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融雪剂之害2005 年春天,北京八个城区又一次出现了大批草木枯死的状况。据北京市园林局的不完全统计,城八区范围内共有 11000 余株行道树、149 万余株绿篱、色块等灌木、近 20 万平方米草坪遭受严重盐害或死亡,直接经济损失在 3000 多万元以上。 类似的情形以前也曾出现过: 2003 年 5 月初,北京市园林局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截至报告日,城八区范围已有近 3000 株行道树、40 多万株绿篱、5 万多平方米的草地相继枯死,直接经济损失达 1500 万元。 死伤草木越来越多,经济损失越来越大。市园林局执法处处长杨志华焦急地说:“这样下去,2008 年绿色奥运就要遇到麻烦了!即使补种上
2、,树的生长也有个过程,大树夹杂着小树苗,实在不好看。况且补种也得就着植物的生长周期,秋天补种等于白种。” “暗杀”京城草木的正是融雪剂。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和中国林业科学院的专家在经过了现场调查和试验分析后,给融雪剂定了罪:死伤植物的土壤中和周边残雪里的含盐量严重超标,其全盐量与融雪剂成分是一致的。专家认为,土壤中的盐主要是由融雪剂带入,造成植物枯死的罪魁祸首正是它。 “西三环新栽的树死了,北四环东段新更换的绿篱带也枯死了,因为土壤已经高度盐化。”杨志华处长告诉笔者,“我们不得不把表层几十厘米的土壤换掉,才能重新补植绿篱。但是盐在土壤中降解的最长时间可达 15 年,如果补种的植物
3、仍然存活艰难,就必须更深层地换土。” 狡猾的杀手总是偶尔现形,更多的时候它偷偷隐形着、潜伏着,人们看不见它。 1999 年北京西直门的新立交桥建成。而老立交桥只用了 20 年,桥面和承重的桥墩就出现了严重的混凝土剥落和钢筋锈蚀现象,危及交通安全。尽管专家从设计、施工质量、结构承载力方面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来推测原因,长期致力于研究腐蚀防护方面的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洪乃丰教授仍然认为,融雪剂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 草木、土壤、道路、桥梁、环卫工人的手、汽车的底盘到处都是它的影子,没完没了。 据悉,去年冬天,北京的降雪量为上年同期的 15 倍,降雪天数达到 15 天。为缓解道路交通的巨大压力,京城八
4、个城区范围内共使用了约 8000 多吨融雪剂。2002 年的冬天则使用了 7000 吨。 “过去用氯化钠死 100 棵树,现在用氯化钙死 99 棵” 融雪剂似乎成为了一个急需解释的名词。是人们自己给它披上了圣洁的外衣: 2002 年底,“环保融雪剂”的概念开始闯入我们的视野。“有关部门研制的新型环保融雪剂比传统的食盐融雪效果好,且对植物损害小,对人体也无害,同时不会造成对空气的污染,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对路面及桥梁的腐蚀。” “环保型融雪剂环保含量多大?据检测结果显示,以氯化钙、氯化镁为主要成份的融雪剂较含盐融雪剂污染少得多,但是撒了环保型融雪剂的积雪绝不能往绿地、河流中倾倒。”既然环保,为何不
