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 届高三调研测试试卷(八)物 理 2012.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 两部分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 38 分)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关于传感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传感器能将非电学量按一定规律转换成电学量B. 金属热电阻是一种可以将电学量转换为热学量的传感器C. 干簧管是能够感知电场的传感器D. 半导体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 如图所示,两根光滑细杆 a、b 水平平行且等高放置,一质量为 m、半径为 r 的均匀细圆环套在两根细杆上静止,两杆
2、之间的距离为 r.则每根杆承受的压力大小为( )3A. mg B. mg12C. mg D. mg33 233. 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得到的实验图线如图所示,图中 U 为路端电压,I 为干路电流,a 、b 为图线上的两点,则在相应的状态下 ( )A. 电源的输出功率 PaP bB. 电源内电压 Ua 内 U b 内C. 电源连接的外电路电阻 RaR bD. 电源的效率 a b4. 在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中,线圈与灵敏电流计组成回路,当条形磁铁插入和拔出线圈时,灵敏电流计发生偏转改变磁体插入和拔出的方式或线圈的绕向,如甲、乙、丙三图所示,则( )A. 乙图中磁铁的下方是 S 极B.
3、丙图中线圈的绕制方向从上往下看为顺时针方向C. 感应电流在磁体插入最深时达到最大D. 磁体插入线圈时,感应电流的磁场对磁体做负功,磁体从线圈中拔出时,感应电流的磁场对磁体做正功5. 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动力,又可以载客,这样的客车车辆叫做动车将几节自带动力的车辆(动车) 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辆 (也叫拖车)编成一组,就是动车组假设动车组运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与其所受重力成正比,每节动车与拖车的质量都相等,每节动车的额定功率都相等若 1 节动车加 3 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的最大速度为160 km/h 则由 3 节动车加 3 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其最大速度为 ( )A. 160
4、km/h B. 320 km/h C. 480 km/h D. 400 km/h6. 如图所示,水平转盘可绕竖直中心轴转动,盘上叠放着质量分别为 mA、m B 两个物块,B 物块用细线固定在转盘中心处,两个物块的大小均可不计A、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B 与转盘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2,且可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转盘静止时,细线刚好伸直,且没有拉力当转盘的角速度逐渐增大,直到 A、B 发生相对滑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 mAm B,A、B 两个物体一定在绳子有拉力前就发生相对滑动B. 只要 mAm B,A、B 两个物体一定在绳子有拉力后才发生相对滑动C. 只要 1 2,A、B
5、 两个物体一定在绳子有拉力前就发生相对滑动D. 只要 1 2,A、B 两个物体一定在绳子有拉力后才发生相对滑动二、 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7. 如图所示,甲图表示某物体在 x 轴方向上分速度的 vt 图象,乙图表示该物体在 y 轴方向上分速度的 vt 图象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B. 在 08 s 内,物体的位移为 40 mC. t8 s 时刻,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5 m/sD. 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逐渐增大8. 2011 年 4 月 10
6、日 4 时 47 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的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是运转轨道面与地球赤道面有夹角的圆轨道卫星,它的运转周期是 24 小时,卫星的绕行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方向一致关于这个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卫星离地面的高度和同步卫星一样B. 此卫星的运转速度与第一宇宙速度一样C. 此卫星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D. 如果卫星轨道面与地球赤道面的夹角取合适的值,可以让卫星出现在北京的上空9. 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匝数为 n1,连接一理想电流表;副线圈接入电路的匝数 n2 可以通过滑动触头 Q 调节,副
