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卷编码: 10TL80620000-60105020440001 第 1 页 共 32 页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钻井地质工中级理论知识试卷注 意 事 项1、考试时间:120 分钟。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一 二 总 分得 分得 分评分人一、单项选择(第 1 题第 599 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 0.5 分,满分 299.5 分。)1. 利用测井资料可以定量或半定量地计算储集层的( ),判断储集层中的流
2、体性质。A、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油饱和度B、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油级别C、孔隙度、含油级别和油气储量D、含油饱和度、含油级别和油气储量2. 地球物理测井测量的是地层的( )。A、岩性 B、物理特性 C、化学特性 D、含油性3. 关于地球物理测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它可以确定油气显示含油级别,准确建立地下地层剖面B、它可以对储集层的含油性做出评价C、它可以进行地层对比和沉积相分析D、它可以进行油气层动态分析4. 利用测井技术测量岩层物理性质的变化,可间接地认识岩层的( )。A、含油气特性 B、岩性 C、化学特性 D、地质特性5. 大段泥岩井段中变化不大的自然电位曲线称为泥岩基线,在砂岩处自
3、然电位对于泥岩基线的偏高量或偏低量均称为自然电位的( )。A、高度 B、长度 C、幅度 D、宽度6. 自然电位测井测量的是井内( )的变化。A、自然电位 B、自然电位差 C、岩石电阻率 D、地层电导率7. 用自然电位测井曲线划分渗透层时,岩层界面一般划分在曲线的( )。A、顶部 B、底部 C、半幅点 D、中部8. 利用自然电位曲线可判断地层岩性,若岩性变细,泥质、灰质含量增加,自然电位幅度会( )。A、增大 B、无变化 C、减小 D、变化无规律9. 利用普通电阻率测井顶部梯度曲线划分岩性时,用曲线的( )确定岩层顶的界面。A、半幅点 B、最大值点 C、拐点 D、最小值点10. 一般情况下,在普
4、通电阻率测井底部梯度曲线上,高阻层( )。A、底面为极小值,顶面为极大值 B、底面为极大值,顶面为极小值C、底面为极大值,顶面为平均值 D、底面为平均值,顶面为极小值11. 利用 2.5 m 普通电阻率测井底部梯度曲线划分岩性时,用曲线的( )确定岩层的底界面。A、半幅点 B、最大值点 C、拐点 D、最小值点12. 普通电阻率测井曲线常用来( )。A、划分岩性界面,进行地层对比B、确定储层渗透性,进行地层对比C、计算地层真电阻率,划分岩性界面D、检查井身质量,进行地层对比13. 在对( )剖面分层方面,侧向测井较其他测井效果好。A、砂泥岩 B、低电阻率厚层C、高电阻率厚层 D、高电阻率薄层14
5、. 利用双侧向测井可以划分( )以上的低阻泥岩夹层。A、0.1 m B、0.2 m C、0.4 m D、0.5 m15. 在碳酸盐岩地区常用( )测井法测量地层的电阻率。A、底部梯度 B、顶部梯度 C、深浅双侧向 D、电位电极16. 利用深浅双侧向测井曲线可以计算( )。A、冲洗带的电阻率 B、地层厚度C、冲洗带的含水饱和度 D、油层厚度17. 利用感应测井曲线划分岩性界面时,对( )以上的层按半幅点分层。A、0.5 m B、1 m C、2 m D、3 m18. 进行地层对比时,常利用感应测井曲线确定( )。A、断层 B、泥岩标志层C、砂岩标志层 D、古生物标志层19. 当钻井液的电阻率很高时
6、,用( )测井来获得地层的真电阻率。A、双侧向 B、微侧向 C、感应 D、声波幅度20. 利用( )测井划分裂缝带和有低阻环带的油气层。A、自然电位 B、双侧向 C、感应 D、普通电阻率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 地 区姓 名单 位 名 称准 考 证 号试卷编码: 10TL80620000-60105020440001 第 2 页 共 32 页21. 冲洗带视电阻率的测量方法很多,常用的是( )。A、微电阻率测井 B、普通电阻率测井C、双侧向测井 D、感应测井22. 一般情况下,用微侧向曲线可以划分出厚( )的薄层。A、0.05 m B、0.1 m C、0.15 m D、0.2 m
7、23. 在碳酸盐岩地层剖面和盐水钻井液中,( )比微电极测井分层效果好。A、普通电阻率测井 B、侧向测井C、微侧向测井 D、自然伽马测井24. 采用微电极测井的目的是( )。A、测量和计算冲洗带的含油饱和度 B、确定冲洗带的电阻率和地层厚度C、确定水淹层 D、判断地层有无可动油25. 在声波时差测井曲线上显示高时差的岩性是( )。A、灰岩 B、白云岩 C、砾岩 D、泥岩26. 声波时差测井曲线可用来( )。A、计算地层孔隙度 B、计算冲洗带的电阻率C、计算冲洗带的含水饱和度 D、计算地层的电阻率27. 下列情况中声波时差会出现周波跳跃的是( )。A、致密灰岩 B、泥岩 C、水层 D、气层28.
