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们都拥有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长相也无可挑剔。她们有充实的干劲,追求高层次的生活质量,有远大的理想,出类拔萃,可就是迟迟徘徊在婚姻的殿堂外;他们追求事业追求名牌,泡健身房泡咖啡馆,可就是不泡妞。不论你是否愿意相信,IT 行业的单身男女们在如今庞大的剩客大军中占据了相当庞大的比例。持续两周时间里,本报记者从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不同城市从事 IT 相关行业数百位单身男女中进行了调查,他们性格不同、经历不同,却有着相同的命运 主动或被动地遭遇单身,成了“剩男” 或 “剩女”。你是剩斗士,必剩客,还是斗战剩佛?2010 年剩男剩女等级表2527 岁为 “初级剩客”,这些人还有勇气为寻找伴侣而继
2、续奋斗,故称“剩斗士”;2831 岁为 “中级剩客”,此时属于他们的机会已经不多,又因为事业而无暇寻觅,别号“ 必剩客”;3236 岁为 “高级剩客”,在残酷的职场斗争中存活下来,依然单身,被尊称为“ 斗战剩佛”;36 岁往上,那就是 “特级剩客”,当被众人尊为“齐天大剩” 。以上,是网友总结出的剩客宝典 ,一时间,这个等级理论,引得众多剩男剩女纷纷不自觉地对号入座。p 总之,不剩的原因都是相同的,剩的原因各有各的不同,一句 “同是天涯必剩客,相逢何必曾相识!”得到了无数“ 剩客”的共鸣。上世纪第一波单身潮发生在建国初期,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颁布之后。第二波单身浪潮发生在上世纪 70 年代末 8
3、0 年代初,下乡知识青年大量返城。第三波单身浪潮发生在 90年代末期,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城市诞生了大量的白领。第四波单身浪潮,起源于 21 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后半段,单身呈现多元形态。根据网络上某婚介结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单身人士中 25 岁以上的“ 剩客”占据六成以上,其中以 25-27 岁的 “剩斗士”和 28-31 岁的“必剩客” 比例最高,占到全国 18 岁以上单身人数的一半。男女之间差异则以 28 岁为分水岭,28 岁以下的 “剩女”多于“ 剩男”,而 28 岁以上则“ 剩男”多于“剩女” 。IT 界的剩男剩女们,则还有更多的称号:张江男、程序男、张江女、中关村男等等,这些多半与他们
4、的职业有关。记者在调查期间随机发出的一些问卷也显示,IT 行业内每天工作12 个小时以上者竟然占比达 23%,导致众多 IT 人成为了 “剩男剩女”。“中国的程序员是世界上最好的程序员,他们不计报酬,没日没夜地工作,没有女朋友,没有节假日。 ”有人还说, IT 人吃的比猪差,工作比驴累。尽管只是一句玩笑话,却折射出 IT人对自身工作、生活状态不满和挫折的心态。在中国的 IT 行业, IT 从业者远不如外界想象的那样,是高薪阶层,衣食无忧。实际上,国内 IT 行业的竞争相当激烈,人员流动十分频繁,加上企业间、企业内员工间的竞争,大多数 IT 人长期处于一种焦虑的状态。不仅如此,IT 人与电脑打交
5、道的时间多于与人打交道的时间。工作特性决定了他们与外界交往的机会、时间相对有限。在公司内部,同事之间的交流大多是通过 EMIAL 沟通,这种交流方式缺少面对面交流的直观性和生动性。IT 人天天和电脑打交道,但是在记者调查的这些单身人群里,愿意通过互联网注册、相亲的人仅占到不到一半,并且多以 80 后为主。IT 企业几年前就注意到单身男女的个人问题。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很多企业都会定期组织联谊活动。比如惠普公司就会经常组织和其他 IT 企业或者高校的联谊,4 月 25 日即将又有一场单身派对即将展开。而工程师占据庞大数量的金山公司也会经常组织一些相亲活动。“IT 人的观念慢慢在改变,金山的单身程
