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穿插景物描写.doc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9205526 上传时间:2019-07-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穿插景物描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穿插景物描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穿插景物描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穿插景物描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穿插景物描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次作文记叙文中穿插景物描写专项训练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写人要通过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和心理等描写方法刻画人物,表现人物的高尚品质.在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穿插景物的描写,是一种写作的技法,也是一种构思的方法。从中考记叙文来看,能够恰当地进行景物描写的作文,是层次比较高的作文。穿插,是记叙文构思写作的基本套路之一。所谓“穿插” ,就是在记叙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有目的地插进抒情、议论、说明、描写等内容。在记叙文中穿插以上内容,有六个方面的作用:1.表达作者的感情、观点;2.表现人物形象;3.深化文章主题;4.变化文章结构;5.增强文章

2、的感染力;6.使文章有很清晰的文面。而穿插在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往往起到烘托、渲染和衬托的作用,有意使用,坚持不懈,不但对阅读理解有帮助,而且在写作上能够增加亮点,甚至妙笔生辉。 从中考作文来看,在作文中巧用穿插,有两个特别重要的作用:第一,优化文面结构;第二,表现构思水平。而这两项对于提高中考作文得分是十分有好处的。 一、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 “一切景语即情语” ,也就是说景物描写与人物心情密切相关,景随情移,美丽的景物表达人物高兴愉快的心情,反之,则表达人物悲伤的心情。如: (1)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芦花荡 (2)在那里,鲜嫩的芦花,像一片

3、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迎风飘散。 芦花荡 (3)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还以为船慢。 社戏 (1)句表现“老头子”灭敌前的胸有成竹和必胜的信心;(2)句烘托“老头子”解恨的战斗之后内心萌发出的轻松、愉快的心情;(3)句也不是单纯的景物描写,反映了“我”希望尽快抵达赵庄的愉快而又急切的心情。 (4)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好几枝,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 爸爸的花儿落了 (5)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我的叔叔于勒 (4)句以花喻人,把即将丧父的伤痛推到极致;(5)句是在得知叔叔于勒破产的消息之后,全家希望的泡沫彻底破灭

4、,表现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 二、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的作用 渲染是文学作品的一种惯用手法,往往与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结合起来,对主要人物或事件进行铺垫,从而突出中心。如: (6)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芦花荡 (7)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嗦嗦地响,从篷隙向外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故乡 (6)句渲染了恶劣的环境气氛,突出了苇塘四周,

5、敌人对革命根据地的封锁;(7)句渲染了死气沉沉的悲凉气氛,是旧中国农村的真实写照,作者心情悲凉到了极点。 (三)景物描写衬托人物形象的作用 衬托也是文学作品中的惯用手法,通过对旁近事物的点染,来突出主要事物,使主要事物更加鲜明、闪亮。如: (8)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驿路梨花 (9)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回忆鲁迅先生 (10)月色皎洁,一如闪亮的白绸,宁静而安祥地弥漫。 美丽如初 (8)句梨花在人们需要帮助时出现了,给人们希望和安慰,这里用自然美烘托人物美,衬托了梨花姑娘助人为乐的崇高品质及这

6、种品质的巨大感召力;(9)句鲁迅先生一生忧国忧民,为找出一条民族坦途,不惜通宵达旦、忘我工作,这里用冉冉升起的太阳衬托了鲁迅先生的高大形象;(10)句母亲为了等放晚学的弟弟回家,等得耐心又耐心,美丽的月景描写,衬托了人物的形象和母爱的伟大。 在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穿插景物的描写,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要想描写的时候就描写,无目的地把描写硬塞在记叙之中;一定要明白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描写,它们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在中考作文中运用“环境衬托”的构思套路,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写景要有分寸;第二,写景要有目的,即景物的描写一定要为“烘托”人物服务;第三,写景要准确,也就是要注意知识的准确性,不要