8、 在声波时差测井曲线上显示最高时差的是( )。A、泥岩 B、砂岩 C、石油 D、甲烷29. 在固井后( )进行声波幅度测井效果最好。A、48 h B、812 h C、1224 h D、2448 h30. 当固井所用的水泥浆是高密度水泥浆时,声波幅度曲线的相对幅度大于( )为固井质量不合格。A、10% B、15% C、20% D、30%31. 固井质量检查测井时用( )曲线判断固井质量的好坏。A、声波幅度 B、磁定位 C、自然伽马 D、声波速度32. 在裸眼井中进行声波幅度测井的主要目的是( )。A、划分扩径井段 B、划分缩径井段C、确定地层厚度 D、划分裂缝带33. 在自然伽马曲线上显示高幅度
9、值的是( )。A、页岩 B、砂岩 C、灰岩 D、石膏34. 下列岩层中,自然伽马值最低的是( )。A、海绿石砂岩 B、泥岩 C、白云岩 D、泥质灰岩35. 自然伽马测井结合密度测井可计算出( )。A、地层的渗透率 B、地层的泥质含量C、地层的真电阻率 D、地层的含油饱和度36. 利用自然伽马曲线的相对稳定性,可以进行下套管前后的深度对比,在生产上用作油层套管的( )。A、检查 B、固井质量检查C、跟踪射孔 D、人工井底的确定37. 岩性密度测井受( )的影响较大。A、井径 B、地层的电阻率C、泥饼 D、钻井液的导电性38. 岩性密度测井主要用于计算地层的( )。A、孔隙度 B、电阻率C、冲洗带
10、电阻率 D、厚度39. 岩性密度曲线用以区别岩性时,在( )剖面上效果较好。A、砂泥岩 B、碳酸盐岩 C、火成岩 D、变质岩40. 岩性密度测井主要用于计算地层的( )。A、厚度 B、电阻率C、冲洗带电阻率 D、岩石视骨架参数41. 进行岩性分层时,中子伽马测井必须与( )测井配合使用。A、自然伽马 B、自然电位 C、双侧向 D、井温42. 在中子伽马测井曲线上,( )的中子伽马值最低。A、硬石膏 B、泥岩 C、砂岩 D、粉砂岩43. 下列地层中,中子伽马值最高的是( )。A、油层 B、高矿化度水层C、气层 D、油水同层44. 在碳酸盐岩地层剖面中,中子伽马曲线可与( )曲线配合求孔隙度。A、
11、自然电位 B、感应 C、自然伽马 D、普通电阻率45. 利用井径曲线可初步确定岩性,下列岩石井径相对较小的是( )A、泥岩 B、松散砂砾岩 C、渗透性砂岩 D、白云岩46. 通常( )测井用于检查井眼的规则情况,且可为地层测试确定坐封位置。A、自然伽马 B、井径 C、双井径 D、自然电位47. 利用( )测井来检查套管和油管管内腐蚀、变形、穿孔、破裂等情况。A、井径 B、双井径 C、声波幅度 D、多臂井径48. 利用井径曲线可初步确定岩性;下列岩石中井径相对较大的是( )。A、火成岩 B、松散砂砾岩 C、渗透性砂岩 D、白云岩49. 最为完善的孔隙度测井方法是( )测井。A、三孔隙度 B、中子
12、 C、声波 D、密度50. 盐水钻井液条件下一般选用( )测井系列。A、自然电位和普通电阻率 B、自然电位和双侧向C、自然伽马和双侧向 D、自然伽马和普通电阻率51. 深侵入情况下,普通电阻率曲线上有可能( )。A、把水层指示为油层 B、把油层指示为水层C、把干层指示为油层 D、把油层指示为气层52. 评价油气层时,利用( )测井可求解地层的真电阻率。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 地 区姓 名单 位 名 称准 考 证 号试卷编码: 10TL80620000-60105020440001 第 3 页 共 32 页A、自然电位和普通电阻率 B、自然电位和双侧向C、双感应和双侧向 D、自然
