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解放路中学 20102011 学年度第一学期半期考试初 2012 级(二上) 物理试题卷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16 题 48 分,每小题 4 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并将答案填入后面的表格)1. 国家安居工程的实行过程中,为了使住宅建设讲究居住空间的人性化,建筑师采用双层真空玻璃的优点是 ( )A.防止光污染 B.隔热效果差C.防止噪声污染 D.抗震性能好2.一朵红色的月季花,在阳光下十分鲜艳可爱,可是当它只受到蓝光照射时却“变”成了( )A.蓝色 B.红色 C.白色 D.黑色3.如图 1 所示,所描述的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4.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 )A阳光
2、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现象B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应打开驾驶室里的电灯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平面镜所成的像会变大D在暗室里,为了能从镜子中看清自己的脸部,应把手电筒正对镜子照射5如图 2 所示,为了把太阳光反射到一座洞口朝向正东方向的水平涵洞中去,小明设计安装了一块能够自动调节方向的平面镜 M,如图 3 所示,正午时刻,太阳光垂直地面直射。午后,随着太阳西斜, 应适当(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6. 以下减小噪声的方法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 )A.建筑工地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B.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C.市区内种草植树 D
3、.戴上防噪声的耳塞B湖边夜景C筷子变弯折D汽车观后镜日偏食A图 1图 4M图 227.蜡 烛 放 在 离 凸 透 镜 20cm 的 主 光 轴 上 ,在 透 镜 的 另 一 侧 光 屏 上 得 到 放 大 的 像 ,若 把 蜡 烛 向透 镜 方 向 移 动 12cm,则 所 成 的 像 是 ( )A.倒 立 放 大 的 B.倒 立 缩 小 的 C.正 立 放 大 的 D.正 立 缩 小 的8.下列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A B C D9.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A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B.马蹄声
4、可以沿土地传播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入耳 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10.在放映幻灯时,想在屏幕上得到一个与图 甲图完全相似的放大的钥匙的像,则幻灯片应与图乙中哪种插法一致( )11.下列现象不是应用紫外线的是( )A. 用来识别钞票或商标的验钞机 B. 家庭用的烤箱烤食品C. 在医院的手术室或病房里常用的灭菌灯 D. 适当的阳光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 D12.初三毕业时摄影留念,先有两个同学在花台前拍摄了单人像,接着又用同一架照像机在花台前给全班人拍合影像(暗箱长度指底片到镜头的那段距离) 。这时应当:( )A、 使照像机离人远些,同时减小暗箱长度 B、 使照像机离人远些,同时增大暗
5、箱长度C、 使照像机离人近些,同时增大暗箱长度 D、 使照像机离人近些,同时减小暗箱长度 13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实像,如果这时用硬纸板将凸透镜遮住一半,则( ) A屏上不能成像 B屏上不能成完整的像C屏上仍能成完整的像,但比原来暗 D屏上仍能成完整的像,且和原来的像没有任何不同14.如下图所示是一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四个作图,其中正确的是( )315.如下图所示,是我们从水面上方看到的筷子斜插入水中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16.如图3所示是光线射到空气和水界面时的情况,已知AOF=BOF,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O是入射光线,OB是反射光线
6、 B. BO是入射光线,OA是反射光线 C. OA是入射光线 D.OB是入射光线 请将选择题答案按题号依次填入下表格中.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7.小明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如图 4 所示。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这哨声是由管内_ 的振动产生的。上下推拉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8.在太阳,月亮,宝石,自行车的尾灯,点燃的蜡烛,正在发光的萤火虫,正在放电影的荧幕中,是光源的有_ .(填代号)19
7、.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一是利用 使坐在各个方向的观众都能看见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 ,能使观众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20.身高 1.8m 的王明站在 0.9m 高的平面镜前 2m 处,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21.夜晚,人在马路上从一盏路灯前方走到路灯正下方的过程中,其影子的长度变化情况是_。22.显微镜镜筒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透镜,人眼通过显微镜观察小物图 3A B C D图 44体时,目镜看到的是放大的_像。 (填“实”或“虚” )23.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 (填“厚”或“薄” ) ,折光能力太 (填“强”或“弱”)。24.晓明掉了一滴水珠在书面上,他
8、发现字迹顿时变得很大。此时水珠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选填“照相机” 、 “投影仪”或“放大镜” )三作图题(每题 4 分,共 12 分)24.画出下图中物体 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25.如下图,AB是凸透镜右侧成的像,试作出它的成像光路图并确定凸透镜光心 O 点和焦点 F 的位置。26.完成下图的凹透镜的光路图。四简答题(27 题 2 分,28 题 3 分,共 5 分)27. 旅客在平原上的高速公路上观光,请问在旅客眼里的感觉,公路是越远越宽呢,还是越远越窄?并说明为什么?BABAF F5图 728. 公共汽车夜行时,司机总是要关掉车厢内的灯光,这是为什么?小轿车的前窗挡风玻璃为什么总是要制
9、造成倾斜的?五实验探究题(本题每空 1 分,共 16 分)29、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 和 B 一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 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 7 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填“距离”或“大小”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 的关系;(填“距离”或“大小” )(3)移去蜡烛 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个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蜡烛的像(填“能”或“不能” ),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4)当蜡烛向平面镜靠近的过程中,镜中的像与镜面的距离 ,像的大小 。 (填“变大
10、” 、“变小”或“不变” )30 (10分)如图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6(1)先组装器材,调节烛焰、透镜、光屏,即使它们的中心在_。这样做的目的是_ _ 。(2)在未知焦距情况下,要粗测焦距,方法是_ _。(3)若在实验时测得某凸透镜的的焦距为10cm,当烛焰离透镜30cm时,光屏应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_ (填个距离范围)移动,在某一位置光屏上会呈现一个_ 像。当蜡烛逐渐消耗而变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将随之_。 (填“上升”或“下降” )(4)有位同学摘下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透镜之间(靠近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应使光屏向_(填“靠近”或“远离” )凸透镜方向移动才能使像变清晰。(5) 当烛焰离凸透镜5cm时,光屏上_(“成”或“不成” )像,但透过凸透镜能看到一个 _像。若将烛焰移到离透镜8cm的位置时,可以观察到这个像比刚才的要_ 一些。(填“大”或“小” )六计算题(7 分)31.百米比赛中计时员听到发令枪的枪声时计时。他记录的成绩是 13.69s ,则运动员的真实成绩是多少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