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类型良好习惯和健全人格.doc

  • 上传人:hwpkd79526
  • 文档编号:9207475
  • 上传时间:2019-07-29
  • 格式:DOC
  • 页数:12
  • 大小:32.43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良好习惯和健全人格.doc
    资源描述:

    1、张梅玲:良好习惯和健全人格2008-12-30 09:00时间:2008 年 7 月 10 日 8 时 30 分主持人:张老师演讲的题目是良好习惯和健全人格,下面以热烈掌声欢迎张梅玲老师的报告。张梅玲:老师们大家好!因为开幕时我在外地就没有来,今天是我们会议的最后一天,尽管我的家在西南,我 5 点 50 出来了,但是到这里疲劳就没有了,当了一回明星,又照相又签字,感觉很好。我今天交流的是良好习惯和健全人格,从 2001 年到现在,我跟青少年研究中心一块做了一个全国性的课题,良好习惯和健全人格,十五规划和十一五规划现在还在做。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课题就是这个,这个课题是蛮重要的课题,但是在我们心理学

    2、界是比较薄弱的课题,人格研究的蛮多,世界上各个方面都有很多,卡德尔【音译】人格、艾思科【音译】人格因素,但是如何与习惯联系在一块。大家一想到习惯就是习俗、穿着,怎么这么小的行为能与人格有关。今天把我们七八年研究的想法或者研究的初步成果跟大家做一个交流,在座很多可能是老师,因为这还在研究中,所有研究的成果都是思考东西。研究成果现在集中反映在这两本书,儿童教育培养好习惯,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这两本书是我们十五研究课题的集体成果,由北京出版社出边。另外一本书是我自己写的书,其中一部分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另外还涉及到教育问题,现在已经第三版了。心理学报大的论文都不要,要的是老百姓能看得懂的。老百姓需要

    3、心理学,但是他们不是专门学心理学的,他们要心理学的东西,所以要用老百姓懂得东西表达出来,这属于科普性的,也是我对心理学的教育体会,这本书外面都有。良好习惯和健全人格,这个问题在十五的时候,2001 年时团中央青少年研究中心,那次我们国家要加强道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等等,在教育部文件中特别明白,对我们小孩子来说,我们的思想品德如何有操作性,如何更有实效性,因为很多思想品德,上了半天还是品德行为并不理想,所以教育部提出来,对于孩子来说从培养良好习惯开始。研究课题时他们要听听我的意见,我说单培养良好习惯深度不够,如何把培养良好习惯和健全人格法身一点关系,到底有没有关系没有人说,我们的研究就要做,没有

    4、人说你要试着说说,但是你不能凭空来说,所有研究都要在实验的基础上,就是实践中去做,做了你再说,说得对不对大家再来讨论,最后肯定会出来,因为我们教育心理学有一大块内容叫道德品德,一般讲道德情感、道德认识、道德行为,道德是社会规范,把道德如何变成每个人个人的行为,这就是品德。心理学上有品德和道德,这方面的研究我们前辈老科学家,北师大张志光老师等很多老师都做过这方面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基本都是从品德的角度。在心理学领域中还没有从习惯的角度,到底有没有关系呢?这么一个小小的行为习惯跟人各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十五的课题研究了这个问题,没有人研究到底有没有关系,我们靠时间来说。我们的研究大概是这样,基本我们

    5、点面结合,全国四百个点,在座很多老师可能都搞过这个课题,400 多个点,但是作为研究面不可能这么大,一定要有深入的研究,要有点,所以我们分了很多点,比如北京、广州以及东北地区,在北京学校,习惯如何与人格发生关系,我们在北京做了实政性研究,依靠北师大的博士研究生做了一年研究,我们先做开放性问卷,有老师、家长、孩子的,认为有哪些好的习惯、不好的习惯,列出来后我们归纳为三个方面十二个指标,这是十五研究的问题,大概研究的情况是这样。为什么习惯很重要呢?这是具体的资料,05 年 2 月 28 日新闻晨报登的,一位王女士发现孩子的学习效果明显提高,非常高兴,原来孩子做作业磨蹭,学习也不好,最近掌握了科学的

    6、学习方法,成绩提高的非常快,为什么呢?王女士说他做了十件事情,这些事情不是什么大的事情,第一个行为,花十五分钟列出来今天学习、生活、娱乐的单子,最重要的排在前面,这很简单。避暑我今天要读什么书,做什么作业,最重要排在前面。第一项没有做好不要做第二项,我们企业家管理也是这样的。第二,因为小孩上课时注意力不能集中,所以用我们心理学语言暗示的方法,在上课前握半拳,另外语言暗示说,我要全心投入当堂消化,老师还没有进教师前握半拳及嘴巴说我要全新投入当堂消化,说两三遍。第三个行为,课间空隙时会议一下刚才学习的回忆,比如一堂课侠客,不要马上去操场上去,今天讲的是什么,简单回忆一下。因为当场回忆与过了一两小时

