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外 国 新 闻 事 业 史 一、课程简介:外是一门学习和研究外国新闻事业的历史与现状的课程,它是高等院校新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学生在了解、掌握了新闻学基础课程之后,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其能够比较系统地了解世界新闻事业发展的历程和基本规律,了解当前不同类型国家新闻事业的概况、特点和发展趋势,从而开阔视野、鉴古察今。二、课程安排:时间:十八周主要内容: 总论:(5-6 周) ;美、英、苏(俄)等国新闻事业专题:各 3-4 周;其他国家:2-3 周三、考试、考勤考试:闭卷考勤:四、学习的意义: 中国新闻事业史 史:新闻史新闻传播学 论:新闻理论: 外国新闻事业史术:新闻业务 以史为鉴,借鉴国外新
2、闻事业发展的经验及教训,培养从宏观上把握新闻事业的能力。五、学习方法:1,史实与观点的结合2,一般与重点的结合3,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打好基础(对教材的熟悉、了解) ,把握重点。六、主要参考书目:参见教材:P458-459 (略)及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支庭荣 邱一江 主编 外国新闻传播史,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程曼丽 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郭镇之电视传播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梁洪浩外国新闻事业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马庆平外国广播电视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2徐耀魁世界传媒概览重庆出版社,2000张威,邓天颖 澳大利亚传媒北京大学
3、出版社,2002日内井芳美,新井直之日本新闻事业史新华出版社,1986美 迈克尔.埃默里 埃德温.埃默里 美国新闻史,新华出版社,2001日 佐藤卓己 现代传媒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英詹姆斯.卡瑞 珍.辛顿 英国新闻史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七,课程的发展变化特点 :外 国 新 闻 传 播 史 是 新 闻 传 播 教 学 的 有机组成部分,与中国新闻史同属历史新闻学的范畴。我 国 高 校 正 式 开 设 外 国 新 闻 史 课 程 是在改革开放之后。起初并无固 定 教 材 , 只 是 老 师 讲 , 学 生 记 。1985 年 中 国新闻教育学会专门召开了 外 国 新 闻 史 教 学
4、研 讨 会 , 与 会 代 表 (14 所 高校新闻院系的主讲教师)对 这 门课程的名称、 地位、 目的、 要求进行了认真探讨, 达成了初步共识 。 会 议 要 求 各 新 闻 院 系 尽 快 编 写 教材 , 以 供教学之急需。1988 年,由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新 闻 系 张 隆 栋 、 傅 显 明 教 授 编著的中国内地第一部外国新闻史教材问世, 并作为这门课程的示范教材在各高校得以推广、 使用 。 之 后 一 些 新 闻 院 系 根 据 需 要 编 写 了自 己 的教材,由六所高校专业教 师 合 作 编 写 的 外 国 新 闻 史 自 学 考 试 教 材 也 于 20 世 纪 9
5、0 年 代 初 期 问 世 。外 国 新 闻 史 教 学 由 此 步 入 正 轨 。 十 几 年 来,外国新闻史教学逐渐成熟,师资队伍不断扩大,各种教材和专著也日益增多。对此大致可归纳为:早期:以体制、制度为标准分类:例如:张允若、高宁远 外国新闻事业史新编中 期 : 以 国 别 划 线 : 例 如 : 陈 力 丹 : 世 界 新 闻 传 播 史 )近 期 : 以 世 界 政 治 、 经 济 的 发 展 脉 络 作 为 主 线 , 对 各 国 新 闻 媒 体 的 历 史 沿 革 、 变 迁 , 及 其 政 治 、 文化 传 统 、 经 济 形 态 , 在 突 出 重 点 中 进 行 较 全 面
6、 的 考 察 、 叙 述 。 例 如 支 庭 荣 外国新闻传播史、程曼丽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外 国 新 闻 史 这 门 课 程 有 它 的 复 杂 性 和特殊性。它涉及的国别多,涵 盖 面广, 内容庞杂, 这给教师授课、学生学习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如 何克服这个困难, 一直是授受双方共同面临的问题。我们的课程,将顺应趋势,又尊重我们现有的教材,同时考虑时间,做适当的调整。在总论中,对一些问题做基本介绍,而在对重点国家介绍中予以突出,对于一般国家,只强调其重要的特点。总 论在远古时期,人类只是通过发出一些简单的、来源于身体结构的声音、姿势、手势等体语来传递信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传播需求的增大,人
