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虞城县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数学.doc

上传人:爱你没说的 文档编号:9184802 上传时间:2019-07-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虞城县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数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虞城县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数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虞城县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数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虞城县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数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虞城县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数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

2、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虞城县高中 2019-2020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数学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选择题1 在区间 上恒正,则的取值范围为( )2fxax0,1A B C D以上都不对02

3、a02a2 函数 的定义域为( )Ax|1x4 Bx|1 x4,且 x2 Cx|1 x4,且 x2 Dx|x43 已知抛物线 : 的焦点为 , 是抛物线 的准线上的一点,且 的纵坐标为正数,C28yFPP是直线 与抛物线 的一个交点,若 ,则直线 的方程为( )QPF2QFA B C D0y0y20y20xy4 与向量 =(1,3,2)平行的一个向量的坐标是( )A( ,1,1) B(1, 3,2) C( , ,1) D( ,3,2 )5 二项式 的展开式中 项的系数为 10,则 ( )()N)nx*+3xn=A5 B6 C8 D10【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二项式定理等基础知识,意在考查基本运算能

4、力6 已知直线 ax+by+c=0 与圆 O:x 2+y2=1 相交于 A,B 两点,且 ,则 的值是( )A B C D07 设 x,yR,且满足 ,则 x+y=( )A1 B2 C3 D48 已知正项数列a n的前 n 项和为 Sn,且 2Sn=an+ ,则 S2015的值是( )A BC2015 D9 数列 中, ,对所有的 ,都有 ,则 等于( )na12n2123naA 35aA B C D25566131510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中,点 E 为底面 ABCD 上的动点若三棱锥 BD1EC 的表面积最大,则 E 点位于( )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

5、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

6、)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A点 A 处 B线段 AD 的中点处C线段 AB 的中点处 D点 D 处11在ABC 中,a ,b,c 分别是角 A,B ,C 的对边,a=5,b=4,cosC= ,则ABC 的面积是( )A16 B6 C4 D812把函数

7、y=cos(2x+ )(| | )的图象向左平移 个单位,得到函数 y=f(x)的图象关于直线 x=对称,则 的值为( )A B C D二、填空题13已知函数 , ,则 , 的值域为 21,0()xf()21xg(2)fg()fgx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段函数的函数值与值域等基础知识,意在考查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与运算求解能力.14定义 为 与 中值的较小者,则函数 的取值范围是 )(,minxgff)(xg ,2min)(xxf15若函数 的定义域为 ,则函数 的定义域是 1,232)fx16已知圆 的方程为 ,过点 的直线与圆 交于 两点,若使C20y1,PC,ABA最小则直线的方程是 1

8、7如图,长方体 ABCDA 1B1C1D1 中,AA 1=AB=2,AD=1,点 E、F、G 分别是 DD1、AB、CC 1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 A1E 与 GF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是 18抛物线 y2=6x,过点 P(4,1)引一条弦,使它恰好被 P 点平分,则该弦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三、解答题19已知双曲线过点 P( 3 ,4),它的渐近线方程为 y= x(1)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9、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

10、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2)设 F1和 F2为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点 P 在此双曲线上,且 |PF1|PF2|=41,求 F1PF2的余弦值20已知数列a n满足 a1= , an+1=an+ (n N*)证明:对一切 nN*,有() ;()0a n121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个椭圆,它的中心在原点,左焦点为 ,且过点D(2,0)(1)求该椭圆的标准方程;(2)设点 ,若 P 是椭圆上的动点,求线段 PA 的

11、中点 M 的轨迹方程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2、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22(本小题满分 12 分)某市拟定 2016 年城市建设 三项重点工程,该市一大型城建公司准备参加,C这三个工程的竞标,假设这三个工程竞标成功与否相互独立,该

13、公司对 三项重点工程竞标成功的概,率分别为 , , ,已知三项工程都竞标成功的概率为 ,至少有一项工程竞标成功的概率ab14()124为 34(1)求 与 的值;(2)公司准备对该公司参加 三个项目的竞标团队进行奖励, 项目竞标成功奖励 2 万元, 项目竞,ABCAB标成功奖励 4 万元, 项目竞标成功奖励 6 万元,求竞标团队获得奖励金额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相互独立事件、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与期望等基础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运算求解能力、审读能力、获取数据信息的能力,以及方程思想与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23设函数 f(x)是定义在 R 上的奇函数,且对任意实数 x,恒有 f(x+

