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纪念 31 中的苗校长苗君走了,接到同学的电话我带住了,身体多么棒的人啊,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他热爱的学校,他喜欢的学生,他倍感自豪的教师岗位。元月 13 日上午,我们班的十几位同学去为苗君送行,教育局领导来了,他正教着的和曾经教过的学生都来了,共过事的教师和学生家长也都来了,第 31 中学的金校长在致悼词时哭成了泪人“教育者的良心应该是一颗滚烫的心”教师之崇高,在于奉献自己的生命点亮学生的灵魂。苗君出生在沛县一个偏僻的乡村,从小就崇拜老师这个职业。1990 年走出大学校门后,在徐州市三十一中学一干就是 20 年。无论是当老师还是做领导,他都坚持一个信条:“一个教育者的良心应该是一颗滚烫的心”。
2、苗君对工作追求完美,有一股不服输的倔强精神。他从不追求名利,不计个人得失。每天,迎着第一缕朝阳站在校门口的是他;夜幕降临,巡视完校园最后一个离开的还是他在三十一中,谁都知道苗君是最能吃苦的。他常说:“教学生是个良心活,欠一点功夫都对不起家长和孩子。 ”苗君从参加工作就一直担任班主任,凭着无限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技巧,他成了三十一中“问题学生”的教育专家。苗君认为“问题学生”就像是生病的孩子,他们的内心是痛苦的,最需要别人的关怀,作为教师绝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他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记录着每一个“问题学生”的脾气、秉性、兴趣、特长,甚至连他们最崇拜的歌星、球星,也作了详细的记录。为了转化“问题学生
3、”,苗君不惜心血,学生爱听流行音乐,他就买来唱片和他们一起侃歌星;学生爱写诗,他就找人修改后帮学生发表;学生打了架,他就不辞辛苦去家访,和家长、学生谈心直到深夜学生小文因为经常受到父母打骂而多次离家出走,甚至还有了轻生的念头。苗君知道以后,经常和他谈心,当了解到小文特别羡慕别的孩子都有爸爸接送回家时,苗君不顾路途遥远、天气严寒,经常从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来送他回家,耐心地和小文的家长沟通交流,使这个濒临破碎的家庭重新恢复了和睦亲情。临近毕业时,小文给苗君写了封信说:“当面不好意思叫你爸爸,就在信里叫吧,我一直都希望能叫你爸爸。因为,你让我感动!”这位坚持接送学生的“ 好爸爸 ”,却没有时间参加
4、一次自己女儿的家长会!同事向苗君请教转化“问题学生”的经验,他总是说:“只要功夫下到,道理讲透,时间花够,学生就一定能够感受到你的关爱!”苗君用自己的爱心和汗水赢得了老师们的支持和学生的爱戴。老师们称他为“老黄牛”、 “拼命三郎”;学生称他是“ 知心人”、 “大朋友”。他自己却说, “为求教育乐,我甘当孩子王。 ”病魔和 11 次手术把苗君的身体摧残的羸弱不堪,可他却仍然牵挂着学校和工作。每逢学校领导、同事去探望他,谈到自己的病,他总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当他听到学校取得的新成绩、发生的新变化,他总是一边高兴呵呵笑,一边却说:“辛苦大家了!我不在的这段时间给大家添麻烦了!我的病快好了,过几天我就
5、回去。 ”如果隔上几天没有学校的消息,他就再三催促病床前看护自己的弟弟:“快把校领导请过来,我有话和他们说”让苗君放不下的是他的学生、他的工作和他毕生追求的教育理想。“培养学生的德育情操是第一位的”苗君从优秀的班主任到学校德育主任,又从德育处主任成为分管德育的校长。无论身份怎么变化,他把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的德育情操始终放在第一位。他常说的一句话是,一个学生要是不会做题可以帮助,要是不会做人就麻烦大了。既然做德育,就要让教过的每一个学生成人、成才、成器。教育局德育研究室老主任王兰回忆说,2001 年,苗君被推荐到上海参加心理健康培训,培训结束后,同去的老师都买了很多上海土特产,而苗君却
6、大包小包带了一堆书回来。大伙开玩笑说,你带这些回去能吃啊,他却一本正经地说:“特产好吃可吃完就没了,这里面也有营养永远也吃不完啊。 ”苗君在组织德育活动时总是“精耕细作”。他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开展知识节、艺术节活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丰富校园文化;通过开展“校园之星”评比活动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明星;通过开展“孝敬日”活动让学生明白尊亲敬老是做人的根本道德。2009 年 2 月,苗君病情又一次恶化,手术后医生要求他卧床休息。4 月,他带着没有愈合的伤口又回到了学校。人们没有看出他有一丝的病态,除了步伐变得缓慢了,无论是早晚执勤,还是日常工作,他依然那样一丝不苟,紧张地忙碌着。只有身边最亲近
