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爷,咱们先说说这玉石的材料吧。玩儿玉的都知道有这么一句话,叫“千样玛瑙万样玉”。说明这“玉”的种类实在太多了。但古玩收藏界玩儿玉器的,大都讲究玩儿新疆的和田玉,最好的得说是和田料中的“羊脂玉”和“仔儿玉”,现如今还有没有?有!但太少了,所以行里人都知道“一克羊脂百克金”哪,老实讲在一般玉器收藏爱好者的手里很难见到,常听人说从新疆出差回来,就得到了不少的和田玉,真是瞎掰!要是这么容易就得着了,它何至于比金子还贵重呢?五十年代初期,一只鸡蛋可以换同样大小的一块和田玉仔儿料,可现如今,这么大的一块“仔儿”,没它个大十几万、几十万您都別想。 玉这玩意儿,出自昆仑山,但一出了和田似乎就不是“玉”了。所
2、以您现在看到的所谓“玉石”,大都不是什么正经和田料,有“岫岩玉”、“独山玉”、“东北黄料”、“密玉”、“江苏玉”、“京白玉”、“青海料”、“青田石”、“俄罗斯白玉”、“阿富汗白玉”、“巴基斯坦白玉”、“韩国白玉”,等等,说道实在是忒多了。至于还有用什么“英石”等矿物质代替的,最次的得说是用玻璃或者树脂合成出来的就更甭提了。从八辈祖宗那时候说起,玉的“替代品”就不下几十种,不要说一般人,就是行家里手“眼神儿”稍差或略微的疏忽,就先得被“材料”给打了眼,您还别说做工与做旧了,这潭子水呀,实在是太深了!通常玉器的造假分三类:一是材料假,根本就不是玉的材料。二是雕工造假,这里又分“老玉新工”、“新玉新
3、工”和“假玉新工”。第三就是颜色作假了,这当然就是目前最常见和最“实用”的,因为所谓“一白遮百丑”哇,美人儿都是如此,何况“美玉”呢?当然,这个“白”不仅仅光指“玉石”的白颜色,需要什么年代的,咱就能往上边招呼什么色儿。所以玉器造假的,往往是造“三代古玉”的假居多,因为此类玩意儿的真品几乎都是出土的,传世品极少见,所以只要能“证明”是出土的就好蒙人呗。说起来以前老一辈的玉器行还是讲点“诚信”的,是“瞒年代不瞒材料”,就是在老的或新的正儿八经的和田白玉上雕新工、做旧然后卖大价钱。这些玩意儿要是放到了今天,它也算是“好东西”喽!只可惜呀,眼前市场上的所谓玉器,大都是他娘的“四不像”或者叫做“十三不
4、靠”。冲您这么看得起我,今天我也真就不瞒您了,我背来的这些“玉器”首先根本就不是玉,那上边的“旧”,都是“裱”出来的。所以呀,今天咱在这儿就简单地说说这“裱工”玉器的“做旧”吧。常见的玉器“做旧”也叫“人工染色法”,约摸有十多种招术。大抵都是围着玉器被埋入地下生成的被地下水、土、锈等给腐蚀出来的“沁”上边转悠。其实说起真正的“沁”来,那是玉器的一种瑕疵,一种缺陷,就跟挺漂亮的大姑娘那白净的脸蛋儿上长了几颗麻子或者起了各种颜色的斑块儿一样。这本该是被妆饰或者掩盖的,玉讲究的就是个白璧无瑕嘛。然而这个“沁”的确又是被地下的水、土、锈等给腐蚀出来的,更是今天的好古玉者鉴别玉器新旧、真伪的最重要的依据