5、能往绿地、河流中倒? 2003 年秋,伴随着大批草木的死亡,“环保融雪剂其实不环保”的声音终于出现。可是直到2004 年底,人们还是读到了这样的文字:“在这次扫雪中,环卫部门首次使用了新型环保融雪剂。这种新型融雪剂主要成分为氯化钙,与雪结合以后发生反应,使雪融化掉,并且防止结冰。与往年的氯化钠融雪剂不同,新型氯化钙融雪剂不会对路面和植物产生损害。” “这种说法太可笑。目前来看,只要是融雪剂,就没有环保的,它或多或少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洪教授说。 “实际上融雪剂就包括非氯盐型和氯盐型两种,非氯盐融雪剂危害较小,主要用于机场路面,但成本太高,一吨要 1 万多元,用到城市道路上来不现实。我们目前普遍
6、使用的融雪剂主要成分仍然是氯盐,包括氯化钠(食盐)、氯化钙、氯化镁等,都是一个家族的。以前用氯化钠(食盐),大家都知道它有腐蚀性,不能多用。2002 年开始使用的新型融雪剂虽然改变了以往融雪剂的主要成分氯化钠(食盐),采用氯化钙,但其实是换汤不换药。从化学上讲这两种物质都是盐,对工程和绿化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伤害。所以更科学的提法是化冰盐。” 而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的傅沛兴教授在撰写一份有关融雪剂的应用技术指南上,也摒弃了“融雪剂”三个字,全文都以融雪盐代替。“我从 1990 年开始到 1993 年,都在研究一个课题,那就是北京该用什么来融雪?可是研究到最后,发现还是得用氯化钠(食盐)。可大家都知
7、道它不好,所以后来改用了氯化钙。氯化钙的好处在于它的冰点比氯化钠更低,零下三十度以下都能用,对植物、土壤的损害略小,可是也不能说它环保。你看看最近这两年死了多少树?有一位园林老专家告诉我,过去用氯化钠死 100 棵树,现在用氯化钙死 99 棵!就是这个区别。” 傅教授给了笔者一份他的研究报告,里面的全浸锈蚀试验数据显示,同样浓度的氯化钙和氯化钠,在相同试验时间里,所测出的腐蚀速率分别为 0.0935mm/年和 0.0740mm/年,也就是说氯化钙对道桥的腐蚀性反而要比氯化钠高。 正如杨志华处长所说:“2002 年环保型融雪剂刚推出来我就不相信,怎么可能环保呢?我们应当科学客观地认识融雪剂。”
8、“这把双刃剑真的不好用” 国外在这方面的教训远比我们深刻得多,洪教授收集的国外文献资料足以让人咋舌: 美国由氯盐(氯盐融雪剂是重要组成部分)腐蚀破坏环境的成本可占 GNP 的 4%(相当于美国的国防开支)。 氯盐融雪剂是对混凝土和钢筋最具腐蚀的因素之一。美国每年修复费用大于 2000 亿美元,是初建费的 4 倍。 北欧的丹麦,在哥本哈根地区调查了 102 座桥,其中 50有严重的钢筋腐蚀,主因是使用氯盐融雪剂。 “我国化冰盐的使用时间没有国外长,对钢筋混凝土的破坏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洪教授说,“但是在北京,西直门老立交桥就是一个引子了。我们在柱子、桥面板进行取样分析后,发现其中的氯离子含量已
9、经大大超过限制值。因此就环境因素而言,化冰盐的影响是十分突出的。” 洪教授告诉笔者,氯盐渗透到混凝土中,会促进混凝土的冻融破坏。但它最主要的破坏作用还是对钢筋的腐蚀。当氯离子到达钢筋表面并超过一定量(临界值)时,原来处于钝化状态的钢筋,就会活化、腐蚀。锈蚀产物的体积会膨胀 26 倍,使混凝土保护层发生顺钢筋开裂、脱落的状况,导致结构承载力下降或丧失。 难道就不能不用融雪剂吗? 洪教授解释说,雪天造成交通困难,特别是危及人身安全。处理不当或不及时,都可能影响城市、国家的经济发展,乃至造成局部交通瘫痪和大面积事故。从融雪效能、速度、方便快捷到成本效益的比较,氯盐类融雪剂仍然是难以取代的。“融雪剂的
10、化雪速度是最快的。北京只要一处堵上十分钟,后面的车就一长串。除雪车要是堵在了里面,怎么办?因此机械除雪、热能除雪只能作为辅助手段。” 这把双刃剑真的不好用。傅教授承认,“开发新的真正环保的融雪剂当然是必要的,比如美国、日本曾在融雪盐里加缓蚀剂,但缓蚀剂多为亚硝酸盐,只能用于钢筋混凝土桥梁,不能用于非桥路面,而且一旦渗入土壤会污染地下水,所以并不好用。其实在有机物里面,较为廉价的酒精就有很好的融雪效果,又不会损伤植物和腐蚀钢材,但至今连美国都仍然采用氯化钠而不用酒精,因为用量太大费用就非常高了。2002 年我去日本参加国际冬期道路会议,一位法国专家告诉我,法国每年冬季要花 4 亿法郎购买 150