6、序员非常受欢迎,每场联谊外联的女孩都是场场爆满。 ”金山公司行政经理余克明介绍,5 月份金山即将与动漫产业联盟搞一次联系活动,据介绍,在金山庞大研发人员的团队中,北京的男女比例是 5:5,不过在珠海却是7:3,剩男明显多于剩女。相比之下,剩女的婚姻问题更大。一般而言, “剩女”择偶多要求男方比自己年纪大、条件比自己好。 “这样矛盾就出来了,条件好的男人要么已婚,要么不找剩女 ,而剩女的目标偏偏锁定优秀男人,结果剩女越来越多。 ”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这四个城市的 IT 从业者占比为男性 86%,女性为 14%。IT 剩男剩女城市排行榜调查显示,北上广深也已经成为“IT 剩客”重灾区。他们当中很
7、大一部分人因为生活圈子狭小而无暇顾及个人问题,而不少高学历人士,甚至是一些 IT 高管也有不少“剩斗士”。一方面他们忙于工作无暇顾及个人问题,另一方面他们对另一半的选择期望值较高,抱着宁缺勿滥的态度本次电脑报的调查中,主要选取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城市的 IT 企业和单身群体,调查后发现,越是 IT 发达的城市, “剩男剩女”比例越多。IT 界竞争压力大,也导致了现代社会大龄男女择偶难的问题。第一名 :上海和其他城市不同的是,上海单身男女择偶难题是呈现块式分布的。浦西高档写字楼里云集了相当数量的“剩女” ,远在浦东的张江则有更为庞大数量的“张江男”。在张江这个远离市区的高科技园区,软件企
8、业 90%以上都为男性,其中不乏精英男性,其中单身男性占了 3-4 成。他们大多与都市隔绝,深居简出、工作勤奋却拙于表达,生活两点一线的且没有社交空间和时间。在这样一个竞争压力和经济压力双重考验下的城市里,他们的处境并不乐观。女孩们说,他们更喜欢电脑而不是我;专家们说,他们是不懂生活的封闭人群;家长们说,他们是可靠的结婚对象。张江男很容易被认出,在早上 7 点至 9 点的地铁 2 号线张江专列线中,他们通常背双肩笔记本电脑包,眼睛有点肿,穿不知品牌的 T-SHIRT 和牛仔裤,戴眼镜,头顶永远有一撮头发翘着,耳朵上插着 MP3,手里拿着报纸或 PSP。自“ 张江男”称号风靡网络以来, “高学历
9、”、 “薪水不错却开销低”、 “不善和女生打交道” 以及“键盘动物”等就成了他们的标签。他们多从事业,少量从事生物研究;他们每天同机器打交道的时间要比女人多。他们多半朴实、理性,不花心。有人因此将他们称为“张江难” ,还有人揶揄他们的约会方式为“实战恋爱” ,似乎“张江男”已成为和日本“ 电车男”、 “秋叶男”(指那些沉迷动画、上网,只会流连日本电器区秋叶原的人)相提并论的一个群体。第二名 北京北京“剩男”们的装扮非常好认,他们千篇一律,地铁里、公交车上,尤其是十号线开往苏州街方向的地铁上,他们通常手拿笔记本或手提电脑包,白衬衣、黑西装、条纹领带不过,相比上海出名的“张江男 ”,北京“剩女”的
10、队伍更为庞大。在记者调查的几家大公司诸如惠普、金山、新浪等企业, “剩女” 远不如“剩男”好推销。据不完全统计,北京一个城市的“ 剩女”便超过 50 万人。为何会造成这样的局面?2010 年初,全国妇联等单位联合发布了 2009 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有 40.1%的女性坦言自己择偶标准很高或者比较高,尽管承认自己的择偶标准比较高,但是超过 44.1%的女性坚持不降低自己的择偶标准。第三名 深圳广州按地区特点来看,其中北京、上海 25 岁以上的单身人数占全部单身人数的比例均已超过七成,广州的这一比例接近七成。随着深圳周边的高新科技企业数量的增多,深圳的“剩男剩女”数量也在直线上升。
11、“在深圳的公交车上,你很容易就听到旁边的在谈论赚钱,房子。 ”在深圳生活三年的小赵告诉记者,和本土居民多的广州相比,深圳这个移民城市的“剩男剩女” 似乎更现实,更难搞定。的确,在城市生活压力大,生活成本高,房价高居不下的情况下,IT 人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恐惧,单身是无奈之选。大家热议徐安琪:上海社科院研究员、上海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徐安琪杨冰阳:情感分析专家,曾为全视界 现代女报 大学生周刊 新民 BELLA 新京报等多家报刊杂志开过专栏。李松:珍爱网创办人议题一:剩男剩女是如何产生的?徐安琪:其实,婚姻并非是个人的私事,选择谁与自己终生相伴,不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喜好和意志,更多地受家庭制
