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鱼 我 所 欲 也 复 习 题一、本文选自 ,孟子, 时期,文章的论点用四字概括 。二、解释苟得: 患: 辟:如使: 何不用也? 勿丧: 呼 尔而 与之: 蹴: 不屑: 钟:辩: 何加: 奉:已 万钟于我: 甚于:三、翻译1、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2、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贤者能勿丧耳。4、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6、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7、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8、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四、原文填空1、可以概括全篇大意的句
2、子是: 2、当生与义面临选择时,正确的做法是 3、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 4、能体现“ 人性善” 思想的语句是 5、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 6、有人见利忘义,目的是为了 ,原因是 。 口技 复 习 题一、文章选自 ,是 代 编选的 ,本文作者 , 代人。二、解释字词1.会 2.宴 3.施 4.坐 5.欠伸 6. 众妙毕备 7.呓语 8.抚 9.毕 10.絮絮 11.舒 12.觉:注音 解释 13.齁 14.中间 15.名 16.曳17.奋 18.股 19.几 20.少21.呜 22.妇抚儿 乳 23. 既而 24、作作索索 25.曳屋许许:注音 解释三、翻译1.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3、,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2.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3、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4、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5、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6.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四、文章分析1.写出口技表演者模拟的两个场景 2、开头结尾有何作用?3、多次写听众的反应有何作用?4、比较:众 妙 毕备( ) 以为 妙 绝( )群响毕 绝 ( ) 以为妙 绝 ( )古诗文背写1、沁园春.雪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的句子 , 。 上片充满想象的句子 , ,。 点明作者主旨句子 , ,。运用比喻对偶的方法写景的句子 ,。 一代 , ,只识弯弓射大雕。2、渔家傲.秋思写
4、征夫思乡报国矛盾心里的 ,。 抒发将士夜不能寐思乡的 ,。 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相似,写大漠奇异风光的 , 。3、江城子.密州出猎用典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 , ? 渴望杀敌卫国,报效国家的 , , 。 表现少年狂气的 , , 。描写出猎场景的句子 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表达自己理想的句子 , 。 描写战斗激烈场景的句子 ,。 营造将士们奏乐吃肉的军营生活的句子, 。5.观刈麦中作者深深自责的 ? 。描写在烈日下艰辛劳动的 , 。写矛盾心理的句子 , 。 揭示赋税繁重的, 。 描写妇人捡拾稻穗的句子, 。 对句 ,童稚携壶浆。 ,岁晏有余粮。6、小时候,乡愁是 。7、雁门太守行
5、比喻夸张写兵临城下的句子 ,。 从声音和颜色上写战争惨烈的句子, 。 引用典故表达将士誓死报国的句子 , 。8、关雎中以鸟起兴,表明男子已看准追求目标的句子 ,。 , 。 男子对所思恋之人求之不得内心焦虑的句子 , 。 ,。 点明热恋姑娘身份的句子 , 。9、蒹葭中点明季节的句子 , 。 10、字词逮( )捕 ( ) 哺( )育 果脯( ) 讣( )告 发酵 ( ) 麻痹( ) 包庇 ( ) 媲( )美 蜷( )曲濒( )临 绮( )丽 戛( )然 角( )色 折( )耗 嗔( )怒 缜( )密 追溯( ) 吮( )吸 鸟瞰( ) 确凿 ( ) 吁( )叹 戏谑( ) 笑靥( ) 殷( )红
6、贮( )存 聒( )噪 桎梏( ) 稽( )首 绵亘( ) 剖( )析 悄( )然 隽( )永 扁( )舟 相形见绌 ( ) 咄( )咄逼人 忧心忡忡 ( ) 浑身解( )数 不求甚解( ) 相濡( )以沫 半身不遂( ) 随声应和( ) 一唱百和( ) 引吭( )高歌 强( )词夺理 su( )衣 脂( )肪 相称( ) 创( )痛 怪癖( ) 剽( )窃 折( )本 尽( )管 分( )量 相称( ) ji( )责 默契( ) 刹( )那 胳臂( ) 档( )案 氛( )围 强劲( ) 利爪( ) 闷( )热 期期艾艾( ) 亘( )古不变 风 ch( )电 ch( ) 恪( )尽职守 舐
7、( )犊之情 美不 shng( )收 混( )为一谈 惬( )意 q( )qio( ) 戳 ( )穿 杀 l( ) 翘( )首 澄( )清 跻( )身畸( )形 发酵( ) 潜( )能 肆虐( ) 笃( )行 迁 x( ) jij( )( ) 纤 ( )细 羁( )绊 嫉( )妒 文 ci( ) 挑剔( ) 讴( )歌 校( )正 给( )予 Ln( )s( ) 阿( )谀( ) 忖( )度11.标点: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的这两句诗运用比喻和夸张,将庐山瀑布雄伟壮观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 (杭州试题)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的这两句诗运用比喻和夸
8、张,将庐山瀑布雄伟壮观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 (考试说明)A“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12.易混易错词语更要关注。度过、渡过,过度、过渡,分辨、分辩,必须、必需,化妆、化装,考查、考察,启示、启事,权利、权力,提名、题名等13.内容包括:记叙文:分类、散文特点、小说要素、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语言特色。 说明文:分类、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语言特色。议论文:三要素、论证方法、论证方式、论证过程、语言特色。13.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望岳杜甫唐代律诗 B.春 朱自清现代散文C.范进中举吴敬梓明代小说 D.再塑生命海伦凯勒美国散文7.将下列文章作者按作者生活
