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资料来源-贵州省植物园60、黄连拉丁名 Coptis chinensis Franch.科 名 毛莨科 Ranunculaceae23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株高可达 40cm。根状茎黄色,密生多数纤细须根。全为基生叶,密集生长,有长 20 cm 的无毛叶柄;叶片轮廓卵状三角形,长达 15 cm,宽 10 cm,3 全裂,中央全裂片卵状菱形,长 38 cm,宽 2.55 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骤然收缩成 0.12 cm 细柄,3 或 5 对羽状深裂,裂片上部有生细芒尖的细锯齿,侧全裂片具 36 毫米短柄,斜卵形,长约为中央全裂片一半,不等 2 深裂,叶脉两面隆起,表面沿脉被微柔毛,其余无
2、毛。花葶 12,高 1225 cm,成二歧或多歧聚伞花序,有 38 朵花;苞片披针形,35羽裂;萼片黄绿色,卵状长椭圆形,长约 11 毫米,花瓣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约5mm,顶渐尖,中央有密槽;雄蕊约 20,约与花瓣等长;心皮 812,花柱稍外弯。骨突果长 68mm,与果柄近等长,被微柔毛。种子 78 ,椭圆形,长药 2mm,褐色。花期 23月,果期 56 月。生境、产地与分布 生于海拔 9001300 m 林中潮湿处。产桐梓、正安、印江(梵净山)、江口、凯里、三都。四川、湖南、湖北、陕西(南部)有分布。用 途 药用植物,其根茎中含小檗碱,黄连碱,甲荃黄连碱,掌叶防己碱等生物碱,可治急性结膜炎
3、,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肠胃炎,吐血,痈疖疮疡等症。清热燥湿,泻火解毒。61、扇蕨4拉丁名 Neocheiropteris palmatopedata(Bak)Ching科 名 水龙骨科 Polypodiacea 蕨类植物 Pteridophyta形态特征 植株高达 65cm。根状茎长而横走,粗约 5mm,密被鳞片;鳞片褐色,卵苎披针形,先端长渐尖,边缘有细齿,覆瓦状排列。叶远生,具关节,关节以下的叶足处具 鳞片,鳞片与根状茎上的同形;叶柄长 30 一 45cm,粗约 3mm,光滑,叶片扇形,长 2530cm,宽与长近相等,鸟足状掌裂,裂片披针形,先端渐尖或钝尖,全缘,上面无毛,下面疏被棕色小鳞
4、片,中央裂片最大,长 1525cm,宽 2535cm,两侧的裂片渐次缩小。叫-纸质,主脉明显,两面隆起,细脉网结,网眼密,具分叉的内藏小脉。孢子囊群大,生于裂片背面的中下部,紧靠主脉两侧,圆形或长圆形,幼时有盾形隔丝覆盖,成熟后脱落。孢子显形。生境、产地与分布 它是林下土生植物,需在阴湿环境下生长;扇蕨是水龙骨科中的单种属植物,美丽而奇特,特产于我国西南。扇蕨在贵州的分布范围正处于我国东部常年湿润常绿阔叶林带与西部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带的过渡地带,对干旱和寒冷有一定的耐受性。在贵州迄今只发现于盘县、兴仁、兴义三县境内海拔 14002000m 的局部地点。我国云南、四川也有分布。 用 途 扇蕨是单种
5、属植物,分布范围狭窄;奇异的叶形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根状茎稀有种。全草可解毒、消肿胀、治风湿等。62、金钱松56amabilis(Nelson)Rehd科 名 松科 Pinaceae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 40m。树皮幼时深褐色,鳞状块片开裂;枝平展,一年生枝淡红褐色,无毛,二、三年生枝淡黄灰色,中条形,柔软,长 37 cm,宽 1.55 mm,先端锐尖,上面绿色,无气孔线,下面蓝绿色,中脉两侧各有 514 条气孔线,叶在秋后呈金黄色。雄球花黄色,穗状,下垂;雌球花紫红色,圆柱形,直立。球果卵圆形,直立长 67.5 cm,直径 45 cm,熟时淡红褐色有短柄;种鳞卵状披针形,木质,长 2.53.5