13、伽马和普通电阻率53. 标准测井曲线的比例尺是( )。A、1100 B、1200 C、1500 D、11 00054. 在砂泥岩剖面中,标准测井的电阻率曲线是( )曲线。A、自然电位 B、2.5 m 电阻 C、微梯度 D、微电位55. 标准测井曲线中( )曲线可以用来划分渗透层。A、2.5 m 电阻或井斜 B、自然电位或自然伽马C、声速或井斜 D、声幅或 4 m 电阻56. 在砂泥岩剖面中,标准测井一般不包括( )曲线。A、2.5 m 电阻 B、井径 C、密度 D、自然伽马57. 在碳酸盐岩地区,利用标准曲线中的( )曲线来确定岩层的泥质含量。A、自然电位 B、自然伽马 C、微电极 D、声速5
14、8. 在砂泥岩地区,一般采用( )曲线作为标准测井曲线。A、2.5 m 电阻和井斜(或井径)B、2.5 m 电阻和自然电位(或自然伽马)C、0.5 m 电位和自然电位(或自然伽马)D、2.5 m 电阻和中子伽马(或声波时差)59. 标准测井曲线主要用于( )。A、计算储集层的孔隙度 B、计算储集层的渗透率C、地层对比 D、计算储集层的泥质含量60. 在砂泥岩剖面中,标准测井的自然电位曲线可以用于( )。A、地层对比和划分渗透层B、划分渗透层和计算储集层孔隙度C、划分渗透层和计算储集层含油饱和度D、划分渗透层和计算储集层渗透率61. 标准测井中的电阻率曲线可以用于( )。A、地层对比 B、划分岩
15、性和计算储集层孔隙度C、地层对比和计算储集层渗透率 D、划分岩性和计算储集层渗透率62. 标准测井中的井径曲线可以用于( )。A、地层对比 B、计算井眼大小,计算平均井径C、判断岩性 D、划分渗透层63. 常用的综合测井的比例尺是( )。A、150 B、1100 C、1200 D、150064. 下列测井中全属于放射性测井的一组是( )。A、自然伽马测井、声波时差测井、自然电位测井B、岩性密度测井、中子伽马测井、自然伽马测井C、中子伽马测井、0.5 m 电位测井、声波幅度D、中子伽马测井、岩性密度测井、自然电位测井65. 下列测井项目全属于电阻率测井的一组是( )。A、深浅侧向测井、声波时差测
16、井、自然电位测井B、深浅侧向测井、0.5 m 电位测井、微梯度测井C、深浅侧向测井、0.5 m 电位测井、自然伽马测井D、深浅侧向测井、微梯度测井、岩性密度测井66. 下列测井项目不属于组合测井的是( )测井。A、双侧向 B、声波时差 C、2.5 m 电阻 D、密度67. 下列测井曲线中可以求地层孔隙度的是( )测井曲线。A、微球形 B、深浅侧向 C、自然电位 D、声波时差68. 下列测井曲线中( )曲线可以近似反映原地层的电阻率。A、0.5 m 电位 B、0.45 m 梯度 C、微球形 D、深侧向69. 下列测井曲线中( )测井曲线可以近似反映冲洗带的电阻率。A、微电极 B、微球形 C、浅侧
17、向 D、自然电位70. 下列测井曲线中( )曲线可以划分裂缝带和低阻环带的油气层。A、感应 B、0.45 m 梯度 C、微球形 D、深侧向71. 可用于确定固井水泥面位置的曲线为( )曲线。A、井温测井 B、视电阻率测井C、微电极测井 D、声波时差测井72. 利用井温测井曲线寻找产液层时,一般应在( )。A、温度急剧升高的开始处 B、温度急剧降低的结束处C、温度急剧升高的结束处 D、温度急剧降低的开始处73. 可利用井温测井测井判断漏失层位,漏失层的位置一般在( )。A、井温测井曲线上由低温向高温急剧变化的台阶半幅点处B、井温测井曲线上由低温向高温急剧变化的台阶起始处C、井温测井曲线上由低温向