7、们逐步创造出一套在一定范围内约定俗成的传播方式,如标志、声光图式及一些象形符号和表意符号。真正使人类传播发生根本变化的是语言的产生。随着人类的发展,生活内容的丰富,传播活动的频繁,口头传播的局限性日渐显现,于是人类研制出文字及书写材料,传播史上进入了文字传播时代。随着印刷术发明,近代的印刷传播随之发展起来。20世纪初电子传播工具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电子传播时代。20世纪后半期,计算机互联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得以运用,宣告国际互联网传播时代的到来,了解从各阶段依次过渡到下一阶段的过程,将理解人类过去、现在、未来的新闻传播活动及人类的生存方式变化的必然联系。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还表明,人类进行传播活动的能
8、力是随着媒介的改良与发明而增强;传播活动的形式,也是随着媒介的发展而改变;每一个新闻传播新时代的到来都以技术突破为前提,即它对传播技术的进步有着依赖性。这就是我们以此作为新闻传播史历史分期的依据和道理。传媒发展的过程不是媒介依次取代的过程,而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过程,每一种技术都使人类的传播能力有了飞跃。这种传播能力在进化过程中一代一代的积累、升华、传递,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基本的一面。在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人类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精神方面的需要,不断想方设法革新和发3展传播技术。传播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又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 总论按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和国际互联网
9、传播五个部分予以论述。第一章 新闻传播业的诞生发展宇宙起源:(Big Bang) 150 亿年前 地球:50 亿年前单细胞生物:40 亿年前7000 万年前:灵长类4000 万年前:猿2000 万年前:类人猿100 万年前:人类美国传播学冢韦尔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在人类传播史(1988)一书中,把人类出现的100万年用24小时的时钟来表示。时针每走过1小时,等于人类跨越了41 667年。根据“岁月时钟”,在时钟日的前18个小时,迄今仅存留着稀少的历史记录,如化石。在那段岁月中,人类的生存条件相当艰苦,靠狩猎和采集为生,无法定居,平均寿命仅30岁。那时的人类如果有任何口头传播
10、,大约不过是比语言更早的叫喊或非语言讯号罢了。从传播符号和传播媒介的角度看,使用语言毫无疑问是人类传播史上相当重要的一步,甚至是人类历史上最了不起的智慧成就。那时是在2l时33分,距今约10万年。文字,人类最了不起的发明,在23时53分。(公元前3500年)至于印刷术,早期的石版印刷在23时57分左右。1450年德国人约翰谷腾堡对印刷术的改良是在23时59分14秒。然后是视听媒介,23时59分47秒;电脑,23时59分57秒。美国学者威廉斯(Fwilliams),在其传播革命一书里绘制了一个传播史表盘,直观地显示了这个时期在人类传播历史上所占的时间比例。这个表盘上的24小时,代表着西方晚期智人
11、即克罗马农人以来360个世纪,故被称为“一天等于360个世纪”。在这个折射出人类传播活动历史全程的时间表盘上,从00:00的语言产生直到20:00的文字出现都属于我们所说的口语传播时代,差不多占一天的56。其余的4小时里,文字传播时代约占2个半小时,即从20:00到22:38印刷的问世;印刷传播时代只有不足1个半小时,即从22:38到23:57;至于我们现在所处的电子传播时代,则仅限于最后的3分钟。语言、文字、印刷术、广播和电视、电脑和互联网的出现与发明,通称为人类历史上五次重大的信息技术革命。纵观历史,人类不过是在树上生活的灵长类动物的近代子孙,人类传播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叫喊及姿态等动物传播的
12、下一步而已。今日的人类虽是新的传播者,但是还带着远古前人类传递下来的遗产。这些遗产不仅影响到人们如何使用现代媒介,也影响到人们用这些媒介来为人类做些什么。美国历史学家麦克高希在世界文明史(2000)一书中根据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传播技术的引入,提出了五大文明的观点:文明一,始于原始的或表意文字,它是帝王和城邦的历史;文明二,始于字母文字,以世界三大宗教的建立为顶峰;文明三,始于欧洲的印刷术,标志是文艺复兴、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以及战争与革命;文明四,始予电子通信技术,将娱乐作为取代过去500年旧文明的新文明基础;4文明五,始于计算机技术,但仍然处于襁褓期。以上五大文明的划分与传播技术的五次革命相
