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 山 芙 蓉 谷芙蓉谷位于黄山北麓芙蓉脚下,纵深 4 公里,谷中群峰嵯峨,怪石磷峋,大小潭池上百个,构成美妙的水景幻境,充满着青春神韵,故又称“春之谷”。 黄 山 芙 蓉 谷芙蓉谷昵称春谷,位于黄山北大门,距城区 10 公里,它是黄山北麓一道神秘的大峡谷,也是世界名山黄山的主要景观之一。 芙蓉谷大门位于城区通往黄山北大门的甘芙公路旁,交通极为便利。峡谷上至黄山北海和西海,下至黄碧潭,全长 10 公里。谷中群峰嵯峨,怪石罗列,原始森林茂密,其中众多形态各异的池潭碧如翡翠,波光闪烁,斑斓纷呈,令游人流连忘返。 芙蓉谷,春之谷,艳潭丽池飞花瀑。长期以来,幽美神秘而又充满神韵的芙蓉谷久藏深山人们无缘
2、见其面目,如今它已撩开面纱热忱欢迎四海宾客的光临! 这条被称作芙蓉谷的峡谷,纵深四公里,群峰嵯峨,原始森林茂密。行至谷中,但见许多硕大如星的冰川潭砾交错溪中。每隔数米、数十米远便有一彩色池潭。池潭直径十米左右,深约五、六米。波光丽影、斑斓纷呈,娇艳如盛开的芙蓉。潭中或有巨石,半露水面,形似奇禽异兽。有的池潭边还有小瀑垂悬,流玉飞珠,飘雾香甜醉人。池潭均为巨砾环抱,石上片片凹凸冰川磨面,恰似片片花瓣,与池中丽水相映衬,构成一幅幅美妙的水景幻境。芙蓉谷中灾样的池潭大小有一百多个。 黄 山 芙 蓉 谷由于芙蓉谷相距黄山北大门索道下站很近,当地群众和政府已联合修建成一条蹬山石道连接公路至索道站,进入峡
3、谷途中,又相继建起一些亭台和小桥。到访黄山的各地游客纷纷到此观光探奇。芙蓉谷的水源出自芙蓉峰白马源、散花坞谷溪、丹霞溪和九龙溪。谷中群峰嵯峨,怪石罗列,原始森林茂密,最奇特的则是翡翠池群。谷中有大小翡翠潭池 100 多个,其中长径在 15 米以上的有 24 个,构成美妙的水景幻境神话世界,充满着青春神韵。 黄 山 芙 蓉 谷游芙蓉谷者,可以青春焕发,故芙蓉谷昵称青谷,其溪芙蓉溪昵称春江,春江花月,春情脉脉。 游芙蓉谷,从太平出发,向南沿甘芙高速公路行 10 公里即至谷口,交通很方便。沿谷中观景石道上行 5 公里,可至松谷登山索道站,乘索道可直升黄山山顶。这条旅游线路,是黄山北大门最美的登山旅游
4、路线。 慈光阁玉屏景点屏楼峰位于黄山群峰之中,素有“天上玉屏”声誉的玉屏峰,海拔 1718 米。在其上雕琢的琼楼玉宇,因名玉屏楼。古称“文殊院”,有“ 不到文殊院,不见黄山面 ”之誉。它“ 左天都,右莲花,背依玉屏峰 ,两峰秀色,俱可手揽” ,形成天生地就的 “黄山绝境处” ;世间独有秀木迎客松,终年在这里忱迎四海宾朋。著名的“玉屏卧佛”就在峰顶,头左脚右,维妙维肖。峰石上刻毛泽东草书“江山如此多娇”。楼东石壁上,刻有朱德元帅的“风景如画”题词和刘伯承元帅所作与皖南抗日诸老同志游黄山:“抗日之军昔北去,大旱云霓望如何。黄山自古云成海,从此云天雨也多。 ”玉屏楼地处天都峰和莲花峰之间,几乎将黄山
5、奇景集于大成,具有“黄山绝胜处”之称,这里峰峦雄秀,山道崎岖,奇松众多,古人有“不上文殊院,不见黄山面”的说法。 玉屏楼左有狮石,右有象石,两石形同门卫;前有迎客松,后有送客松,迎来送往,姿态喜人。这里是观赏前海云海景观的最佳地方。天气晴朗时,还可看到附近有“仙人飘海”、 “羊子过江”、 “金龟望月”、 “松鼠跳天都”、 “孔雀戏莲花”等奇岩巧石,真是迷人秀色,如画美景。 在从温泉至玉屏楼的路上,妙妙亭、立马桥、卧龙涧、一线天、倒挂松、文殊洞等景点络绎不绝,洋洋大观。立马桥畔,有“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的大字石刻;半山寺前,可看到“金鸡叫天门” 、 “老鹰抓鸡 ”等奇景;登上莲蕊峰回望身后的
