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基于川西林盘保护的新型农村聚落规划设计_刘波.pdf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237106 上传时间:2019-07-3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35.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川西林盘保护的新型农村聚落规划设计_刘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于川西林盘保护的新型农村聚落规划设计_刘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基于川西林盘保护的新型农村聚落规划设计_刘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基于川西林盘保护的新型农村聚落规划设计_刘波.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建筑科学研究Sichuan Building Science第 38 卷 第 2 期2012 年 4 月收稿日期 : 2010-12-20作者简介 : 刘 波 ( 1982 ) , 男 , 四川峨眉山人 , 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规划 。E mail: vicent_125 sina com基于川西林盘保护的新型农村聚落规划设计刘 波 , 牟 江(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 四川 成都 610065)摘 要 : 川西林盘是四川农村地区特有的居住模式 , 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 。农村新型聚落的规划设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推进城乡一体化 、建设和谐社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四川

2、西部农村的林盘保护和新型农村聚落规划可有效结合 , 设计出符合农民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新型农村聚落 。关键词 : 灾后重建 ; 川西林盘 ; 农村聚落中图分类号 : TU984.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008 1933( 2012) 02 252 040 引 言随着 城乡规划法 的出台 , 传统的城市规划已转向城乡规划 , 城乡二元结构被逐渐打破 , 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规划 , 二者的发展不再割裂 , 而是转向互补发展的新阶段 。乡村规划作为城乡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 , 越来越受到各个方面的重视 , 其中包括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 而农村聚落的规划设计就需要符合新的发

3、展形势 , 解决农村生产方式转变带来的传统居住模式变化的客观需求 。本文从基于川西林盘保护的田园农村聚落的角度出发 , 结合都江堰市灾后重建部分农村林盘安置点的实例 , 对新形势下农村聚落的规划设计进行分析研究 , 以探索出符合城乡统筹思想的新型农村聚落规划设计方法 。1 林盘保护的必要性林盘是川西平原独有的一种农村居住方式 , 林盘内层是浓密的树林 , 其中有一个或多个院落 , 外层是耕作的农田 , 构成的一个生产生活区域 , 如图 1 所示 。林盘是川西平原上千年的农耕社会的真实写照 , 不单是出于景观的优美而使其独特 , 更蕴含着独特的历史人文内涵 , 构成了独特的川西林盘文化 。而近年

4、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 城市扩张面临着土地紧张的巨大压力 , 林盘被砍伐占用时有发生 。传统林盘本身也缺乏生活配套设施 , 居住环境和卫图 1 林盘示意生条件相对较差 , 而对新生代原住民逐渐丧失了吸引力 , 使得林盘的保护逐渐受到重视 。林盘保护的目标就是要改造传统林盘 、提升生活环境 , 引入产业发展 , 创造生产生活功能有机结合的现代农村人居空间 。2 传统农村聚落规划存在的问题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 ,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注重城市而忽视了农村 。城市规划经过多年的实践 , 理论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的程度 。而乡村规划却由于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 特别在中西部落后地区 ,农村地区的发展更多是

5、自发性的生长 , 而缺乏统筹规划 , 使得农村地区的规划水平迟迟得不到提升 , 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城乡统筹的顺利推进 。农村聚落是农民的聚集区 , 是农民的主要生产生活空间 。传统意义上的农村聚落几乎没有规划 ,更多是无序生长 , 是导致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迟滞不前的原因之一 。乡村规划开始得到重视后 , 国内掀起了新一轮的新农村建设规划 , 解决了一些农村遗留问题 , 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针对农村聚落的具体规划 , 在现阶段的规划设计中 , 笔者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加以探讨 。25221 照搬照抄城市小区的规划设计 , 未结合环境因地制宜农村地区的地形地貌较城市变化丰富 , 包含山地

6、 、丘陵 、滨河 、林盘等自然环境 , 赋予了农村独特的景观魅力 。而城市建设由于成片发展和土地限制 ,往往对地形环境利用不够 , 推倒重建 , 以使建设用地效益最大化 。不少设计师没有接触或很少接触农村聚落规划 , 乡村规划继续沿用城市规划的思路 , 用城市小区的设计手法对待农村聚落的规划设计 。较为典型的是设计师完全不尊重自然环境 , 把树木砍掉 , 把沟渠水系填埋 , 把起伏的优美地形铲平 , 布置成行列式的城市小区 ( 图 2) 。图 2 城市小区式的农村22 农村聚落规划就是摆房子 , 仅仅做空间布局规划 , 而忽视产业发展规划农村聚落规划还停留在以前的思维 , 认为仅仅是满足了农村

