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本科)总学时:32 学时先修课程:心理学、教育学一、本课程地位、性质和任务:1、地位、性质教育心理学是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是一门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的课程。该课程对于学生正确把握教育心理学的地位和作用,科学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技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教育心理学的概念和历史,理解教育心理学的价值和机制,阐明学生学习的内在过程、特点及规律,探索影响学生学习的内外部因素。把握教育教学心理的过程和方法,观察、分析学校教育教学与教学改革中的现实问题,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要求进行课程和
2、内容的教学设计,知晓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念、技术和模式,提升自己在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综合素养,为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教育心理学基础。2、任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在于研究和揭示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提供服务。通过为教育实际提供一些教学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成果,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将有助于教师指导和评价自己的教学,可以帮助教师测量和描述日常教学现象并理解之,预测学生可能发生的行为从而加以控制。同时,通过为教育实际提供的各种研究的方法和角度,有助于教师解决实际的课堂问题。此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充实了普通心理学的一般理论,对深入认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3、,对人工智能等学科的发展也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通过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教育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及其价值和机制,把握教育教学心理的发展过程和研究方法。22、能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分析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要求进行课程内容的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在正确理解教育心理理论的基础上,形成运用有关理论分析与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能力。3、在了解教师心理的同时,优化师范生的心理素质结构,提高师范生心理健康水平。三、各章内容、学时分配及教学要求章及内容 讲课时数 讨论实践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2第二章心理发展与个别差异 4第三章 学习理论 4第
4、四章 陈述性知识的获得 2第五章 程序性知识的获得 2第六章 学习策略 2第七章 学习的迁移 2第八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力 2第九章 学习动机 2第十章 品德的形成 2第十一章 教学心理 2第十二章 教学评价 2第十三章 教师心理 2第十四章 课堂教学管理与监控 2合 计 32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一、教学要求1了解教育心理学产生、发展的简史。2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3掌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二、内容要点3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与性质2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与范围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1 早期的教育心理学思想2 教育心理学的诞生3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第三节
5、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原则2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方法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2掌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难点: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第二章 心理发展与个别差异一、教学要求1掌握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2了解学生在智力、人格和认知方式上的个别差异二、内容要点第一节 学生的心理发展概况1学生的认知发展2学生的情绪、情感的发展3学生社会性的发展第二节 心理发展理论1高尔顿和霍尔的先天遗传论2华生和斯金纳的后天环境论43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儿童发展观4维果斯基的社会历史发展理论5朱智贤的儿童整体发展理论第三节 学生的个别差异1个性差异2认知方式的差异
6、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2了解学生在智力、人格和认知方式上的个别差异难点:掌握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第三章 学习理论一、教学要求1了解学习的一般概念和学习的类型2掌握行为派和认知派主要的学习理论3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二、内容要点第一节 学习的概述1学习的一般概念及学生学习的特点2学习的类型第二节、几种主要的学习理论1行为派学习理论2认知派学习理论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51掌握行为派和认知派主要的学习理论2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难点: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四章 陈述性知识的获得一、教学要求1理解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观和知识的表征的观点2掌
7、握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和条件3理解概念学习的影响因素和学习过程4掌握原理学习的方式和教学策略二、内容要点第一节 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观与知识的表征1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观2知识的表征 第二节 陈述性知识的获得概述1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的一般过程2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一般条件第三节、概念与原理学习1概念学习2原理学习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观和知识的表征的观点2掌握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和条件难点:1理解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观和知识的表征的观点2理解概念学习的影响因素和学习过程6第五章 程序性知识的获得一、教学要求1掌握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和条件2理解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概念
8、3了解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形成的理论4掌握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培养方法二、内容要点第一节 程序性知识的获得概述1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2促进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一般条件第二节 动作技能的形成1动作技能概述2动作技能形成的理论3动作技能的培养第三节 智力技能的形成1智力技能概述2智力技能形成的理论3智力技能的培养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和条件2理解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概念3掌握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培养方法难点:1掌握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和条件2了解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形成的理论第六章 学习策略7一、教学要求1理解学习策略的概念和类型2掌握主要的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3掌握学习策