6、 cm,先端有凹缺,基部心形,苞鳞卵状披针形,长不及种鳞的一半。种子卵圆形,具翅。花期 45 月;果熟期 11 月。生境、产地与分布 多生长于低海拔山区或丘陵地带,适宜温凉湿润气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海拔 1500m 以下山地丘陵的优良造林树种。分布于湖北、湖南、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和福建。7用 途 国家二保护植物,稀有种。体形高大,树干端直,入秋叶变为金黄色极为美丽,是著名的庭园观赏树。木材纹理直,耐水湿,为建筑、梁、船舶、家具等的优良用材,根皮可治顽癣和食积等症,种子可榨油。63、喙核桃拉丁名 Annamocarya sinensis (Dode) Leroy科 名 胡桃科 Jugland
7、aceae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 1015 m。小枝幼时有细毛与鳞片,后无毛。单数羽状复叶,长3040 cm,大叶 79,近革质,全缘,上端叶片较大,长椭圆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荐形,长 1215 cm,宽 45 cm,下端叶片较小,通常卵形,上面深绿色,有光泽,无毛,下面色较浅;小叶柄长 35 毫米。雄花序长 1315 cm,下垂,常 59 条成束生于新枝叶腋;雌花序短,穗状,顶生,直立,有 35 花,无柄,花柱平滑,顶端有细毛。果实球形或卵椭圆形,长 68 cm,外壳木质,厚 59 mm,开裂为 47 瓣,裂瓣具长尖头,背面中央具 1 条(稀 2 条)龙骨状中肋;核状坚果直径
8、45 cm,顶生有长喙,微有皱纹。生境、产地与分布 生于海拔 200330 m 左右的山谷疏林中;产榕江、三都等地。云南东南部、广西也有。8用 途 喙核桃是胡核科的单种属植物,为第三纪古热带孑遗植物。其分布区较为决窄,繁殖较为困难,且生境条件随常绿阔叶林的破坏而渐趋恶化,成为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的渐危植物。木材材质优良,为工业及器具用材。67、青岩油杉拉丁名 Keteleeria davidana Berti.科 名 松科 Pinaceae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 28m,胸径达 1.3m。树皮灰褐色或暗褐色,纵裂并呈片状剥落。小枝黄色。其树干笔直伟岸,树皮黄褐斑驳,枝条辐射伸展,叶呈羽毛纷披状,四
9、季常青,冬芽园球形。球果圆柱形,直立,成熟时单绿色或淡黄绿色。中国古老的特有种。生境、分布与产地 青岩油杉生于海拔 2001100m 处的石灰岩山坡中下部。是分布于我国贵州、四川、湖南、湖北等地的铁坚油杉的一个变种,贵州的青岩,惠水成片分布,实属罕见。用 途 国家三级保护渐危稀有种。968、金花茶拉丁名 Camellia nitidissima Chi科 名 山茶科 Theaceae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 26m ,树皮灰白色,平滑。叶互生,宽披针形至长椭圆形。花单生叶腋或近顶生,花金黄色,开放时呈杯状、壶状或碗状,径 335cm;花瓣 911 枚,阔卵形至倒卵形 或矩圆形,肉质,具蜡