13、当接近。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对传播技术的发展特点有直观的意识:这就是:加速度:原来越快累积性:几乎没有一种媒介消亡整合性:后生媒介都是对前存媒介优势、特长的继承、发展创新新闻传播事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新闻事业问世之前的古代,人类只有初级的新闻传播活动。正是在这种初级新闻传播活动长期演进的基础之上,在资本主义经济兴起的过程中,孕育和诞生了面向公众进行广泛新闻传播的社会行业,即新闻事业。古代:口语、手写、印刷; 近代:定期报刊;现代:大众化报业的出现第一节 古代新闻传播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源远流长,几乎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就出现了,依据形式的演进,大致经历了:口头传播、手写传播、印刷传
14、播三个发展阶段。一、口头传播又称口语传播。以口语述说来传达思想、消息与态度。 (郑贞铭:大众传播学理 )基础:语言的产生。它是人类最早出现的一种传播形式,也是人类传播史上延续最久的传播时期。特点:方便简单形式多样:个人交谈、众人议论、流传的民谣、行吟诗人传唱局限:时间、空间的限制有时需要借助其他辅助手段传播:例如:标记:结绳记事声光:烽火传信、大鼓电报图式:刻在物体上的图形意义:人际交往的主要方式是 信息精细化 提高了传收速度但,语言是文化的边界,既扩大了又限制了信息传播 注:此阶段的著名事件:1,马拉松报捷2,非洲的“大鼓电报”:根据鼓点的疏密组合传递信息二、文字传播文字的出现,是人类传播史
15、上第二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人类原始时代的结束,文明时代的开始。有了文字书写,就有了手写的新闻传播。基础:文字的产生书写材料的改进(一)文字的产生文字出现之前,古代人曾经通过结绳记事,刻木记事、实物书信(图式)等形式用以记事并作为相互交流的手段。原始社会后期,文字出现了,古代埃及人在公元前四千年创造了一种象形文字。古代苏美尔人在公元前四千年创造了图画文字,即用简单的图形把牛、羊、谷物、鱼等画下来, (楔形文字) 。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也都创造并使用过象形文字。文字的出现,为手写新闻传播奠定了基础。5文字发展简介:(二)书写材料的改进最早的传播载体大多是简陋的自然材料:埃及人:纸莎草(Papyr
16、us)中国人对书写材料的改进作出了重大贡献:公元前 2 世纪,中国出现了用植物纤维制成的纸;公元 105 年,东汉人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这一技术传到高丽、日本,后经中亚、阿拉伯地区传入欧洲,为各国采用。在以上基础上,人类的信息传播活动进入了手写传播时期,这一时期占主导地位的传播形式有两种:官方公报、新闻信1,官方公报:官方公报,是统治阶级(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内部用以传递信息的工具,与普通民众无涉,在数千年的手写传播时期,具有今日新闻纸性质,正式载入史册的官方公报有:古罗马时代的:每日纪闻 (Acta Diurna) 公元前 59 年,恺撒为争取舆论支持,扩大自己的影响,下令公布元老院及公民大会
17、的议事记录,用尖笔书写在罗马议事厅外的一块涂了石膏的特制木板上。内容有:议事记录、帝国法令、战争消息、司法案件、官员任命、宗教活动,以及贵族婚丧等消息。此外,公报还抄写,颁发给各地驻军首长,沟通了统治机构的内部联系,起了维护帝国统治的作用。中国唐代的进奏院状:略2,新闻信新闻信:指传递、交流信息的公私信件。私人新闻信主要流行于上层社会。官方新闻信则时常带有传递政情、军情的性质:例如恺撒向罗马的报捷的信:略和官方公报相比,新闻信虽形式上有所变化,但它仍是统治阶级和贵族阶层传递信息的工具,从性质上说,它与官方公报没有根本的差别。3,手抄小报在手写新闻的后期(16 世纪初) ,欧洲的一些国家出现了一
18、种新的新闻传播样式手抄小报。早期的手抄小报是随着欧洲工商业的繁荣逐渐发展起来的。代表城市:意大利的沿海城市(主要是:威尼斯)内容:商品行情、船期、交通信息,以及政局变化、战争消息。1566 年,出现了定名的小报:“手抄新闻” (Notizie Scritte):它不定期发行,沿街兜售,每份一个铜元。 (而当时的铜币叫做“格塞特”:Gazetta, 后来格塞特就演化成报纸的意思,并广泛使用于欧美各国早期报纸的名称中) 。手抄小报是近代报纸的雏形,它的出现扩大了新闻传播的规模、范围。著名的手抄小报:富格尔商业通讯:德国富商富格尔家族,在奥格斯堡开设的金融贸易所编辑手抄的商业通讯。用于传递商业新闻。
19、现在的维也纳图书馆还收藏着他们 1588-1605 年间编的商业通讯 27 册。它沟通了业务信息,扩大了该所的影响,一度成为当时著名的手抄小报。(三)文字传播的意义1,它标志着人类传播原始时代的结束,文明时代的到来62,它突破了口头传播受时空限制的束缚,使信息可以流传异时异地,保存久远。3,它促进人类的社会化进程,除了人际交流、公共交流外,还出现了专职的传播者和职业。但是,由于文字是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出现的,因此,一开始就受到统治阶级的垄断。三、印刷传播印刷术的发明,为印刷新闻传播奠定了基础。它是人类传播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1, 印刷术的发明中国公元七世纪:雕版印刷 公元 11 世纪(10