    7、回忆,过了一天回忆,记忆流的程度不一样,这是普通心理学大家都知道的理论。我们把心理学的这些理论用在提高学习效果上。第四个措施解完一个典型的题要总结一下,这个解题思路是什么,我怎么解成功的,我的切入点找的很好,或者这个题相关知识先复习一下,总而言之,总结一下解题的思路。就像课程表进行了修改,原来是基本知识、基本只能,现在还强调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基本的活动体验,这就反映了一个孩子学习思维的发展,很重要的在于总结。第五个行为,睡觉前十分钟默默想今天的行为。这是根据生理学的原理,我们人的记忆 24 小时,不是什么时候都是一样的效果,一天有四个阶段记忆效果比较好,这是相对来说的。第一是早晨起来,比如你六点

    8、起来,六点到七点记忆效果比较好,所谓好可能是我这一小时花 20 分钟记 20 个单词,而其他时间要半个小时才能记 20 个单词。原因很简单,因为早晨起来,没有干扰,很清晰。第二个是八点到十点,这个时候记忆效果也比较好,第三个阶段是傍晚六到八点,第四是睡觉前一个小时,比如我的习惯十点半睡觉,那么九点半到十点半记忆效果比较好,因为睡觉了,外面干扰都没有了,你记忆也比较好。第六个行为,花三十分钟锻炼身体,磨炼意志,人的记忆很重要,首先要身体健康,对于学习来说最重要的是大脑清醒,大脑清醒重要原因是大脑里有氧,氧从哪来?主要靠血输送到我们的大脑,如果我们运动半个小时,血液中含氧量可以从不运动的一千提升到

    9、四千,运动血液中的氧增加了,那么输送到头脑中的氧也多了,所以有时候头晕脑胀的时候散布就好了,也是这个道理。另外一方面是培养意志力,我们快过一个月就要开奥运会了,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奥运会的意义到底在什么地方?当然奥运要告诉大家什么是中国,今天的中国让全世界人来看看,尤其是 5 月 12 日汶川地震后,真的让全世界人看看什么是中国人,中国人的凝聚力、爱心,我们要把这种精神用到奥运会上来,奥运会开完后呢?这是每个中国人要思考的,我个人感觉奥运会的真正意义是我们要把奥运留在中国。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奥运精神更快、更高、更强、和平、友谊、进步,把这精神留在中国,这就是我们的财富。奥运会

    10、不可能都在中国召开,但是这种精神留在中国,是中国强大的力量。另外作为中国人,通过奥运会应该把运动变成习惯,如果我们的青少年都能把运动变为习惯,我们的体制不会下降,青少年研究中心近二十年的研究,我们中国三亿六千青少年,身体情况不乐观,现在每个地方都知道,要加强体育课,另外体育分数从 30 分增加到 60 分,因为孩子调查,每年体重不断增加,身高不断增高,但是体制在下降。有个中学 45 学生,跑 400 米跑到最后只剩下 5 个孩子,400 米都跑不下来,跑 100 米有些人就下来了,这样的青少年头脑再聪明再能干,他能奔小康吗,没有物质基础,身体不健康。我们花三十分钟锻炼身体,要把运动变成习惯,这

    11、本身就是非常好的研究课题,如何把运动变成习惯,我在北京一些学校,让他们作为家规来训练,比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自己为了奥运会,要把运动变成习惯,我们家每天每个人必须锻炼半个小时,锻炼项目根据每个人的年龄特点自己决定,作为家规,这很好。如果你今天没有锻炼,要惩罚,怎么惩罚?他们家在八楼,如果今天没有锻炼,回家不要乘电梯,一楼爬到八楼,当然还有其他的。像南京,中考有个调查,让我们也考虑一下,现在青少年的健康真的不理想,南京中考体格检查有 15%的青少年不合格,不合格病两种病,一种是肥胖,超重占 7.5%,第二是营养不良,不是说吃的不好,是酸碱不均衡。我们孩子从来不喝白开水,喝的是饮料,不是说不能,但

    12、是把它作为主要的东西那就酸碱不均衡了。把运动作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第七,对做错的题要分析原因,错误的根源,如何纠正。我们说做对了做错了都是个结果,行为的结果,作为我们老师,作为我们搞研究的,你的兴趣不能完全在结果,我们研究是应该研究结果背后看不见的东西,就像我们看小孩,我们看他的行为是看得见的,作为研究你要研究行为看得见后面看不见的东西,你要研究。老百姓的话来说,行为看得见的是个结果,看不见的是原因,就是因与果,我们科学研究很重要的是研究因与果,这些结果是什么原因,哪些因素,不同年龄是否有不同的因素,这就是研究它的因,把因研究出来变成一定规律,把这个规律再应用到实践中去,这就是研究的实际效应。

