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类型西部大开发基本理论问题研究.doc

  • 上传人:jw66tk88
  • 文档编号:9206000
  • 上传时间:2019-07-29
  • 格式:DOC
  • 页数:8
  • 大小:84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西部大开发基本理论问题研究.doc
    资源描述:

    1、1目 录一、西部大开发简介 .2(一)西部大开发是面向 21 世纪的一项大战略、大政策 2(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3( 三 ) 西 部 大 开 发 的 突 出 成 绩 .3(四)关于做好 2012 年西部大开发工作的举措 4二、西部大开发的理论基础 5(一)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决策依据 .5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52.产业布局的资源差异与分工协作理论 .53.产业梯度发展理论 54.可持续发展理论 55.对外开放与国家经济安全理论 56.先富与共富理论 6(二)制度创新理论成为确立西部大开发核心内容的依据 .61.西部大开发存在着三个不同层次的开发 62.西部大开发的重点 6(三) “

    2、大推进”理论成为大规模开发西部的重要理论依据 .6(四)城市化理论和发展极理论成为西部城镇建设的理论依据 6三、展望 .72西部大开发基本理论问题研究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但同时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反差也日益突出。世纪之交,我国政府提出和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它对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实现我国现代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关键词:西部大开发 战略意义 突出成绩 理论依据 展望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our country has made great ach

    3、ievements in the overall national strength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ut the contrast of the east-west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our government put forword and start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 it is to promote coordinated regional econo

    4、mic development, promoting national unity and maintaining social stability and consolidating border defense, to realize Chinas modernization has far-reaching historical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Keywords: The develoment of the western,Strategic significanc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Theoretical bas

    5、is,Outlook.一、西部大开发简介西部大开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的一项政策,目的是“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 ”2000 年 1 月 , 国 务 院 成 立 了 以 朱 镕 基 总 理 任 组 长 、 温 家 宝 副 总 理 任 副组 长 、 国 务 院 和 中 央 19 个 相 关 部 委 主 要 负 责 人 参 加 的 西 部 地 区 开 发 领 导 小组 。 经过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审议通过之后,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于 2000 年 3 月正式开始运作。2012 年 2 月,国家发改委官员对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进行解读,明确

    6、了战略部署的基本思路。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陕 西 省、甘 肃 省、青 海 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 疆维吾尔自治区、四 川 省、 重 庆 市、云 南 省、贵 州 省、西 藏 自治区、内 蒙 古 自治区、广 西 壮族自治区 12 个省,自 治 区 、直 辖 市 、3 个少数民族自治州,面积为 685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 71.4%。由于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历史存在和过分扩大,以成为一个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全局性问题。支持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实现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一条重要方针,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西部大开发是中共中央贯彻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

    7、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 2(一)西部大开发是面向 21 世纪的一项大战略、大政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发展,逐步缩小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各地区经济普遍繁荣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要求,亦是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内在需要。西部大开发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两个大局”的思想,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战略部署。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

    8、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对于什么时候、在什么基础上把支持与促进西部地区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提到3日程上,邓小平同志也做了深入的思考,要求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并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3现在到了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我国东部地区经过 20 年的高速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大大提高,实力大大增强,同时东西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依然存在,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所以,目前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仅有了条件,而且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

    9、党中央和国务院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审时度势,把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对国家经济布局指向和区域经济政策做出调整,是非常及时和正确的,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西部大开发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正确分析当前形势,总揽全局,做出的面向 21 世纪的重大决策。(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实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胜利实现的重大部署,是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富余的重要举措,是保障边疆巩固和国家安全的必要措施,关系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

    10、战略性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改善全国的生态状况,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有利于培育全国统一市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第一,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系到我国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与此同时,经过 20 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综合国力大为增强,到 2000 年全国人民要达到小康水平的第一步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加快西部大开发的时机正在成熟起来。如果我们不抓住现在这个有利时机,加快开发西部,就会犯历史性的错误。可以这样说,没有西部的小康

    11、,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西部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在继续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要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开发战略,拿出当年开发经济特区那样的气魄,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开发的支持力度,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的重大部署。第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系到扩大内需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第三,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适应世界范围结构调整,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经济结构调整正在全球范围内广泛而深刻地进行,给各国经济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我们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

    12、挑战。为了在新世纪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使我们发展得更快、更好,必须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充分发挥这些地区市场潜力大、自然资源丰富和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为加快全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广阔的空间,为东部地区发展提供市场和能源、原材料支持,为东部地区的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第四,西部大开发还关系到全国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边防巩固。我国西部地区与十多个国家接壤,有 50 多个民族居住,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80,东西部差距在一定意义上也可说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差距。加快开发西4部地区,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更好地发展

    13、起来,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根本上挫败国内外敌对势力的阴谋,确保民族团结和边疆巩固,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奠定坚实的物质和思想基础。总之,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二十一世纪前期全面推向前进的一项宏伟战略任务,其意义之重大真可以说是难以估量。( 三 ) 西 部 大 开 发 的 突 出 成 绩西部大开发,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在这期间,多个重点工程已经开始运作或是已经竣工,比如: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北煤南运、西油南输、西电东送、西棉东调、南菜北运等等。党中央、国务院选择西部地区最薄弱的方面、也是长期以来制