7、的居住需求 , 规划就完成了 。农民都从居住的老屋搬出 , 进入统一规划的农村新型聚落 ,却没有感受到生活有好的转变 , 反而因为离开耕地太远而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在住宅和田地之间 。农村集中居住后 , 主要经济收入仍然是务农和外出打工 , 产业没有增加 , 经济来源没有变化 , 这样的规划既没有科学的现实意义 , 更没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23 配套设施不完善 , 农民居住品质较低农村聚落的规划设计仍沿用农民的传统生活模式 , 缺乏统一的自来水供给 , 农民仍然只有各自打井或者挑水 ; 缺乏燃气沼气规划 , 农民仍然烧柴烧煤 ,加剧了温室效应 ; 缺乏统一的通讯规划 , 农民各自安装 “锅盖 ”

8、收看电视节目 , 仍然只有在村委会接听电话 。配套设施不完善 , 使得农民的生活十分不便 , 居住品质较低 , 生活质量并没有因为住入新房而得到显著提高 。24 建筑设计不尊重农村生产生活习惯 , 建筑风貌缺乏文脉传承和地方特色农村聚落的建筑设计按照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 , 没有充分考虑农民的生产生活习惯 , 如入户门低矮狭窄 , 农民的农具和粮食无法搬入房屋 , 诸如此类的情况还有很多 。建筑风貌没有充分对地形的历史文脉进行深入挖掘 , 从其他地方照搬照抄标准化户型 , 导致千篇一律 , 没有任何地方特色 。如在历史悠久的川西村落强行植入北欧建筑风格 , 而不考虑其本身的建筑风貌传承 , 作为

9、 “舶来品 ”始终只能成为一个抄袭复制的没有内涵的赝品 。3 基于川西林盘保护的农村新型聚落规划设计方法笔者在四川长期从事城乡规划的设计和管理工作 , 对新型农村聚落的规划设计方法有一定的认识 。特别是四川汶川大地震后 , 灾后重建对于农村聚落的规划设计进行了许多探索 。特别是川西林盘 , 作为四川地区特有的一种农村居住模式 , 在农村新型聚落的规划设计中更有其特殊性 , 笔者也从都江堰等灾区的重建中得到了许多实践经验 , 在本文中深入浅出的进行分析探讨 。31 充分尊重基地环境 , 考虑农民生产半径 , 完善配套设施31 1 农村新型聚落的规划设计一定要认真分析基地地形地貌和自然环境条件对于

10、地形有起伏的山地丘陵和水系丰富的河道渠道 , 处理要充分结合环境 , 不能任意铲平或者填埋水系 。对于川西林盘聚落 , 要充分考虑林盘的原生状态 , 对于林盘进行整理 , 农民向大林盘集中 , 通过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设施配套 , 加之林盘独有的生态环境 , 形成田园化农村新型聚落 。312 考虑农民生产生活半径 , 合理控制聚落容量和规模农民因为耕作田地的关系 , 要求住宅离耕作田地不宜太远 。林盘的最佳耕作半径在 1 km 之内 , 步行时间在 15 min 内 , 最远不超过 1. 5 km。传统原生林盘居住户数一般在 20 户左右 。太少的林盘户数形成不了聚集效应 , 太多的林盘户数

11、因为环境承载压力过大而不利于林盘保护 , 根据众多规划实践 , 得出最合理的林盘户数应在 40 80 户之间 , 最多不超过 100 户 。313 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设施配套完善的设施配套能提高居住生活的便捷性和舒3522012 No. 2 刘 波 , 等 : 基于川西林盘保护的新型农村聚落规划设计适度 , 农村新型聚落的规划要同步考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配套 。基础设施配套包括供水管网 、污水管网 、供电管网 、供气管网 、通讯管网等 。原则上接入城市自来水管网 , 没有条件接入的 , 可采取集中打井 、蓄水池储放的自循环系统 ; 不能接入城市污水管网的 , 要结合村落环境 , 采取自然