5、之一。因此说来,今天的人们懂不懂玉料先另论,可对“沁”这个字儿却“了如指掌”了,于是“沁”这种原本玉器身上的瑕疵,在今天就被人用来证明是“出土古玉”的“依据”。要说起来我早期收玉器的时候,最先就是在玉这“沁”上边栽了的!唉那时候呀我也是鬼迷心窍,把我们两口子本本分分好多年的积蓄,被一个“朋友”带来的“朋友”给忽悠了。还记得那是一对号称用“和田白玉”雕刻成的玉绵羊,个头儿挺大,分量也不轻,说是古墓里出土的,要价是十万块钱。乍一看见的时候我不要,我说这两只肥羊如果全都是雪白的,我还能考虑考虑,您拿来的这对儿羊屁股上怎么红了吧叽的?跟来了“月经”似的。那俩人就哈哈大笑说:你可真是个棒槌!有这一点儿“
6、红”就对啦!值钱就值钱在这点儿“红”上了,这叫“血沁”,是玉器在古墓中与人的血液混在了一起“沁”出来的,所以才叫“血沁”,没有“血沁”的要么不值钱,要么就是假货!他们知道我长年在大城市里打打工、跑跑买卖什么的,就说这东西如果让咱北京的“明眼人”看见,价格不会低于五十万的!得我就动心了,就背着这两件“出土文物”,可着半拉中国地转悠。东西是假的自不必多说了,玉料根本就不是和田料,是不怎么值钱的俄罗斯白玉,那会儿这种东西最多也就值个几千块钱。人家告诉我说,这白玉上边的所谓“血沁”它哪儿那么容易就“沁”上去了?首先与玉器在墓穴中摆放的位置有关,它必须是紧挨着尸体的,一般能看见有所谓“血沁”者,多为压在
7、死人身子下边的玉璜、玉佩、玉珏或者是嘴里的“玉含蝉”以及肛门里的“玉塞”等。即便是这样,那也得看地底下的“变化”,如正好尸体破损了?墓葬进水了?有人曾得到过一只清代某王爷的玉扳指儿,盗墓的时候小心翼翼地从只剩下骨头的手指上取下来,也只能在扳指的内壁里看到一圈儿淡淡的红色,那才是真正的血沁。您拿来的这两只大号的“玉肥羊”,它往哪儿放呀?压在死人的身体底下吧,肯定是不成,谁也不愿意让祖宗“睡觉”都硌得慌不是?那么这物件它是能含嘴里还是能塞屁眼儿里?所以,这“血沁”它首先就没有“来头”。动动脑子,一想就能明白的事儿。咳它关键是很少有人往这儿“想”。光想着有红色儿就是“血沁”,有“血沁”就是真东西,是
8、真东西就值了大价钱。要是细说起来,也不能全怪现代人贪心或无知,制造“沁色”的方法,据说从宋朝就开始了,而且一直延续到清代,现如今咱们是把祖宗的法子给“发扬光大”啦。当然伪造所谓“沁色”中,最常见也是最好蒙人的就是“血沁”了。伪造“血沁”的方法特多也比较简单,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把要仿制的“玉石”事先放在火里烧烤,烧得都快红了的时候,把一只活狗的肚子刨开,将滚烫的石头放进去,再把狗肚子缝好,埋进地下一年有余,取出来之后就有“血沁”了,这就是玉器行里所说的“狗玉”。相同的方法还有把“火烧石”塞进猪肚子、鸡肚子、羊腿里的,当然就叫“猪玉”、“鸡玉”、“羊腿玉”了,都跟家禽、牲畜有关。反正是谁也不敢往
9、人肚子里放,为了能赚钱就只当把猪啦狗啦的认做“祖宗”吧,但怎么说呢?太残忍了!其实我们那里现在做的“血沁”呀,早就不这么残忍了,是比较的“仁义”。如用猪血拌上黄土放在一只大缸里,然后把“玉器”埋进去,时间一长它不光有“血沁”,还有“黄土锈”呢。哎还有比这更“厉害”的染沁方法,古时候有一种草叫“虹光草”,专门生长在茫茫戈壁滩上,这种草的汁液鲜红如血,用它来沁染玉石是最好的,可惜只是传说,谁也没见过这“虹光草”是什么样儿?在哪儿能采到。于是就有了其他的植物替代,比如用血竭草、紫草、透骨草等煮,也能煮出“血沁”的效果。据说还有用杏干儿、乌梅干儿或山里红干儿煮水染色的,您说滑稽不?没试验过,不知道效果
