克 2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 20 克 20的硫 酸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A蓝色 B红色 C无色 D紫色 ( )5.氢氧化钾是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作漂洗的洗涤剂,古人将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灼烧后的固体(主

    19、第 9 页(共 10 页)要成分是氧化钙)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在水中相互作用,就生成了氢氧化钾。请按要求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反应。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复分解反应: 。6.将 X 溶液滴入 Y 溶液中,在滴加过程中,Y 溶液的 PH 值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溶液 A B C DX 盐酸 氢氧化钠 盐酸 氢氧化钠Y 水 水 氢氧化钠 盐酸(1)表格中符合这种变化情况的是 (填写编号) ,理由是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在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若不断滴入溶液,石蕊颜色的变化是 。三、简答题1.在一只锥形瓶里,倒入量好的 15mL 氢氧化钠稀溶液,滴入 12 滴酚酞试液,溶液

    20、呈色。用温度计测量此时溶液的温度,记作 t1。然后用 逐滴滴入稀盐酸,同时不停地 锥形瓶,直到溶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此时溶液的 pH 要比反应前 ,再用温度计测量此时的温度,记作 t2 ,发 现 t2 t1。在此过程中,溶液的 pH 变化是 。另取一支玻璃棒蘸取此无色溶液放入酒精灯火焰中灼烧,火焰转呈 色。最后滴入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又转化为红色说 明 过量。2. A 与 B 有如下的反应: A + B= C + D (1 )若 C 为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在 A 溶液中加入铁粉能产生氢气,则 A 是_; 若 A、B 两溶液恰好反应完全,则反应后溶液的 pH_ (填“” 、 “” 或“=”);

    21、 写出 A、B 两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2 )若 B 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D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且与 B 的类别相同;B 与 CO2 反应也能生成 C;则 A为_ ,C 的用途是_ (只要写一种) 。写出 B 溶液与 CO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 3. 小强同学用三支试管,分别取适量的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碳酸钠溶液,进行相关实验探究。 步骤 1: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酚酞后,Na 2CO3 溶液中显红色,说明,Na 2CO3 溶液显_ 性; 步骤 2:小强把三支试管中的溶液同时倒入一只烧杯中,发现有气泡产生,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显红色; 步骤 3:把烧杯中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得到滤液,滤

    22、液中一定不含有_。 A.稀盐酸 B.澄清石灰水 C.碳酸钠溶液 【实验猜想】步骤 3 所得滤液中溶质可能为: NaCl Na2CO3 ; NaCl CaCl2 和 NaOH ; NaCl Na2CO3 和 NaOH; 【实验验证】 (提示 CaCl2 溶液显中性) 实验操作 第 10 页(共 10 页)【反思评价】有同学提出将 CaCl2 溶液改为稀盐酸,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且红色消失,则证明猜想成立。小刚同学认为不正确,其理由是:_ 。 三、计算题1.学习了酸和碱的知识后,小松知道了白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CH 3COOH) 为了测定白醋中醋酸的质量分数,他把 4%的 NaOH 溶液滴加到 30 g 白醋中,待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时(假定其他成分不参加反应) ,共用去 NaOH 溶液 25 g(1)已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 3COOH+NaOH=CH3COONa+H2O,该反应的类型是_(2)请计算白醋中醋酸的质量分数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初三化学酸与碱之间的反应.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923986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