12、生态湿地净化或者化粪池处理方可排入水体 ; 供电管网直接接入城市电网 ; 如不能接入城市供气管网的 , 可每户规划沼气池 , 作为清洁燃料来源 ; 通讯管网保证电话入户 , 光纤和网络原则上也需接入 。公共设施配套包括六室一站 : 村委会 、党员活动室 、警务室 、图书室 、卫生室 、计生服务室 、调节室 、电子信息网站 。其他商业设施和健身活动设施也需要配备完善 。32 建筑设计应提供多种选择 , 尊重农民生活习惯 , 优化建筑风貌 , 控制建筑造价321 建筑户型需依据家庭人口不同 , 设计多种户型供选择农村居民家庭人口构成多样 , 并且有家庭聚居的习惯 。在建筑户型设计时 , 需考虑到人

13、口不同对建筑户型和建筑面积的影响 , 提供多种方案供农民选择 。322 建筑户型设计要尊重农民生活习惯 , 不套用城市居民标准农民因为从事农业生产 , 有许多特定习惯 。如饲养家畜就需要单独的养殖房 , 但是其家畜和气味会对新型农村聚落的风貌产生影响 , 在设计时就需解决这个问题 。可以在聚落下风下水的方向 , 在树林中单独设立养殖房 , 不仅解决了农民的养殖需求 ,同时不影响聚落的整体形象 。再者农民都需要放置农具的储物间以及晾晒粮食的场所 , 在户型设计时可将楼梯平台下部空间充分利用 , 作为农具存放场所 。同时 , 将入户院坝设计为硬质铺装 , 或将屋顶部分平台作为晒台 , 满足农村的生

14、产生活需求 。323 优化建筑风貌 , 创造多样性与地方性的和谐统一农村建筑风貌都有其地方性 , 经过长时间的积累 , 形成了具有一定文脉的建筑形式 。在建筑户型设计中 , 就需要充分挖掘地方文脉 , 提炼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 。同时 , 又需要赋予其新的内涵 , 避免千篇一律 , 创造出多样化的建筑形式 , 从而达到多样性与地方性的和谐统一 。324 控制建筑造价 , 合理选用建筑材料农村居民经济条件十分有限 , 在建筑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建筑造价的影响 。建筑材料尽可能选用本土材料 , 有效利用废旧建筑材料和再生建筑材料 , 降低建筑成本的同时也符合低碳发展的趋势 。33 产业规划由传统的

15、第一产业转向一三产业互动的新型发展格局在新型农村聚落的规划设计中 , 不仅要完成空间布局 , 同时要将产业规划纳入规划范围 , 作为新型城乡形态形成的重要支撑 。331 第一产业形成规模化聚集效应 , 打造统一的农业品牌新农村发展要摆脱传统农业小户生产的落后生产方式 , 要从小户生产转向规模化生产 。第一产业要依托新型农村聚落 , 形成产业化种植和经营 , 提高生产效率 。生产的农业产品要打造统一的品牌 , 充分发挥产品的优势 , 提高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 提高农业产品的产出效益 。如四川龙门山脉种植的猕猴桃 , 在采用统一的品牌后 , 价格较之前提高了不少 ,而且规模化销售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16、 。332 着重发展第三产业 ,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积极促进农民增收传统的农村都是以农业生产的第一产业作为主要经济来源 , 产业形态单一 , 经济收入不高 , 农民生活品质较低 。而且由于缺乏其他产业 , 农村和城市较为割裂 , 缺乏城乡融合 , 加深了城乡二元结构 。新型农村聚落的产业规划就需要充分发挥农村聚落的资源优势 , 发展第三产业 。如旅游服务业 , 将城市游客吸引到农村 , 领略乡村风情 。同时带动住宿 、餐饮 、产品销售以及其他服务 。如都江堰大观镇茶坪村的灾后联建 , 引入社会资金 , 解决了农村修建住房的资金问题 。同时农民空余的住房作为乡村酒店出租 , 加之从事旅游

17、服务的收入 , 农民的收入得到大幅度提高 。4 四川省都江堰市天马镇向荣村新型农村聚落规划设计实例分析汶川大地震后 , 四川地震灾区的农村住房损毁严重 , 对灾后农村聚落的规划设计进行了许多的探索 。其中 , 作为极重灾区的都江堰 , 因为是世界遗产保护地 , 其平原农村地区因为有着四川地区独特的林盘居住模式 , 对重建的农村聚落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众多的规划实践中 , 天马镇向荣村新型农村聚落的规划设计极具典型意义 。41 聚落现状向荣村位于都江堰市天马镇东南部 , 北连禹王452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第 38 卷村 , 西连金马村 , 东连彭州市庆兴联合村 , 南依柏条河 。距场镇