10、如何。其实万变不离其宗,都是用不同的、带着点酸性的染料煮泡,然后用川蜡或巴西蜡“上光”,嘿!真能唬人呢!第二种染色法,是仿出土时的“土锈”效果。这个方法非常简单,把黄土用胶水儿给粘在所谓的“玉器”上,有粘得结实的,您用手都抠不下来。现在地摊儿上能看见布满斑斑“黄土沁”的“古玉器”,大多都是用这种方法炮制出来的。在这儿给您提个醒吧,省得您一看见“土沁”就晕菜!第三种染色法叫“叩锈法”,这可是个古方儿,一直流传至今。据说呀,在清朝大概是乾隆年间,江苏的无锡一带,有一位玉器造假高手,叫什么名字没有记载,人们只知道他叫“阿叩”。这位“叩儿爷”发明了一种伪装古玉的方法,嘿那叫一个绝!据说今天的故宫里都还
11、留着他老人家的“作品”呢。他把那些“毛坯玉”也就是玉器的半成品和一些细碎的铁屑搅拌在一起,放在大水缸里,然后将煮开了锅的老醋猛然浇灌下去,这也叫“淬醋”。封好了以后埋在潮湿的地方,等十来天的工夫取出来,再于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埋在人来人往的大街的土路下面,让千人踩万人踏。为什么要这么干?谁也说不清楚,反正是有他的“道理”。再约莫两三个月后“出土”,嘿!出土的“古玉器”上边布满了“橘皮纹”,纹路中满是铁锈斑呈暗红色,再用开水煮上一煮,嘿就大功告成啦。看上去它要是不像“古玉”才怪呢!然而要想“破”这个“局”,据说得耗费几年的“盘工”(就是在手里抚摩)。真玉的沁是“盘”不掉的,而“叩儿爷”的玩意儿慢慢
12、就“褪色”啦。可是他娘的好几年都过去了,文玩讲究的是“出了门就不认账”,您说吧这事儿哪儿“说理”去?第四种方法叫做“伪造黑斑”法。据说古玉在地底下会受某些矿物质的“影响”,产生所谓黑斑,这也是“古玉”断代的重要“依据”呀!所以,造假者是决不能忽视的。方法是把“玉石”在开水里煮热,然后用浸湿了的破棉花把石头包好再放在铁篦子上用火烧烤,等把棉花烧成灰烬的时候就往石头上抹蜡,一边翻个儿一边抹,一定要抹得均匀才能出效果。这么跟您说吧,如果往上边撒点儿孜然或辣椒面儿,一边翻烤一边喊:“哎香喷喷,外焦里嫩啦!”就跟烤羊肉串儿一样了。您别光听着觉得可乐,这种带着“黑斑”的假玉器,欺骗性特别大,地摊儿上这类“
13、宝贝儿”多了,稍不留神就让人打眼!第五种方法是伪造“鸡骨白”,在古代玉器中尤其是南方一带出土的,比如良渚文化玉器等,可以偶尔见到一种类似“煮透了的鸡骨头”的颜色,俗称叫“鸡骨白”,学名叫做“石灰沁”。这种“沁色”的出现,有人说是玉石在地底下受“地火”所侵而成的,这是胡说八道。真正原因是质地比较疏松的玉石在大自然中的钙化结果,并不神秘。但好古人都认为,凡有“鸡骨白”沁色者,必是名贵的“上古”之物!它既然有人“喜欢”,就有人琢磨不是?其实这所谓“鸡骨白”再容易仿制不过了,把次等的白玉或者岫岩玉放在火里烧烤,快烧透的时候用冷水猛泼。还有更简单的,干脆用硫酸泡,于是乎那“鸡骨”之“白”就“应运而生”啦