18、高温急剧变化的台阶结束处D、井温测井曲线上由高温向低温急剧变化的台阶起始处74. 井温曲线利用地温梯度( )的最大深度。A、寻找产液层 B、寻找确定油气层C、寻找漏失层 D、寻找产油或注水75. 利用( )可以跟踪实钻井身轨迹,检查井身质量。A、井温资料 B、井斜资料 C、井径资料 D、岩性资料76. 目前利用的井斜仪中较准确的是( )井斜仪。A、电测连斜 B、电子多点 C、无线随钻 D、电子陀螺77. 利用井径和( )资料可以确定井眼大小,求取平均井径。A、井温 B、电阻 C、井斜 D、声波时差78. 利用井斜数据可以编绘井斜水平投影图和( ),求出目的层或井底水平位移和垂直深度。A、井眼轨
19、迹图 B、油藏剖面图 C、井位构造图 D、井位图79. 磁性定位曲线可作为( )控制井深的标志。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 地 区姓 名单 位 名 称准 考 证 号试卷编码: 10TL80620000-60105020440001 第 4 页 共 32 页A、测井时 B、固井时 C、射孔时 D、采油时80. 利用( )曲线可检查套管内的断裂、误射孔的位置等。A、声幅 B、声波时差 C、磁性定位 D、自然伽马81. 磁性定位曲线表现为尖峰状,相邻的 2 个尖峰之间的距离相当于( )。A、油层厚度 B、一个砂层的厚度C、一根套管的长度 D、一根油管的长度82. 磁性定位测井是用来了解(
20、 )的一种测井方法。A、套管下深 B、套管接箍位置C、油层温度 D、井温83. 一般来说,地震波在地层中的传播速度( )。A、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B、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C、与埋藏深度成直线关系 D、与埋藏深度无直接关系84. 一般来说,火成岩的地震波速比变质岩和沉积岩的波速都( ),且变化范围( );沉积岩的波速低,变化范围( )。A、高;小;小 B、高;小;大 C、低;大;小 D、低;小;大85. 地震波在岩石中的传播速度随岩石弹性系数的增大而( ),随岩石密度的增大而( ),随岩石致密程度的增加而( )。A、增大;减小;减小 B、增大;增大;增大C、增大;减小;增大 D、减小;
21、减小;增大86. 一般来说,变质岩和沉积岩的地震波速比火成岩的波速都( ),且变化范围( );沉积岩的波速低,变化范围( )。A、高;小;小 B、高;小;大 C、低;大;小 D、低;小;大87. 地震波根据其传播空间可分为( )。A、直达波和绕射波 B、直达波和体波C、直达波和折射波 D、体波和面波88. 地震波的 2 种基本类型为( )。A、纵波和横波 B、面波和声波C、反射波和入射波 D、纵波和反射波89. 在地震勘探中,我们主要利用( )的传播速度来研究地下岩石和构造。A、横波 B、纵波 C、面波 D、折射波90. 地震波根据其传播路径可分为( )。A、直达波、绕射波和体波 B、直达波、
22、体波、面波C、直达波、反射波和折射波 D、折射波、体波和面波91. 时间构造图虽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地质构造的形态,但却能表现地质构造的某些特征。如等值线的法线方向就是地层的( );等值线的时间代表地层的( );等值线的距离反映地层界面的( )。A、法向深度;真倾向;倾角 B、真倾向;法向深度;倾角C、法向深度;倾角;真倾向 D、真倾向;倾角;法向深度92. 地震标准波的特征为具有( )的反射波。A、弱震幅和较稳定 B、强震幅和较稳定C、强震幅和不稳定 D、弱震幅和不稳定93. 经过偏移或偏移叠加处理的时间剖面,可以反映反射层的构造形态和位置,利用( )之间的关系,即可将时间剖面转换为深度剖面