6、“ 金鸡叫天门”跃然变成“五老上天都”;过了小心坡,有三座小峰,峰上奇松挺拔,名为“蓬莱三岛”。小心坡:过蒲团石便是,坡长数十米,左临深涧,右依悬崖,古为黄山奇险之处,今道路凿宽,安有铁链,已是有惊无险。过小心坡转身就到了渡仙桥,此时你已是如步仙境了渡仙桥:相传为古代神仙为救药农而点化此桥,此地无桥时原无路。一线天:为登玉屏必经之路,两石相夹,窄如古巷。宽处不过 2 米,窄处仅 0.5 米,内有石阶 80 余级。人行其中,抬头望去,蓝天一线。蓬莱三岛:穿过一线天便是啦,你可见三座山峰,形态各异。因海拔已近 1600 米,山间时常云雾缭绕,幻若蓬莱,因此得名。文殊洞:文殊洞又名罗汉洞,居迎客松下
7、,穿洞登顶就到达玉屏楼餐厅门前了。这个中途有黄山最险的一个山峰天都峰。天都峰,古诗有句:“任它五岳归来客,一见天都也叫奇。 ”1965 年 5 月,董必武题咏:“奇险天都著,遥观亦有缘;大雄无与并,苍浑莫之先。今有民谣:“不到天都峰,白跑一场空。”1983 年,在半山寺上方,从天都峰腰另辟新径至天都峰顶,又增添了新的景点。峰内有仙人把洞门、鲫鱼背、天桥、百丈云梯、松鼠跳天都、天上玉屏、童子拜观音、金鸡叫天门、二僧朝佛等景点。天都已开,先将登天都之路帖与广大驴子参考。 (天都峰顶观美景)天都峰顶有一块 10 平方米的平地,上有巨石,为天都极顶,附近刻有“登峰造极”等石刻,这是黄山前山最险的地方。
8、立于峰顶前望,千山万壑,尽在脚底,确有“海到尽处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豪迈感。黄山主要景点慈光阁全貌游黄山,一般多是从温泉作为起点,温泉是黄山的游客接待中心,有多处宾馆及其他服务设施。从这里到山上的玉屏楼。体力好的再往前 走,体力差的则在这里休息、住宿。第二天下山。这一路上有许多景点:掩映在茂林修竹之间的慈光阁;位于老人、朱砂两峰之间,环境幽静、气候凉爽的半山寺;站在半山寺门前可见“金鸡叫天门” 、 “老鹰抓鸡” 等怪石;海拔1500米的天都峰脚,从这里有一长约2华里的“天梯” ,用手攀铁索而上;鲫鱼背,这是登天都峰最惊险的一段,需手脚并用,两边是万丈深渊,但有石栏铁索维护,险峰之上风光极
9、佳,人们历险至此, 既饱览了风景,又锻炼了意志,胆小的人视为畏途;天都峰顶,海拔1810米,过鲫鱼背连穿三个石洞便可到达,是黄山三大主峰中最险峻的山峰, 绝顶有“登峰造极”等石刻;在这里极目远眺,只觉得天开云低,云山相接,千峰秀色,尽收眼底;小心坡,游罢天都峰,经原路返回峰脚,往文殊院(即玉屏楼)方向,上坡数十米,便是左临深渊,右傍险岩的小心坡, 游客至此须倍加小心;一线天,是两峰相夹成一条狭长的巷道,只容一人通过,仰望长空,蓝天一线,因此得名,过一线天可看到三座参差不齐的 小石峰,峰上奇松挺拔,名为“蓬菜三岛” ;玉屏楼,被称为黄山绝胜处,海拔1680米,左面有青狮、迎客松,右面有白象、送客
10、松,还可眺望各峰和云海景色,古人有“不到文殊院,没见黄山面”之语。玉屏楼的摩崖石刻从玉屏楼再往前走,上莲花峰,经光明顶至北海,沿途景点有蒲团松、犀牛望月、百步云梯、老僧观海、鳌鱼峰、天海、仙桃峰(亦称飞来石)、狮子峰等。北海是黄山风景荟萃之地,也是游客在山上住宿之处。附近景点有清凉台(观云海和日出最佳处)、石笋、猴子观海、二仙下棋、西海排云亭、散花坞、梦笔生花、黑虎松、仙人桥、始信峰等。 一般游人,经玉屏楼到北海,黄山的精华都看到了,游毕北海附近景点就可以乘索道下山了。当然,如步行下山,则可经云谷寺回到温泉,途中亦有不少景点。黄山还有飞瀑流泉,著名的有人字瀑、九龙瀑、百丈瀑、三叠泉等。为了让游
11、人更好地观赏两股呈人字形飞泻而下的瀑布,在最佳观赏处专门建了一座玲珑美观的观瀑楼。黄山上还有许多名贵花木,花开时节,到处是鲜艳似火的杜鹃花,团团簇簇的绣球花、桃花、梨花、报春花、蝴蝶花、木兰花真是花团 锦簇,群芳争艳。幽深的西海大峡谷黄山还有许多景点因交通不便尚未开发,前几年在黄山东部,发现在东海的四道峡谷中,散布着大小百余个潭池。这些潭池不仅清翠,更有着迷人的幻彩。彩池比较集中的地方翡翠谷,已成了黄山的新景点,而彩池也被人们认为是黄山的第五绝。黄山也是神州九大观日处之一。黄山观日处一处位于黄山第二高峰光明顶上,此处因地势高旷,为看日出、观云海的好地方。其二位于狮子峰 腰部的清凉台上,此处海拔
