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章末质量检测(一)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1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 He,100 吨 He 核聚变释放的能量相32 32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e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2,具有较强的金属性32B. He 位于周期表第二周期第A 族32C其原子核中质子数为 2、中子数为 1D核聚变是化学反应解析:选 C He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2,位于第一周期,属于零族元素,即稀有气体32元素,A 项、B 项均错误; He 的质子数为 2,中子数为 1,C 项正确;核聚
2、变过程并没有32发生化学反应,D 项错误。2下列化学符号表示同一种元素的是( ) X X 3517 371A BC D全部解析:选 B 表示的元素的核电荷数均为 17,为氯元素;表示的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18,为氩元素。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r 与 Br 互为同位素8035 7935BNa 的结构示意图为C高氯酸(HClO 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7DI 和 Cl 是同一主族元素,HI 比 HCl 稳定解析:选 D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越稳定。I 和 Cl 是同一主族元素,非金属性:ClI,因此,HCl 比 HI 稳定。4以下有关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3、第A 族元素铯的两种同位素 137Cs 比 133Cs 多 4 个质子B同周期元素(除 0 族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C第A 族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解析:选 B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即 137Cs和 133Cs 的质子数相同,137 和 133 表示二者的质量数,A 错误;同周期元素( 除 0 族元素外)从左到右,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增大,因此原子半径逐渐减小,B 正确;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
4、引力逐渐减小,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因此第A族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C 错误;同主族金属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同主族非金属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逐渐升高,D 错误。5从化学键的角度看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新化学键的形成” ,下列既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又有新化学键形成的变化是( )A酒精溶解于水B白磷熔化C氯化钠受热熔化D碳酸氢铵受热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解析:选 D A、B 两项没有涉及化学键的变化;C 项只有化学键的断裂,没有化学键的形成;D 项,NH 4HCO3 NH3CO 2 H 2O,反应物中有旧化学键断裂,= = = = = 生成物中有新化学键形成。
5、6有下列结论:微粒半径:S 2 ClSF;氢化物的稳定性:HF HClH 2SH 2Se;离子的还原性:S 2 Cl Br I ;氧化性:Cl2SSeTe;酸性:H 2SO4HClO 4H 2SeO4; 非金属性:FClSSe。其中正确的是( )A BC D解析:选 A 微粒半径:S 2 SClF,错误;得电子能力:FCl SSe ,、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ClBrIS,则离子的还原性:S2 I Br Cl ,错误;由非金属性:ClSSeTe,故单质的氧化性:Cl2SSeTe,得电子能力:ClSSe,则酸性:HClO 4H 2SO4H 2SeO4,正确,错误。7短周期元素 X、Y、Z 所在的周
6、期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 20,且 Y2与 Z 核外电子层的结构相同。下列化合物中同时存在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是( )AZ 2Y BX 2Y2CZ 2Y2 DZYX解析:选 B 由题中信息可知 X、Y、Z 分别为第一、二、三周期元素,结合 Y2 与Z 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可知 Y、Z 分别为 O、Na ,再结合 X、Y、Z 的原子序数之和为 20可知 X 为 H。A 项,Na 2O 中只含离子键; B 项,H 2O2 中 OH 键是极性键;OO 键是非极性键;C 项,Na 2O2 中存在非极性键 (OO 键)和离子键 (Na 与 O 之间) ;D 项,22NaOH 中存在离子键(Na 与
7、 OH 之间)和极性键(OH 键 )。8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己、庚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甲不一定在丁、庚的连线上),戊、己分别是空气、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一定是金属元素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庚己戊C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可以相互反应D庚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最强解析:选 B 戊、己分别是空气、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戊是 N,己是 O,根据图中的位置关系可知,庚是 F,丁是 C,丙是 Al,乙是 Mg,由于甲不一定在丁、庚的连线上,则甲可能是 H 或 Li。A 项,甲可能是 H 或 Li,错误;B 项,N、O、F 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则气态氢
8、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正确;C 项,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是 Mg(OH)2、Al(OH) 3、H 2CO3,它们之间不能相互反应,错误;D 项,F 没有正价,不存在最高价含氧酸,错误。9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 Y、Z 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Z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W 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X)r(N)r(O)r(H),A 项错误;NaOH 为强碱,B 项错误;非金属性:ON,则氧化性 O2(或 O3)强于 N2,C 项错误;H、N 和 O 可以组成共价化合物如 NH3H2O,也可以组成离子化
9、合物如 NH4NO3,D 项正确。10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 2ONH3SiH4B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C如图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 ClCSiD用中文“ ”(o)命名的第 118 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 0 族解析:选 C 非金属性:ONCSi ,故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 2ONH3SiH4,A 项正确;H 与 C、N、O、F 等非金属元素形成共价化合物,与 Na、Mg 等金属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B 项正确;题图所示实验可证明酸性: HClH2CO3H2SiO3,但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与元素的最高价氧
10、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有关,HCl 不是氯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故不能根据其酸性强弱判断 Cl 的非金属性强弱,C 项错误;118 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 0 族,D 项正确。11.短周期元素 X、Y、Z、W、Q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 X 与元素 Z 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等于 8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 rXrYrZrWrQC离子 Y2 和 Z3 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都不相同D元素 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 Q 的强解析:选 A X、Y、Z、W、Q 分别为 N、O、Al、S、Cl。A 项,X(N)的最高正价为5