20、41-1048)毕升:泥活字 公元 14 世纪:中国:木活字, (14-15 世纪)雕版印刷传入欧洲1450 年前后,谷登堡(德国)创造了金属活字排版印刷术2,印刷新闻传播的萌芽:记事性小册子由于印刷术的发明,出版书籍成了欧洲许多大城市的时尚和有利可赚的生意。意、法、荷、匈、西、丹等国先后出现了印刷所。一些商人在印刷书籍的同时,开始印刷出版记事性的小册子。记述近期发生的重大战役、自然灾害、节日庆典、王公葬礼。内容谈不上什么时效性,但对一般读者来说,仍不失新鲜的信息。从而带有某种新闻性。其中比较著名的:1482 年,奥格斯堡:土耳其侵犯欧洲新闻1493 年,西班牙: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记 等这些记事
21、性的小册子被看作是印刷新闻传播的萌芽。3,印刷新闻传播的雏形:新闻书(Newsbook)16 世纪末期,在欧洲手抄小报流行的同时,在记事性小册子的基础上,在尼德兰的安特卫普出现了不定期的新闻印刷品新闻书(因为它被印刷成书本形式) ;有时也有单页的新闻传单。内容上:某些重大事件的报道;新闻性:与小册子相比,明显增强。通常在书店、集市或街头出版。有些小册子往往先在这里出版而后翻译成英、法等国文字,向其他国家传布。手抄小报虽然简陋,新闻书虽然不定期印刷。它们却是近代报刊的雏形。一般认为,这两种传播样式的出现,标志着古代新闻传播开始向近代新闻业过渡。由于它们的出现,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发生了质的变化:新
22、闻传播的规模扩大了,从特定的对象(宫廷和贵族)转而面向整个社会了;出现了专门采集和发布新闻的机构;从事这些活动的行业队伍逐渐形成。这些都为近代新闻传播也的诞生奠定了基础。第二节 近代新闻传播业的诞生近代新闻传播业(主要是报业)诞生于封建社会末期,它是随着封建社会母体内的资本主义因素的不断增长而发展起来的。一、欧洲国家近代报刊的出现近代报刊产生的标志:是定期刊物(至少每周出版一次)的出现。而世界上最早的定期出版物诞生于德国。周报:1609 年,德国:两种周报:通告报道或新闻报 ,奥格斯堡发行,每周一张,只有一条新闻报道斯特拉斯堡出版。当年 9 月 4 日曾刊登伽利略新制一台望远镜的消息一般认为它
23、们是世界上最早的定期报刊。英国最早的定期刊物:新闻周刊 (1620)法国第一份近代报刊:各地见闻 (1631)日报:世界最早的日报也诞生在该地区。1650 年,莱比锡书商莫台斯里兹赫创办新到新闻被认为是第一份日报。1660 年,莱比锡印刷局长创办了莱比锡新闻 ,这份周报在三年(1663)后改为日报出版,这是德国也是世界上第二家日报。7英国第一张日报:每日新闻 (1702)法国第一张日报:巴黎新闻 (1777)美国第一张日报:宾夕法尼亚晚邮报 (1783)德国的报纸(日报)要比它们早 50-100 年。刊物:1682 年,奥。门克教授在莱比锡创办了德国第一份科学杂志学术纪事 。1670 年到 1
24、790 年,德意志地区先后出版期刊 3494 种,超过同时期世界其他地区期刊出版量的总和。分析:近代报刊首先出现在德国的原因:第一, 德国是最早发明和采用活字印刷技术的国家。第二, 德意志地区的邮政系统比其他国家发达。这为报刊定期发行提供了保障。第三, 国家分裂、长期战争、黑暗的专制统治,德国已成为欧洲封建统治势力最薄弱的国家。这导致了控制的减弱。这一时期的特点:(从定期报刊问世日报的创办)第一、 报刊从一般的印刷出版物中分离出来,同书籍区别开来。形成了以新闻、评论时事为主的传播媒介。第二、 报纸与杂志逐渐区别开来,成为各具特色的新闻载体。报纸刊期短:有日报、周报;散张,两面印刷,分栏编排;内
25、容有新闻、 、评论、广告三个主要部分。杂志刊期比较长,有周刊、半月刊、月刊、季刊等。形式上保留了本册式装订,内容分政治时事、科学、文艺等类别。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报刊资产阶级报刊的发展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紧密联系。1566年尼德兰人民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后,英国、美国、法国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19世纪中叶以后,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通过民族统一战争或自上而下的变革,也从封建社会演进到资本主义社会。各国国情不同,历程也有很大差异,但各国报业的发展却有共同的规律: (一)资产阶级革命以前,资产阶级报刊受封建统治者的压制,封建统治者通过出版许可制、内容审查制,英国甚至用设立“星法庭”等手段
