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诗歌鉴赏答案.doc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9209040 上传时间:2019-07-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诗歌鉴赏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参考答案】(1)“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袭来时的迅猛态势。“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2)“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题。“山又绿”写出了下雨前后景色的变化,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3)不好。开篇写暴雨骤至,先声夺人,和结尾的骤然停止形成呼应,体现出作者谋篇布局的艺术匠心。如果把第五、六句放在开头,牧童就成了描写重心,冲淡了诗的艺术效果。好。先写牧童悠然自得的情状,衬托出骤雨突至的紧张场面,给读者提供了一个阅读视角,增强了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而按照现在的顺序,在表达上略显突兀。2、 【参考答案】(1): “入 “字 表 现 出 河 的 生 气 , “摩 ”字 突

2、 出 山 的 高 峻 。( 2) 全 诗 以 望 字 为 眼 , 表 现 了 诗 人 希 望 、 失 望 , 千 回 百 转 的 心 情 。 这是 悲 壮 深 沉 的 心 声 。 诗 境 雄 伟 、 严 肃 、 苍 凉 、 悲 愤 , 读 之 令 人 奋 起 。( 3) 从 诗 中 的 哪 个 词 可 以 看 出 百 姓 饱 受 战 乱 之 苦 ? 从 哪 个 词 中 可 以 看 出 百姓 对 和 平 的 渴 望 ? 答 案 : 从 “泪 尽 , 胡 尘 ”看 出 了 百 姓 饱 受 战 乱 之 苦 , 从 “南 望 , 又 一年 ”看 出 了 百 姓 对 和 平 的 渴 望 。3、 【参考答

3、案】(1)答:首句写暮春时节的丝丝细雨,连续不断,相互交织,像是张开了一张弥天大网,要把即将逝去的春天网住。说雨丝如同网丝,将满天丝雨想象成弥天大网,这还是比较平常的联想和比拟,但说雨丝“欲网春”,则是诗人的独特想象。无边丝雨细如愁,这春日的丝雨容易唤起人们春光即失的寂寞惆怅,而含愁得思绪与小雨丝丝之间又存在某种形象上、意念上的联系。因此由雨丝之网-愁绪之网,进一步联想到它欲网春,就非常自然了。 (2)答:丝雨虽欲网春,但春毕竟网留不住。眼前所见,唯有“落花狼藉近黄昏”的景象而已。落花狼藉,是风雨摧残的结果,也是春天消逝的标志。春残加上日暮,景象更加凄黯,诗人的寂寞愁怅也更深了。 第三四句转到

4、诗人自身的处境。“张罗地” 借指自己的闲居之所,既表现门庭的冷落,更含有对趋炎附势的世态的慨叹。宿鸟反托出冷寂。“自掩门”的“自” ,传出了一种空廓无聊赖的意味,暗示这样的寂寞自处、与外界隔绝已非一日。这里虽不免流露出空寂落寞之感,但同时又含有对炎凉世态的不屑之意。4、 【参考答案】“寒”。(1 分) 用梅的疏影、玉笛、高楼等意象。(1 分) 表达自己身为贰臣,内心的痛苦寂寞,表达对故乡的思念。眼前的月亮着一“寒” 字,正是他心境的写照,写出了百愁萦绕,无可奈何的凄凉。(2 分)“ 惊”或“客”,分析正确,表达情感正确也得分。补充问题:诗中是怎样写梅的?梅在本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写梅生存的

5、空间:天涯;梅的形象:疏影;梅的背境:黄昏。(2 分)作用:借梅抒情,托梅言志。借梅花表达思乡之情,苦闷寂寞之意。5、 【鉴赏】首 联 写 环 境 氛 围 , 暗 示 斗 争 的 情 况 和 自 己 的 心 情 。 早 晨 飘 飞 的 轻云 到 了 傍 晚 就 阴 沉 沉 的 了 , 在 忧 愁 中 的 人 全 然 不 觉 时 间 已 进 入 了 暮 春 。 前 句既 是 写 的 实 际 的 天 气 , 又 是 写 的 内 心 的 感 触 : 清 的 力 量 渐 渐 渗 透 已 把 天 下 遮掩 。 环 境 描 写 , 有 渲 染 气 氛 的 作 用 。 后 句 , 点 出 一 个 “愁 ”字

6、 , 流 露 郁 懑和 时 光 逝 去 的 失 落 之 情 。 颔 联 用 双 关 语 对 比 地 写 眼 前 的 现 实 。 “有 泪 ”, 形 容 花 上 的 露 珠 。 作者 用 垂 泪 的 “落 花 ”比 喻 受 打 击 的 抗 清 志 士 , 得 意 的 “啼 鸟 ”来 比 喻 卖 力为 清 廷 帮 腔 的 小 人 。 这 种 写 法 我 国 古 典 诗 词 中 常 用 , 屈 原 就 常 用 香 花 和 臭 草来 比 喻 忠 与 奸 。 那 “鸾 鸟 凤 凰 , 日 以 远 兮 。 燕 雀 乌 鹊 , 巢 堂 坛 兮 。 露 申 辛 夷 ,死 林 薄 兮 。 腥 臊 并 卸 , 芳

7、 不 得 薄 兮 ”就 是 这 类 构 意 的 始 祖 了 。 这 样 的 写 法 ,能 够 表 达 作 者 鲜 明 的 爱 憎 。 颈 联 感 情 强 烈 , 饱 含 自 己 壮 志 未 酬 的 感 慨 。 “徒 ”, “又 ”, 将 恢 复理 想 成 为 空 想 的 感 伤 , 志 士 仁 人 白 白 消 殒 的 沉 痛 , 表 达 得 淋 漓 尽 致 。 有“如 何 亡 国 恨 , 尽 在 大 江 东 ”的 深 沉 幽 愤 , 也 有 “万 里 悲 风 随 邮 塞 , 三 年明 月 照 思 乡 ”的 沉 痛 遗 恨 , 慷 慨 悲 壮 而 让 人 久 久 难 以 释 怀 。 尾 联 流

8、露 出 失 望 之 情 。 “龙 蛇 ”这 里 是 借 代 , 代 指 志 士 。 “龙 蛇 四 海归 无 所 ”, 指 反 清 志 士 们 因 为 大 业 难 成 而 找 不 到 自 己 的 归 宿 。 “寒 食 年 年怆 客 心 ”, 指 包 抗 自 己 在 内 的 前 明 遗 民 志 士 在 年 年 寒 食 节 的 时 候 都 会 产 生悲 怆 之 感 。 由 此 , 表 达 了 反 清 无 望 的 幽 愤 。 全 诗 处 处 写 到 亡 国 之 恨 和 难 以 回 天 之 感 , 这 是 特 点 时 节 和 特 定 环 境 触 发的 情 思 ; 而 字 里 行 间 的 坚 毅 之 情 和 “宁 为 玉 碎 , 不 为 瓦 全 ”的 斗 志 的 确 令人 震 撼 。 屈 大 均 被 称 为 岭 南 诗 界 “三 大 家 ”之 首 , 对 近 代 的 岭 南 诗 风 有 较大 的 影 响 。6、 【参考答案】“清”。一个“清”字,不但晶莹澄澈,而且还带着泠泠清韵,呈现出清幽澄明的境界。晴天突然听到雨声,意外转折引起悬念。诗人却把晴日雨声的谜底在第三句直接挑明,然后又在这基础上,回过头去将“霜水”声与一般的“雨声”作比较,引出第四句来。这就使诗意多了一层曲折,诗境也显得更为深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