7、线圈接有灯泡 L 和光敏电阻 R(光照加强时,R 的阻值会变小) ,则( )A. 只使 Q 向上滑动,电流表读数变小B. 只使 Q 向上滑动,灯泡变亮C. 只加强光照,电流表读数变大D. 只加强光照,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变小10. 如图所示,地面光滑,P 为倾角为 的光滑斜劈,其斜面上固定着一个挡板,挡板上连接着一个弹簧物块 A 靠在弹簧上,但与弹簧不相连,整个装置原来保持静止现在用一从零开始缓慢增大的水平力 F 作用于 P,在 A 离开斜面前( )A. 力 F 较小时 A 相对于斜面静止,F 增加到某一值,A 开始相对于斜面向上滑行B. 力 F 从零开始增加时,A 相对斜面就开始向上滑行C. 力
8、 F 较小时 A 和弹簧相连,F 增加到某一值,A 离开弹簧沿斜面向上滑行D. 在物体离开弹簧前,弹簧和物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11. 真空中两等量同种点电荷的电场线如图所示一带负电的小球可沿与电荷连线平行的绝缘杆无摩擦地滑行现将小球从 A 点无初速释放,小球运动到 C 点时速度刚好为零,B 点是 AC 的中点,则 ( )A. A 点和 C 点的电势一定相等B. 小球运动到 B 点时速度最大C. 从 A 点到 B 点,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D. 从 A 点到 B 点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第卷(非选择题 共 82 分)三、 简答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18 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相应的位置)12. (8 分
9、)为了测定滑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a 是质量为 m 的滑块(可视为质点),b 是可以固定于桌面的滑槽 (滑槽末端与桌面相切,但斜槽并不光滑)第一次实验时,将滑槽固定于水平桌面的右端,滑槽的末端与桌面的右端 M 对齐,让滑块 a 从滑槽上最高点由静止释放滑下,落在水平地面上的 P 点,测出 OP 距离 x1;第二次实验时,将滑槽固定于水平桌面的左端,测出滑槽的末端 N 与桌面的右端 M 的距离为 L,让滑块 a 再次从滑槽上最高点由静止释放滑下,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测出 OP距离 x2.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 g,不计空气阻力(1) 实验还需要测量的物理
10、量( 用文字和字母表示):_.(2) 实验中用刻度尺测量滑槽的末端 N 与桌面的右端 M 的距离为 L 时,刻度尺与两点的位置关系如图乙所示,从图中可以得出,L_cm.(3) 写出滑块 a 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是(用测得的物理量的字母表示):_. (4) 斜槽不光滑,对测定动摩擦因数的结果_( 填“有”或“没有”)影响13. (10 分) 为了测量某电流表 A 的内阻(量程为 50 mA,内阻约 10 ),提供的实验器材有:图甲A. 直流电压表 V(03 V,内阻约 6 k)B. 定值电阻 R1(5.0 1 A)C. 定值电阻 R2(50.0 0.1 A)D. 滑动变阻器 R(05 2
11、 A)E. 直流电源 E(4 V,内阻很小)F. 导线、电键若干(1) 就如图甲所示电路,合上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应处在滑动变阻器的_(填“左”或“右” )端;(2) 实验中为减小测量误差,使用了定值电阻 R0,R 0 应选用_(填“R 1”或“R 2”);(3) 实物图中部分连线已经连接好,为了尽可能准确地测量电阻,请你完成其余的连线(如图乙 )图乙(4) 某同学在实验中测出 7 组对应的数据( 见下表):次数 1 2 3 4 5 6 7U/V 0.80 1.18 1.68 1.78 1.98 2.36 2.70I/mA 14.0 20.0 24.0 30.0 34.0 40.0 4
12、6.0请在图丙所示坐标中描点作出 UI 图线由图象可知,此电流表的电阻为 _.图丙四、 计算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64 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 (15 分)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 A、B 两个物体,B 在前,A 在后,A 正以 6 m/s 的速度向右运动,B 静止;当 A、B 之间距离为 18 m 时,在 A、B 之间建立相互作用,其作用力为恒力,此后 B 物体加速,经过 4 s,物体 B 的速度达到 3 m/s,此时撤去 A、B之间的相互作用,A、B 继续运动,又经 4 s,
13、A 恰好追上 B,在这一过程中,求:(1) 在 A 物体追上 B 物体前, B 运动的位移;(2) 在两物体间有相互作用时,物体 A 和 B 的加速度 aA 和 aB 的大小;(3) 物体 A 和 B 的质量之比15. (15 分)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两根电阻不计的光滑金属导轨平行固定放置,间距为1 m,右端通过导线与阻值为 4 的小灯泡 L 连接,在 CDFE 矩形区域内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CE 长为 2 m,CDFE 区域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 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在 t0 时,一金属棒在恒力 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从 ab 位置沿导轨向右运动,t4 s 时金属棒刚好进入磁场;在金属棒从 a