9、朝代的先后顺序重新排列。爱莲说 送东阳马生序 己亥杂诗 陋室铭 桃花源记 曹刿论战九年级出师表复习练习卷一、文学常识填空1出师表作者( ),字( ),是( )时蜀汉( )、( ) 。2表: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 ( ) 二、给下列加粗字注音。崩 殂 疲 弊 恢 弘 菲 薄 陟 罚 臧 否 以 遗 裨 补 猥 自 枉 屈 夙 夜 庶 竭 驽 钝 咨 诹 昭 三、解释句中加粗的实词:1、中道崩殂 2、益州疲弊 3、此诚危急存忘之秋也 4、追先帝之殊遇 5、恢弘志士之气 6、妄自菲薄 7、引喻失义 8、陟罚臧否 9、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10、志虑忠纯 1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12、裨补阙漏 13、性
10、行淑均 14、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5、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16、贞良死节 17、躬耕于南阳 18、苟全性命于乱世 19、猥自枉屈辱 20、由是感激 21、遂许先帝以驱驰 22、夙夜忧叹 23、深入不毛 24、庶竭驽钝 25、攘除奸凶 26、斟酌损益 27、以彰其咎 28、咨诹善道 29、察纳雅言 30、临表涕零四、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 1、诚宜开张圣听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3、先帝不以臣卑鄙 4、由是感激 5、晓畅军事 6、临表涕零 7、遂许先帝以驱驰五、一词多义: 1. 益:有所广益 斟酌损益 2. 遗:以光先帝遗德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3. 效:恐托付不效 讨贼兴复之效 4. 行:性
11、行淑均 必能使行阵和睦 5. 为:俱为一体 举宠为督 6. 能:先帝称之曰能 必能使行阵和睦 7. 道:中道崩殂 咨诹善道 8. 遗:以光先帝遗德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9. 论: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每与臣论此事 10. 以: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先帝不以臣卑鄙 以伤先帝之明 寄臣以大事六、指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1、必得裨补阙漏 通 2、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通 ,七、词类活用可不掌握用法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恢弘志士之气 恢弘:指动词 3、猥自枉屈 4、庶竭驽钝 5此皆良实: 形用作名词, 6亲贤臣,远小人:形作动词, 7深入不毛: 名用作动词, 8恢弘志士之气:形作动词, 9优劣得所: 形
12、作名词, 八、重点语句翻译1.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译:2. 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译: 3.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译:4.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译:5.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译: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译:7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在天之灵。译: 8.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译: 九、理解性默写填空。1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句子。2作者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什么? , 。3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的语句。
13、4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同一标准的句子5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 ;6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 7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 , ; 8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9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10出师表中说明蜀国当时所处的政治形势的句子是: 11诸葛亮认为对文官“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 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词语运用专题1.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1)春天来了,天气 变暖,冰雪开始融化,树枝上也绽出了嫩芽。(2)我和同行的人谈起这件事,大家的 并不十分强烈。(3)这篇文章段落之间 自然,前后相互照应,结构十分严谨。A逐步 反映