26、压制异己思想和信息的传播。美国第一家报纸公共事件报因出版未经许可和内容有违统治者的意愿,只出版一期就被迫停刊。另一方面,封建统治者出版官报,扶植御用报刊,为自己的政治需要服务。作为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报刊受到种种压制,发展进程很慢。资产阶级冲破封建压制,进行革命的宣传鼓动,而封建官报及其御用报刊,制造舆论,维护其封建统治。资产阶级报刊中,围绕着革命、改良、保守或维护封建统治等重大问题,从各自的阶级利益出发,进行论争,这就是史称的政论报纸时期。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围绕着要不要独立、要不要革命,革命派报刊和保皇派报刊进行着激烈的论争。近代欧洲政府钳制新闻业的手段以英国为例,政府对新闻的控制手段主要有:(
27、1)许可证制度。1538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正式建立皇家特许出版制度,规定所有出版物,均需事前经过特许,同时规定凡参加皇家特许出版公司的出版商才可以经营出版业。至1695年,许可证制度被最终废除。(2)新闻检查。据现有的资料,英国的新闻检查制度建立得也比较早,大约在1547年。英国皇家出版法庭(“星法院”,1641年7月取消)设于1585年,最初为保护公众而设,后来负责执行新闻检查,成为英国政府禁止自由发表意见的又一障碍。8(3)保证金制度、课税和津贴。1566年,英国政府命令出版商必须交纳相当数量的保证金,以保证不印未经许可的出版物。1712年,英国议会通过印花税法案,规定对所有报刊征收印花
28、税,提高了报纸的成本,从而达到寓禁于征的目的。1715年,英国政府对报纸实行津贴制度,该制度延续到1842年。(4)煽动诽谤罪。1557年开始实行总逮捕状制度。凡在出版物中诽谤国王、王室和政府官员的人均可加以逮捕。1570年,英国上院允许对煽动叛乱和诽谤宫廷案件处以酷刑。1586年,英王同意皇家特许出版公司对秘密出版物享有司法权力,该命令一直维持至1640年。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报界和一些资产阶级宣传家开始了争取出版自由、言论自由的斗争。 (二)、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思想家首先举起出版自由的旗帜,宣传民主思想,论述出版自由的重要性。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是有名的政论小册子,是资产阶级争取出
29、版自由的锐利武器。美国潘恩的政论小册子常识控诉了英国的血腥压迫,吹响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号角。法国的马拉宣称其办报的目的在于教育人民运用自由。弥尔顿论出版自由近代报刊天生有着强烈的民主色彩。各国政府为巩固封建专制的政治秩序,对新闻媒介的活动范围做出了极为严厉的限制。面对重压,作为新兴资产阶级诗人,革命爆发后他写了大量的文章和政论小册子,抨击封建统治,阐述主权在民的思想。1643年,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代表操纵国会通过法案,规定未经出版检察官审阅批准,不许印刷任何出版物。弥尔顿对这一法案十分蔑视,他不顾禁令继续出版书籍,引起国会的愤怒。1644年,弥尔顿被召至国会出版委员会接受质问,他借机作了长篇演讲
30、,系统阐述了出版自由思想。这之后,弥尔顿无视书刊检查机构的存在,自行印刷了这篇演讲词。这就是著名的政论小册子论出版自由(AREOPAGITICA,A Speech for The Liberty of Unlicensed Printing) 在这篇演说中,弥尔顿对出版检查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指出:“书籍并不是绝对死的东西。它包藏着一种生命的潜力。如果不特别小心的话,误杀好人和误禁好书就会同样容易。杀人只是杀了一个理性的动物,破坏了一个上帝的像,而禁止好书则是扼杀了理性本身,破坏了瞳仁中的上帝圣像”弥尔顿强调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是与生俱来的权利,主张让人们“有自由来认识,抒发己见,并根据良心
31、作自由的讨论,这才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他认为这种自由“是一切伟大智慧的乳母”,限制这种自由只会伤害真理,只有保障言论出版自由,才能使真理最终战胜谬误。他指出:“现在正是我们发表写作和言论来推动大家进一步讨论激动人心的事情的时候。虽然各种学说流派可以随便在大地上传播,然而真理却已经亲自上阵;我们如果怀疑她的力量而实行许可制和查禁制,那就是伤害了她。让她和虚伪交手吧。谁又看见过真理在放胆交手时吃过败仗呢?”论出版自由于1644年获准出版后,一段时间内流传不广,影响不大,1778年第一次再版。法国大革命时,米拉波译出该书的法文本。它于18世纪开始在英、法、美广泛流传,影响日益扩大,至今在西方