14、b 位置运动到 EF 位置的过程中,小灯泡的亮度没有发生变化,金属棒的电阻不计求:(1) 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强度;(2) 恒力 F 的大小;(3) 金属棒的质量(16 分)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斜面直轨道倾角为 60,两圆轨道光滑且半径相同,均为R,与斜面直轨道相切连接,切点分别为 B 和 C;BC 间的距离为 s3 R,圆 O1 轨道的最3高点跟斜面的最高点在同一水平线上,圆形轨道的出入口错开,今有一质量为 m 的小球自A 以初速度 v0 沿斜面滑下,运动到 B 点后进入圆形轨道,恰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接着再沿斜面下滑进入另一圆形轨道运动,已知小球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 ,重力加速度为 g.33求:
15、(1) 小球沿斜面下滑过程中加速度 a 的大小;(2) 小球的初速度 v0;(3) 小球到达第二个圆轨道最高点时对轨道的压力17. (18 分)如图所示,在坐标轴上方存在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1 104 T现有比荷为 210 11 C/kg 的正离子,以速度 v410 6 m/s 从 S 点射入qm磁场,在图示平面内运动如果正离子从 S 点以垂直于 SS方向射入匀强磁场,经磁场区域后到达 S, S 与 S关于轴 OO对称现让正离子从 S 点以同样的速率射入磁场,方向与垂直 SS方向的夹角为 37,且偏向右侧(sin37 0.6,cos370.8) 求:(1) 求正离子射出磁场时
16、与 S 点的距离和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2) 正离子进入磁场后,某时刻在空间再附加一个同方向的匀强磁场,可以使离子在磁场中做完整的圆周运动,求所附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最小值;(3) 如果仍要该正离子到达 S,可在原磁场中 POP矩形区域内附加另一个匀强磁场,以减弱原磁场对粒子的偏转,已知 OPOP0.08 m,求附加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4) 若大量正离子以相同的速率从 S 点射入磁场,方向在与 SS垂直至右偏 37角的范围内,如果这些正离子仍都能到达 S,在保持附加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不变的情况下,需要改变附加磁场的边界,若所加附加磁场的区域最小,请画出附加场边界的大致形状2012
17、届高三调研测试试卷(八)(泰州)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 A 2. B 3. C 4. B 5. B 6. D 7. AC 8. AD 9. BC 10. BC 11. AC12. (1) MO 的高度 h(2 分) (2) 11.90(11.8811.92)(2 分)(3) (2 分 ) (4) 没有(2 分)x21 x24hL13. (1) 左(2 分 ) (2) R2(2 分)(3) 连图(2 分) 任何一条线错误均不给分(4) 画图(2 分) 9.0(8.59.9)(2 分)14. 解:物体 B 先加速后匀速运动(1) xB t1v Bt2 43418 m(4 分)vB2 32(2)
18、 aB m/s2(2 分)vt1 34A 物体先减速,再匀速A 减速运动的位移:x 1v 0t1 aAt 64 aA42248a A(1 分)12 21 12A 匀速运动的位移:x 2(v 0a At1)t22416a A(1 分)xAx B18(2 分)4824a A1818aA0.5 m/s 2(2 分)(3) 由牛顿第三定律 F1F 2质量之比 (3 分)mAmB aBaA 0.750.5 3215. 解:(1) E S1 V(3 分)BtI 0.25 A(2 分)ER(2) FBId0.5 N(5 分)(3) EBdv,得 v0.5 m/s(2 分)vat a 得 m4 kg(3 分)
19、Fm16. 解:(1) agsin gcos g(4 分)33(2) 斜面轨道 AB 长 S1Rctg30 R(1 分)3小球由 A 经 B 处到圆 O1 轨道的最高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mgcos60S 1 mv2 mv (2 分)12 12 20由于小球恰能到达圆轨道最高点,故 v (2 分)gR解得 v0 (1 分)2gR(3) 小球由 A 到圆 O2 轨道最高点的高度差 h4.5R(1 分)小球由 A 到第二个圆形轨道最高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hmgcos60(S 1S) mv mv (2 分)12 21 12 20设小球在圆形轨道最高点受轨道压力为 FN由牛顿第二定律 FNmg
20、m (1 分)v21R解得 FN6mg(1 分)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在 B 处圆形轨道最高点对轨道压力为 6mg(1 分)17. 解:(1) 由对称性,射出磁场时到 S 点距离 x,圆心角 qvBm r 0.2 m(2 分)v2r mvqBx2rcos0.32 m(1 分)t T 107 s2.910 8 s9.210 8 s(3 分)2 106180 2mqB0 53180(2) 离子进入磁场后,做完整的圆周运动,R 最大时,合磁场磁感应强度最小所附加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也最小( 如图 1)(2 分)当 Rm 时,B 合 min510 4 T(1 分)r1 sin2附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最小值 Bmin410 4 T(1 分)(3) 粒子在原磁场轨道圆心 O1,附加场中轨道圆心 O2,半径为 R;由对称性知 O2 必定在 OO轴上,AO 1O2 在一直线上 (如图 2)由几何关系O1Errcos37 r0.04 mOP/2(1 分)15所以 R2r0.4 m(3 分)qvB2mv2RB20.510 4 T510 5 T附加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反,大小 BBB 2510 5 T(1 分)(4) 磁场边界如图 3 阴影部分的边界( 只要顶点和底部两个点正确就给分)(3 分)图 1图 2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