14、。找块破布没事儿的时候就擦巴擦巴嘿!不是“红山”就是“良渚”,至少也是他娘的“战国”的!第六种叫“褪光法”,这与前边说的不大一样,是专门仿制传世作品的方法了。玩儿玉的都知道,传世玉器有一种独特的温润光泽,全无出土文物上的那种沧桑或者斑驳。所以就不能来“硬”的,得用“软”功夫,尤其是加上雕刻之后,这就得用“褪光法”了。说通俗些就是把玉器上边的“贼光”给去掉,瓷器不是也讲究这么个“法儿”吗?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糠麸皮摩擦,糠麸皮里边含有油分,这样“盘”出来的玉器会有一种看上去较为自然、柔和、滋润的光泽。据说旧社会不少“传世古玉”都是这么“盘”出来的,您知道要想“盘”出能唬人的效果来,得“盘”多少年吗
15、?这么跟您说吧,一个刚进门的学徒,后来都成掌柜的了,手里这块玉保不齐还没“盘”好呢。那时候的艺人是真肯下工夫。现在已经没人用这种费力不讨好儿的笨法子捯饬玉器喽。唉要说这些玩意儿流传到今天,它也得是个“宝”了,只是说不清楚都卖到哪儿去了,兴许哪个拍卖会里就有这类东西也说不准?所以甭管在哪儿,甭管是什么专家,要是有人指着一块白玉愣说是什么什么时候的“传世品”,您可千万别往心里去啊。在这种玩意儿面前您不认得它吧?您就是“孙子”,您要是凭经验有本事认得它,也千万别吱声,您得“装孙子”。咳这作人呀,有时候比做玉还他妈的难至于其他的做旧方法嘛,反正多了去啦。比如什么“提油法”、“酸蚀法”、“石灰法”、“卤
16、提法”、“水坑法”,等等,其实都是大同小异,也不是咱们今天就一股脑儿都能说得完的9.jpg (25.03 KB) 8.jpg (23.95 KB) 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话说一天,乾隆皇帝上朝的时候,大臣刘庸让他很是不高兴,这乾隆皇帝正想找他的嚓,于是赏了他一挂自己戴的朝珠,刘庸刚想跪下谢恩,可是一想,不对啊,皇帝的朝珠自己可是不敢随便带的啊,戴了可就是死罪啊。刚想拒绝可转念又想,不要就是抗旨不遵啊,罪名也不小。最后他还是领下了皇帝的赏赐,把它供奉在自己的祖先堂内。所以这刘庸还算聪明啊,即得到了一串皇帝的朝珠,还捡回了性命。哦,故事说到这里,你会说我扯的远了,说讲作伪怎么就扯到朝珠上去了呢。
17、我们先来看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关于串朝珠的故事。看这车上挂的这串珠子可吗?这可是王先生的心爱之物,买的时候就是看上了这几颗翡翠珠子,也不清楚是做什么用的。但是一天一个搞收藏的朋友说,这可是好东西,说是串朝珠,应该是清代有品级的官员戴的。王先生心里是一阵的高兴,没想到自己还拣了漏了呢。要说这朝珠还真是有讲究的。朝珠是清代宫廷中上自皇帝下至各级官吏人等重要的上朝佩饰之一,佩带者的身份地位不同,朝珠的用料也不尽相同。大家知道清代等级制度是非常森严的,按制度规定:皇帝、宗室、王公、爵侯以下至文官五品,武宫四品以上本人及妻室或儿女穿着朝服时,可以配挂朝珠,这在当时被称为文五、武四。对于佩戴何种质地的朝珠