    13、所以做错题这是个结果,重要的是我们家长要分析孩子错误的原因,错误的原因是对做题没有信心,是心理上的自卑,还是属于基础知识不好,还是学习习惯不好。我们国家中考高考刚过,每年都有习惯不好而分数应该得到的高度没有得到,我们要分析原因,把原因找出来,根治,才能成绩提高。第八个行为,当孩子做完作业后要反思一下,哪些做的好啊,我今天做题为什么做的快呢?原来我在做题前花了十分钟把今天老师讲的东西想了想,所以今天做题比较顺,解决问题我们从大脑皮层提取必要的知识,如何快一点提取呢?我做时先想一下老师讲了什么,这就激活了做题的必要知识。第九个行为,找到自己的榜样,找机会和他们交流,自己哪些方面要改进,这是社会行为

    14、学家板多拉【音】大家都知道,对于我们教育特别有影响的两个强化,一个是替代强化,一个是自我强化,替代强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有用,替代强化实际就是榜样作用,在我们教育心理学应用替代强化,比如我语文还行,但是语文丢分丢在文言文方面,说明我语文文言文方面不好,找一个文言文好的,比如我写作文不行,就找一个写作文好的,把他作为榜样,榜样不要找的太远,找身边的。比如我作文写的不好,我在班里找个作文写的好的,把他作为交流,把他作为替代强化的榜样。你作文怎么写的这么好,我怎么写不好,孩子跟孩子说比老师跟孩子说更好,因为是同龄人,同龄人有共同的思想、共同的语言,更容易接近。他能做到我为什么不能做到,他是 13

    15、岁,我也是 13岁,我也是这个老师的学生。第九点,根据自己的弱点找到自己的榜样。最后一条,写了计划后每天看一遍到两遍。我们刚才讲的是发生在我们身边家庭的事情,孩子学习不好,通过这样十个行为,孩子学习成绩提高了,很多习惯也改进了,这样一个报道告诉我们什么呢?看来不要小看这十件事情,这十件事情都是行为,如果把这些行为变成习惯,你想学习能不提高吗?肯定提高,这又提高意志力、责任心,看来我们从王女士家庭的十个行为,如果把这些行为变成习惯不很好吗,看来不要小看我们的习惯,小看我们的行为,因为我们要做成一件事情都是靠我们去做,做就是一个活动,孩子是在活动中发展的。任何一个活动都有很多的动作来组成,比如说我

    16、们现在学校都倡导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个学习活动,合作学习怎么有效,重要的是合作学习相关的一些动作你要熟练。比如说合作时你怎么说,你怎么听,你怎么跟别人交流等等,如果这些都做的很好,那么你得合作学习才能有效。所以看来,我们的习惯不像大家想的,习惯就是一些很简单的跟人格有关系,看来我们的习惯如果形成得比较好,的确能够改进我们很多工作的效果。这十条看来很简单,但是做到了,我们操作性的实施强化能提高我们的学习效果。这是我们从一个案例来说明这十条,如果都做到,你的学习肯定上去了,当然我们很多都有习惯问题,看来习惯真的很重要。下面讲讲什么叫习惯,这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习惯是相对稳定的自动化行为,大家想想,

    17、我早上起来先洗脸还是先刷牙,这是自动化的行为,根本不用想。习惯行动中有两个转化,我们孩子习惯的形成,开始是被动的,慢慢主动、自动,这两个转化,作为我们研究要研究什么?我们每个孩子不同的年龄,不同的习惯,如何从被动转入到主动,这是我们要研究的。我们这两个转化,是在十五研究时感到有些孩子开始是老师要求他的,慢慢老师补要求了他也做到了,这也变成主动了,最后想都不想就自动的,无意识的了,这样的转化,根据我们研究来看,一个习惯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根据有关研究,一个习惯形成,初步形成起码 21 天,真正形成三个月。比如张老实说的要把运动变成习惯,我现在每天锻炼半个小时,这样做一天两天一个礼拜都没有问题,问

    18、题是三个礼拜能不能坚持下来,三个礼拜坚持下来,三个月如果都能做到,肯定你每天锻炼半个小时跟吃饭一样,变成自动化的东西。我们的研究是什么?研究孩子如何从被动到主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习惯、不同的年龄阶段需要的时间,一些措施,有些什么不一样,这些东西研究出来对于我们的教育非常有贡献。如何变成自动,根据研究有两个转化,我们当老师的要关注两个转化到底是如何转化的,需要的时间、需要的内容、需要的方式等等,这两个转化是我们研究中第二个。第三个,我们对习惯,从不同角度得出了一些纬度,一些纬度得到老前辈的赞同。从习惯有积极的习惯和消极的习惯,我们在座的每个老师都可以想想,你现在有哪些好的习惯,不好的习惯,不好的