32、仍被认为是关于出版自由的经典论著。形成了现代的关于:“意见的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论(三)、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权,资产阶级报刊的发展过程受两个因素的制约:1)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否彻底,建立起怎样的政治制度;2)该国的资产阶级共和制是否巩固,有无封建复辟。英国对封建传统破除不彻底,新闻出版仍受诸多限制,报业发展比较迟缓;法国革命最为彻底,但革命后政局多变,时有封建复辟或专制政体出现,报业发展屡屡遭受挫折;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资产阶级政权巩固,报业发展较快。三、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政党报刊 资产阶级革命后,各国报业无论发展快慢,均经历了一个政党报刊为主的时期。其原因是:9(1
33、)随着议会民主和多党政治体制的确立,不同党派纷纷创办或控制报刊,作为政治斗争工具,宣传政见,争取舆论,甚至党同伐异,激烈论战。(2)经济上因报价贵、发行量少,没有广告收入,只好依赖执政的或在野的政党。英国:辉格党(Whig):“强盗”党(苏格兰语)辉格考察家托利党(Tory):“歹徒”党(爱尔兰语)-观察家美国:联邦派:合众国报、智慧女神报、箭猪公报反联邦派:国民公报、曙光女神报.这些政党报刊的共同特点是:(1)政治上有明显的倾向性;(2)内容上侧重于时政新闻和言论;(3)读者对象主要是政界和上层人士。从政党报刊的特点看,它们是政论报刊的发展。四、工业革命与廉价报刊18世纪后期,欧美主要国家先
34、后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推进给社会生活,也给近代报业带来了重大影响,各国相继进入廉价报纸时期。其原因是:1)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迅速集中,为报纸大量发行流通提供了条件。2)经济的发展需要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于是教育有所普及,粗通文字的平民增多,形成了新的广大读者群。3)阶级力量发生新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同时在扩大,这就推动了各国政治变革的进程,使办报的政治环境逐步改善。4)高速轮转印刷机的产生,降低了印刷成本,报纸印得更快更多。5)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广告数量大为增加,广告费收入成为报社的主要来源,报纸廉价销售成为可能。廉价报刊(Cheap Newspaper
35、)指的是工业革命后各国先后出现的面向社会中下层的通俗小报,因售价低廉而得名。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廉价报纸是1833年由本杰明戴在美国纽约创办的太阳报。 太阳报和过去的政论报纸有所不同。首先它把报价降为一美分;第二,它排除了政治性议论,提供了许多群众关心、爱读的新闻和文章;第三,它拥有刚刚登上历史舞台的城市劳动群众,作为其读者;第四,报纸发行面向群众,销路猛增。纽约三大廉价报纸:太阳报之后,戈登贝内特主编的纽约先驱报、霍勒斯格里利主编的纽约论坛报等廉价报刊相继出现。廉价报纸的特点:1)政治上标榜独立,不受制于某个党派;2)经济上自主经营,不依赖政府或政党的津贴;3)读者对象为平民大众,也称大众化报
36、纸(Popular Newspaper),这是一种新兴的资产阶级商业报纸;4)内容上注重地方新闻、社会新闻以及各种消闲性趣味性的软新闻;5)形式上文字通俗,版面活泼,可读性强;6)经营上完全商业化,大量刊登广告,以此来降低售价,扩大发行,进而赢得更多的广告。廉价报纸10的出现使商业报纸更加兴盛,逐步成为资产阶级报业的主体,并为其向现代报业演变奠定了基础。廉价报纸开始走向了企业化道路。戴创办太阳报时,只有每小时至多印200份报纸的老式印刷机和微少的资金。而亨利雷蒙德在1851年创办纽约时报时,已拥有配备着价值二万美元的蒸气轮印机的六层大楼和十万美元的资金。于是,发行报纸不再是谁都可以问津的事业了
37、。在报纸大众化的过程中,形成了“高级报纸”和“大众报纸”之分。“高级报纸”既详细报道国内外政治、经济新闻,又登载具有说服力的社论,虽然发行量较少,但对社会有很大的影响;“大众报纸”则以趣味性为主,面向广大普通群众。高级报纸(High-quality Newspaper):工业革命过程中较早出现的商业报刊。它们代表工商资产阶级利益,在政治上标榜独立,不受制于某个党派,经济上自主经营,不依赖政府或政党的津贴,因而被视为“独立报业”。它们在业务上提倡客观报道,致力于全面提供政治经济诸方面的硬新闻。读者对象主要是政界、工商界或知识界。所以通常也称其为“上层报纸” 。五、无产阶级报刊的产生与发展工业革命
38、后,社会分裂成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前者在生产发展中聚集了巨大的财富,而后者却日益贫困化。工人阶级为改善生存条件而开展工人运动,工人报刊随之产生。工人报刊是工人运动的产物。工人报刊的三个时期工人报刊首先在英国,接着在欧美一些国家出现。一直到俄国十月革命为止,无产阶级报刊发展可分为(1)工人报刊的童年时期。英、法、美、德各国工人运动肇始,工人报刊出现。最早的工人报刊大都由联谊会、互助会之类的工人组织创办,主要内容是呼吁保障工人生活和改善劳动条件,宣传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主张进行经济斗争。19世纪30年代英、法、德先后兴起的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早期工人