18、,也有严格的区分和等级规定,从官员胸前所佩戴朝珠质地的好坏,可以看出官员的品级高低来。通常是用珊瑚和玉翠等名贵材料雕刻而成。而在皇宫里独有皇帝佩带的朝珠是东珠的。主持人:现在您知道我们开头的故事里,为什么刘庸不敢戴皇帝赏赐的朝珠了吧。既然皇帝的朝珠是东珠做的,那么我们王先生手里的这挂带有翡翠的朝珠又是什么级别的官员带的呢。据了解,朝珠应由 108 颗珠子贯穿而成,挂于颈上,垂在胸前。朝珠的质料有东珠、翡翠、玛瑙、蓝晶石、珊瑚等。每盘朝珠有四个大珠,垂在胸前的叫“佛头“ ,在背后还有一个下垂的“背云 “,在朝珠两侧,有三串小珠,左二右一,各 10 粒,名为“记捻“。朝珠虽然是装饰品,但一般官员和
19、百姓不能随意佩带。对于佩戴何种质地的朝珠,也有严格的区分和等级规定,从官员胸前所佩戴朝珠质地的好坏,可以看出官员的品级高低来。看王先生的这朝珠的品相挺好,而且做工也很细,还正好配套。看来能佩带的人官位应该不低啊主持人:于是王先生拿这自己的藏品找到了鉴定的专家,专家经过鉴定得出了的结论:东西是真正的老东西,也是有品级的官员用的,但是那五颗翡翠却是假的,是琉璃烧出来冒充翡翠的。啊,琉璃的!那么王先生的是从何处看发现这串珠子的问题呢。经过王先生给我们指出,我们才发现。这珠子的绿色地方有一块坏掉的地方,就是这里露出了破绽。其实翡翠是到了十八世纪晚期才传人我国的,翡翠取代白玉成为玉石之王与清代皇室的喜爱
20、不无关系。从乾隆皇帝到慈禧太后,各朝帝皇无不对翡翠情有独钟。尤其是慈禧太后,在她的墓葬中,最名贵的珍宝要数翡翠西瓜,清代皇家的宠爱直接影响了后世人们对翡翠的喜爱和收藏。而据专家介绍翡翠作伪早在清朝晚期时就出现了。大多是拿烧造的琉璃来充当。翡翠是一种特殊矿产资源,所有矿产资源都有不可再生性。因此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发展,收藏的兴起,翡翠在国际国内市场的价格也是不断增长,近 10 年来,年增长率达 30%。正因为它的保值、增值性,利益的驱动让作伪者的手段也是越来越高明。主持人:您看,清朝晚期的时候,就有很多假冒的翡翠,那么到现在的话,这个翡翠造假的手段,肯定是相当的多,特别是我们现在市场上也经常会看到
21、各种各样的翡翠都打着A 货,天然翡翠这样的旗号,但关键是我们怎么知道哪些是做过手脚的,哪些是真,哪些是假,怎么来鉴定呢,好,那么今天来到我们演播室的是中国宝玉石协会的理事陈景元先生,陈先生您好。陈:您好。主持人:欢迎来到我们演播室,前边我们说到,这个清朝的时候,人们还只是用一些东西来冒充这个翡翠,通常是用什么来冒充呢?陈:一般在清朝来讲,是用琉璃,绿色的琉璃来冒充翡翠。主持人:那其实在最早的时候,就是清朝的时候,人们只是用琉璃,用玉石来冒充替代这个翡翠,那什么时候人们开始做假翡翠了呢?陈:这是 90 年代,1990 年代,从香港第一个开始做这个 B 货的翡翠来冒充 A 货来卖。主持人:你说的
22、B 货、A 货,那就是说翡翠是分等级的?陈:对。主持人:怎么一个分法?陈:翡翠分等级呢,就是分三种,一种就 A 货,就是纯天然的,一种就是 B 货呢,是经过强酸腐蚀漂白注胶,C 货呢,就加颜色。评价翡翠的好坏,主要依据两点,一是颜色,二是透明度,俗称“水“ 或“水头“。翡翠的颜色有多种,如绿色、紫色、黄色、棕色等,颜色纯正、透明度高的翡翠价值惊人。现在市面上的翡翠制品被分为 A 货、B 货和 C 货三大类。专家介绍说,A 货就是地地道道的真货,是将天然的翡翠原料经过纯物理切割、雕琢之后做成的翡翠制品。它的颜色和透明度都是天然的,高中档的 A 货具有保值、增值功能。而 B 货是指透明度经过处理的