14、 过度 B逐渐 反应 过渡C逐步 反应 过渡 D逐渐 反映 过度2.下面句子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这家敬老院有卫生室、棋艺室、台球室、电视室、健身房可以说设施 。(2)她到底是文墨小康之家出身,虽没上过学,却也 得一身书香,识文断字。(3)酒后驾车导致 的交通事故不断发生,所以新 刑法把“醉驾”定为犯罪。A.完备 熏陶 骇人听闻 B.完善 陶冶 不可思议C.完备 陶冶 不可思议 D.完善 熏陶 骇人听闻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 着我们,不许我们染上一点。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 些小村庄。
15、如果对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 ,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这场精彩的魔术表演,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其丰富奇妙的变化简直 。A管辖 躺着 置之不理 不言而喻 B管束 卧着 置之不理 不可思议C管束 卧着 置之度外 不言而喻 D管制 躺着 置之度外 不可思议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我们以隆重 中国共产党 90 周年为契机,热情 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丰功伟绩。接连出现的恶性食 品安全事件 我们,必须积极推进道德文化和法律法规的建设,以维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并从根本 唯利是图、坑蒙拐骗、贪赃枉法等丑恶和腐败行为为滋生的土壤。A.祝贺 歌颂 警告 剔除 B.庆
16、祝 赞颂 警告 铲除C.庆祝 讴歌 警示 铲除 D.祝贺 讴歌 警示 剔除5.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散文犹如中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留下了许多的经典名作,着一代代炎黄子孙,每一篇佳作都是历史的折射,记录着历史的。我们从中不仅能文学的精髓,还能了解时代的变迁。A、不言而喻 滋润 苦痛 获取 B、脍炙人口 滋养 沧桑 汲取C、不可名状 养育 磨难 吸取 D、家喻户晓 培养 苦难 吸收6. 请选出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他并不读没有意义的书, 专以读书来 自己的烦恼, 为自己将来实现理想做准备。他已下定决心要让全天下的人知道自己
17、的才华,他相信自己会 。A.只是 消除 就是 一鸣惊人 B.也不 排除 而是 一锤定音C.只是 排除 就是 一锤定音 D.也不 消除 而是 一鸣惊人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么多树根在大地里面触类旁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的食粮的供养。B 庆祝“六一”的晚会上,俩小朋友模仿的小品让我们都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C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拉帮结派地卖弄清脆的喉咙。D .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该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呢?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B长江中
18、下游地区正遭遇着 60 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中央领导多次亲临灾区视察,指示地方政府做好抗旱工作,确保灾区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C气吞山河的三峡大坝在长江上作威作福,为长江流域的防灾及工农业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D在中国共产党建党 90 周年之际,我们深情缅怀革命前辈,虽然他们早已离开人世,但他们的恩情我们一直铭记于心,耿耿于怀。9.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圣人”孔子,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所推崇。B不少学者认为, 襄阳好风日地方教材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将是潜移默化的。C学校合唱团的同学们正严阵以待,迎接“红歌传唱”大赛的到来。D我国多位外
19、交官临危受命,奔赴战火纷飞的利比亚,成功解救了我国在利公民。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闪闪的红星是一部优秀的儿童影片,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一直脍炙人口,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B.两岸实现“三通”以来,去台湾和大陆观光旅客滔滔不绝,呈现出“两岸一家亲”的交往热潮。C.今年上半年长江中下游出现 60 年罕见旱情,湖泊干枯、河流断流、农田开裂,灾区人民心急如焚。D.骇人听闻的药家鑫故意杀人案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它警示我们要切实加强对青少年道德和法律的教育。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因地制宜,开展了形式多
20、样的体育活动。B夏日的宿迁嶂山森林公园,树木葱茏,流水潺潺,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C泗洪湿地自然保护区大堤上高高低低的树木鳞次栉比,观鸟台就坐落在绿树浓荫中。D中学时代是一个人确立价 值观的重要时期,老师们的言传身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却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是物质生活过于丰富让我们无法选择,还是我们的味觉麻木了呢?B某些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鼠目寸光,只顾眼前利益,滥用食品添加剂以获取高额利润,严重危害了百姓健康。C与书为友能够让你获益匪浅,将不同的书视为自己的朋友,就能增长阅历,丰富思想,增添情趣。D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的特