9、略教学的原则和措施二、内容要点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 1学习策略的概念2学习策略的分类3学习策略与信息加工过程4学习策略与自我调节学习第二节 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1认知策略2元认知策略第三节 学习策略的教学1学习策略教学的原则2学习策略教学的措施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主要的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2掌握学习策略教学的原则和措施难点:掌握学习策略教学的原则和措施第七章 学习的迁移一、教学要求1了解学习迁移的概念和类型2理解学习迁移的理论3掌握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原则二、内容要点8第一节、学习迁移概述1学习迁移的概念2学习迁移的类型第二节、学习迁移的理论1形式训练说2共同要素说3概括说4关系说5认
10、知结构说6奥斯古德的三维迁移模式7迁移的产生式理论第三节 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和教学原则1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2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原则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学习迁移的理论2掌握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原则难点:理解学习迁移的理论第八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力一、教学要求1掌握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及其影响因素2了解专家和新手在解决问题能力上的差异3了解创造力及其有关研究4掌握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二、内容要点第一节、问题解决91问题的心理学描述与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2专家和新手在解决问题能力上的差异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第二节、创造力1什么是创造力2创造力的有关研究3创造力培
11、养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方法2掌握创造力的概念及创造力的培养方法难点:1掌握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2掌握创造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第九章 学习动机一、教学要求1了解学习动机的概念和类型2掌握主要的学习动机的理论3掌握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途径与方法二、内容要点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1学习动机的概念2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3学习动机的分类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理论1行为主义的学习动机理论2人本主义的学习动机理论3成就动机理论与归因理论104自我效能理论与习得性无力感理论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1外来动机的激发2内在动机的激发3成就动机的培养与归因训练4消除无力
12、感与增强效能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主要的学习动机的理论2掌握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途径与方法难点:掌握主要的学习动机的理论第十章 品德的形成一、教学要求1理解品德及其心理结构2掌握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3掌握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4掌握品德发展的特点和品德培养的方法二、内容要点第一节、品德心理概述1品德及其心理结构2品德的形成过程分析 3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第二节、西方关于品德形成的理论1皮亚杰的早期研究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3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第三节 品德的发展与培养111道德认识的形成2道德情感的丰富3道德意志的锻炼4道德行为的训练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皮
13、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2掌握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难点:1理解品德的心理结构2掌握品德发展的特点和品德培养的方法第十一章 教学心理一、教学要求1理解教学目标、学习准备、最近发展区、能力倾向与教学的相互作用和教学策略的含义2掌握教学目标的陈述和设计方法3掌握课堂教学的一般方法和可供选择的教学策略内容要点第一节、教学的一般过程与教学设计1教学的一般过程2教学设计概述第二节 、教学目标及其陈述1教学目标及其分类2教学目标的明确化3教学目标的陈述和设计方法第三节、了解学习准备1学习准备及其主要内容122学习的最佳时期3最近发展区与教学4能力倾向与教学的相互作用第四节、选择教学策略1课堂教学的一
14、般方法2可供选择的教学策略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教学目标的陈述和设计方法2掌握课堂教学的一般方法和可供选择的教学策略难点:理解教学目标、学习准备、最近发展区、能力倾向与教学的相互作用和教学策略的含义第十二章 教学评价一、教学要求1了解教学评价及其类型 2掌握教学评价的方法与技术二、内容要点第一节 、教学评价概述1什么是教学评价2教学评价的作用3教学评价的类型第二节 、教学评价的方法与技术1课堂测验的问题类型与编制技术2测验的准备与实施对测验分数的解释与报告质的评价方法 13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教学评价的方法与技术难点:掌握教学评价的方法与技术第十三章 教师心理一、教学要求1了解
15、教师的主要角色2掌握影响教师威信形成的因素与建立途径3掌握教师的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4掌握教师应具备的个性品质5掌握维护教师自身心理健康的方法二、内容要点第一节、教师的角色1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形象2教师的主要角色第二节、教师的威信1教师威信的概念与作用2影响教师威信形成的因素3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第三节、教师的教育能力1教师的一般能力2教师的教学能力3思想教育与组织管理能力第四节、教师的个性品质与心理健康1教师应具备的个性品质2教师的心理健康的问题与维护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4重点:1掌握影响教师威信形成的因素与建立途径2掌握教师的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难点:1掌握教师的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2掌握维护教
16、师自身心理健康的方法第十四章 课堂教学管理与监控一、教学要求1了解课堂教学管理的基本内容2掌握课堂教学管理中的心理学现象和管理策略理解课堂教学监控系统的结构、功能、特性掌握课堂教学监控的心理要求和满足心理要求的监控策略二、内容要点第一节、课堂教学管理1课堂教学和课堂教学管理2课堂教学管理中的心理学3课堂教学管理的策略第二节 课堂教学监控1课堂教学监控系统2课堂教学监控的心理要求3满足心理要求的课堂教学监控策略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课堂教学管理中的心理学现象和管理策略2课堂教学监控系统的结构、功能、特性3课堂教学监控的心理要求和满足心理要求的监控策略难点:理解课堂教学监控系统的结构、功能、特
17、性15四、使用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录(一)使用教材 :待定(2)主要参考书:1、黄正夫、吴天武主编,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出版。2、莫雷主编,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年版3、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2003 年版4、连榕编著,现代学习心理学辅导,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年版5、陈琦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6、史莱文美,教育心理学,中国邮电出版社,2004 年版7、斯腾伯格美,教育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年版8、罗伯特斯莱文著,姚梅林等译,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年9、陈琦、
18、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年 4 月第一版。10、张春兴,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年 5 月第一版。11、冯忠良、伍新春等,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年 12 月第一版。12、韩进之,教育心理学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年 12 月第一版。13、邵瑞珍、皮连生,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年 4 月第一版 。五、实践要求与实践内容作业一次(开放性)、专题讨论一次六、考核方式及成绩构成学习时间为一学期,每周 2 课时。1、 考核方式:作业一次,考试采用闭卷形式。2、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平时作业 30%+期末 70%七、说明:161、本大纲依据本大纲是根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福建省教师招考考试大纲和教师资格国考考试大纲,结合教学计划中的培养目标、学科性质和学生的知识结构等因素编写,适用于本科层次。2、 编制人:陈惠津2016 年 7 月 2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