12、1700余米,台突出在三面临空的危岩上,是黄山后山观日出和云海的最佳处。黄山多云雾,日出时霞光和太阳穿云破雾, 致使云海尽染,金光穿射,绚丽夺目。笔峰梦笔生花黄山百步云梯 百步云梯在莲花峰西北麓的峭壁上。离“莲梗”不远处有两块巨石,一形如龟,一形如蛇,两石平行。在石壁上凿成的一百余级险峻陡峭的橙道从两石间穿过下行,从对面鳌鱼洞观看,磴道下临深渊,象靠在峭壁上的长梯,常有云雾缭绕,十分险要,这就是“百步云梯 ”。那龟蛇二石又恰在梯口,如同把守,故名“龟蛇守云梯”明代后世靖曾有诗云:“一线天高不可升,穿云深处有梯登。猿惊难上回山水,鸟骇迟飞落野藤行客携筇常起伏,山僧着展每凌竞。后阶先幸奇松护,独立
13、能遮最险层。 ”今人亦有诗云:“云梯百步客心惊,曲折婉蜒接太清。莫说自然多险境,人生道路更艰辛。 ” 是谁在这前后数里,杏无人烟的悬崖上开出一条通途?相传,在很早以前,山下住着一个黄善人,终年干着修桥补路,好善乐施的好事。当时,前山和后山互不相通,脖子就卡在莲蕊峰和巴鱼峰之间的这块悬崖上。当地人称这块悬崖为“断头崖”。黄善人肯出大价钱也雇不到一个帮手,逼得他只有自己干。他的善心被救苦救难的乞丐大仙铁拐李知道了。铁拐李为了试探黄善人的开路决心,变成一个年轻美貌的游山女子,因迷路来到断头崖前,求黄善人送她出山黄善人心想、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开凿这条路再怎么重要,也不能眼睁睁地看一个弱女子落谷粉身
14、,或葬身虎腹。他答应护送迷路女子出山,可万万想不到那女子却变法儿整他,一会儿扭伤了脚,一会儿刺破了皮,硬要黄善人背着她下山。下山后,她为大功告成了。我明天要来接你上天去,与你同列仙班。 ”“哈哈哈! ”一阵笑声未落,老乞丐不见踪影了。黄善人这才发现那乞丐原来就是铁拐李。第二天,黄善人简直没费气力,就一连凿出好几个石级。当他直起腰来一看,风轻云淡,一条又平又阔的石级从山脚直铺到山顶。铁拐李正笑嬉嬉地迎面走来。黄善人忙说:“仙长留步。容我刻上“百步云梯铁拐李造字样留个纪念,可好?”铁拐李说;“不必,不必。仙不图名,人难脱俗。你快跟我走吧!”说着便拉住黄善人的手共同驾云而去。后来,有个游方僧人,见百
15、步云梯扼前后山咽喉之地,猛生恶念,谎称这是他献资营造的,要一切过往行人统统丢买路钱,于是触犯了佛门清规,玉皇差遣金甲神,一鞭就把他成了“老僧入定”这块巧石。好汉坡发布时间: 2010-10-8 15:42:03 | 来源: 黄山驿站旅游网过“好汉坡”,感觉真好,并没有事先听说的那么艰难。坡是陡了点,但不险。山顶风光如画,让人叹谓观止。平日里有多少事,常常没做就想着它的艰难,其实真的做起来,也不过如此(不难) 。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真的很乐观。行后知,贵在行,知之又如何?人生的艰难与快乐,绝对是心向。把艰难踩在脚下,把快乐铭记在心头,这样的活法是要有佛心和禅意的吧!坡就是坡而已,不必加“
16、好汉”作秀。自自然然,日出东山,落日西山。做自己的好汉,便真真切切过了“好汉坡”。综 合 简 介西 递 村西 递 村 坐 落 于 黄 山 南 麓 , 距 黄 山 风 景 区 仅 40 公 里 , 素 有 “桃 花 源 里 人家 ”之 称 , 她 始 建 于 北 宋 皇 佑 年 间 , 发 展 于 明 朝 景 泰 中 叶 , 鼎 盛 于 清 朝 初期 , 至 今 已 近 960 余 年 历 史 。 据 史 料 记 载 , 西 递 始 祖 为 唐 昭 宗 李 晔 (y)之子 , 因 遭 变 乱 , 逃 匿 民 间 , 改 为 胡 姓 , 繁 衍 生 息 , 形 成 聚 居 村 落 。 故 自 古
17、文风 昌 盛 , 到 明 清 年 间 , 一 部 分 读 书 人 弃 儒 从 贾 , 他 们 经 商 成 功 , 大 兴 土 木 ,建 房 、 修 祠 、 铺 路 、 架 桥 , 将 故 里 建 设 得 非 常 舒 适 、 气 派 、 堂 皇 。 历 经 数 百年 社 会 的 动 荡 , 风 雨 的 侵 袭 , 虽 半 数 以 上 的 古 民 居 、 祠 堂 、 书 院 、 牌 坊 已毁 , 但 仍 保 留 下 数 百 幢 古 民 居 , 从 整 体 上 保 留 下 明 清 村 落 的 基 本 面 貌 和 特 征 。西 递 位 于 安 徽 省 黟 县 东 南 部 , 地 理 坐 标 : 东 经