14、2)=f(x),当 x0,2时,f(x)=2xx 2(1)求证:f(x)是周期函数;(2)当 x2,4时,求 f(x )的解析式;(3)求 f(0)+f(1)+f(2 )+ +f(2015)的值24(本小题满分 12 分)已知直三棱柱 中,上底面是斜边为 的直角三角形, 分别是 的中点.1CBAACFE、 11ACB、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

15、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

16、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1)求证: 平面 ; /EFABC(2)求证:平面 平面 .1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17、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18、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虞城县高中 2019-2020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数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根据一次函数的单调性可知,函数 在区间 上恒正,则2fxax0,1,即 ,解得 ,故选 C.(0)1f20a02a考点:函数的单调性的应用.2 【答案】B【解析】解:要使函数有意义,只须 ,即 ,解得 1x4 且 x2,函数 f(x)的定义域为x|1x 4 且 x2故选 B3 【答案】B【解析】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

19、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

20、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考点:抛物线的定义及性质【易错点睛】抛物线问题的三个注意事项:(1)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时一般要用待定系数法求 p 的值,但首先要判断抛物线是否为标准方程,若是标准方程,则要由焦点位置(或开口方向)判断是哪一种标准方程(2)注意应用抛物线定义中的距离相等的转化来解决问题(3)直线与抛物线有一个交点,并不表明直线与抛物线相切,因为当直

21、线与对称轴平行(或重合)时,直线与抛物线也只有一个交点4 【答案】C【解析】解:对于 C 中的向量:( , ,1)= (1,3,2)= ,因此与向量 =(1,3,2)平行的一个向量的坐标是 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向量共线定理的应用,属于基础题5 【答案】B【解析】因为 的展开式中 项系数是 ,所以 ,解得 ,故选 A(1)N)nx*+3x3Cn310n=56 【答案】A【解析】解:取 AB 的中点 C,连接 OC, ,则 AC= ,OA=1sin =sinAOC= =所以:AOB=120 则 =11cos120= 故选 A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

22、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

23、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7 【答案】D【解析】解:(x2) 3+2x+sin(x 2)=2 ,(x2 ) 3+2(x2)+sin (x2)=24=2,(y2 ) 3+2y+sin(y 2)=6,(y2 ) 3+2(y2)+sin (y2)=64=2,设 f(t)=t 3+

24、2t+sint,则 f(t)为奇函数,且 f(t)=3t 2+2+cost0,即函数 f(t)单调递增由题意可知 f(x2)= 2,f(y2)=2,即 f(x 2)+f(y 2)=22=0,即 f(x 2)=f ( y2)=f(2y),函数 f(t)单调递增x2=2 y,即 x+y=4,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奇偶性的应用,利用条件构造函数 f(t)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综合考查了函数的性质8 【答案】D【解析】解:2S n=an+ , ,解得 a1=1当 n=2 时,2(1+a 2)= ,化为 =0,又 a20,解得 ,同理可得 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

25、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

26、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猜想 验证:2S n= + = , = ,因此满足 2Sn=an+ , S n= S 2015= 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猜想分析归纳得出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方法、递推式的应用,考查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难

27、题9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 ,则 ,两式作商,可得 ,所以2123naA 21231()naA 2(1)na,故选 C3564考点:数列的通项公式10【答案】A【解析】解:如图,E 为底面 ABCD 上的动点,连接 BE,CE ,D 1E,对三棱锥 BD1EC,无论 E 在底面 ABCD 上的何位置,面 BCD1 的面积为定值,要使三棱锥 BD1EC 的表面积最大,则侧面 BCE、CAD 1、BAD 1 的面积和最大,而当 E 与 A 重合时,三侧面的面积均最大,E 点位于点 A 处时,三棱锥 BD1EC 的表面积最大故选:A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

28、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

29、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点评】本题考查了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考查了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方法,是基础题11【答案】D【解析】解:a=5,b=4,cosC= ,可得:sinC= = ,SABC= absinC= =8故选:D12【答案】B【解析】解:把函数 y=co

