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计算机设计竞赛一、竞赛项目名称2012 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计算机设计竞赛。二、竞赛目的与意义举办2012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计算机设计竞赛目的是为进一步推进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计算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切实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展示教学成果,加强省内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引导高等学校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激发省内各高校大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技能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其创新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以造就更多的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三、参赛类别参加作品类别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
2、计竞赛作品1软件应用与开发类(1)网站设计。(2)数据库应用。(3)教学课件。(4)虚拟实验平台。2数字媒体设计类(1)计算机动画、游戏。(2)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数字绘画、图形图像、视觉设计等)。(3)交互媒体设计(电子杂志、移动终端、数字展示、虚拟现实等)。(4)DV 影片。本届竞赛数字媒体设计类作品的参赛主题:运动与健康。但在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数字绘画、图形图像、视觉设计)小类中,除运动与健康主题外,鼓励选手设计民族建筑、民族服饰和民族工艺品主题的作品参赛。3计算机音乐创作类(1)电子音乐。(2)创编类(歌曲或者为独奏乐曲创编)。(3)视频配乐。注:竞赛内容与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3、http:/www.jsjds.org)相同,但数字媒体设计类不分普通组、专业组和中华民族文化组。第二部分: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1.聚焦收缩引擎;2.时空数据的有损压缩算法;3.最优数字分配策略;4.机遇WVB的3D智能虚拟人;5.基于安卓的移动应用开发;6.windows屏幕变化捕获与回放.注:本部分题目具体内容与”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更多内容详见大赛网站:四、参赛作品要求:1符合国家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内容健康,符合民族文化传统、公共道德价值、行业规范等要求。2必须为原创作品。提交作品时,需同时提交该作品的源代码及源文件。不得抄袭或由他人代做。3除非是为本大赛所做的校际
4、、省级或地区预选赛所设计的作品,凡参加过校外比赛并已获奖的作品,均不得报名参加本大赛。4所有媒体设计或创作类作品,均应以上述设定的主题进行设计,否则为无效作品。5.作品的技术要求以竞赛网站 http:/ 公布的信息为准。五、大赛参赛对象:所有省内普通高等学校在读全日制本科学生均可以组队参加所有类别的竞赛。鼓励跨专业学生组队参赛。六、大赛组队方式:1各类别作品参赛只接受以学校为单位组队参赛。各类别作品报名名额限制,请浏览http:/网站上的有关规定。2每个参赛队均由同一所学校1 至3 名学生组成。每队可以配置1-2 名指导教师。3参加决赛时,每处决赛现场每校参赛人员均需由1 名领队带队,领队可由
5、指导教师(教练)兼任。4. 参赛院校应安排有关职能部门负责预赛作品的组织、纪律监督以及内容审核等工作,保证本校竞赛的规范性和公正性,并由该学校相关部门签发组队参加大赛报名的文件。七、竞赛报名及作品报送1.报名竞赛报名截止日期:2012年4月10日。报名方式:以学校为单位,将参赛报名表及汇总表(详见附件)电子版发送至竞赛邮箱,请注明xx大学计算机竞赛报名。竞赛报名邮箱:、。http:/网站在2012年3月26日开通网上报名系统。请参赛学校在邮箱报名的同时也在网上报名。参加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的选手,按照”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组委会通知要求直接报名和参赛,我厅不另行组织省级比赛
6、。2.作品报送网络评审作品报送截止时间:5月10日。网络作品报送要求:以学校为单位,各学校按组委会要求将作品报名表、作品源文件、作品说明书(含安装、使用、操作等说明)、汇总表刻成光盘,并以特快专递方式邮寄至东北大学。地址: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3巷11号东北大学学生创新中心竞赛部,收件人:王平,邮编:110004.网站地址:http:/网站在2012年5月1日开通网上作品报送系统。请参赛学校在特快专递报送作品的同时也在线上传作品。八、竞赛评审大赛组委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每一件参赛作品进行评比。1. 参赛作品网络评审。具体程序如下: 网络评审时间:5月10日20日 形式检查:大赛赛务组对
7、报名表格、材料、作品等进行形式检查。针对有缺陷的作品提示参赛队在规定时间内修正。对报名分类不恰当的作品纠正其分类。 作品分组:对所有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的有效参赛作品分组,并提交网络评审专家组进行初评。 专家初评:由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组进行网评。每件作品至少指定3名专家进行评审。 专家复审:大赛评比委员会对网评结果有较大分歧意见的作品,根据回避原则安排有关专家进行复审。根据上述作品网络评审情况,确定参加决赛的作品名单并在网站公示,公示期为15天。公示结束后在大赛网站上公布参加决赛作品名单并由承办单位通知参赛学校。2.决赛工作程序入围决赛队须根据决赛通知按时到达决赛承办单位参加现场决赛,决赛分为现场
8、展示与答辩和现场点评两大环节。(1)现场决赛时间:6月1日3日(2)参赛选手现场作品展示与答辩现场展示及说明时间10 分钟,答辩时间10 分钟。答辩内容为作品创意与设计方案、作品实现技术、作品特色等,并由专家进行现场提问。根据答辩情况由专家给出作品答辩成绩。(3)现场点评大赛组委会根据答辩成绩排名,对优秀作品进行交流及展示,评审专家和部分参赛师生共同对作品进行评审(评审专家意见占80%,部分参赛师生意见占20%),最终确定奖项。择优推荐全国决赛 3.奖项设置竞赛设学生奖、指导教师奖和团体奖。(1)学生奖学生奖设总成绩奖和团队专项奖,总成绩奖设一、二、三等奖,获奖名额根据报名情况,由竞赛组委会在
9、赛前公布。(2)指导教师奖根据赛事具体情况设定相应的优秀指导教师奖和优秀组织奖。4.申诉与仲裁大赛组委会评审委员会负责受理申诉。受理申诉的重点是违反竞赛章程的行为,包括作品抄袭、不公正的评比等。对于要求复评以提高获奖等级的申诉,原则上不予受理。申诉须以书面形式提出。个人提出的申诉,须写明本人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通信地址(包括联系电话或电子邮件地址等),并有本人的亲笔签名;单位提出的异议,须写明联系人的姓名、通讯地址(包括联系电话或电子邮件地址等),并加盖公章。不实名提出的异议无效。大赛组委会对提出申诉的个人或单位信息给予保密。与申诉有关的学校的相关部门,要协助大赛组委会对异议进行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大赛组委会在申诉期结束后一个月内向申诉人答复处理结果。九、联系人与联系方式东北大学学生创新中心 王 平 联系电话:02483690111电子邮箱:十、知识产权1.所有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不得存在任何知识产权纠纷或争议。2.主办单位对所有参赛作品有出版、发布、展览等权利。附件:1. 2012 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计算机设计竞赛作品报名表2. 2012 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计算机设计竞赛作品汇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