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类型如何发挥陕北经济的比较优势.doc

  • 上传人:kpmy5893
  • 文档编号:9216526
  • 上传时间:2019-07-29
  • 格式:DOC
  • 页数:7
  • 大小:41.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如何发挥陕北经济的比较优势.doc
    资源描述:

    1、如何发挥陕北经济的比较优势 班 级:国贸 0501学生姓名:吴海艳 指导老师:马冰 摘 要基于陕北地区的资源环境禀赋,确定陕北经济的发展目标,以实现陕北地区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本文提出了陕北地区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一方面,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大力推进能源化工产业优化升级,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和环境污染最小化;另一方面,在能源化工产业的支持带动下,实施农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战略,为区域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赢”。 关键词:陕北,比较优势,发展目标,发展战略 How to play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ec

    2、onomies of northern Shaanxi/M Class:International Economy On the other hand, energy and chemical industries driven by the suppor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ecological industry strateg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cultivate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s; create more job opportunitie

    3、s and the realization of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win-win-win.“ Key words:Northern Shanxi, Comparative Advantage, Development Goals, Development Strategy 目 录1 陕北经济的比较优势 4 11 资源优势比较突出 4 12 区位优势比较广阔 5 13 产业优势比较雄厚 6 2 陕北经济发展目标 6 21 确立经济发展目标必须把握两个原则 6 22 经济发展的目标 7 3 陕北经济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战略选择 7 31 陕北地

    4、区能源工业发展方向 7 311 微观层面 8 312 中观层面 8 313 宏观层面 9 32 在整个陕北地区实施农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战略 9 321 实施农业生态化战略 9 322 实施生态产业化战略 10 33 深化改革,突破能源型工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13 34 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强化执法力度 13 35 扩大对外开放,广辟融资做好资金筹措工作 13 4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谢词 16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每个地区只有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采用具有比较优势的发展模式,才能增强竞争力,不断的发展壮大。也就是说,遵循比较优势原理,就要面对要素禀赋结构的现实,以

    5、此为基础来确定陕北经济发展的目标并制定陕北经济发展的战略。 1 陕北经济的比较优势 11 资源优势比较突出陕北有丰富的煤、石油、天然气资源陕北是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高度富集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西煤东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重要供给地,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接续地、支撑点。同时陕北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独特。 榆林市的神木、府谷、榆林、横山一带地下埋藏着极其丰富的煤,这里有目前全国探明储量最大的煤田,精查储量为 1460 多亿吨,约相当于全国 1990 年原煤总产量的 140 倍,普查远景储量在 8600 亿吨以上,占陕西省煤炭资源总量的 94%,约相当于 70 个大同矿区,16

    6、0 个抚顺矿区,是世界著名的七大煤田之一,仅神木县境内 450 平方公里的土地下,就埋藏有 500 亿吨煤,陕北目前已经年产煤 6000 万吨。 陕北油田是我国开发最早的油田,大陆上的第一口油井就出现在延长县的七里村。早在1905 年清政府在延长县就建立了石油官厂,1907 年钻井成功,从而揭开了石油工业的序幕。延安市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一是延长油矿所属矿区:包括延长县七里村油区、延长县永坪油区、子长县子长油区、宝塔区青化砭油区、甘谷驿油区、姚店油区、南泥湾油区;二是吴旗油区:包括吴旗、志丹油藏富集带地段,主要分布在吴旗薛岔北罗坪及志丹永宁等地;三是直罗油区,系葫芦河一带的浅油气层,

    7、油层仅厚 1015 米,油气区面积约 30 多平方公里;四是安塞油区,主要在安塞县北部的平桥和西南部王窑一带;五是甘泉下寺湾油区,此外还有牛武、淮宁河等几个主要探区。榆林市的子洲、靖边、米脂、镇川等地也都有石油储藏。目前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有:定边红柳沟油区、油房庄油区、东红庄油区,储量约 1.9 亿吨。据有关专家预测,陕北石油的地质储量在 11.11 亿吨,约相当于全国 1990 年原油总产量的 10 倍。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建设,目前已经年产原油 700 万吨。陕北的天然气资源极为丰富。这里有中国陆上最大的整装气田。据有关专家预测,陕北天然气的总储量在 5858 亿立方米以上,目前已经年产天然气