11、 万吨融雪盐,主要还是氯化钠。” “氯化钠也好,氯化钙也好,问题的重点在于怎么样来防护,怎么样来规范使用。”傅教授说。 “我国目前没有任何防腐蚀的规定” 2002 年 11 月 1 日,北京开始执行我国第一个融雪剂标准,由市环卫科学研究所起草。标准规定新型环保融雪剂对城市设施的腐蚀率低于氯化钠的 50,PH 值(酸碱度)适中。另外,对融雪剂中汞、铅、砷等五种具有腐蚀性的重金属含量也都作了严格界定,每公斤融雪剂汞含量必须低于 0.05 毫克,砷和镉含量必须低于 5 毫克,对植物损害小。 可现实并不是总如人们预期的那样,“杀手”仍然肆意横虐。 2005 年,在听取了专家的意见后,北京市政管委对作业
12、方式进行了严格规定:在降雪量不超过10 毫米/次时,施洒(撒)量不得大于 10 克/平方米,在中到大雪时,可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施洒(撒)量,保障路面不结冰即可。为了防止融雪剂洒(撒)到道路两旁的植物上,施洒(撒)的融雪剂应距车行道外侧道牙 1.5 米以上。含融雪剂的积雪决不能堆放在绿地中、树木下。 “我们当务之急是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它的害处在哪里,尤其是环卫工人。”傅教授说,“就在五棵松附近,我曾看到一个环卫工人把撒了融雪剂还没化掉的雪重新又平铺到干了的路面中间,也许他的本意是好的,让雪分散了快点融化。但事实上这种含盐雪经过机动车一碾压,水分一蒸发盐就渗入了路体结构,危害特别大。规范撒量很难,因
13、为撒融雪剂多半是人工作业,环卫工人手里又没有秤,因此经验就很重要。在交通并不十分拥挤的路段,可以选择人工除雪、机械除雪等。” 在谈及对植物的防护时,傅教授认为解决的办法有二,一是接近融雪剂的路旁选用耐盐植物,二是对树木和绿化采用雪季遮挡的办法,不让融雪剂跟植物接触。杨志华处长也告诉笔者,园林局目前正在跟市政管委协商挡雪板的材质和数量,尽量不让融雪剂溅入植物中。 对防腐颇有研究的洪教授向笔者介绍了美国的全寿命经济分析法(LCCA)。“美国政府一方面规范化冰盐的正确使用和市场,另一方面颁布法律法规大力提倡以防为主,主动采取防盐害技术、管理措施。比如按全寿命经济分析法要求,基础设施工程,要在保证使用
14、寿命的前提下、在全寿命期内花钱最少。这样就必须在设计、施工阶段采取防护措施,以避免修复费是初建费的 4 倍的情况发生。也就是说在撒盐的条件下,要保证基础设施 50 年、100 年的使用寿命。桥梁的设计与混凝土的配比,必须能抵抗氯盐腐蚀,那就需要采取多种防盐腐蚀措施,不然是无法通过这个法律的。而我国目前没有任何防腐蚀的规定,这对于防腐技术的推广是不利的。” 除此以外,洪教授还提到了其他一些方法。比如,为防止融雪后的盐水渗入地下或污染地表水,英国采取了“汇集盐水”的方法。在城市路桥旁,铺设专用管道,收集融雪后的盐水,最终引流到污水处理厂。这无疑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但需要总体规划。 至于没来得及化掉的雪,傅教授说:“我在日本北海道看到环卫工人将含盐雪压成方砖似的一块一块,这样一车就能装很多。他们没有把这些含盐雪堆放在郊区农田,而是运到专门的工厂池子里处理,避免污染环境。” 总之,使用融雪剂实在是无奈之举,在人类还没有办法快速化雪之前,如何让它在金箍棒画的圈子里安安分分地跳舞,就十分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