23、。A、垂直深度和平均速度 B、波形和波速C、标准波和平均速度 D、垂直时间和平均速度94.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形成突变点,这些突变点会成为新震源,再次发射球面波,向四周传播,这种波称为( )A、反射波 B、折射波 C、绕射波 D、透射波95. 古潜山在地震剖面上的特点是( )。A、古潜山顶面反射波具有能量强、频率低、相位多、相邻道时差大的特点B、古潜山反射波同相轴形状突变,反射零乱或出现空白带C、古潜山顶面反射波具有能量低、频率低、相位多、相邻道时差大的特点D、古潜山反射波同相轴形状缓变,反射波能量低,出现空白带96. 在地震剖面上,断层不具有的特征为( )。A、反射波同相轴错断 B、反射波
24、同相轴数量突变C、异常波的出现 D、出现亮点97. 地震勘探中,滤波的目的主要是( )。A、降低信噪比 B、提高信噪比 C、压制有效波 D、偏移归位98. 在地震剖面上,超覆、退覆点附近常有同相轴合并和分叉现象,地层尖灭通常表现为同相轴( )。A、分叉,相位增大 B、分叉,相位减小C、合并,相位增大 D、合并,相位减小99. 通常( )资料用于在地震剖面上标定层位、预测井底以下反射层深度、计算地层的吸收衰减系数、识别多次波。A、二维地震 B、三维地震C、垂直地震剖面 D、高分辨率地震100. 利用横波和纵波的振幅“亮点”判断储层是否含气:一般火成岩、煤、含气储集体在纵波剖面上显示( ),在横波
25、剖面上,火成岩、煤显示( ),而含气储集体显示( )。A、亮点;暗点;亮点 B、亮点;暗点;不亮C、亮点;亮点;不亮 D、暗点;亮点;不亮101. 通常( )资料可应用于浅层找矿、寻找煤层及浅层气,还可进行储层的横向预测和油藏描述。A、横波地震勘探 B、高分辨率地震C、三维地震勘探 D、二维地震勘探102. 下列勘探方法中( )实质上是立体、全貌地观察地下构造和地层。A、二维地震勘探 B、三维地震勘探C、高分辨率地震勘探 D、横波地震勘探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 地 区姓 名单 位 名 称准 考 证 号试卷编码: 10TL80620000-60105020440001 第 5 页
26、 共 32 页103. 背斜在构造图的层面上表现为中心等高线值( ),两翼等高线值( )。A、高;低 B、低;高 C、高;高 D、低;低104. 向斜在构造图的层面上表现为中心等高线值( ),两翼等高线值( )。A、高;低 B、低;高 C、高;高 D、低;低105. 褶曲有 2 种基本类型,即( )。A、直立褶曲和斜歪褶曲 B、长轴褶曲和短轴褶曲C、直立褶曲和平卧褶曲 D、背斜褶曲和向斜褶曲106. 倾斜地层岩层顺序正常时,地层出露的顺序沿倾向方向( ),反倾向地层的出露顺序( )A、由新变老;由老变新 B、由老变新;由新变老C、由厚变薄;由薄变厚 D、由薄变厚;由厚变薄107. 褶曲的同一层
27、面上各最大弯曲点的连线称为( )。A、转折端 B、枢纽 C、顶 D、脊108. 当背斜、向斜相连时,( )是公用的。A、核 B、顶 C、翼 D、脊109. 轴面是连接各层枢纽线所构成的面,它通过( )将褶曲大致平分为 2 半。A、核部 B、顶 C、枢纽 D、转折端110. 通常( )是连接同一褶皱的各个岩层枢纽所构成的面,它通过转折端,将褶曲大致平分为两半。A、核部 B、顶 C、轴面 D、枢纽111. 长轴褶曲的长短轴之比( )。A、大于 101 B、为 10151C、为 5131 D、小于 31112. 穹窿的长短轴之比( )。A、大于 101 B、为 10151C、为 5131 D、小于