39、报刊是在极端困难的处境中创办的,其中最著名的是英国的贫民导报和北极星报。它们在揭露资产阶级的剥削本质,传播阶级斗争知识,唤醒工人阶级觉悟方面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英国为代表:早期的工会组织与工会机关报刊:例如,1825各行业新闻和工匠新闻周刊率先为工人正确出版自由的报纸:贫民导报宪章运动与宪章派报纸:菲格斯奥康瑙尔创办的北极星报(1837-1852)厄内斯特琼斯创办的人民报(1852)(2)19世纪40年代后半期至90年代无产阶级政治报刊。马克思主义诞生并逐步与工人运动结合,工人运动逐步由经济斗争发展为政治斗争。工人报刊也随着无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发展演变为无产阶级政治报刊。这些报刊在宣传革命理论、
40、批判错误思潮、组织无11产阶级政党以及同反动派进行斗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1848年创刊于科伦的新莱茵报是世界上第一份马克思主义日报,被誉为“革命无产阶级最好的机关报”。1871年巴黎工人起义,巴黎公社成立,巴黎公社时期的革命报刊和19世纪7090年代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报刊为无产阶级政党机关报提供宝贵的经验教训。(P298)(3)俄国布尔什维克报刊的发展。19世纪末俄国工人运动兴起,工人报刊出现。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动员和组织群众,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而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为准备和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这一时期的重要报刊有:1900年列宁创
41、办和领导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全俄政治报纸火星报。这表明无产阶级报刊已发展成为无产阶级党报。该报在建立马克思主义新型政党,领导俄国工人运动中起到巨大作用,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形成时期马克思主义报纸的典范。1903年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二大”上,党内分裂成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两派。火星报从第52号起,被孟什维克所篡夺,变成孟什维克的机关报。布尔什维克创办自己的机关报,领导俄国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其中1912年在彼得堡创刊的真理报出色地开展宣传、鼓动和组织工作,为准备和进行十月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十月革命胜利后,真理报成了世界上第一份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中央机关报。无产阶级报刊的特点:(1)它的办报宗旨
42、在于为了维护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利益,宣传本组织的纲领。(2)内容主要是批判旧世界,同形形色色的阶级敌人作战,也要同工人运动内部种种错误思潮和资产阶级影响作斗争。(3)它同劳动群众保持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依靠群众办报。(4)它是党和工会的宣传机构,党和工会的领导人往往是报纸的负责人或主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革命导师在无产阶级报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们的新闻实践和新闻思想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宝贵财富。六、过渡时期的报业19世纪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近代报业逐步向现代报业过渡。我们将这一时期的报业统称为过渡时期的报业。过渡时期报业的特点是:(1)独立于政府
43、或政党之外的商业性报纸逐步取代政党报纸成为报业的主体。(2)报纸面向大众发行,销量大增,有的大报发行量超过一百万份。(3)报纸在相互竞争中逐步兼并集中,出现了拥有多家报纸的集团。这一时期报业发生的最大变化是黄色新闻的泛滥和报团的出现。(一)黄色新闻的泛滥黄色新闻是在煽情主义新闻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注重犯罪、丑闻、流言蜚语、离婚、性等问题,强调灾害和体育新闻报道。黄色新闻是报业追逐利润不择手段竞争的产物。它起源于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和赫斯特的竞争。1883年普利策买下纽约世界报。他的世界报注重用严肃的社论抨击时弊,反映民情,提倡改革;又采用煽情主义和耸人听闻的手法,大量刊登社会新闻、警事新