7、把春天的景物当作秋天的景物写出来;第四,要安排好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位置。 【写作题目】以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示儿为线索展开想象,通过描写陆游临终前创作示儿的故事,诠释了这位爱国诗人盼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高度赞扬了他的爱国精神。【缺点解剖】这篇文章会令人产生这样的感觉:人物的正面描写较多,较细,也比 较成功,但显得单调直白,正如同看戏 ,台上演 员演得非常卖力,一字一句,一招一式都很到位,但就是没有舞台布置,没有灯光变 化,没有背景音 乐,因而缺乏艺术感染力,如同在观看盛装的彩排,终究算不上一台完美的演出。原因何在?缺少景物描写。 【技巧导引】 建 议作如下修改:在开头增加一段景物描写,交代故

8、事 发生的时间,为人物的出场勾画出一个背景,烘托出凄苦悲凉冷清的气氛;故事的叙述过程中根据情节的发展,适时加入一些景物的变化,暗示情 节的发展, 进一步烘托气氛; 结尾增加一段景物描写,抒发感情,刻画人物,留给人一些回味的余地。【作文示范】 最后的期盼 深夜,秋风吹过飘满残荷的湖面,层层水纹轻轻荡开,宛若寂寞倚栏人飘起的衣衫。 一只寒鸦从枝叶凋零的槐树上突然飞起,刺耳的尖叫声惊散了满湖清冷的月光,惊得 陆游心头微微一颤。 痛苦的煎熬中,他躺在床上已三年有余了。 目光落到了案上的笔墨,手指轻轻抚过毛笔, 缓缓坐下,可又忍不住一阵剧烈地咳嗽,苍白的脸上泛起病态的红晕。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 见

9、九州同。 ” 九州啊九州,你何时才能一统 啊!笔尖微颤,如同一声伶仃的哀叹,他的手如十指鲜花乍开般的抖动着,他的身体也 紧跟着微微颤抖着, 这是细雨打湿芭蕉的寂寞,是衣带渐宽的等待呀! 风越刮越大,吹起了他的衣衫,寒意弥漫着整座楼。 “哇”的一声,他口中喷出的一口鲜血,落英般洒落在白色的宣纸上。 “爹” 随着一声焦虑的呼声,身后垂 闭的竹帘被掀起,一个少年扑向了他, 脸上满是哀痛之色。少年拭去他嘴角的血滴,轻轻 地将他扶起。 他推开了少年的手,拿起笔又写道:“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终于,他支撑不住,倒下了。少年一声惊叫,慌忙扶起了他。他忽然仰天狂笑,后声音渐沉,喃喃自语,两行泪

10、水缓缓从眼中流出。 月色清寒,他呆视着自己写的 诗,嘴角抽搐,额上的青筋不停地跳动着。他如丧魂魄般地喃喃道:“可惜呀,可惜!我在有生之年恐怕看不到 统一的那一天了!”身体剧烈地颤抖着,残酷现实折磨得他一天比一天虚弱, “唉、唉! ”一口鲜血再次从口中喷出,淡青色的垂帘 顿时仿佛挂满斑斑点点的云霞。少年 紧紧抱住他,感 觉得到老人 颤抖得如同一片秋风中的残叶,他的身体渐渐僵硬,生命的气息像晨曦中无法挽留的露水,从指缝间流逝。少年悲泣着说:“爹爹,孩儿一定不会忘 记您的 话的” 月光笼罩下的湖面飘浮着淡淡的白雾,如此落寞与凄冷。残月消失在树梢,一如老人绝望的期盼。 点 评 修改后的作文,可以说是锦上添花。这花便是成功添加的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让原文克服了缺少背景交代、缺少气氛渲染、缺少情感烘托的不足,更加丰富、蕴藉。 牛刀小试半命题作文题目: 并没有结束(60 分)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写记叙文。字数在 600 字左右。作文中必须要有目的地穿插景物描写 5 次左右,表现人物、烘托心情,或独立成段,或融在其中,详略兼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