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仁寿县城市总体规划说 明受仁寿县规划与建设局的委托,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仁寿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工作组于 2010 年 9 月 20 日进驻现场开始开展工作,经过现场踏勘和有关部门调研,收集了大量现状资料和有关部门的发展规划,在重点进行城市区域战略地位、用地发展方向选择、城市发展空间拓展、道路交通体系和城市风貌等分析研究基础上,于 2010 年 10 月完成了仁寿县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报告并提出了仁寿县城市总体规划构思与方案。由于受“天府新区”规划建设这个宏观大背景影响,仁寿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暂缓。 “天府新区”总体规划于 2011 年 7 月 13 日经专家论证基本确定方
2、案后,工作组加班开展工作,目前已完成初步方案。一、规划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富民强县、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为目标,坚持区域协作与城乡统筹,主动融入成都都市圈,积极与“天府新区”规划建设对接,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联动发展、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围绕仁寿“一节点、两新城、三基地”战略部署,重构区域协调、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城镇网络体系,引导区域人口和产业合理布局。立足长远、着眼宏观,提高城市综合功能与综合承载能力,大2力塑造城市特色,构建经济发达、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功能配套、运转安全高效的景城一体的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二、
3、规划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的原则,关注中低收入人群,不断完善城镇功能,切实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坚持产业支撑、联动发展的原则,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联动发展。坚持城乡统筹、区域协调的原则,促进城乡人口和经济要素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资源的高效利用与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坚持优化环境、集约发展的原则,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规模,正确处理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推进城市集约节约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坚持近远结合、合理发展的原则,突出规划战略要素控制,解决城市快速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过
4、境交通与城市道路之间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突出城市空间特色,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确立特色鲜明的仁寿城市空间形态,把仁寿建设成为高品位的山水宜居城市。三、规划目标(一)社会发展目标县域总人口 2015 年控制在 165 万人以内,2020 年控制在 170万人以内,2030 年控制在 178 万人以内。同时,逐步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文化教育、医3疗卫生等公共设施建设,做到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二)经济发展目标年均增长率()指标名称2010 年实际值2015 年预测值2020 年预测值2030年预测值201
5、020152015202020202030国民生产总值 179.9 361.8 637.6 1376.5 15 12 8第一产业增加值44.1 57.6 75.3 111.5 5.5 5.5 4第二产业增加值90.4 224.0 414.5 717.1 20 13 5.5第三产业增加值45.5 80.2 147.8 547.9 12 13 14三次产业比 25:50:25 16:62:22 12:65:23 8:52:40 人均 GDP 11284 21927 37506 77331 地方财政收入 4.5 11.2 22.5 90.0 20 15 15(三)城镇化目标城镇化水平 2015 年达
6、到 42%,年均增长 1.8 个百分点左右;2020 年达到 50%,年均增长 1.6 个百分点左右;2030 年达到 65,年均增长 1.5 个百分点左右;城镇人口 2015 年为 70 万人左右,2020 年为 85 万人左右,2030 年为 115 万人左右。(四)城市建设目标解决“05 总规”与当前城市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完善、强化、优化城市功能,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塑造城市特色,把仁寿建设为成都都市圈的景城一体的现代化山水田园城市;以现代制造业、医药、食品、纺织为主的成都南部产业承接基地;集山水景观、自然生态为一体的宜居城市。四、城市定位4“天府新区”延伸腹地,成都都市区的一圈层
7、城市,景城一体生态田园城市。五、城市规模(一)人口规模仁寿城市人口规模规划为:2015 年 35 万人左右;2020 年 45 万人左右,力争达到 50 万人;2030 年 60 万人左右。远景按 80 万人控制。(二)人均用地指标规划仁寿城市人均用地指标 2030 年为 94.58 平方米,2020 年为 91.33 平方米,2015 年为 85.02 平方米。(三)用地规模规划仁寿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015 年 2975.81 公顷; 2020年 4109.98 公顷;2030 年 5674.74 公顷;远景 8000 公顷左右。六、城市发展方向“南延北扩,重点东进” 。向东主要沿成仁高
8、速连接线扩张至牌坊湾,向南延伸至满井,向北发展到处蜂蜜至珠嘉一线等。同时,建议以黑龙滩水库至北门桥一带打造为仁寿城市的城郊休闲度假地。七、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以旧城为依托,以东北部新城为城市主中心,以南部文林工业区为产业集聚发展区,沿山前发展的分片集中组团式布局” ,形成“一城两翼、多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5结合仁寿城市的自然环境,规划形成“山水相连绕平川” 的城市生态格局。 “山水相连”指以西侧黑龙滩水库景区、龙泉山脉等自然山体和水体景观与东部浅丘谷地河道及湿地有机相连,作为城市的生态背景和廊道,延续城市山水相伴的传统生态格局。 “绕平川”指穿城而过的金马河及其它周边支沟的在规划城区内保持自然
9、蜿蜒的原生形态,形成自然生态隔离滨水绿化走廊,并与西部山势相互呼应。形成“生态田园绿楔”城市生态格局。八、功能分区根据仁寿城市用地发展方向选择和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将仁寿城市分为新城片区、旧城片区、南部产业片区三个功能片区。(一)新城片区北至蜂蜜、珠嘉,南至水碾桥,西至国道 213 线,东至巫家沟、牌坊湾。包括行政办公、商务办公、商业服务、文化娱乐、旅游文教、生活居住共 7 组团。规划建成区面积约 26 平方公里,人口规模38 万人。功能定位:城市行政教育科技中心和文化旅游服务中心,以行政办公、教育、商业贸易、文体与居住为主的综合发展区。重点安排县级行政办公、商贸服务、旅游接待、医疗卫生、文化体
10、育、教育科研用地,以及为之配套的居住用地。国道 213 线沿线的二、三类污染企业,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逐步搬迁至南部产业发展区。东北靠近 213 线的山前一带,重点发展文化、教育和休闲用地。(二)旧城片区6南起国道 213 线,北至仁眉公路;东以国道 213 为界,西至望峨山山脚。规划建成区面积约 11.5 平方公里;人口规模 17.5 万人。功能定位:城市商业金融中心,以商业、金融、文化娱乐、居住为主的综合发展区。以疏解旧城片区人口、置换建设用地、降低建筑密度、控制发展规模、提高环境质量为主导,逐步形成生态型的综合发展区。从旧城搬迁出的行政办公、工业等用地,应尽可能置换为公共空间,或静态交通设施用地。(三)南部产业片区龙泉山脉以东,国道 213 线以南、满井以北的丘陵地区。北起国道 213 线,南至满井;东达范家沟、西至龙泉山脚,规划建成区面积约 18 平方公里;规划人口 4.5 万人。功能定位:市级工业集中发展区和城市物流园区。规划以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为主,辅以纺织、制药等产业。旧城内的二、三类工业搬迁至该产业区。并按物流园区的功能要求,配套相应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