18、 11738 , 北 纬 3011 , 村 落 面 积 12.96 公 顷 。 乃 取 村 中 三 条 溪 水 东 向 西 流 之 意 ; 又 因 位 于 徽 州 府 之 西 , 曾 设 “铺 递所 ”, 故 改 名 西 递 。 至 今 尚 保 存 古 朴 典 雅 的 明 清 民 居 中 124 幢 , 大 量 的 砖 、木 、 石 雕 等 艺 术 佳 作 点 缀 其 间 。 整 理 开 放 有 凌 云 阁 、 胡 文 光 刺 史 牌 坊 、 瑞 玉 庭 、 桃 李 园 、 东 园 、 西 园 、大 夫 第 、 敬 爱 堂 、 履 福 堂 、 青 云 轩 、 膺 福 堂 、 笃 敬 堂 、 仰
19、 高 堂 、 尚 德 堂 、 枕石 小 筑 、 仁 堂 、 追 慕 堂 等 民 居 古 建 筑 。 编 辑 本 段 历 史 传 承西 递 村西 递 村 建 房 多 用 黑 色 大 理 石 , 两 条 清 泉 穿 村 而 过 , 99 条 高 墙 深 巷 , 各具 特 色 的 古 民 居 , 使 游 客 如 置 身 迷 宫 。 村 头 有 座 明 万 历 六 年 ( 公 元 1578)建 的 三 间 四 柱 五 楼 的 青 石 牌 坊 , 峥 嵘 巍 峨 , 结 构 精 巧 , 是 胡 氏 家 族 地 位 显 赫的 象 征 。 村 中 有 座 康 熙 年 间 建 造 的 “履 福 堂 ”, 陈
20、设 典 雅 , 充 满 书 香 气 息 ,厅 堂 题 为 “书 诗 经 世 文 章 , 孝 悌 传 为 报 本 ”、 “读 书 好 营 商 好 效 好 便 好 ,创 业 难 守 成 难 知 难 不 难 ”的 对 联 , 显 示 了 儒 学 向 建 筑 的 渗 透 。 村 中 另 一 古 宅为 “大 夫 第 ”, 建 于 清 康 熙 三 十 年 ( 公 元 1691 年 ) 。 “大 夫 第 ”为 临 街 亭阁 式 建 筑 , 原 用 于 观 景 , 楼 额 悬 有 “桃 花 源 里 人 家 。 ”六 个 大 字 ”有 趣 的是 , 近 人 多 将 此 楼 当 作 古 装 戏 中 小 姐 择 婿
21、 “热 抛 绣 球 ”所 在 , 现 已 成 为 西递 村 举 办 此 项 民 俗 活 动 的 场 所 。 “大 夫 第 ”门 额 下 还 有 “作 退 一 步 想 ”的题 字 , 语 意 双 关 , 耐 人 寻 味 。 此 外 , 村 中 各 家 各 户 的 富 丽 宅 院 、 精 巧 的 花 园 、黑 色 大 理 石 制 作 的 门 框 、 漏 窗 , 石 雕 的 奇 花 异 卉 、 飞 禽 走 兽 , 砖 雕 的 楼 台 亭阁 、 人 物 戏 文 , 及 精 美 的 木 雕 , 绚 丽 的 彩 绘 、 壁 画 , 都 体 现 了 中 国 古 代 艺术 之 精 华 。 西 递 是 黄 山
22、市 最 具 代 表 性 的 古 民 居 旅 游 景 点 , 坐 落 于 黄 山 南 麓 ,距 屯 溪 54 公 里 , 距 黄 山 风 景 区 仅 40 公 里 , 距 黟 县 县 城 8 公 里 。 该 村 东 西长 700 米 , 南 北 宽 300 米 , 居 民 三 百 余 户 , 人 口 一 千 多 。 据 史 料 记 载 , 西 递 始 祖 为 唐 昭 宗 李 晔 之 子 , 因 遭 变 乱 , 逃 匿 民 间 , 改 为胡 姓 , 繁 衍 生 息 , 形 成 聚 居 村 落 。 故 自 古 文 风 昌 盛 , 到 明 清 年 间 , 一 部 分 读书 人 弃 儒 从 贾 , 他