30、s(2x+)(| | )的图象向左平移 个单位,得到函数 y=f(x)=cos2(x+ )+=cos(2x+ )的图象关于直线 x= 对称,则 2 + =k,求得 =k ,kZ,故 = ,故选:B二、填空题13【答案】 , . 21,)【解析】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

31、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2、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14【答案】 ,1【解析】试题分析:函数 的图象如下图:2min,fxx观察上图可知: 的取值范围是 。fx,1考点:函数图象的应用。15【答案】 1,2【解析】试题分析:依题意得 .132,x考点:抽象函数定义域16【答案】 0xy【解析】试题分析:由圆 的方程为 ,表示圆心在 ,半径为的圆,点 到圆心的C230xy(0,1)C1,2P距离等于 ,小于圆的半径,所以点 在圆内,所以当 时, 最小,此时21,2PAB,由点斜式方程可得,直线的方程为 ,即 .1,CPk yx30y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17【答案】0【解析

33、】【分析】以 D 为原点,DA 为 x 轴,DC 为 y 轴,DD 1 为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能求出异面直线 A1E 与 GF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解答】解:以 D 为原点, DA 为 x 轴,DC 为 y 轴,DD 1 为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A 1=AB=2,AD=1,点 E、F 、G 分别是 DD1、AB、CC 1 的中点,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

34、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

35、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A 1(1,0,2),E(0,0 ,1),G (0,2,1),F( 1,1,0),=(1,0,1), =(1,1,1),=1+0+1=0,A 1EGF ,异面直线 A1E 与 GF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0故答案为:018【答案】 3xy 11=0 【解析】解:设过点 P(4,1)的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为 A(x 1,y 1),B(x 2,y 2),即有 y12=6x1,y 22=6x2,相减可得,(y 1y2)(y 1

36、+y2)=6(x 1x2),即有 kAB= = = =3,则直线方程为 y1=3(x4),即为 3xy11=0将直线 y=3x11 代入抛物线的方程,可得9x272x+121=0,判别式为 722491210,故所求直线为 3xy11=0故答案为:3xy 11=0三、解答题19【答案】 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

37、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

38、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解析】解:(1)设双曲线的方程为 y2 x2=(0),代入点 P(3 ,4),可得 =16,所求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2)设|PF 1|=d1,|PF 2|=d2,则 d1d2=41,又由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知|d 1d2|=2a=6,d 12+d222d1d2=36 即有 d12+d22=36+2d1d2=118,又|F 1F2|=2c=10,|F 1F2|2=100=d12+d222d1d2cosF 1PF2cosF 1PF2=【点评】本题给出双曲线的渐近线,在双曲线经过定点 P 的情

39、况下求它的标准方程,并依此求F 1PF2的余弦值着重考查了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与简单几何性质、利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等知识,属于中档题20【答案】 【解析】证明:()数列a n满足 a1= ,a n+1=an+ (n N*),a n0,a n+1=an+ 0(nN *),a n+1an= 0, ,对一切 nN*, ()由()知,对一切 kN*, , ,当 n2 时,=31+ 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

40、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

41、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31+ =3(1+1 )= ,a n1,又 ,对一切 nN*,0a n1【点评】本题考查不等式的证明,是中档题,解题时要注意裂项求和法和放缩法的合理运用,注意不等式性质的灵活运用21【答案】 【解析】解:(1)由题意知椭圆的焦点在 x 轴上,设椭圆的标准方程是椭圆经过点 D(2,0),左焦点为 ,a=2, ,可得 b= =1因此,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2)设点 P 的坐标是(x 0,y 0),线段 PA

42、的中点为 M( x,y),由根据中点坐标公式,可得 ,整理得 ,点 P(x 0,y 0)在椭圆上,可得 ,化简整理得 ,由此可得线段 PA 中点 M 的轨迹方程是 【点评】本题给出椭圆满足的条件,求椭圆方程并求与之有关的一个轨迹方程,着重考查了椭圆的标准方程、简单几何性质和轨迹方程的求法等知识点,属于中档题22【答案】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