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国家领土,第一节 概述,领土及其法律地位: 领土指处于国家主权管辖和支配下的地球的特定部分。 法律地位(意义):1、领土是国家的构成要素之一,是国家的物质基础。2、领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空间。领土主权指国家对其领土本身以及领土范围内的人和物所具有的最高权力,包括所有权和管辖权。领土所有权内容 领土管辖权领土主权不容侵犯,领土的组成: 大陆 内河领陆 岛屿 河流 界河领水 内水 多国河流 领土 领海 国际河流领空 内水 运河底土 湖泊 淡水湖咸水湖封闭性海湾内海峡思考题: 多国河流与国际河流有何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第三节 领土的取得与变更,先占 条件 民族自决时效 条件 公民投票 传统方式
2、 添附 自然添附 现代方式 收复失地人为添附 交换领土割让 强制性割让 添附非强制性割让征服时际法原则:时际法是在由于时间的演变而产生不同的法律规则中对于某一情形所应适用当时的法律规则。一项法律事实必须根据与其同时存在的法律,而不是根据有关该事实的争端发生或解决时的有效法律,来予以判断。法律不溯既往。,帕尔玛斯岛仲裁案,案情 帕尔玛斯岛位于菲律宾和荷兰属地东印度群岛之间 ,西班牙人于16世纪最早发现该岛,但没行使主权,没有进行有效统治。荷兰从1700年起把它变为其殖民地东印度群岛的组成部分,一直行使有效统治。 1898年美西战争结束后,西班牙将其殖民地菲律宾包括帕尔玛斯岛在内割给美国。美国发现
3、该岛被荷兰占领着,就与荷兰为该岛主权发生争执。1925年双方提交海牙常设仲裁院裁决,共同选定瑞士马克斯。休伯为独任仲裁员,请求裁定帕尔玛斯岛的主权归属问题 思考:1、西班牙是否构成先占并一直拥有该岛主权?2、解释本案中的法律适用问题,第四节 对领土主权的限制,一般限制 一般国际法规范共管限制 租借特别限制 国际地役,第五节 边界和边境制度,一、边界和边境 国家边界是确定国家领土范围的界线,是分隔一国领土和他国领土、一国领土和公海或专属经济区,以及一国领空和外层空间的界线。边境指边界线两边的一定区域,是国家领土的边缘地带。二、边界的形成与划分 1、程序:定界 标界 制定边界文件2、不一致时应遵循
4、的原则:界桩与地图不符,以地图为准;地图与议定书不符,依议定书为准;议定书与条约不符,以条约为准。3、方法和规则: 1)采用地形边界。 规则2)采用几何学边界3)采用天文学边界边界条约的继承 不适用情势变迁原则,作为非人身条约予以继承,三、边界争端 1、解决方式:1)、通过争端当事国的谈判,以缔结条约的方式解决2)、通过国际仲裁或国际司法程序解决 2、中国的领土与边界中印边界争端 麦克马洪线中日钓鱼岛问题 南沙群岛问题 四、边境制度内容 边界的维护界河的利用和保护边境地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边境检查边境通商和交通,隆端寺案,隆端寺位于柬埔寨和泰国交界的山上。1904年泰国与法国(柬埔寨的保护国
5、)签定了划界条约,规定两国在该山以分水岭界。隆端寺本来在分水岭的泰国一侧,而地图却标在柬埔寨一侧。但泰国没有提出异议。40年后发现地图有误也没作出反应。后来泰国地方当局占领该寺。国际法院受理此案。 思考:该寺应归哪国?,第六节 南北极及其法律地位,南极条约 基础南极海豹保护公约南极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公约 南极条约体系 南极条约环境保护议定书 南极矿物资源活动管理公约南极条约协商会议核心: 南极为和平目的使用冻结对南极领土主权的要求 北极:应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西撒哈拉案,案情 西撒哈拉在非洲西北海岸,与摩洛哥、毛里塔尼亚和阿尔及利亚接壤。为有组织的部落民族居住。从1886 年起一直是西班牙保护地1966年西撒哈拉根据联合国的有关非殖民化的决议决定独立。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对西撒哈拉提出领土要求,摩洛哥因原古时期西撒哈拉长官效忠等原因声称它们之间是主权关系。毛里塔尼亚认为他们之间有种族、语言、宗教、经济等关系。 思考:西撒哈拉与摩洛哥、毛里塔尼亚之间是否是领土主权关系?如何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