23、们 经 商 成 功 , 大 兴 土 木 , 建 房 、 修 祠 、 铺 路 、 架 桥 , 将 故里 建 设 得 非 常 舒 适 、 气 派 、 堂 皇 。 历 经 数 百 年 社 会 的 动 荡 , 风 雨 的 侵 袭 , 虽 半 数 以 上 的 古 民 居 、 祠 堂 、 书院 、 牌 坊 已 毁 , 但 仍 保 留 下 数 百 幢 古 民 居 , 从 整 体 上 保 留 下 明 清 村 落 的 基 本面 貌 和 特 征 。 编 辑 本 段 基 本 村 貌西 递 村西 递 镇 村 前 的 牌 坊 西 递 始 建 于 宋 朝 的 元 祐 ( 宋 哲 宗 ) 年 间 , 由 于 河 水向 西
24、流 经 这 个 村 庄 , 原 来 称 为 “西 川 ”。 因 古 有 递 送 邮 件 的 驿 站 , 故 而 得 名“西 递 ”, 素 有 “桃 花 源 里 人 家 ”之 称 。 西 递 这 个 名 字 , 之 所 以 改 称 西 递有 两 种 说 法 , 一 种 是 : 以 前 这 里 是 交 通 要 道 , 政 府 在 此 处 设 有 驿 站 , 用 于 传递 公 文 和 供 来 往 官 员 暂 时 休 息 , 驿 站 在 古 代 又 称 为 “递 铺 ”, 所 以 西 川 又称 为 “西 递 铺 ”。 另 一 种 是 : 中 国 大 地 上 的 河 流 都 是 向 东 去 的 , 而
25、西 递 周 围的 河 水 却 是 往 西 流 的 , “东 水 西 递 ”, 所 以 西 川 也 就 被 称 为 西 递 了 。 这 个 村 子 的 兴 衰 都 与 胡 家 的 命 运 紧 密 相 连 。 西 递 始 祖 为 唐 昭 宗 李 晔 之 子 ,因 遭 变 乱 , 逃 匿 民 间 , 改 为 胡 姓 。 胡 家 从 1465 年 起 开 始 经 商 , 他 们 经 商 成功 , 大 兴 土 木 , 建 房 、 修 祠 、 铺 路 、 架 桥 。 在 17 世 纪 中 叶 , 胡 家 中 有 人 从经 商 转 向 官 场 所 产 生 的 影 响 使 村 庄 得 到 发 展 。 18 世
26、 纪 到 19 世 纪 , 西 递 的繁 荣 达 到 最 顶 峰 , 当 时 村 里 有 大 约 600 家 华 丽 的 住 宅 。 西 递 村 中 一 条 主 道 贯 穿 东 西 , 与 其 两 侧 各 一 条 与 之 平 行 的 街 道 一 起 穿 过很 多 窄 巷 。 在 敬 爱 堂 、 履 福 堂 、 刺 史 牌 楼 等 公 共 建 筑 之 前 有 小 广 场 。 今 天 ,主 要 旅 游 景 点 包 括 124 幢 保 护 完 好 的 明 清 建 筑 。 大 多 数 民 居 都 对 公 众 开 放 。主 要 建 筑 有 明 万 历 六 年 ( 1578 年 ) 建 的 青 石 牌 坊
27、 , 清 康 熙 三 十 年 ( 1691年 ) 建 的 大 夫 第 等 。 古 黟 桃 花 源 西 递 , 位 于 安 徽 省 南 部 , 距 黄 山 风 景 区 仅 供 参 考 41 公里 。 她 建 于 北 宋 皇 祜 年 间 , 已 有 930 余 年 历 史 , 村 落 平 面 呈 船 形 , 占 地 16公 顷 。 西 递 原 名 西 川 , 又 称 西 溪 , 乃 取 村 中 三 条 溪 水 东 向 西 流 之 意 ; 又 因 位 于徽 州 府 之 西 , 曾 设 “铺 递 所 ”, 故 改 名 西 递 。 至 今 尚 保 存 古 朴 典 雅 的 明 清 民居 中 124 幢 ,
28、 大 量 的 砖 、 木 、 石 雕 等 艺 术 佳 作 点 缀 其 间 。 目 前 , 整 理 开 放 有凌 云 阁 、 胡 文 光 剌 史 牌 坊 、 瑞 玉 庭 、 桃 李 园 、 东 园 、 西 园 、 大 夫 第 、 敬 爱堂 、 履 福 堂 、 青 云 轩 、 膺 福 堂 、 笃 敬 堂 、 仰 高 堂 、 尚 德 堂 、 枕 石 小 筑 、 仁 堂 、追 慕 堂 等 民 居 古 建 筑 。 编 辑 本 段 旅 游 景 点简 要 概 括西 递 村 中 至 今 尚 保 存 完 好 明 清 民 居 近 二 百 幢 。 徽 派 建 筑 错 落 有 致 , 砖 、木 、 石 雕 点 缀 其