12、度、社会价值和和风俗习惯的制约。另外一方面,实际上婚姻也是市场,未婚男女就是市场的潜在交易伙伴,但这个市场的供求关系往往因为人口和社会原因而供求不平衡。于是,在婚姻市场上便出现了被性别比例、年龄、种族、文化程度等关键词所筛选剩下来的单身大龄青年们。现在的择偶失衡,也就是所谓剩男剩女的产生正式收到了经济的压力。不仅如此,现代的婚姻配对还呈现“男高女低” 的模式,也就是 “择偶梯度”,即男性倾向于选择社会地位相当或较低的女性,而女性往往更多地要求配偶的受教育程度、职业阶层和薪金收入与自己相当或高于自己。杨冰阳:现在的时代早已经没有了城市之间的概念,尤其是大量的外来人口没有认识异性的途径,所以产生单
13、身;这是很正常的,而且也是暂时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动荡,大家会找到平衡点。不过,对 IT 界的剩男剩女们而言,由于从事与 IT 产业相关的工作,要求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又因为这类工作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所以大多数 IT 企业都坐落在类似上海张江等比较偏远的地区。长时间的工作加上偏远的地理环境,自然就导致“张江男”们与异性社交的机会减少。其次,IT 领域中男性要远多于女性,因此在同行业中寻找另一半的可能性也不大。还有,虽然许多技术人员很有才干,但是跟人交流却不是他们的强项。在约会方面,即使机会就在眼前,他们也显得不够积极主动。李松:剩男剩女在各个领域都存在,,IT 业尤其是重灾区, 。工作时间,
14、思维方式、从业人员男性比例过高的特性, 导致了客观环境上就不利于他们的婚恋 , 主要障碍点来自:第一,沟通障碍:在 IT 业的人身上,会发现特别喜欢应用各种电子沟通技术形式:Mail、IM 、blog、微博, 却忽视了沟通的本质:人要在真实相处环境中才能产生真实的感情.第二,男性主义特征过重:最简单的示例:看看网络游戏的设计风格就知道了, 游戏中的女性形体、外貌设计都基本以男性观点出发。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对真实交往中的异性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同样,生活的能力、激情、趣味也需要有复杂的机制养成,如果在人生环节中缺了这样的养成过程, “张江男 ”就有可能成为 “IT 动物”,似乎电脑满足了他们所有
15、的需求,其实这是一种“ 身心无能”的表现。议题二:剩男剩女如何告别单身?杨冰阳:对于剩男剩女如何告别单身,我的建议是多外出交朋友,学会和人沟通。所谓缘分,是缘由天定份在认为,如果众多 IT 剩男剩女们永远足不出户,一辈子都不会有什么缘分落到你头上。李松:其实我们公司也属于 IT 行业,公司也有好多专管技术的员工。我们并不认为 IT 人员的婚姻稳定很难搞定。他们大多朴实,不拘小节,思维活跃。IT 剩男剩女们如何告别单身呢?我有以下几点建议:第一,个人形象重新包装。尽管 IT人士都为自己的 IQ 感到自豪,但是一般爱情还是要诞生于视觉享受。所以请男士注意改掉大学生的过度“休闲” 风格,以衬衫取代 T 恤;请女士换掉中性的衣服,你的脑袋可以比男人更聪明,但你还是女人, 一定要有女人味。第二,与异性同事多沟通,以此练习和异性相处的技巧,学会与人相处, 不是与电脑相处。第三,发展更多可以互动交流的兴趣。如女性可以参与的球类运动、舞蹈、摄影、烹饪等。减少在家单独使用电脑和网络的时间,改用直接电话沟通,以摆脱仅适应文字沟通的限制。第四,踏出家门。给自己制定社交任务,每周安排至少半天时间外出参与有年龄相仿异性在场的活动。 (注明:到大街、商场购物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