28、31113. 按轴面产状及两翼产状的关系分类,褶曲可分为( )。A、直立、斜歪、倒转、平卧 4 类 B、直立、线状、倒转、平卧 4 类C、线状、斜歪、倒转、平卧 4 类 D、直立、线状、斜歪、平卧 4 类114. 短轴褶曲的长短轴之比( )。A、大于 101 B、在 10151 之间C、在 5131 之间 D、在 5121 之间115. 在某背斜翼部钻探的直井完井后,在进行地层对比时,发现该井自 3 100 m 钻遇断点,缺失了邻井 3 2063 347 m 井段的地层,那么该断层的视断距是( )。A、247 m B、180 m C、141 m D、73 m116. 断层的要素有( )、断盘和
29、断距。A、断层面、断层线、断层带 B、断层面、地堑、地垒C、断层面、断层线、地堑 D、断层线、断层带、地堑117. 地层的断距指同一岩层错开后其间的( )距离,即地层缺失或重复的真厚度。A、视 B、斜 C、水平 D、垂直118. 通常( )是指断裂面两侧的岩石无明显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A、断层面 B、节理 C、断层 D、层理119. 由一系列倾向相同的逆断层相邻产出,且每个断层的上盘为相邻的另一断层的下盘,这种断层组合类型称为( )。A、阶梯状断层 B、地堑 C、地垒 D、叠瓦构造120. 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为( )。A、正断层 B、逆断层 C、平移断层 D、直立断层121. 根
30、据断层两盘沿断层面相对位移的方向分类,断层可分为( )3 大类。A、正断层、逆断层和平移断层 B、正断层、逆断层和直立断层C、正断层、直立断层和平移断层 D、逆断层、直立断层和平移断层122. 根据断层走向和岩层产状的关系分类,断层可分为( )3 类。A、逆断层、直立断层、平移断层 B、正断层、逆断层、直立断层C、走向断层、倾向断层、斜向断层 D、正断层、直立断层、平移断层123. 在岩层中油气运移主要以渗滤和扩散方式表现出来,渗滤是由于( )的存在,而扩散是由( )而引起的。A、压力差;压力差 B、压力差;浓度差C、浓度差;压力差 D、浓度差;浓度差124. 通常( )可驱使油气从高压区向低
31、压区运移,从盆地中心向边缘运移,从凹陷区向隆起区运移,从泥质岩向砂质岩运移。A、地静压力 B、水动力 C、浮力 D、热力125. 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动力为( )。A、压实作用、热膨胀作用和毛细管力B、浮力和水动力C、地静压力和浮力D、水动力和毛细管力126. 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为( )。A、水动力和毛细管力B、地静压力和浮力C、浮力和水动力D、压实作用、热膨胀作用和毛细管力127. 油气在圈闭中集聚形成油气藏的过程,称为( )。A、油气聚集 B、油气运移 C、初次运移 D、二次运移128. 油气差异聚集造成天然气分布在靠近油源区一侧的圈闭中,向上倾方向依次为( )。A、油藏、空圈闭、油气藏