    14、约西部发展的瓶颈以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为突破口,提出力争在西部开发头十年取得突破性进展。截至 2009 年,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得到显著加强。西部大开发的成绩首先体现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包括国家引导银行和社会资金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其中公路建设,现在西部地区通车里程已经超过了 70 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超过了 1 万公里,三分之二左右都是西部大开发以后建成的。交通设施包括民航机场,一些枢纽机场的改建扩建和支线机场的建设也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铁路、水运航道也都有了很大的改善,还有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自来水管网、天然气设施以及垃圾的处理等方

    15、面的建设,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西气东输工程提前一年全线贯通并投入商业运营,西电东送工程新增向广东送电 1000 万千瓦的任务提前完成,青藏铁路提前一年全线铺通。第二方面的成绩就是,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得到了明显的加强。特别是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以及天然林保护措施,这些重大项目对西部地区的生态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截至 2005 年底,西部地区累计退耕地还林8467 万亩,配套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 11579 万亩,退牧还草工程安排治理严重退化草原 2.9 亿亩。经过几年的努力,许多项目已经开始发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还有成绩就是,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呈现了良好势头,人才开发

    16、得到深入推进,民生事业建设得到加强,西部地区从各级政府到广大民众的思想观念以及改革开放的意识不断地增强,经济实力大幅上升。如图所示,自 2000 年至 2008 年,随着西部地区发展的脚步在加快,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名称 2000 年 2008 年 年均增长率(%)生产总值 16655 亿元 58257 亿元 11.7工业增加值 5946 亿元 24000 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111 亿元 35839 亿元 2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54 亿元 19239 亿元 14.9进出口贸易总额172 亿美元 1068 亿美元 25.65在西部大开发中,国家一手抓关系西部全局的重大工程,一手抓

    17、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中小项目,使各族人民不断得到实惠。油路到县、送电到乡、广播电视到村基本实现,县际公路、农村饮水、农村能源、生态移民等工程积极推进, ”两基”攻坚计划稳步实施,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强大动力和重大任务,积极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西部各级地方政府积极鼓励、支持、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力完善市场体系,不断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拓宽东西合作和对外开放领域。“十五”时期,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0.6%,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7%。累计新开工 70 个重大建设工

    18、程,投资总规模约 1 万亿元。但陈耀也指出, “西部地区发展仍面临严峻的挑战。 ”西部与其他地区特别是发达地区发展差距还在扩大,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滞后,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三农”和城乡就业矛盾尤为突出,改革攻坚难度大,发展观念和体制机制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保障西部大开发的长效机制还不完善。“十一五”规划提出,继续推进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东西部通道建设、西部区域铁路通达和大型铁路枢纽建设等铁路建设工程;全部建成“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西部路段和条省际公路,加快枢纽机场改造和支线机场建设;抓紧建设完成若干大中型水利枢纽和灌溉工程等。在“十一五”开局之年,西部大开发在这些方面都取得重大进展。

    19、(四)关于做好 2012 年西部大开发工作的举措2012 年 2 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了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国务院批复的第三个西部大开发五年规划。国 家 发 展 和 改 革 委 员 会 负责人说,西部大开发已进入第十二个年头。 规划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围绕主题主线,进一步明确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的基本思路。一是在开发理念上,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二是在开发方式上,更加注重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三是在开发布局上,更加注重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思路,一手抓重点经济区培育壮大,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一手抓老少边穷地区脱贫致富,推动贫

    20、困地区加快发展、民族地区跨越发展。四是在开发重点上,更加注重集中力量解决全局性、战略性和关键性问题。五是在开发机制上,更加注重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规划提出,地方各级政府要强化指导服务,大力改善投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吸引各类要素有序向西部地区流动,进一步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和支持西部大开发。六是在开发政策上,更加注重并支持差别化措施。 规划要求,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落实好中央对西部地区在财政、税收、投资、金融、产业、土地等方面的差别化政策,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和项目倾斜力度。负责人说, “十二五” 时期,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将继续突出

    21、强调交通和水利两个关键环节。交通重点解决通道建设和路网完善问题。水利重点解决西6南地区工程性缺水和西北地区资源性缺水问题。二、西部大开发的理论基础 我国 1999 年正式提出并于 2000 年开始规划与逐步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建立在发展经济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比较经济学等理论基础之上的。我国经济界在这些领域的研究及所取得的成果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制定与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一)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决策依据自改革开放始,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从强调中西部地区尤其是“三线”地区建设的均衡发展战略转向注重整体发展速度和宏观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和利用各地区优势特别是东部

    22、沿海地区的经济技术区位优势和非均衡发展战略。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强调总体经济效率和优先发挥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优势,在理论上是正确的,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 西部大开发是又一次新的经济发展战略转移,是要把经济发展的重心由东部沿海地区转向西部地区,它是在继续保持东部沿海地区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加快广大西部地区发展的战略。可以看出,西部大开发与“三线”建设的均衡发展战略相比,是一个相对均衡发展战略。由非均衡战略转向相对均衡发展战略,其决策的理论依据主要有: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根据该理论,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内陆地区发展差距扩大时需要适时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这有利于阻止地区间发展差距加快扩大的