29、 间 , 目 前 已 开 发 的 有 凌 云 阁 、 刺 史 牌 楼 、 瑞 玉 庭 、 桃 李 园 、东 园 、 西 园 、 大 夫 第 、 敬 爱 堂 、 履 福 堂 、 青 云 轩 、 膺 福 堂 、 应 天 齐 艺 术 馆等 20 余 处 景 点 。 该 村 建 房 多 用 黑 色 大 理 石 , 两 条 清 泉 穿 村 而 过 , 99 条 高墙 深 巷 , 各 具 特 色 的 古 民 居 , 使 游 客 如 置 身 迷 宫 。 村 头 有 座 明 万 历 六 年 ( 公元 1578) 建 的 三 间 四 柱 五 楼 的 青 石 牌 坊 , 峥 嵘 巍 峨 , 结 构 精 巧 , 是
30、 胡 氏 家 族地 位 显 赫 的 象 征 。 村 中 有 座 康 熙 年 间 建 造 的 “履 福 堂 ”, 陈 设 典 雅 , 充 满书 香 气 息 , 厅 堂 题 为 “书 诗 经 世 文 章 , 孝 悌 传 为 报 本 ”、 “读 书 好 营 商 好效 好 便 好 , 创 业 难 守 成 难 知 难 不 难 ”的 对 联 , 显 示 了 儒 学 向 建 筑 的 渗 透 。 村中 另 一 古 宅 为 “大 夫 第 ”, 建 于 清 康 熙 三 十 年 ( 公 元 1691 年 ) 。 “大 夫 第 ”为 临 街 亭 阁 式 建 筑 , 原 用 于 观 景 , 楼 额 悬 有 “桃 花 源
31、 里 人 家 。 ”六 个 大 字 ”有 趣 的 是 , 近 人 多 将 此 楼 当 作 古 装 戏 中 小 姐 择 婿 “热 抛 绣 球 ”所 在 , 现 已成 为 西 递 村 举 办 此 项 民 俗 活 动 的 场 所 。 “大 夫 第 ”门 额 下 还 有 “作 退 一 步想 ”的 题 字 , 语 意 双 关 , 耐 人 寻 味 。 此 外 , 村 中 各 家 各 户 的 富 丽 宅 院 、 精 巧的 花 园 、 黑 色 大 理 石 制 作 的 门 框 、 漏 窗 , 石 雕 的 奇 花 异 卉 、 飞 禽 走 兽 , 砖 雕的 楼 台 亭 阁 、 人 物 戏 文 , 及 精 美 的 木
32、 雕 , 绚 丽 的 彩 绘 、 壁 画 , 都 体 现 了 中 国古 代 艺 术 之 精 华 。 且 “布 局 之 工 , 结 构 之 巧 , 装 饰 之 美 , 营 造 之 精 , 文 化 内涵 之 深 ”, 为 国 内 古 民 居 建 筑 群 所 罕 见 , 堪 为 徽 派 古 民 居 建 筑 艺 术 之 典 范 。 西 递 村 已 开 放 的 保 存 较 好 的 古 民 居 有 十 二 三 个 , 参 观 人 员 在 村 旅 游 公 司 ,购 买 参 观 券 后 , 由 导 游 引 导 依 次 参 观 , 已 开 放 民 居 中 的 村 民 照 常 过 着 自 己 的生 活 , 只 是
33、 在 有 人 参 观 时 辅 助 做 些 讲 解 并 推 销 其 旅 游 商 品 。 从 开 放 的 民 居 看 ,房 屋 的 主 人 对 这 种 管 理 形 式 都 非 常 满 意 , 屋 内 收 拾 得 非 常 干 净 , 屋 内 家 具 、用 具 摆 设 和 字 画 的 布 置 , 都 保 留 着 明 清 特 色 , 古 朴 典 雅 , 许 多 家 具 都 是 明 清时 保 留 下 来 的 , 很 多 民 居 中 还 摆 设 着 红 木 家 具 。 在 许 多 未 列 入 参 观 范 围 的 明清 民 居 中 , 如 果 你 向 房 主 打 声 招 呼 , 房 主 也 会 欢 迎 进 去
34、 参 观 的 。 村 中 有 些 住户 也 开 展 各 种 旅 游 服 务 项 目 , 如 餐 饮 、 木 雕 、 盆 景 展 览 等 , 西 递 村 原 有 牌 坊十 多 个 , 现 只 有 一 座 保 存 完 好 的 胡 文 光 石 雕 牌 坊 , 据 说 它 的 保 留 是 因 为 一 位军 属 老 大 妈 的 保 护 , “文 革 ”时 , 当 有 人 要 这 座 牌 坊 同 其 它 牌 坊 一 起 砸 掉 时 ,是 她 出 面 保 护 , 又 因 为 她 的 儿 子 在 部 队 当 团 长 , 才 没 有 人 敢 动 手 。 牌 楼1西 递 牌 楼 建 于 明 万 历 六 年 (公