32、 B、油藏、油气藏、空圈闭C、空圈闭、油藏、油气藏 D、油气藏、油藏、空圈闭129. 生储盖组合主要有 4 种类型,其中生储盖组合最有利的是( )。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 地 区姓 名单 位 名 称准 考 证 号试卷编码: 10TL80620000-60105020440001 第 6 页 共 32 页A、正常式 B、侧变式 C、顶生式 D、自生自储式130. 下列含油圈闭中,不存在溢出点的为( )。A、透镜体圈闭 B、断层圈闭 C、不整合圈闭 D、背斜圈闭131. 根据油气聚集带形成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大致可将油气聚集带分为( )2大类。A、构造油气聚集带和地层 B、构
33、造油气聚集带和流体C、构造油气聚集带和岩性 D、背斜油气聚集带和断裂132. 曾有过油气生成并运移聚集成为工业性油气田的盆地称为( )盆地。A、沉积 B、含油气 C、构造 D、地貌133. 受后期构造作用改造而形成的盆地称为( )。A、沉积盆地 B、构造盆地 C、地貌盆地 D、油气聚集带134. 地球表面具有相当厚度沉积物的构造单元称为( )。A、地貌盆地 B、构造盆地 C、沉积盆地 D、油气聚集带135. 根据盆地边缘的性质可把含油气盆地分为( )2 种。A、山前和山间 B、造山型和裂谷型C、断陷和坳陷 D、弧前和弧后136. 根据盆地的地貌特征可将含油气盆地分为( )、山前盆地和山间盆地
34、3 种。A、断陷盆地 B、坳陷盆地C、地台平原盆地 D、造山型盆地137. 以活动论为基础可将含油气盆地分为( )2 种。A、造山型和裂谷型 B、山前和山间C、弧前和弧后 D、断陷和坳陷138. 以地球动力学为基础把含油气盆地分为张裂环境盆地、挤压环境盆地、( )和重力环境盆地 4 种。A、大陆裂谷盆地 B、陆间裂谷盆地C、剪切环境盆地 D、大陆边缘盆地139. 根据油气聚集带形成过程中起决定性的地质因素,可将油气聚集带分为( )2种。A、背斜型和断裂型 B、构造型和地层型C、潜山型和礁型 D、背斜型和盐丘型140. 构造型油气聚集带可分为背斜型、断裂型和( )3 种。A、潜山型 B、礁型 C
35、、盐丘型 D、碎屑岩型141. 地层型油气聚集带可分为潜山型、碎屑岩型、碳酸盐岩型和( )4 种。A、背斜型 B、礁型 C、盐丘型 D、潜山型142. 断裂型油气聚集带根据断裂的性质和特点可分为( )、同生断层-逆牵引背斜带型和逆掩断层推复带型 3 种。A、穹窿型 B、上倾尖灭型 C、断块型 D、盐丘型143. 构造型油气田可分为背斜型和( )油气田。A、礁型 B、岩性尖灭 C、断层型 D、复合型144. 根据控制产油面积的地质因素,油气田可分为( )3 大类。A、构造型油气田、地层型油气田和复合型油气田B、构造型油气田、断块油气田、不整合和岩性尖灭油气田C、构造型油气田、复合型油气田和背斜油
36、气田D、构造型油气田、地层型油气田和礁型油气田145. 油气田是一定(连续)产油面积上( )的总和。A、产量 B、储量 C、生油潜量 D、油气藏146. 构造型油气田分( )和断层型。A、礁型 B、背斜型 C、岩性尖灭 D、复合型147. 圈闭是( )中能聚集并保存油气的场所。A、生油层 B、储集层 C、盖层 D、岩层148. 圈闭的基本要素是( )。A、生油层和封闭条件 B、盖层和封闭条件C、储集层和封闭条件 D、生油层和盖层149. 圈闭是储集层中能聚集并保存( )的场所。A、流体 B、油 C、水 D、油气150. 地壳中最基本的油气聚集单位是( )A、油气盆地 B、构造 C、圈闭 D、背