    19、习惯当然不利于你的学习和工作,良好的习惯可以提高你工作、学习、生活的质量。另外从时间讲,有传统的习惯和时代的习惯。传统的习惯,比如我们尊老爱幼,中秋等,这些是传统的,我们说好与不好不要用传统时代来分,今年恢复了很多传统的东西,学校也可以研究这个问题,如何创造节日文化对学生进行教育,不要中秋就吃月饼,这背后对孩子成长有意义的东西,节日是氛围,在这样的氛围进行教育效果很好,完全可以研究节日文化对孩子思想品德的作用。把现在的节日和传统节日结合起来,9 月 10 日教师节,如何让节日使孩子形成尊敬老师。这有个社会氛围,有很多很多东西。时代性的习惯,比如我们现在孩子一定要养成善于交流的习惯,朋友多一点,

    20、很重要的一个行为习惯,让孩子养成五分钟能发现别人优点的习惯,不仅孩子,包括我,包括大家,如果你能养成五分钟能发现对方的优点,这变成你的习惯,你朋友不会少,朋友多了路好走。但是人往往有个惰性,往往看到自己的优点看到别人的缺点,这样你的朋友不会多,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今天我们合作型的社会,我们非常重要的是要发现别人的优点,关于老师要善于发现老师的闪光点。个人接触马上发现他的优点,哇,他对人比较热情,他谈话比较热情,我的意思是跟别人接触,要养成首先快速的发现别人优点。这是时代要求的。又比如说,我们要养成善于发现问题的行为习惯,到什么地方去,来开会也好,听报告也好,参观也好,在你的思维当中,总要说这

    21、是什么,这为什么,多一些为什么,这是时代所要求的,因为今天我们培养创造性人才,我们今天到这里开心理学会,大家听了很多报告,每个报告不在于更多的句号,在于产生更多的问号,你就成功了。为什么这样,这怎么做,多一点问号带回去,就是你前进的开始,人不怕有问题,人最怕的是没有问题。从心理健康来讲,没有问题就是心里老化开始,人总是要不断的有问题,为什么我很喜欢我的工作,我是搞研究的,搞研究的最大特点是越搞问题越多,不搞什么问题也没有。就像老百姓说的,什么事情不做就什么错误不会犯,但是问题是你前进的资源,把问题解决的不就前进了,如果没有问题,也不知道怎么解决问题。另外还有很多很多的习惯。从水平上来进有动作性

    22、习惯和非动作性习惯。我跟研究生讲课时我讲了动作性习惯和智慧性习惯,后来学生提意见,说智慧性习惯,那么动作许多智慧了,也是个问题,后来学生提了意见,说张老师,还不如让人家毛病找的少一些,讲动作性习惯和非动作性习惯,这样就没有问题了。比如我洗脸、刷牙、开车,这都是动作的,但是如果养成这么一个习惯,我做完一件事情我总要听听别人的意见,这许多什么其他的动作,我做完事情总要听取别人的意见,如何下一次做的更好,这不能拿洗脸、刷牙、开车动作来说了。有的人做事情以前,总要听张三李四的意见,有的人决定就做,这不一样的。我们很多习惯不要停留在非常低层的,就是洗脸、刷牙等等,我们还有很多动作,像反思等,这些行为和大

    23、动作不一样。另外从文化讲有地方习惯和不同文化,从性质来讲有公德习惯和个性化习惯,公德就是你的行为影响到大家,比如我们在地铁、公共汽车、电梯里大声说话,你当然有自由,但是要考虑一个人的素养、品德在什么地方呢?思维方法很重要,你的行为影响不影响别人。比如我们开会,大家要求把手机关了,我可能没有关,大家跟我交流,你一个人手机响了,你的手机响影响了大家听,你的行为影响了大家,这叫公德。中华文化有个很不好的,我们中国人不太注意公德,因为我们公建社会多少年,关心两个廷,一个朝廷,一个家庭,对朝廷要忠,对家庭要孝,这是多年的文化留下来的,就是没有公德。这次奥运会提出北京市民要做什么什么,让人家看到现在十二一

    24、世纪的中国人,砀山他到北京,每个市民的形象可能就代表我们中国的一个形象,所以都有很多要求。包括出租车司机,都不能光头,要留点头发。这就是形象的问题,还有出租车司机都要学外语。你一个人人家看你是中国人,我们个人的东西一定要维持我们中国人的形象,这就是我们公德。个性化的习惯不影响大家的要尊重。比如今天女同志挺多,女同志喜欢吃临食,男大鱼大肉,这是生活习惯,我也没有影响大家,有一些女同志一边看书一边吃口香糖,也没有影响你,这个性化的习惯要尊重,我们要发扬个性。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认为对习惯我们要从多方面、多维度看习惯,习惯不是简单的穿衣洗脸这个问题,习惯从这方面研究。我们来看一下这个资料,这是比较

    25、典型的,心理学有对人格的研究,大家在教科书上看得比较多,是卡塔特的十六因素,通过 187 个题,这都已经本土化了,187 道题,十六个人格,稳定性、支配性等等。第二个人格比较多的是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人格三因素,有内向性、外相性、神经质倾向,神经兴奋和一致、强度等行为。另外精神质主要指社会适应有关的的,有的对社会比较热情,有得比较冷漠。我们一般讲到人格都要提到这个心理学家。目前我们比较多的,或者国内用得比较多的是大五人格,这是根据前人的一些研究总结出来这五个方面,现在我们各个学校,或者心理咨询当中用的人格量表,我们心理所也搞了人格量表,大部分是从大五人格角度考虑。因为卡塔特十六因素太多,艾森克