11、价,Z(Al)的最高正价为 3 价,X(N) 、Z(Al)的最高正价之和为 8,A 项正确;B 项,原子半径 rZ(Al)rX(N),B 项错误;C 项,Y 2 为 O2 ,Z 3 为 Al3 ,它们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均相同,C 项错误;D 项,元素 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 H2SO4,其酸性比 Q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HClO4)弱,D 项错误。 12短周期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 、p 、r 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 是元素 Z 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q 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0.01 molL 1r 溶液的 pH 为 2, s 通常是
12、难溶于水的混合物。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 WXYB元素的非金属性 ZX YCY 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DX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解析:选 C n 是元素 Z 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则 n 为 Cl2,Z 为 Cl 元素。Cl2(n)与二元化合物 p 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 r 和 s,0.01 molL1 r 溶液的 pH 为 2,s 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则 p 为 CH4,r 为 HCl,s 为 CH3Cl、CH 2Cl2、CHCl 3 和 CCl4 的混合物。二元化合物 m 与 n 反应生成 q 和 r,q 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其
13、中 n 为 Cl2,r 为HCl,从而推知 m 为 H2O,q 为 HClO。结合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关系及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之间的转化推知,W、X 、Y 、Z 元素分别为 H、C、O、Cl。A 项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为 HO C ;B 项由 ClO2、CCl 4 可以得出元素的非金属性:O Cl,ClC,则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关系为OClC;C 项 Y(O)的氢化物有 H2O、H 2O2,常温常压下均为液态; D 项 X(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 H2CO3,是一种二元弱酸。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3 小题,共 40 分)13(14
14、分) 下表是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 AI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元素,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只有负价而无正价的元素是_。(2)C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_族。(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呈两性的是 _。(4)A 分别与 E、 G、H 形成的化合物中,最稳定的是_。(5)在 B、C、E、F 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6)B、H 两种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所含的化学键类型为_。(7)写出 C 的最高价氧化物与 H 的氢化物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8)写出 B 与 C 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解
15、析:依据元素周期表 AJ 分别为 H、Na 、Al、C 、N、P、F、Cl、Ar、Si。答案:(1)Ar F (2) A (3)HClO 4 Al(OH) 3(4)HF (5)Na (6) 离子键(7)Al2O36H =2Al3 3H 2O(8)Al(OH)3NaOH= =NaAlO22H 2O14(12 分)X 、 Y、L 、M 为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前 20 号主族元素。 X2 是最轻的气体,Y、L 与 M 三种元素的质子数均为 5 的倍数。回答下列问题:(1)X 与 L 组成的最简单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2)X 与 M 组成的物质为_(填“共价”或“离子”)化合物,该物质可作为野外工作的应
16、急燃料,其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Y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_,其含氧酸的化学式为_。(4)L 与 M 形成的化合物中 L 的化合价是_。解析:X 2 为最轻的气体,即 X 为 H,Y 、L、M 三种元素的质子数为 5 的倍数,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质子数可能为 5、10、15、20 中的三个,因四种元素为主族元素,故质子数为 10 舍去,即三种元素分别为 B、P、Ca。(1)形成简单化合物是 PH3,其电子式为; (2)形成的化合物是 CaH2,属于离子化合物,与水发生的反应是CaH22H 2O=Ca(OH)22H 2;(3)Y 为 B,属于第二周期A 族元素,其含氧酸为H3BO3; (
17、4)形成的化合物是 Ca3P2,其中 P 显3 价。答案:(1) (2)离子 CaH 22H 2O=Ca(OH)22H 2(3)第二周期A 族 H 3BO3 (4)315(14 分) 在遭遇冰雪灾害时,常使用一种融雪剂,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XY2,X、Y 均为周期表前 20 号元素,其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 1 mol XY2 含有 54 mol 电子。(1)该融雪剂的化学式是_,该物质中化学键类型是 _,电子式是_。(2)元素 D、E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 2 倍, D 与 Y 相邻,则 D 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_;D 与 E 能形成一种结构类似于 CO2 的三原子分子
18、,且每个原子均达到了 8e 稳定结构,该分子的电子式为_,化学键类型为_(填“离子键”或“共价键”)。(3)W 是与 D 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Z 是第三周期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Z 的单质在 W的常见单质中反应时有两种产物:不加热时生成_,其化学键类型为_;加热时生成_,其化学键类型为_,电子式为_。解析:(1)X 的阳离子与 Y 的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 1 mol XY2 中含 54 mol 电子,则每摩尔 X、Y 的离子含 18 mol e ,可推出其化学式应为 CaCl2,即 X 为 Ca,Y 为Cl。(2)D、E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 2 倍,则其为 He 或 C 或 S 或 Kr,又因D 与 Y 相邻,则 D 为 S,He 、Kr 与 D 不能形成分子,则 E 为 C,C 与 S 形成的分子为CS2。(3)W 是与硫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则 W 是氧;Z 是第三周期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Z 是 Na。Na 在 O2 中反应不加热时生成 Na2O,加热时生成 Na2O2,Na 2O2 中 Na 与 O间形成离子键,O 内部形成共价键。22 22答案:(1)CaCl 2 离子键 Ca2 Cl Cl (2) C 共价键 (3)Na 2OS S 离子键 Na 2O2 离子键和共价键Na 2 NaO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