21、征各异:“70 后”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80 后”从不袖手旁观,参与度较高;“90 后”则基本上是娱乐。文体知识与文学知识专项训练1、在文学常识方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诗歌形式多样,一般分为抒情诗、叙事诗和说理诗,B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散文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散文诗。C按照不同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戏剧分为话剧、歌剧、舞剧、历史剧。D人物、故事情节和社会环境是小说的要素。2、在文学常识方面说法错误的是: ( )A 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散文分为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 藤野先生是叙事散文。B诗歌是指同散文、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C小说的故事情节通常包括故事的开端、高潮
22、和结局。D根据题材所反映的时代不同,戏剧可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 雷电颂是历史剧。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 )写记叙文要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材料,凡是能够具体生动的表达中心思想的材料要详写,凡是跟中心思想无关的材料要略写。 ( )一篇新闻,主要包括标题、导语和主体三个部分。新闻的基本特征是用事实说话,但有时也可以在叙事过程中插入简要的议论。 (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例如韩麦尔、鲁提辖、孔乙已等都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造出来的典型人物。 ( )就体裁说,诗歌有旧体诗(包括词、曲等)和新诗。新诗有格律要求严格些的,有格律要求不严,写起来比较自
23、由的,还有接近散文的散文诗。 ( )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一般地说,剧本的情节结构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 ( )写申请书,应该把申请的事情和理由写得具体、清楚,以便组织研究、批准,或作出明确的答复。写“招领启事 “,应写明物件的具体数量和特征,以便失主认领。 ( )4.选出回答有错误的一项: ( )A记叙的顺序常用的有顺叙、倒叙、插叙。B议论文从论点的方式看,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C写作中最基本的表达方式是记叙、说明、议论。D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构造、解说事物的成因、功用、关系等等,无论说明哪一方面,都必须抓住它的特征。5.与鲁迅作品相关的知识,说法有误的是:
24、 (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藤野先生都选自朝花夕拾 。B社戏 、 故乡是两篇小说,前一篇用第三人称、后一篇用第一人称。C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学过他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藤野先生 、小说故乡 、 孔乙已 。6.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消息要求报道及时,通讯则不要求快,只要求报道得详细、具体。 ( )在议论文中,立论和驳论可以兼用。 ( )描写社会环境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 )记叙文的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局 )。 ( )服装店缺两名年轻的女营业员,拟一则“启事“。该店从“应聘启事“ 、“招聘启事“ 、 “应征启事“
25、 、 “应招启事“四个标题中选用了 “应聘启事“作标题,这种选用是正确( )7、 下面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想象和夸张反映生活,使儿童受到教育。B孔乙已 、 背影 、 春 、 济南的冬天都是脍炙人口的散文。C小说我的叔叔于勒 、 变色龙的作者分别是莫泊桑、契诃夫。D茅盾、朱自清和老舍都是现代作家。8.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 )沁园春雪这首词运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 )背影和春都是朱自清的作品,都是抒情散文。前者抒发了对父亲的挚爱之情,后者抒发了对春天
26、的赞美之情。 ( )按说明对象划分,说明文可以分为说明事物的说明文和说明事理的说明文。前者如中国石拱桥 ,后者如看云识天气 。 ( )一般说来,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是由引论、分论点和结论三部分组成的。 ( ) 9、下面是对有关应用文的介绍,选出无错误的一项: ( )A倡议书先要说明提出倡议的背景和目的,然后分条写出倡议的内容和要求,概括地提 出希望,最后再写上祝颂的话。B写贺信时,由于对象不同,场合不同,贺信的内容和措词也有不同。C用事实说话是写调查报告的基本要求,在语言表达上力戒说空话,要力求做到准确实在,言简意明,议论应画龙点睛,描写要生动、形象。D申请书只要把申请什么简明扼要地写清楚就行了。10、初三同学为迎接中考,整日忙于复习,因而体质下降。班委会决定让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到户外开展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公司为培养人才,发展教育,多次以实际行动支持学校教育。根据以上材料,从班委会和学校的角度,需要写两篇应用文。这两篇应用文应该用的体裁是: ( )A建议书 表扬信 B 通知 表扬信C倡议书 感谢信 D 通知 感谢信附: 记叙文:分类、散文特点、小说要素、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语言特色。 说明文:分类、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语言特色。议论文:三要素、论证方法、论证方式、论证过程、语言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