23、翡翠制品,其颜色是真的。但由于这种翡翠制品的原料在经过打磨后,其透明度不理想,因此便会将其做化学处理,这种翡翠制品看起来非常漂亮,但它的耐久性受到了影响,作为一般饰品是可以的。而 C 货是纯粹的假货,它主要是在翡翠制品的颜色上作假。这种作假通常是将最低廉的翡翠原料进行人工着色,使其成品外观极其秀美,同时价格也就被提升了。主持人:其实要说 A 货就是最好的,最自然的,最天然的,那只有那些 B 货、C 货可能是有一些缺陷的,它要来变得更好,就要来经过这些手脚是不是?陈:对。主持人:那我们首先来看一看 B 货是怎么造假的,通过什么手段翡翠作伪方法一:注胶法B 货是指透明度通过处理的翡翠制品,其颜色是
24、这样的,但由于这种翡翠制品的原料在通过打磨后,其透明度不理想,用酸或者其他化学剂浸泡,这样理想透明度的杂质就会去除,使其中的杂质得以溶解,时间需要几小时,甚至几星期,去除后,用清水或者苏打水冲洗,处理过的翡翠会上出现孔洞和裂隙,这时用树脂来填充翡翠上面的孔洞和裂隙。以达到温润通透的感觉。主持人:你看通过这个酸一做呢,这个翡翠上的杂质都不见了,也变得透亮起来了,那它和真的那个有什么区别,我们怎么来分辨出来呢。陈:好的,像这串就是已经处理过的,优化处理过的,这个叫 B 货,那么 B 货呢,还有这串这叫 A 货。主持人:这串是真的。陈:这是真的,A 货,那么这串是货。主持人: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真的
25、,这个是做过的,但就光这么看它的透明度我觉得真的没什么区别,你看在这个灯下面,它们都是发亮的这种很晶莹剔透的感觉。陈:对,这就要用放大镜来看。主持人:那会看出什么东西来,这种做过的。陈:我们用放大镜看的时候,你用放大镜看的时候,它的表面放大了以后,它都像蜘蛛网的网状。主持人:像蜘蛛网的网状。陈:蜘蛛网的网状。主持人:不是说这个翡翠本来它就有一种网,就是像苍蝇网的那种。对吧。陈:那个网状跟 B 货的网状是不一样的。它苍蝇网指的是一点点。主持人:就是很细很密的。陈:对。主持人:这个蜘蛛网显得是更大更松散一些。陈:松散。还有很多的坑洞,那么你看,表面这么光滑,但你用放大镜看的时候,它不是那么亮光,是
26、那种蒙蒙的光主持人:不是那么透亮,是蒙蒙的感觉。陈:对,那么天然的 A 货,它就是非常的光亮,光度像一面镜子一样。这样就用放大镜就能区别出它 A 货 B 货出来了。主持人:一个是从它的纹,就是它的蜘蛛纹。陈:对。主持人:一个就是从它的这个亮度,是不是有朦胧的感觉,是不是透亮的。陈:对。主持人:就是这两点的区别它是真的还是做过手脚的 B 货。陈:对。鉴别办法,一、拿高光的放大镜看表面会有蜘蛛网网状的纹路,二,表面会有孔隙。主持人:那么除了这个 B 货以外,前面说到还有 C 货, C 货它肯定是也需要往好里做对不对?陈:对。主持人:那到底是怎么做的,我们也通过一个短片来看一下 C 货是怎么作价的?