35、元 1578 年 ), 距 今 已 有 400 多 年 的 历 史 。牌 坊 高 12.3 米 , 宽 9.95 米 , 系 三 间 四 柱 五 楼 单 体 仿 木 石 雕 牌 坊 , 通 体 采 用当 地 的 “黟 县 青 ”大 理 石 雕 筑 而 成 , 整 个 牌 坊 上 下 用 典 型 的 具 有 徽 派 特 色 的浮 雕 、 透 雕 、 圆 雕 等 工 艺 装 饰 出 各 种 图 来 , 而 每 一 处 图 案 都 蕴 含 有 极 深 刻 的寓 意 。 胡 文 光 牌 坊 造 型 庄 重 、 典 雅 , 石 刻 技 艺 出 众 , 堪 称 明 代 徽 派 石 坊 的 代表 作 。 走
36、 马 楼西 递 村西 递 村 呈 船 形 , 村 中 鳞 次 栉 比 的 古 民 居 建 筑 群 , 就 像 一 间 间 船 舱 , 组 成大 船 的 船 体 ; 昔 日 村 头 高 大 的 乔 木 和 13 座 牌 楼 , 好 比 船 上 的 桅 杆 和 风 帆 ;村 周 围 连 绵 起 伏 的 山 峦 , 宛 如 大 海 的 波 涛 ; 村 前 的 月 湖 和 上 百 亩 良 田 簇 拥着 村 子 , 恰 似 一 艘 远 航 的 巨 轮 停 泊 在 宁 静 的 港 湾 里 。 当 来 到 西 递 村 口 , 一 座兴 建 于 明 万 历 六 年 (1578)的 “胡 文 光 牌 坊 ”,
37、俗 称 “西 递 牌 楼 ”, 高 高 耸峙 在 眼 前 。 当 时 的 西 递 人 胡 文 光 (1521-1593)登 嘉 靖 乙 卯 科 进 士 , 先 为 江 西万 载 县 知 县 , 后 为 胶 州 刺 史 , 迁 荆 王 府 长 史 , 授 四 品 朝 列 大 夫 。 因 其 政 绩 显著 , 皇 帝 遂 愿 准 敕 建 这 座 石 坊 。 历 史 上 , 西 递 村 头 曾 建 有 13 座 牌 坊 , 大 都为 旌 表 孝 子 和 贞 节 的 。 现 仅 存 的 胡 文 光 牌 坊 是 最 雄 伟 最 精 致 的 , 堪 称 明 代 徽派 石 坊 的 代 表 作 。 位 于 胡
38、 文 光 牌 坊 西 侧 的 “走 马 楼 ”, 又 称 “凌 云 阁 ”,始 建 于 清 代 道 光 年 间 , 相 传 当 年 西 递 首 富 胡 贯 三 家 族 为 迎 接 歙 县 的 亲 家 、当 朝 宰 相 曹 振 镛 的 到 来 而 突 击 营 造 的 。 现 今 的 走 马 楼 是 依 据 当 年 的 布 局 重 新修 复 的 , 并 与 相 邻 的 七 哲 祠 遗 迹 共 成 一 个 景 点 。 走 马 楼 分 上 下 两 层 , 粉 墙 墨瓦 , 飞 檐 翘 角 。 现 走 马 楼 内 表 演 黄 梅 戏 、 抛 彩 球 、 茶 道 等 节 目 。 楼 下 有 单 孔石 拱
39、桥 , 名 为 梧 赓 古 桥 。 西 溪 流 水 潺 绕 走 马 楼 , 穿 桥 而 过 , 在 这 里 可 领 略 到“西 递 八 景 ”之 一 的 “梧 桥 夜 月 ”美 景 。 桃 李 园 和 西 园沿 着 青 石 板 路 走 进 村 中 大 路 街 , 首 先 看 到 的 民 居 景 点 为 “旷 古 斋 ”。“旷 古 斋 ”堂 名 系 今 人 给 取 的 , 寓 广 博 古 徽 文 化 之 意 , 由 当 代 著 名 书 法 家刘 炳 森 手 书 。 出 瑞 玉 庭 前 行 数 步 , 便 是 “桃 李 园 ”。 桃 李 园 亦 建 于 清 咸 丰年 间 , 由 正 屋 和 庭 院
40、 组 成 , 系 西 递 徽 商 胡 元 熙 的 旧 居 兼 私 熟 蒙 馆 。 正 屋 为 三间 三 进 二 楼 结 构 , 前 两 进 为 两 小 套 背 向 三 间 屋 。 二 进 楼 上 设 有 独 特 的 “楼上 井 ”, 使 整 幢 房 屋 光 线 充 足 , 空 气 畅 通 。 而 且 , 楼 上 木 雕 扶 栏 板 权 作 小 姐相 亲 孔 洞 , 供 小 姐 偷 偷 观 看 来 往 家 中 的 男 青 年 , 能 否 挑 选 到 如 意 郎 君 。 二 三进 之 间 用 粉 墙 相 隔 , 中 间 有 门 相 通 , 门 上 有 隶 书 “桃 花 源 里 人 家 ”石 刻 横