37、斜151. 不整合圈闭属于( )的一种。A、构造圈闭 B、地层圈闭 C、水动力圈闭 D、复合圈闭152. 根据圈闭形成的地质因素将其分为 3 大基本类型,即( )。A、构造圈闭、地层圈闭和水动力圈闭B、构造圈闭、地层圈闭和复合圈闭C、构造圈闭、岩性圈闭和断层圈闭D、断层圈闭、岩性圈闭和复合圈闭153. 油气藏可分为( )4 大类。A、背斜油气藏、断层油气藏、岩性油气藏和水动力油气藏B、背斜油气藏、不整合油气藏、水动力油气藏和复合油气藏C、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和水动力油气藏、复合油气藏D、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刺穿油气藏和复合油气藏154. 构造圈闭分为( )4 大类。A、背斜圈闭、断层圈闭
38、、岩性圈闭、礁型圈闭B、背斜圈闭、断层圈闭、裂缝性背斜圈闭、刺穿圈闭C、岩性圈闭、不整合圈闭、刺穿圈闭、断层圈闭D、沥青封闭圈闭、不整合圈闭、岩性圈闭、断层圈闭155. 通过溢出点的构造等高线所圈定的封闭区面积称为( )。A、闭合度 B、含油面积 C、闭合面积 D、油田面积156. 圈闭的大小主要是由其( )确定的。A、有效容积 B、储层的有效厚度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 地 区姓 名单 位 名 称准 考 证 号试卷编码: 10TL80620000-60105020440001 第 7 页 共 32 页C、储层的有效孔隙度 D、闭合高度157. 油气藏的大小通常用( )来表示。A
39、、油气柱高度 B、储量 C、含油边界 D、含油面积158. 构造油气藏可分为 4 个亚类,即( )。A、背斜油气藏、断层油气藏、岩性油气藏、刺穿油气藏B、背斜油气藏、断层油气藏、刺穿油气藏、不整合油气藏C、背斜油气藏、岩性油气藏、裂缝性背斜油气藏、不整合油气藏D、背斜油气藏、断层油气藏、裂缝性背斜油气藏、刺穿油气藏159. 下列油气藏中属于构造油气藏的是( )。A、不整合油气藏 B、刺穿油气藏C、礁型油气藏 D、潜山型油气藏160. 下列油气藏中不属于构造油气藏的是( )。A、不整合油气藏 B、裂缝性背斜油气藏C、背斜油气藏 D、断层油气藏161. 构造油气藏是在储集层( )发生局部变形或变位
40、而形成的圈闭中聚集油气后形成的油气藏。A、左侧面 B、右侧面 C、顶面 D、底面162. 构造油气藏分为( )4 大类。A、背斜圈闭油气藏、断层圈闭油气藏、岩性圈闭油气藏、礁型圈闭油气藏B、背斜圈闭油气藏、断层圈闭油气藏、裂缝性背斜圈闭油气藏、刺穿圈闭油气藏C、岩性圈闭油气藏、不整合圈闭油气藏、刺穿圈闭油气藏、断层圈闭油气藏D、沥青封闭圈闭油气藏、不整合圈闭油气藏、岩性圈闭油气藏、断层圈闭油气藏163. 背斜油气藏是由( )顶面拱起,上方被非渗透性岩层所封闭,下方和下倾方向被水体或水体和非渗透性岩层联合封闭所固定,并聚集油气后形成的。A、生油层 B、储集层 C、盖层 D、岩层164. 在背斜油
41、气藏内,油、气、水的分布规律是:( )占据背斜顶部;( )居中;( )在下。A、油;气;水 B、水;油;气 C、气;水;油 D、气;油;水165. 背斜油气藏在静水条件下,油气和油水界面均为水平面,含气和含油边界都平行于背斜储集层( )的构造等高线。A、顶面 B、底面 C、中部 D、整个岩层面166. 背斜油气藏的储集层一般为( ),储集性能良好且具有横向稳定性。A、孔隙型 B、裂缝型 C、溶洞型 D、缝洞型167. 断层油气藏是储集层( )方向被断层所封闭而形成的圈闭,并聚集油气后形成的。A、顶界 B、底界 C、中部 D、上倾168. 断层能否造成圈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断层使岩层位移后储集层上倾方向与其相接触的岩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