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芙蓉姐姐成名”现象分析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主流媒体已不再是宣传造势的法宝。相对于电视、 报纸、 杂 志、广播 这些传统媒体,网 络相对来说更为廉价,更为接近普通消费者。对于年轻人来说,网络给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信息交流共享的平台,更是我们享受生活、娱乐生活的虚拟舞台。而芙蓉姐姐面对于社会中习惯视觉神经的人们,她的成名策略正中下怀。其实她可能没想成名,只不过做为一个我们普通人中的一员,她只是想让更多人注意自己,追逐名利已经泛滥成灾,芙蓉姐姐乘大势将自己推出去,推到风头浪尖,顺应了大众娱乐的口味,也实现了她被注意的梦想。但是令人诧异的是,这样一个长像普通,有没有多少才华的人,只是晒了自己的”生
2、活照”,这种超自恋的展现方式,新奇刺激,引来众网友围观,一片唏嘘与谩骂不绝于耳。而芙蓉姐姐本人好似乐在其中。甚至还有人争相效仿。 “凤姐”、 “天仙妹妹” 、“芙蓉哥哥”到底是什么促使大家这么热衷于一些非主流的“美” 呢?当然这里我只是陈述一下自己的一些思考。我将从三个方面用传播学知识进行分析。所谓传播,也就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者说是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芙蓉姐姐” 现象充分体 现了传播学的一些观点。首先从芙蓉姐本身来看,她通过人内传播告知自己,想引起大家注意快捷的方法是通过视觉刺激达到目的,她做到了,不少网友褒贬不一,有了舆论造势,作为反馈,她又不断爆出露点照片。用布鲁诺的“ 自我互动”理
3、论,我们不难理解,人不但与社会上的他人进行传播,而且与自己本身进行传播,也就是自我传播。自我传播具有社会性,是与他人的社会传播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自我传播对个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自我传播,人能够在与社会、与他人的联系上认识自己、改造自己,不断实现自我的发展和完善。芙蓉姐自爆不过只是昙花一现,然而长久的炒作还需要有专业人士赞助,而 这背后的传播者便是网络推手。他们作为媒体的“ 把关人”,对该事件进行报道时,是否夸大和渲染了事实呢?这些“把关人” 确定了该事件以何种导向进入大众传播渠道。网络推手在炒作“芙蓉姐” 上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她的成名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在卢因的“把关人”理论中
4、,他提到 应该把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考虑在内,市场标准是新闻选择中“把关 ”的重要标准。最后就是广大受众对于该事件的反应,他们大多有看热闹的心理,对于和自己一样的普通人,他们觉得这样的人更接近自己,甚至以此来安慰自己。围观看热闹不只是大街上的场景,在网络中也已普及。这是国人一贯的爱好,理论上讲是“马太效应 ”,即从众心理。多数人都以此为乐事,或对此产生一些无关紧要的愤懑。总之作为一个新闻,芙蓉姐做到了,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注意力转化为经济力。在整个传播过程中,每个传播阶段都对于芙蓉姐加以塑造,以至于最后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她,是个卖弄风骚、超级自恋的女性。对于芙蓉姐姐的行为是否顺应了低俗化的审美观,在这里我不加以评论,在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我们就应该以开放的姿态接受任何一个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