    26、三个方面又显得少。现在大部分用的大五人格,大五人格是开放性、谨慎性,外向性、情绪性等,从人格内涵来看看是不是跟习惯有关系。我们现在说开放性,人格是这样,好象一把尺子,这里可能是高的,这里可能是低的,每个人在这把尺子上找到一个点,人格也不是说这一定好,那个一定好,主要是看你做什么事什么时候,比如内向性的人,对于社交性有缺点,但是在某些方面,内向性人更稳重、更仔细,做某些事情更好。高开放性人心理特点是什么特点呢?富有想象力,比较关注内心的感受,欣赏知识和艺术,具有独立的判断能力,敢于质疑权威,大概是这些内容。今天我们讲的课题是良好习惯跟健全人格,你们看一下,比如富有想象力,富有判断力,能够质疑权威

    27、。如果我看了本书,听了个专家报告,某某老师,我不同意你这样说,我认为怎么样,当然质疑权威已经变成行为,有的人特别容易挑毛病,有的人就不容易,这就区别开来,这都是行为,这个行为不管听大的报告小的报告,不管在什么场合,主要给别人挑问题,已经变成自动化的行为。老百姓说这个人特别刺头,这就变成习惯了。当然这个行为不光完全是他的人格,但是很多行为结合起来,内化起来,就是构成了人格非常重要的基础。看来我们假设是有一定的道理,我们十五课题、十一五课题基本假设,健全的人格跟我们青少年养成良好的习惯很有关系。是什么关系呢?下面要说的,我们研究出来后我们要得出可能是这样的关系,习惯并不等于人格,但是人格跟我们的习

    28、惯有很重要的关系,这是我们的假设。第二个假设,我们青少年通过培养良好的习惯,能够促进他健全的人格。我们通过这样的研究,因为搞研究人要提出一些假设,你的假设要靠试验设计来做,来证明你的假设是否成立,这就是研究。当然我们的研究不是简单的是和不是,这里有很多为什么,可能某部分有,它的关系是什么程度,习惯并不等于人格,但是人格跟习惯肯定有关系,这要研究。低开放性的人往往比较封闭,循规蹈矩,喜欢固定的生活和工作模式,缺乏创造性。尤其上了年纪许多人,有些老同志很开放,接受新事物很容易,有一些认不是,就属于低开放性,比较封闭,另外什么东西都喜欢比较固定的。我的那位先生他就属于这类型,他洗衣服从来不用洗衣机和

    29、洗衣粉,都用原始肥皂。他不能接受太多新的东西,当然他也不是完全不对。最近去上海,他母亲病危,去上海,上海天气特别热,家里也有空调,但是我妹妹说他不用空调,说让他买个电风扇,他也不买,就买把扇子,他说人要出汗,不出汗就不好,这也对,但是他也很古板,一些新的东西不接受。这属于低开放性,不要说低开放性不好,还有具体分析,我们对任何东西的回答,尤其是人格,不要简单说好与不好,针对某些情况,任何事都有利有弊。你手洗衣服还锻炼身体,也没有什么。我讲了以后大家头脑中要有一个理念,这都是人格,人格都有很多小的,按照艾森克来说,认为内向、外向,外向是活泼、冲动的,这是表现,另外下面还有很多,艾森人格层次实际就是

    30、我们的理论基础,最底层就是行为习惯。我们再来看谨慎性,高谨慎性的人目标性强,意志坚定,行为规范,有责任心,在学习、事业上容易获得比较高的成就,但是容易出现过于挑剔、工作狂的问题。这次一位护士在汶川地震,他母亲去世了,但是她看起来一点不难受,天天工作,她已经心里不正常了。然后我们让她回忆她母亲的情景,后来大声哭,这就好了。低谨慎行人,不是说缺乏道德原则,他也知道,他不是不知道,但是知道的东西很难付诸行动,他也知道看课外书很重要,但是很难在行为上很难做到,表现在做事情非常粗心,效率非常低。他很难把想的、说的付诸行动,也就是言行不一致,责任心很低。第三是外向性人格,高外向性人喜欢社交活动,像同学聚会

    31、非常热情,做事果断,特别喜欢交朋友,活泼健谈,喜欢寻找刺激、乐观,充满活力。底外向性人表现沉默寡言,有一些痴呆。第四是宜人性,核心是爱心,高宜人的人特别有同情心,乐于助人,相信别人是善意的。低宜人人以我为中心,对他人不具有同情心,喜欢与别人竞争,不善于合作。最后一个人格是情绪性,容易产生非理性行为,难以控制自己的冲动,对压力、情景更难应付。06 年我们甘肃兰州杨丽鹃事件,就是非理性,他有情感不理智,为了他女儿高兴,因为没有跟刘德华单独在一块,就跳湘江。昨天妇联给我送了一个材料,几篇文章让我看看,其中有一篇文章说,父母应该淡化给孩子的爱,这个爱画引号,就是过分溺爱。当代与孩子关系应该是父母加朋友