    8、 4.8 亿立方米。在榆林市的十二个县(市)中,九个县(市)的地下都蕴藏有丰富的天然气,目前已经探明:榆林市镇川一带控制储量 35.2 亿立方米,子洲一带控制储量 50 亿立方米,靖边横山一带是天然气的富集中心,在 1200 平方公里的面积上,已控制到手的储量达 804 亿立方米,堪称世界级大气田。延安市的天然气主要分布在葫芦河上游的直罗、和尚塬等地,除直罗油气区外,在甘泉下寺湾至王坪一带和宝塔区的南泥湾一带也都有油田伴生气。全市已探明储量约 40 多亿立方米。这样丰富的煤、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除了供应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之外,还可以用来大力发展化学工业。 陕北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延安和榆林都是国家

    9、命名的历史名城。延安是驰名中外的中华民族圣地(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在延安黄陵县)和中国革命圣地。仅延安市古文化文物遗址就有 5808 处,现保存革命旧址 350 多处。枣园、杨家岭、王家坪、凤凰山麓等处革命旧址群落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持单位。宜川县境内、河滩闻惊雷”、“岸边无雨挂长虹”等即是其壮丽景观的生动写照。陕北黄土风情文化绚丽多姿,底蕴丰厚。陕北民歌名扬天下,安塞腰鼓威振四海,剪纸、刺绣、泥塑、农民画、布堆画、柳编、紫砂陶器、石雕等享有盛誉,地形地貌连绵起伏波澜壮阔,民情民风独特厚重。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沙摸湖海,长城古道使塞北风光雄浑、壮阔、新奇、豪

    10、迈,别具特色。镇北台是万里长城“三关一台”的著名景点,是明长城最大的烽火台,与山海关、嘉峪关并称长城三大奇观,气势雄伟。白云山是全国著名的道教圣地,西北最大的明清古建筑群,素有“白云胜景”、“关西名胜”之美称。钟山石窟是陕北第一石窟,属我国宋代石刻艺术的典型代表,有“陕北敦煌”之称,极具开发价值。 1.2 区位优势比较广阔陕北是一个极具特色的地区,地处晋、蒙、宁、甘、及陕西关中等经济区的交汇处。从全国看,陕北处于中西部结合部,是西部大开发的“第一阶梯”和“金三角”区域,又是矿产资源的富集区,是国家未来的能源和重化工基地,因而对项目、资金、人才等要素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集中两个点”、“延伸一条线

    11、”、“形成一个环”是实现陕北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的区位优势。 “集中两个点”是指重点做好榆林、延安两个城市发展的战略规划。陕北区域的两个“点”着力于综合型城市,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它们在陕北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聚集和辐射要素资源、满足集中交易需求、提供综合配套服务以及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的功能和作用。 “延伸一条线”是指以榆林延安两点沿西延、神延铁路、210 国道,串联沿途各个城镇,使各点聚集的要素资源沿“线”流动并形成陕北经济区域经济带的发展。 “形成一个环”是指以榆林、延安为陕北区域的中心城市为关键“点”,区域内的神府、靖边、延安、绥德以及佳县等形成环状区域布局关系,使“点”、“线”、“环”各具

    12、特色、各有优势的同时,又优势互补,有机结合,区域空间呈由“点”到“线”,由“环”到面的发展态势。 1.3 产业优势比较雄厚榆林地区侧重强调能源重化工业和生态建设,确定煤炭、电力、化学工业为主导产业,羊、枣、果、薯为农业的主导产业,同时重视重点发展交通运输业。延安则强调以建设山川秀美为目标,重点发展特色农业、特色工业和旅游业,工业中重点是石油和煤炭工业。 其中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自 2003 年启动以来,基地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一批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目前已有 5 个项目建成投产,7 个项目在建,7 个项目开工建设,16 个项目正在加紧前期工作。更可喜的是,世界 500 强企业的安格鲁 240