41、额 。 在 通 往 街 面 的 小 门 上 , 石 刻 有 小 篆 “桃 李 园 ”三 字 门 额 , 寓 意 “桃 李满 天 下 ”。 出 桃 李 园 , 就 步 入 西 园 , 与 西 园 相 邻 , 与 东 园 通 连 的 “三 畏 堂 ”, 呈 五 间 二 楼 结 构 , 大 厅 高 悬 匾 额 “三 畏 ”二 字 及 跋 , 取 “畏 天 命 、 畏 圣旨 、 畏 大 人 ”之 意 。 堂 前 轩 敞 , 天 井 宽 大 。 青 云 轩青 云 轩 建 于 清 朝 同 治 年 间 , 是 西 递 村 整 体 民 居 的 一 个 书 厅 , 又 叫 便 厅 ,至 今 已 有 130 年
42、历 史 。 整 个 结 构 类 似 四 合 青 云 轩院 , 便 厅 居 中 , 二 楼 结 构 , 两 侧 平 房 , 环 绕 一 小 庭 院 , 院 门 临 巷 设 有 门 亭 。长 方 形 的 庭 院 中 石 条 花 台 , 假 山 盆 景 错 落 有 致 。 最 为 奇 特 的 是 半 个 大 海 蚌 化石 , 历 史 约 1 亿 年 以 上 , 据 说 还 有 半 个 化 石 , 因 主 人 的 爷 爷 赠 给 他 人 以 解 救其 破 产 之 危 机 , 后 来 被 卖 到 东 洋 , 真 是 令 人 惋 惜 。 厅 内 菱 花 隔 扇 , 彩 绘 天 花 ,格 调 优 雅 。 大
43、 家 请 看 , 厅 堂 正 中 地 面 上 有 一 个 小 圆 洞 , 上 面 放 着 石 盖 , 冬 天掀 开 , 暖 气 上 升 ;夏 天 掀 开 , 凉 风 送 爽 , 如 同 一 个 天 然 空 调 , 令 人 称 奇 。 圆洞 较 深 , 与 地 下 洞 道 相 通 , 梅 雨 季 节 洗 刷 地 面 的 水 可 以 进 洞 流 入 阴 沟 , 建 筑师 的 设 计 巧 妙 绝 伦 。 天 井 和 绣 楼西 递 古 民 居 内 大 都 设 有 “天 井 ”, 这 是 徽 派 建 筑 的 一 大 特 色 。 天 井的 设 置 , 一 般 三 间 屋 在 厅 前 , 四 合 屋 在 厅
44、 中 , 起 到 采 光 、 通 气 诸 功 用 。 因 过去 徽 商 巨 贾 为 了 藏 富 防 盗 之 需 , 其 住 宅 大 都 建 有 高 大 封 闭 的 屋 墙 , 很 少 向 外开 窗 。 设 置 天 井 , 把 大 自 然 融 入 屋 中 , 使 “天 人 合 一 ”, 足 不 出 户 , 也 可见 天 日 。 还 有 一 种 说 法 , 就 是 商 人 以 积 聚 为 本 , 总 怕 财 源 外 流 , 造 就 天 井 ,可 “四 水 归 堂 ”, 即 四 方 之 财 如 房 顶 上 的 雨 水 , 汇 集 于 天 井 内 , 不 致 于 外 流他 家 , 俗 称 “肥 水 不
45、 外 流 ”。 绣 楼 是 大 夫 第 主 人 利 用 正 屋 旁 侧 隙 地 , 建 起 的一 座 临 街 阁 楼 , 俗 称 “小 姐 绣 楼 ”。 飞 檐 翘 角 的 绣 楼 , 建 筑 别 致 , 玲 珑 典 雅 。楼 额 木 刻 分 别 为 清 进 士 祝 世 禄 手 书 “山 市 ”和 清 代 本 邑 书 法 家 汪 恩 道 隶 书“桃 花 源 里 人 家 ”, 其 中 “源 ”字 书 写 时 , 有 意 移 一 点 于 “厂 ”头 上 , 益显 整 体 美 ; 尤 其 是 “人 ”字 , 活 脱 脱 像 一 位 倾 躯 伸 臂 迎 接 小 姐 彩 球 的 后 生 。楼 下 的 小 门 户 比 正 屋 墙 体 缩 进 一 大 步 , 与 主 人 自 书 石 刻 门 额 “作 退 一 步 想 ”相 映 照 , 耐 人 寻 味 , 果 真 是 “进 也 风 流 , 退 也 潇 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