18、区约 2. 5 km, 距都江堰约 15 km, 距成都约 49 km。该村共有 7 个村民小组 , 共计 635 户 ,1773 人 。经济以农业种植为主 , 主产水稻 、油菜 、蔬菜 。基地现状地形为平原 , 地势平坦 , 除居住林盘外 , 全是肥沃农田 。42 总体布局规划选取老鸭林 、曾家院子 、肖家院子三处大型林盘作为集中聚落用地 , 其中老鸭林林盘聚落安置63 户 , 189 人 ; 曾家院林盘聚落安置 62 户 , 182 人 ;肖家院子林盘聚落安置 59 户 , 177 人 。三处安置点的耕作半径一般控制在 1 km 以内 , 最远不超过 1. 5km, 有效保证农民生产生活的

19、便捷性 ( 图 3) 。图 3 向荣村新型农村聚落平面布局规划思路主要是拆小院 , 并大院 。将原来的小林盘院落拆除 , 统一规划到这 3 个大林盘聚落中 。原有的宅基地面积整理出来的指标 , 通过增减挂钩将收益返回给农民 , 极大的解决了农民建房的资金紧张问题 。原来的小林盘在拆除旧的房屋后 , 通过对其环境提升 , 改造为经营性林盘 , 既保护了林盘 ,又赋予了它新的活力 。可总结为 “拆除小院 , 合并大院 , 大小院落散落田园 ”。在聚落中心规划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 包括村委会 、党员活动室 、警务室 、图书室 、卫生室 、计生服务室 、调节室和电子信息网站 。基础设施配套上 , 供水

20、方式采用打井采取地下水统一供给 ; 供电设施全覆盖 ; 生活燃料近期以液化气为主 , 远期考虑沼气供气 ; 通讯设施全覆盖 。产业规划上 , 实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良好互动的新型产业格局 。第一产业实现规模化种植 , 农民租地给引进的农业化公司 , 实行规模化种植 。同时 , 农民通过给公司打工获得额外的收入 。向荣村的主导农业是蔬菜种植 , 区域内规划一个蔬菜积销 、展销中心及研发办公室 , 提供蔬菜销售平台 , 同时打造特色品牌 , 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第三产业主要以乡村旅游服务业为主 , 利用灾后重建旅游的优势 , 将剩余住房统一经营 , 作为旅游住宿接待 , 获取收入 。同时 ,

21、 发展特色乡村农业体验 , 将观光旅游经济变为消费旅游经济 , 带动旅游产业发展 。43 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既延续地方文脉 , 同时也充分考虑多样性 。总体风貌为川西建筑风格 , 在建筑色彩或建筑材料上做变化 。黄色 、咖啡色 、粉红色代替了传统的黑 、白 、灰基调 。房屋外墙材质也不尽相同 , 运用文化石 、面砖 、清水砖或涂料做变化 , 但同时保证其变化是统一的 。建筑设计考虑到农民生产生活实际 , 将传统的家畜喂养集中在规划的家畜饲养房 , 布置在视线不易到达的树林后 , 保证聚落景观不受影响 。建筑户型依据人口不同 , 提供一人户 、二人户 、三人户 、四人户 、五人户等多种户型 , 满

22、足不同需求 。建筑户型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生活习惯 , 将入户门设计成双开门 ,方便农民放置粮食 。在入院空间和屋顶平台设置晒台 , 满足农民晒粮食的需求 ; 在楼梯下部空间设置农具放置空间 。5 结 语农村新型聚落的规划设计 , 在城乡统筹思想的要求下 , 有新的时代需求 。只有合理规划布局空间形态 , 完善产业发展体系 , 尊重农民生活习惯 , 本着强农惠农的宗旨 , 才能将农村新型聚落规划好 , 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 , 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学高效有序推进 。参 考 文 献 : 1 成都市新农村建设导则 R 成都市规划管理局 , 2009 2 沈 一 川西林盘保护规划研究 R 成都 :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 2009 3 杨振之 , 叶 红 汶川地震灾后四川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的基本思想 J 城市发展研究 , 2008( 6) : 6-115522012 No. 2 刘 波 , 等 : 基于川西林盘保护的新型农村聚落规划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