44、闻来吸引读者。普利策接办世界报10年后,报社资产由35万美元扩充到1000万美元,每年赢利百万,成了资本主义大企业。1895年,出身旧金山一个大矿业主家庭的威廉赫斯特来到纽约,买下一份陷入困境的报纸,更名为纽约新闻报,开始了同世界报的激烈竞争。当时世界报已经广有影响。尤其是该报的星期日版图文并茂,销路极好。1896年1月,赫斯特暗下用高薪将该星期日报全班人马挖走,出版纽约新闻报的星期日版。世界报星期日版有个著名的连环漫画霍根小巷,主人公是个穿着肥大的黄色衣服的孩子,作者借“黄孩子”东游西逛的行踪,讽12喻世俗人情,滑稽而有趣,很受读者喜爱。赫斯特将作者挖走后,普利策另请画家作画,于是两家星期日
45、版都有“黄孩子”的连环画,一时间“黄孩子”就成了这两家报纸的象征。新闻界就称它们为黄色报纸,把其惯用煽情主义手法写作的报道称为黄色新闻。黄色报纸采用一些特殊的表现手法:1)使用大号字煽情标题(黑体字或套色印刷),经常对不甚重要的新闻加以渲染、夸张,整个报纸版面给人以耸人听闻的虚假感。2)滥用照片,以至偷窃和伪造照片。3)种种欺骗手法,如捏造访问记和新闻报道,歪曲性的标题,假科学,假学术。4)星期日增刊,登载彩色滑稽连环画和肤浅的文章。5)标榜同情“受压迫者”,发动运动为民请命。通过这些手法,报纸的作用从宣传时代进入了鼓动时代。赫斯特通过报纸的鼓动,教唆刺杀美国总统麦金莱;煽动美西战争。(二)报
46、团的出现报团是一个在两个以上城市,拥有两种以上日报的报业公司。报团的出现,表明新闻事业走向垄断的趋势,这是20世纪新闻事业最重要的发展。形成于19世纪80年代初的美国斯克里普斯报团,是世界上第一个报团。1908年,英国第一个现代报团北岩报团形成。法国报团的出现不仅晚于美国、英国,而且也后于德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才出现的,这是因为法国长期以政党报纸为主体的缘故。 七、现代报业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历史进入现代社会,现代报业也随之出现。现代报业可分为资本主义报业、社会主义报业和发展中国家报业三种类型,它们的发展各有特点。(一)资本主义国家现代报业的发展英、法、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
47、家的报纸继续商业化进程,报业的竞争和兼并加剧。德意日等国家政治上的法西斯化,他们用行政手段使其报业也走上了法西斯垄断的道路。(1)一战后,垄断化是其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报业垄断有两个标志:1)发行量增加,报纸种数减少;2)“一城一报”现象普遍。 (2)资本主义国家报业垄断有三种途径:1)通过报团(报业公司)控有报纸的所有权。资本主义国家都有大大小小的报团,一般拥有两种以上的日报,或多种报刊。较大的报团还拥有通讯社、特写辛迪加、电台、电视台。2)通过通讯社、特写辛迪加控制报纸内容。3)通过广告影响报纸的编辑方针。(3)二战后垄断的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经济的恢复、繁荣,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
48、发展时期。由于国情不同,美国、日本报业发展速度很快,英国、法国较慢。但其特点是一致的:1)形成了少数“超级报团”;2)出现了跨媒介或跨行业的垄断;3)出现了跨国、跨地区的垄断。 与此相适应也出现了多种垄断组织形式:传统的报团、跨媒介经营的传播集团、联合或混合企业所属的媒介子公司、与大银行大企业连通的连锁董事、跨国媒介集团等,而扩张的途径包括兼并、合并、联营、控股公司、合资企业等等。(4)垄断加剧的原因:从经济上看,一个企业通过兼并竞争对手的途径,是现代经济史上一个突出现象。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只有财力雄厚、业务兴旺的报纸才能生存,通过不断吞并效益不佳的报纸来扩大规模和经营范围,仍是现代西
49、方经济的重要支柱。 ,20世纪80年代以后,兼并加剧,不仅出现了巨型公司,还出现了“蛇吞象”的现象,发展前景看好、管理有方的中小企业开始向大企业发起进攻。如1985年美国首府传播公司就以借债的形式兼并了老牌的美国广播公司。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趋势又促使各行业超大公司不断追求规模效益,以争夺世界市场。从技术上看,高科技的设备和节目制作成本需要巨额资金投入,这使得财力有限的公司只能望而却步。如在日本,一台高速轮转印刷机要30亿日元,而至少要有3台这样的机器才能维持正常运转,如此高投入令众多报社望“机”兴叹。与此相对的是,财力雄厚的大公司显示了无法比拟的优势。13另一方面,竞争又都是围绕着新型产业展开的,以多媒体、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为行业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创造了条件。从政治上看,20世纪8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