    13、 万吨甲醇制烯烃等一批特大型项目加快了前期工作即将开工建设。 2 陕北经济发展目标陕北区域经济系统运行必须紧紧依托资源优势,充分考虑客观环境、客观条件的制约,扬长避短,按照市场导向,坚持立足陕北、面向全国、面向未来的战略思路。 2.1 确立经济发展目标必须把握两个原则一是根据自然条件和禀赋的资源情况从国际分工协作的角度考虑,重点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提高科技含量,形成并延伸产业链。 二是所确定的产业必须从全国市场和世界市场的角度出发,选择有较大市场和潜在市场,能使资源优势转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进而能促进整个经济持续发展。 根据以上原则,陕北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布局思路为:以高效设施

    14、农业产业化为主体,以能源工业为依托,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为基础。 2.2 经济发展的目标一是.二是三是 3 陕北经济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战略选择 3.1 陕北地区能源工业发展方向着力推进能源化工产业优化升级发展循环经济,是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更是资源富集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陕北地区作为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更应该贯彻循环经济理念,着力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推进能源化工产业优化升级。 3.1.1 微观层面 3.1.2 中观层面 具体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第一,优化升级现有工业园区。第二,延伸能源化工产业链条 3.1.3 宏观层面 通过政策引导、媒体宣传和教育等手段,

    15、强化全民节约意识,倡导绿色消费,发展绿色消费市场和资源回收利用市场,建立和完善各类废弃物分类回收网络体系,实现废弃物再利用和资源化,促进资源在整个社会中的高效循环利用,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陕北,为能源化工产业的优化升级提供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 3.2 在整个陕北地区实施农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战略陕北地区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加之长期以来对资源的粗放式开采和利用,已使陕北地区变得千疮百孔,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人类的生存面临威胁。因此,为了实现陕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在推进能源化工产业优化升级的同时,大力实施农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战略。 3.2.1 实施农业生态化战略 实施农业生态化

    16、战略,就是要在巩固现有退耕还林(草)成果的基础上,加大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力度,国家退耕还林(草)政策到期以后,. 3.2.2 实施生态产业化战略 实施生态产业化战略,就是要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引导下,以龙头企业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贯彻循环经济理念,重点打造和延伸草畜、红枣和苹果三条产业链,把生态建设与生态产品开发结合起来,实现生态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使生态农业建设朝着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产品无害化的方向发展,以生产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赢得整个产业的市场竞争优势,不断提高生态农业产品的附加值,促进草畜业、林果业向“双富产业”发展,将当地丰富的农业资源

    17、转变为经济优势。 (1) 打造草畜产业链。 . (2)打造红枣产业链。 (3)打造苹果产业链。 . 3.3 深化改革,突破能源型工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3.4 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强化执法力度我国已颁布的一系列有关资源开发、. 3.5 扩大对外开放,广辟融资做好资金筹措工作 4 结论我们认为区域优势产业是基于比较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并保持竞争优势,实现经济福利到最大化。因此,我们要加快信息化进程,构筑突出的新型特色经济体系,创出自己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尽快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依靠科技进步,走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不断提高适应市场的能力,增强经

    18、济竞争能力,推动陕北特色经济建设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总之,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我国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念和模式,必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模式和必然趋势。陕北地区是陕西省最重要的资源富集区,是陕西乃至西部地区资源开发和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点地区。当前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充分利用陕北地区的资源优势和业已形成的工业基础及外部配套条件,积极构建陕北地区基于循环经济的经济开发模式,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两者关系的现实选择,也是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出路。因此,如何运用循环经济原理继续优化能源化工产业链,推动陕北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还需要更多热爱陕北、关心陕北的有识之士提供尽可能多的智力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如何发挥陕北经济的比较优势.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921652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