27、翡翠作伪方法二:注色法其实做 C 货的料是因为颜色不够漂亮,就是通常说的染色,一般会拿颜料利用真空高压的办法来将颜色注入,比如通常会做绿色进去,现在随着红色和紫色的流行,也会把这些颜色加进去,然后根据出来颜色进行雕刻。主持人:如果说 B 货造假是让翡翠变得更透亮的话,那其实 C 货造假就是说让它的颜色更逼真,更绿了对不对?陈:对。主持人:那这种做出来的这种颜色和自然的颜色,它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我们怎么来鉴别?陈:好的,这个做出来的,假的颜色呢,它是单一的,它是一点一点的,那么天然的呢,它是像这个,我带的样品,这个是有,它有条状的,它是有色根的。主持人:你说这个条状其实就是它的色根是吧,就是它不
28、是说那种散的,一点点没有一个根基的感觉对吧。陈:对。像这个你看每个都有它的色根,除了是在最高档的翡翠以外,它是整块翡翠,它就没有色根,它是整块绿,那么它造假的,也有造成全绿的,但两个一比较的时候,完全是不一样。主持人:这个当然这么一看的确是不一样,因为你告诉我它是假的嘛,如果你不说的话,我觉得除了它好像没什么翠绿以外,别的你觉得还从哪里能看出来它是做出来的颜色呢?陈:那就要用绿滤色镜主持人:滤色镜?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滤色镜。主持人:用上这种高科技的产品。那么滤色镜下看它是什么样的状况?陈:用灯打以后,用滤色镜一照,它里面都变红色的,绿色变成红色的,那么天然的它是不会变色的。鉴别办法,拿滤色
29、镜用强光照射,在滤色镜的效果下,绿色的部分出现色光泽度过于亮。主持人:我想呢,经过我们专家研究,我想可能很快会找到他们造假到底用的是什么方法,用的什么原料,我们也会在第一时间告诉大家,那其实可以说造假者为了追求这种完美,他也会采用多种方法对不对?陈:对。现在采用的方法是 B 加 C 的两种结合,不是纯做 B 货了,B 跟 C,B 是通透性把它杂质去除掉,那么 C 就是加颜色,所以 B 加 C 是结合在一起做了。主持人:既变得通亮,也变得更好了是吧。陈:是。主持人:那通常通过这个 B 加 C 的这种作假的方法,在市面上我们常见的会是一些什么东西?陈:会有一些就是这个,岩珠把它串起来手链手串,还有
30、呢,就是说,这种挂件,雕刻这种挂件,还有手镯,还有镜面。主持人:其实种类还是特别多,都是人们日常会佩戴的一些东西。陈:比较常用的。主持人:陈先生,假如这是一串真的话,应该值多少钱?陈:一串手珠能值八千块钱。主持人:就是一串。陈:那么这个起码可以穿成两串了。主持人:那你像现在市场上这种 B 加 C 的做出来,是不是还挺多的?陈:挺多的。主持人:如果在市场上要买的话,通常要卖多少钱?陈:他们一般在卖 5、600 块钱。主持人:5、600,贵吗?陈:它的利润很丰厚的。主持人:那就是说它成本低是吗?陈:成本非常低,这每一颗珠子给它算的话,成本它是两块钱。主持人:大家可以算一下这个帐,所以你要去买这个翡翠的这个珠子的时候,真的要擦亮眼睛,不然的话,这么算出来的话,你会吃大亏的。希望我们今天给你介绍的这些怎么来鉴别翡翠作假的方法,能够帮助你少吃亏,可以买到货真价实的好东西,好,那么再一次感谢陈先生今天来到我们演播室,和大家分享了关于这个翡翠作假的方法,和鉴别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