10、质光泽;花期 11 月至翌年 3 月。蒴果三角状扁球形,黄绿色或紫褐色;花期 11 月-翌年 3 月,果期 1012 月。生境、产地与分布 金花茶喜温暖湿润气候,喜欢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苗期喜荫蔽,进入花期后,颇喜透射阳光。耐瘠薄,也喜肥;耐涝力强。金花茶是一种古老的植物,极为罕见,分布极其狭窄,全世界 90%的野生金花茶仅分布于我国广西防城港市十万大山的兰山支脉一带,生长于海拔 700 m 以下,以海拔 200500 m 之间的范围较常见,垂直分布的下限为海拔 20 米左右。是世界上稀有的珍贵植物。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茶族皇后”。是培育金黄色山茶花品种的最优良原始材料。用 途 金花茶花
11、色金黄,多数种具蜡质光泽,晶莹可爱,形态多样,秀丽雅致,供以观赏。稀有,金花茶为我国一级保护植物。金花茶还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其花可入药,也可作食用染料。叶除泡茶作饮料外,也有药用价值,金花茶在民间一直被用于提神醒脑、清10肝火、解热毒、养元气;富含茶多酚、总皂甙、总黄酮、茶多糖、茶色素、咖啡因、维生素、氨基酸等多种天然营养成份;以及对人体具有重要保健作用的天然有机锗(Ge)、硒(Se)、钼(Mo) 、锌(Zn)、钒(V)等多种微量元素,是自然界中药用、营养价值最丰富的植物之一。70、掌叶木拉丁名 Handeliodendron bodineri Rehder科 名 无患子科 Sapindace
12、ae形态特征 灌木或乔木,高 48m。树皮灰色;小枝秃净,褐色,有散生圆形的皮孔。叶为指状复叶,有小叶 45 枚,叶柄长 411cm;小叶纸质,椭圆形至椭圆状倒卵形,顶生的较基生长 2 倍,长 312 cm,宽 1.56.5cm,先端急尖状渐尖,基部阔楔尖,下延至柄,两面均秃净,背面有极稀疏、圆形、暗红或淡黑色的腺点,侧脉 912 对,广展,上面稍平坦,背面凸起;小叶柄长 115 mm。圆锥花序连柄长约 10cm,疏散,多花;花柄长 25 mm,秃净;苞片和小苞片线状披针形;萼片卵状长椭圆形,或为椭圆形,长2mm,稍钝尖,具 1 脉,内外两面均被小柔毛,边缘有小睫毛,基部和花柄有圆形的小鳞片;
13、花瓣长椭圆形,长约 9mm,宽约 2 mm,外面被紧贴的柔毛;雄蕊 78 枚,不等长,长约59mm,花丝被毛。蒴果具柄,连柄长 2.23.2cm,直径 11.2 cm;种子 14 粒,卵状,长 810mm。11生境、产地与分布 生于海拔 500900m 的疏林中,产平塘、兴义。广西亦有分布。用 途 为稀有树种,叶形优美,果实红色,可供观赏。71、长苞铁杉拉丁名 Tsuga longibracteata Cheng科 名松科 Pinaceae 形态特征 常绿大乔木,高达 30m,胸径达 150 cm,树皮暗褐色,纵裂。1 年生小枝干后淡褐黄色或红褐色,无毛,23 年生枝褐灰色、褐色或深褐色,侧枝
14、生长缓慢。叶辐射伸展,不成二列状,长 1124cm,宽 125mm,上部微渐窄,光端尖或微钝,上面平或下部微凹,有气孔线 712 条,微被白粉,下面中脉两侧各有 1016 条灰白色气孔线。球果直立,圆柱形,长 25.8 cm,直径 1225cm:种鳞薄木质,中部种鳞近斜方形,先端宽圆或圆,中部收宿使上部两侧凸出,基部两侧耳形,熟时深红褐色,背面露出部分无毛,苞鳞长匙形,上部宽,先端尖,微露出。种子三角状扁卵圆形,长48 mm,种翅较种子为长。花期 3 月下旬至 4 月中旬,球果 10 月成熟。生境、产地与分布 长苞铁杉为阳性树种,长苞铁杉分布较集中的梵净山地区,气候属中亚热带,但在山区内,由于气温随海拔高度的不同而有变化。在海拔 1600m 一带,多生长于山脊地带岩石裸露的石山地区,一旦受到破坏,极难以恢复和更新,有沦为渐危状态的危险。在贵州主要分布于黔东北的松桃鸟罗和梵净山鱼坳,石棉厂及牛尾河谷中上段和三角桩,此外在剑河县昂英也发现 5 株长苞铁杉,分布区海拔 7001700m。我国江西西南部,广西,广西东北部、湖南南部及福建西部海拔 3002000m 的山地也有分布。用 途 长苞铁杉为稀有树种,是我国特有种。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