    32、,亲情加友情,理智加情感。对于情绪性人,我们心理救助方面,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救助内容,北京南部接受八个地震孩子在那里上学,这八个孩子到他们学校后,全体学生热烈鼓掌欢迎,但是这些孩子特别害怕,以为又地震了,这就是情绪,情感很冲动,把鼓掌声音也看成地震,说明神经系统控制能力很差。低情绪的人脾气比较温和,情绪比较理性化,比较冷静,应该说低情绪更合适一些。为什么要把大五人格内容讲出来呢?我的目的很简单,看来我们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培养他良好的习惯是途径之一,很重要的途径,尤其对十四五岁的青少年来讲。这样的研究也许对我们学校的道德教育工作,找到一个比较可以操作的切入点。我们道德品德多少年来,不是没有做,

    33、做了很多,上课、讲道理,主题会很多,但是为什么有效性不是很理想,所谓不理想是劳动与收效没有成正比,这不得不让我们考虑为什么,原来我们多年德道德教育说教太厉害了,停留在你应该怎么不应该怎么,这当然应该说,但是对于青少年你怎么说,用什么样的行为,空空的。我们任何一件事情,心理学非常强调行为,因为人都是做出来的,像奔小康,你不能只说,一边靠老百姓用你的劳动、智慧做出来,所以人的行为非常重要。看来我们培养良好的习惯,看大五人格表现都可以看成行为,我对这个事情非常理性,整合起来就变成低情绪人格,有的人做什么事情都特别冲动,这都是行为,看来我们这个研究课题真的可以找到一个切入点,健全人格我们通过培养良好习

    34、惯是可行的。我为什么要说大五人格呢?说明我们的课题研究是有理论基础的。习惯形成的原则,在我们研究过程中有这样四个原则,习惯培养有关键性的原则,习惯培养有差异性的原则,习惯培养有一致性的原则。习惯培养有正比性的原则。你遵守这些道理做的可能比较好,你没有遵守可能做的差一点。习惯培养是关键性的原则,这个现象发现,小孩身上,在一岁半左右,可语词汇量增加会非常多,另外抽象思维是五到六岁之间,另外相对性,左手右手,对三岁小孩来说让他伸左手,他可能伸右手,通过研究一般要在六七岁左右。很多心理学的研究都告诉我们,孩子某些能力,某些东西的发展都有比较好的一个阶段,所谓比较好是,我花的时间少收效大。你跟三岁小孩说

    35、三加四等于七,我相信你讲几遍他也能告诉你三加四等于七,但是这个七对他将来的智力发展意义有多大是个问号。另外这个七现在我花了半个小时,我到了五六岁两分钟就解决了,所谓关键和最佳什么意思呢?就是我花的时间少收效大,儿童的心理发展都有个比较关键的年龄阶段,某一方面在哪一年龄阶段,比如言语,我们要早接触,生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早期孩子言语能力的发展。在怀孕开始的时候,到一岁左右,这个时候言语是蛮重要的,言语大脑皮层的区分度比较好,敏感度特别大。这时候如果接触多种外语是不会混淆,过了这以后可以接触更多的外语,但是容易混淆。所以幼儿园学 ABCD 会不会与拼音混淆啊,小孩子不会。如果小孩从小,在婴儿的时候多

    36、种语言接触对他将来学外语有好处。大了也可以学,但是容易混淆。像我到时北京 23 岁,现在一听我的口音就不是北京人,到了 15 岁学地方语言和外语,那么肯定学的不地道。因此习惯培养的关键期是在幼儿,原因很简单,我们孩子从妈妈肚子里到了外面,什么都想知道,另外要适应社会,大人的教育是把他变为社会的人,在适应社会,适应过程中有很多问题,我怎么在班里学习,怎么吃饭,很多事情都要做,做是个行为,行有自动和被动的,如果从小给他养成比较好的习惯,比如客人来了要热情,你听别人说话应该眼睛对着对方,另外不要随便打乱别人说话,你适当的时候打断别人说话那么证明你在注意听。我们年龄越小,养成好的习惯,那么一生难忘。案

    37、例很多,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想到,我有什么好的习惯,什么时候形成的,绝对不是现在,是小的时候。大家肯定一问,到底多小呢?当他做第一件事情的时候就告诉他这件事情怎么做。比如写字,他第一次写字,你只要告诉他,写字应该什么姿势,你告诉他他就这样。最近在徐州给家长讨论孩子问题,一个家长说,现在我不在孩子旁边,他什么题都做不出来的。这就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北京一个小男孩,妈妈骑自行车带他到学校,结果忘记了书包忘带了,然后妈妈赶紧回去带,小男孩回头说“傻冒”,这就是妈妈给孩子培养的习惯,到了 12 岁还不知道书报应该自己背,这不是孩子的错,这是妈妈的错。一个小孩上学连整理书报、做作业等等都要由大人决定,这没有责

