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虽 有 嘉 肴,虽有嘉肴节选自礼记正义,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西汉戴圣 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1、虽有嘉肴,_,_也; _,_,_。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_,_。 3、故曰:_也。 4、兑命曰:“_”_乎?,检查默写:,1、虽(虽然)有嘉(好、美)肴(用鱼、肉做的菜),弗(不)食,不知其旨(味美)也。 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也不知道它的味道甘美; 2、虽有至道(最好的道理),弗学,不知其善(好处)也。 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 3、是故(所以)学然后知不足,教(教学)然后知困(困惑)。 所以学习以后
2、就会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以后就会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自我反思)也;知困,然后能自强(勉励)也。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5、故曰:教学相长(促进 增长)也。 所以说:教与学互相促进。 6、兑命曰:“学(同敩 教导)学半。”其(表示推测,大概)此之谓乎? 尚书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1、成语: 教学相长 2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作者是怎么论述的? 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论证思路):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 类比) 从教与学两
3、个方面加以说明 “教学相长”这个结论。 3、开头“虽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从“虽有嘉肴”开始写起?) 类比论证,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通俗易懂。为引出下文“教与学”关系的论述作铺垫。,4、“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相同点: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不同点:前者从教和学两方面来说明二者的关系:即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 后者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佐证)。 二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二者是主从关系。 5、引用兑命中的话有什么作用? 兑命中的话作为引用论证来讲道理,证明论点教学相长,说明教与学的关系,并进一步强调学的重要性,这样把中心论点阐述得非常清楚,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6、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教别人同时自己也会理解得更深刻。在学习中当别人遇到问题时,要学会教他人,这样也能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