    23、趋势;同时它强调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促进西部地区发展不能以牺牲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的效率为代价。2.产业布局的资源差异与分工协作理论根据该理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在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等方面具有绝对或比较优势,西部内陆地区在自然矿产资源、能源、历史文化资源等方面具有绝对或比较优势,通过分工协作可以发挥各地产业优势,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规模和竞争实力。3.产业梯度发展理论根据该理论,我国的东、中、西部客观存在着经济技术差异和产业梯度,从而使产业存在着空间推移的梯度顺序,西部大开发就是按照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来组织地带间产业布局和实施有顺序的产业发展政策。4.可持续发展理论根据该理论,需要改变传统的经

    24、济增长与经济发展观,实现人口空间布局的合理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生态环境的统一治理与保护,这有助于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在西部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5.对外开放与国家经济安全理论根据该理论,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国家经济安全也越来越受到影响,尤其是亚洲金融危机使我国认识到如何将继续扩大对外开放与保护国家经济安全、防范金融风险统一起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助于扩大对外开放的空间、增强国家经济安全程度。6.先富与共富理论根据该理论,在东部沿海地区近 3 万人先富起来以后,通过一定的政策措施使广大中西部内陆地区 9 亿多人快速富裕起来,将全社会由小康水平提高到7

    25、现代富裕水平,实现全社会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上述理论共同决定了我国有必要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将经济发展的重心由东部转向西部地区,通过长期开发,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这些理论就成为经济发展战略的空间调整和(西部)区域开发的决策依据。(二)制度创新理论成为确立西部大开发核心内容的依据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过程中,倾斜的优惠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这实际是一种政策导向型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同时也导致了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 1.西部大开发存在着三个不同层次的开发这三个不同层次的开发包括:一是各种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变物质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二是优惠政策的利用,实现政

    26、策资源的最优配置,三是通过制度安排与制度创新,发挥制度的潜能和绩效,变制度劣势为制度优势。2.西部大开发的重点西部大来发的重点不应停留在表面的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西部所能争取的政策资源也是有限的,这决定了西部应该从“政策倾斜”转向制度创新,也就是开发的核心内容应该是制度开发即加速旧制度的变迁,使新的制度安排成为促进西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制度保障。从正式制度来看,西部地区所需要的制度演化和创新主要表现在:其一,适应扩大内需、建立统一的市场体制要求,西部应扩大对内开放,加快市场开拓,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健全市场机制,实现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使市场制度不断完善。其二,建立和健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法律制

    27、度这在西部开发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从非正式制度来看,西部地区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强化道德约束,使这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非正式制度能成为推动西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制度保障。因此,制度创新理论就成为确定西部大开发核心内容的理论依据。(三) “大推进”理论成为大规模开发西部的重要理论依据 发展经济学中的“大推进”理论是关于贫困地区反贫困、走出贫困的恶性循环的理论。根据该理论,我国西部地区多为贫困落后的“老、少、边、贫”地区,这些地区产业基础差,资本稀缺(资本积累缓慢并且资本外流较多) ,技术落后,市场规模小,居民居于“低水平均衡陷阱”之中;为了使西部地区较快地走出贫困的恶性循环,需要

    28、借助外力(资本、技术、人力) ,通过大规模的投资开发建设,使西部逐渐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进而实现现代化。因为只有“大推进”式的大开发,才能降低资本的分摊成本,迅速形成市场规模,促进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进而产生业积聚的规模效应,因此, “大推进”既成为西部开发的途径,也成为实现大开发的重要理论依据。(四)城市化理论和发展理论成为西部城镇建设的理论依据 城市化理论和发展理论(以及“点轴”理论)说明了在二元经济条件下通过城市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由此带动整个经济发展、在逐步实现制度转变的同时实现结构变迁即社会经济一体化。根据这些理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依托是西部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因为西部的城市化

    29、水平较低、发展极不平衡,重点开发西部城市,增强城市的辐射力、吸引力和综合服务功能,可以使之成为更加强大的西部经济增长点,并通过建设和发展一批新城市和小城镇,又可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中心,在此基础上形成各种规模的城镇及结构合理的城镇网络体系,因此,西部开发的立足点在城镇,尤其在小城镇;通过城镇化发展,推动整个西部开发和发展。8三、展望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也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既要有紧迫感,又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总的战略目标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 21 世纪中叶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时,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面貌,努力建成一个山川秀美、经济繁荣、社会进步、

    30、民族团结、人民富裕的新西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西部地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推进重点地带开发;发展科技教育,培育和用好各类人才;国家要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引导外资和国内资本参与西部开发;西部地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在改革开放中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参考文献1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2西部大开发 2012 年第 Z1 期3邓小平文选 M, 人民出版社出版,1995 年,第 3 卷第 277278 页, 4西部大开发 7 年成果巨大5中国西部科技 J 2003 年,第六期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西部大开发基本理论问题研究.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920600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