    38、任性,以后大的工作有什么责任性,责任性就是人格因素,所以关键期非常重要,记住,当他第一次接触一件事情,应该怎么做,因为他是孩子,我们很多教育要传承,告诉他应该怎么做。在做的过程中我们要加强体验教育。另外差异性原则,比如我要看书,这是个行为,我是默读还是朗读,还是怎么看,每个人不一样,不要一模一样,每个人要有差异,我们之所以互相学习,因为我们之间有差异,差异是精彩的。我们在习惯形成中,千万不要形成大家都死死的一模一样的动作,变成机器人。像有些训练,大家动作都一样,我们很多习惯一定要尊重差异,做同样事情我可以找我合适的方式,有些人学习是冲动型的,有些依存型的,但是我都很认真,变成习惯,怎么做要尊重

    39、个性。另外一致性原则,我们形成行为习惯老师要求他怎么做,家里要求他怎么做,这要一致,今天我们的教育难度在什么地方?不一致性太大,我们目前在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中,我们转型期的不规则、不理想的大环境给我们学校教育,给我们的青少年教育带来了很大难度,就是不一致性。老师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责任心和习惯动作,回家后妈我帮你洗菜,不用不用,你去学习。这有不一致了,很多不一致带来我们很多教育的无效性,我做了但是效果不理想。我们行为习惯形成中一定要强调一致性。另外是习惯培养的整体性,习惯是一种行为,但是习惯养成我们要尊重心理学的知情毅,比如我要培养每天读半个小时课外书的行为习惯,你首先要了解你为什么看课

    40、外书,你今天看明天看,要坚持下来才能变成自动化,要有意志力,我们行为习惯是行为,但是我们要让孩子做到自动化良好的习惯,一定要注意知情毅。在成都市做过一个案例,培养一个小孩纠正行为习惯,这个小孩在班里随便乱说话,一个不好的行为习惯纠正有反复,我们纠正他,过二十多天基本稳定,从案例来看,行为习惯的形成之所以又回复,本来要改了,但是毛病又发了,在形成过程中我们要有意志力。下面讲一讲习惯形成的途径,这都是我们十五研究课题的研究结果,第一是潜移默化的榜样教育,第二是主动参与的体验教育,第三是目标明确的训练教育,第四是教育实践的强化教育,最后是日常生活的细节教育。习惯如何来形成,榜样教育原理很简单,孩子最

    41、早的学习是模仿学习,爸爸妈妈特别爱整洁,孩子也爱整洁,我大女儿的孩子到五年级去澳大利亚,去了后,他说就你们家孩子没有丢一样东西,他妈就是这样。他的皮鞋很多,皮鞋外面都拍了照片,都非常整齐。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孩子最早榜样教育,加强这方面的教育,要让孩子做到自己要主动做到。另外是体验教育,我们教育两类,一类是传承教育,但是孩子成长很重要的是体验,体验去参与了,参与中感觉到的东西很重要,有很多不能一传承的。比如母爱很伟大,他当了母亲才知道母爱的伟大,因为当了母亲才知道生一个孩子多么艰难,育一个孩子多么艰难,没有结过婚,生过孩子,对于母爱的体验跟当过母亲不一样的。女同志当了妈妈后,对自己

    42、的妈妈会更好。汶川地震是国难,但是地震过程中四川老百姓非常坚强,通过这一次难,但是从中我们也得到了很多东西,体验到很多东西,我们通过各方面献爱心,我们通过 5 月 19日三分钟默哀,我们都体验到当今的领导、国家,对一个老百姓,全国人民三分钟默哀,当时我在西安,我不知道你们默哀时心里说了些什么,我在西安三分钟默哀时反复说,死者安心,活者加油。为什么现代火炬传递,最后从四川传到北京,很重要的是把顽强的精神,不屈不挠的精神带到奥运会来。我们中国人每个人,经过这场国难,我们都体验到很多很多的东西,体验到什么叫中国人,体验到什么叫爱心,体验到中国人的凝聚力,在困难面前也体验到了我们八十年代后、七十年代的

    43、人,不像过去想得那样,这都是体验。经过体验的东西,那是非常深刻的,可能终生受益。对孩子来说,良好习惯的形成,比如我们天凉因此多穿衣及有一些孩子特别倔,让他穿他不穿,你让他体验一下,不穿衣服冷的感觉是什么,他以后就不敢了。对今天的孩子来说,希望我们老师能不能搞这样的课题,让孩子体验到失败是美丽的,现在我们孩子只能表扬,一批评就哭,让他体验一下,体验失败是美丽的。这道题你不及格老师也批评,但是你把原因找出来,下次改了分数提高了,让他明白每次失败都在接近成功,重要是找出原因。这就要实践,不能只说,一定要参加很多活动。像我们心理援助,不光说,要搞很多团体活动,让他感受到力量和爱。所以我们在习惯形成过程