7、的人知道,他每夜都被疼痛折磨得无法入睡新伤口根本没有愈合,后背几次手术后的植皮也没有成活,整个背上横七竖八都是伤口,而腿上、身上所有的伤口一直都在渗血。他无法系鞋带,无法蹲下,要扶着东西才能坐下和起立;他中午在学校不午休,因为他无法自己躺下和起床;每次坐下备课,他都偷偷解开皮带,因为皮带常常把伤口再次磨破。可这一切,却被他紧紧瞒了起来。2009 年 5 月 12 日,三十一中举行“纪念 512 汶川地震一周年 ”赈灾义卖活动。苗君一直都笔直得站在操场上组织活动,炎热的天气,他在太阳下对学生做了 20 分钟的演讲,鼓励大家要乐观生活,要坚强的战胜困难。可是,没有一个人知道,此刻他身上的刀口加起来
8、已经有一米多长,这样长时间的站立,需要多大的毅力来战胜病痛!2009 年 6 月,三十一中学组织“校园开放周”时,刚动过第 7 次手术出院的他就来到学校,一瘸一拐地楼上楼下忙个不停,又是做活动计划,又是主持家长见面会。校长说, “需要干啥你说就行了,我们来干,你要注意身体”。他笑笑:“我分管德育,这活我熟悉,还是我亲自做心里塌实”。忘我的工作和突出的成绩给苗君带来了众多荣誉:他获得了“江苏省德育先进工作者”称号,两次荣获“徐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两次荣获“徐州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其他荣誉不胜枚举。 “荣誉等身”的苗君依然平易真诚,表里如一,将全部的爱和精力,无怨无悔地奉献给自己的学生和事
9、业。“不把每一节课讲好就是教师的失职”苗君不仅是一名优秀的德育干部,更是一名教学能力突出的数学教师。为了达到他孜孜以求的教学境界,苗君认真钻研教材教法,阅读教育理论书籍,利用业余时间作了长达10 万余字的教学笔记。他十分注重对自己数学基本功的训练,从备课到上课的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力求完美。苗君的课是学生最爱听的,他常说上课要讲究“精、气、神”,即精神充沛,气质优雅,神采飞扬。努力把教师的魅力发挥到极限,努力让学生感受思维的快乐。 “听苗老师的课就像是在看福尔摩斯探案集 ,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学生们总爱这样评价他的课。在这一节节高质量的课的背后,凝结了苗君无数的心血,每天晚上他都要坚持备
10、课到深夜,力争堂堂是精品,处处都精彩。他说:“一堂课讲好了,一天都开心;一堂课讲糟了,心里要窝囊好几天。 ” 苗君非常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每逢有新教师进校,他总是热心给予帮助,悉心进行指导,手把手教他们备课、上课。青年教师上评优课,最忙碌最操心的人是他,帮助备课、准备材料,不厌其烦的听课、评课,苗君指导过的老师都亲切地称他为“师傅”。三十一中胡老师回忆说:“每当学校有示范课、展示课的活动时,师傅总是鼓励我参加。2008年,我在“构建高效课堂” 的活动中上了一节面向全市的公开课,课后好评如潮。当我红着脸接受别人的夸奖时,心中不仅有一种自豪和自信,更多的是对师傅陪我一遍又一遍的磨课、洗课的感激。
11、在我的办公室里,至今还保存着师傅帮我做的教具。每次公开课我总是控制不住的紧张,师傅就会走到我的身旁,帮我整整衣领,拍拍我的肩膀。他嘴角上挂着的微笑,细微的动作,无声的言语,是一种我能心领神会的鼓励。有师傅在听课,我会觉得很踏实。 ”二十年间,苗君无论担任何种职务,始终坚持在教学的第一线。因怕耽误学生的学习,给其他老师增加负担,即使在动完手术休养期间,只要还能撑得住,苗君就坚持给学生上课。累了找个地方稍微歇一歇,疼了轻轻按一按腰。实在坚持不住了,他就对代课的老师说:“不好意思,又给大家添麻烦了。 ”可老师们心里都清楚,这种情况下还奋斗在教学一线,他太不容易了。他的事业成就了许多人的梦,他也成了许
12、多人梦里想念的人。元月 10 日子夜,苗君带着对亲人永远的牵挂,带着对生活深深的眷恋,带着对工作刻骨的难忘静静地走了。42 岁的人生太短暂了,人们为他的逝去扼腕叹息。退休的老教师一提到这个曾经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懂事勤快、和自己最贴心的人,不禁老泪纵横,谁都不愿相信苗君就这样离去了。全校的老师怀念他,怀念他国旗下铿锵有力的演讲;怀念他运动场上英姿勃勃的身影;怀念他为青年教师主持婚礼时的幽默爽朗。学生们自发相约前来吊唁,送恩师最后一程。吊唁的花圈上,写满了大家对他无尽的敬重和思念。一名学生说:“苗老师一生为人潇洒开朗,孜孜不倦哺育着学生们,放飞了希望与梦想。苗老师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是一个谦谦君子。 ”一位老师说:“苗校长是成功的,因为他的事业成就了许多人的梦,因而他也成了许多人梦里想念的人。 ”苗君此生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