    44、中,请大家关注创造很多活动,在活动中让孩子体验到某一个道理,把这个道理变成一种行为,这是比较好的。训练教育不用说了,比如训练他集中注意力,训练他说话声音大,训练他对客人热情,这都是训练。最后说我们习惯的形成要强调日常生活的小事情,很多小事情反映你的行为,这些行为某种意义上反映你的人格,要关注细节。下面讲一下少年儿童三大主要习惯的培养,这是十五的研究成果,一个是做人的习惯,一个是做事的习惯,一个是学习的习惯。做人习惯的核心是爱,我们作为行为来研究的话,这样爱画成主要行为的指标是什么?第一是真诚待人,第二是诚实守信,第三是认真负责,第四是自信自强,这四个指标我们做研究时,每个指标下面还有很多具体的

    45、行为,这样正好和艾森克人格下面分很多人格层次是相吻合。这是一个案例,光明小学“我能行”,他们搞了我能行的教育,并且搞了很多活动。具体操作意见是要建立校规家规,另外关心弱势群体,参加热心活动。这次地震也是进行了一次爱的教育。从小要文明礼貌,这里一个案例是四川成都双流县小学,学校里规定,能向老师主动问好,第二是服装要整齐,第三是用礼貌用语与别人交往。对家里有三个规定,要记住父母生日,能够主动帮父母接待客人,上学时跟父母说我走了,这非常具体。学校这样要求,家里这样要求,在社会上是这样要求,社会上碰到熟人要主动打招呼,乘车时主动给老弱病残让座,商场买东西要排队等等。良好习惯的形成,家里要求什么,学校要

    46、求什么,社会上要求什么,这对于小孩来说是一致性,这样才能形成人格,不一致不行。第三要学会尊重、宽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到言行一致,另外要发现自己的优势智慧。我们做事的习惯,具体四个指标,遵守规则,讲究效益,友善合作,合理消费,四个指标下还有很多具体的行为。具体建议,要开展实践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中体会规则的重要性。比如你是幼儿园孩子,你做游戏,你要遵守规则,你为什么输?因为你没有遵守规则。一定时间完成一件事情,在实践中体会成功是精彩的。要发现别人的优点和进步,刚才我说 5 分钟发现别人得优点。学习习惯的核心是创新,具体指标是学习要主动学习,第二是独立思考,第三学用结合,第四要总结反思,做人做事

    47、学习我们都有四个具体指标,四个具体指标下面还有具体行为的要求,比如我们学校是搞主动学习的,这个学校主动学习有主动育习等,这都是具体的行为,一旦变成习惯了,这些指标做到后,然后学习要创新,做什么事情都非常认真、非常负责,这就变成人格特征。具体建议是要培养爱读书、会读书,要会用工具,要培养孩子的求知欲望,欣赏孩子的傻问题,善待孩子的破坏行为。给孩子自己的空间,让孩子学会思考,善于反思,这些具体建议对于老师、家长来说应该怎么做。这是习惯跟人格到底是什么关系,我们用这么一句话概括,习惯跟人格,良好习惯的积淀、整合、内化、泛化、升华建构健全人格的重要资源。现在我们还在搞一些追踪研究,对小孩培养良好习惯,

    48、看长大以后。比如山东度狼口镇,把课堂还给学生,要追踪到大学,他的自学能力能不能对学习效率有利,具体做都是从行为做的,要自己预习,上课发表意见,这都是行为习惯。现在孩子已经追踪到了大学,从追踪材料可以看出,从小培养良好习惯对他健全的人格有多么重要,而健全人格是我们成功相当重要的,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讲过,一个人智慧上的成就往往依赖于人格上的伟大。老百姓的话是要成才先做人。老子的话:天下大师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看来我们都要从小事情做起,把简单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好习惯必然能带来好人生,在巴黎开了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问他怎么这么成功,什么样的教育对你那么有影响,幼儿园,幼儿园老师告诉我有吃的大家

    49、要分着吃,他认为幼儿园对他的影响最深,这些都是行为习惯。看来我们从小养成行为习惯真的很重要,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每个人都不一样,成为最好的自己。今天我们搞心理学也好,教育学也好,育人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很多人写了书让我题词,我这样写,写自己的书,走自己的路,做最好的自己。你不能成为湖中的大章鱼,我可以做湖中的小鲈鱼,不过我是湖中快乐的小鲈鱼。衡量一个人的成败,不是他尺寸的大小,是他能不能成为自己。我们的会为什么叫中国心理学家会,不要小看自己,只要好好研究琢磨一下孩子,我想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心理学家,不是在于你是在北京还是在哪里,每个人都要做最好的自己,就是这样的道理。最后给大家四句话,因为我们都是老百姓,平平常常才是真,实实在在才是美,本本份份心无愧,潇潇洒洒活一回。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良好习惯和健全人格.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920747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