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盈江一中 2009 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语文学科 学案 2010 年 1 月 3 日第 1 页 共 3 页表达交流 美的发现 学习抒情学案班级 姓名 学号一、 学习目标:1.善于发现自身、人类、社会及自然的美;善于从生活中寻找快乐,感受幸福。2.了解抒情文字的特点和写法。3.学会抒情。二、问题与例题(一)话题探讨:问题 1 什么是美? (结合阅读课本 P57 纪伯伦美 )问题 2 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吗?你发现过生活中那些被人忽略的美吗?如果发现了,说出来与我们分享。材料 1:美是多种多样的,雄浑阔大是美,激昂慷慨是美,热情澎湃是美,富丽堂皇
2、是美,含蓄朴素同样是美,而平凡的美往往是美的极致。在公共汽车上,看到老人、孕妇没有座位,起来给他们让个座,这种道德的美是平凡的美。在上学的路上,看到低年级的同学摔倒了,把他扶起来。尽管这仅仅只是一件举手之劳的事,但这也是美,是极其平凡的美。在同学遇到困难时,你伸出自己温暖的双手,奉献自己的爱心,这也是一种特别平凡的美。在街上过马路时,看到盲人,主动去帮助他们,扶着他们过马路,让他们更加有安全感,这是一种平凡的美。在空闲时,去陪陪老人,说些贴心的话,陪他们聊聊天,谈谈心,解除他们的寂寞,让他们不感到孤单,这也是平凡的美。美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朋友,只要你拥抱了平凡便是拥抱了美,因为平凡是美,美的
3、极致。 (二)写法借鉴问题 3 什么是抒情?(结合阅读课本 P58 页材料)问题 4 阅读以下材料,归纳抒情文字的特点和写法。材料 2:不久前,新疆南部的一个小县城发生了强烈的地震。当时,一位年轻的维吾尔族母亲正搂着五个月大的儿子酣睡梦中。突然,空中发出沉闷的轰鸣声,大地在黑暗中剧烈地颤动起来,随着一声巨响,楼房倒塌了,巨大的冲击力带着母亲和孩子从五楼坠了下去听见儿子的哭声,母亲看见儿子被挂在自己头顶上的一根晾衣服的铁丝绳上,随时都有摔下去的危险!而自己也被深深地埋在了距离地面几十米高的废墟中。母亲顾不得浑身的疼痛,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想办法救下孩子。她不敢大声呼救,怕惊吓了孩子,只好自己默默
4、地挣扎,但是身体却纹丝不动。情急中,母亲一次次地伸长着自己的脖子,用自己的嘴去衔住儿子她终于成功了!她用嘴咬住了儿子的衣角,用尽全身力气将儿子从铁丝上扯了下来,用牙关死死地衔着儿子,就这么坚持着,坚持着 晨曦中,当救援的人们看到这动人的一幕时,无不为这伟大的母爱所感动。当人们含着眼泪把孩子的衣角从母亲的口中扯出来时,鲜血已经浸透了孩子的衣襟 世界上只有母爱的力量所向披靡。母爱又如春日的阳光,美丽而永恒;母爱犹如春日的小雨,温馨而柔韧。材料 3:有一次,雨中走过荷池,一塘的绿云绵延,独有一朵半开的红莲挺立其间。 我一时为之惊愕驻足,那样似开不开,欲语不语,将红未红,待香未香的一株红莲! 漫天的雨
5、纷燃又漠然,广不可及的灰色及绿色中竟有这样一株红莲!像一堆即将燃起的火,像一罐立刻要倾盈江一中 2009 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语文学科 学案 2010 年 1 月 3 日第 2 页 共 3 页泼的颜色!我立在池畔虽不欲捞月,也几成失足。 生命不也如一场雨吗?你曾经无知地在期间雀跃,你曾经痴迷地在其间沉吟但更多的时候你得忍受那些寒冷和潮湿,那些无奈与寂寥,并且以对晴日的幻想度日。 可是,看那株红莲,在雨中怎样地唯我而不忘我,当没有阳光时候,它自己便是阳光!当没有欢乐的时候,它自己便是欢乐!一株莲花里有怎样完美自足的世界! 一池的绿,一池无声的歌,就在这美丽的湖畔岂只有哲学书中才有真理?岂只有研究院
6、中才有答案?一笔简单的雨荷可描绘出多少形象之外的美德,一片亭亭青叶支撑了多少世纪的傲骨! 倘有荷在池,倘有荷在心,则长长的的雨季何患? 材料 4:人生短暂而漫长的征途上,给你快乐的也许是你的朋友,让你美丽的也许是你的爱人,令你充实的也许是你的事业,但是,使你温暖的必定是你的母亲。她用她的手背为你阻挡着她力所能及的所有风霜,她用她的手心为你释放着绵绵不绝的温暖阳光。 母亲是永远的阳光地带。 阳光地带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7、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雍肿的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三)写作练习从课后写作练习任选一题,写一篇抒情文,不少于 800 字(四)例文:诗般母语是什么,如稚拙的图画,刻在出土文物那沧桑的剖面;是什么,如风霜渲染过的枫叶,夹在唐诗宋词发黄的纸页间;是什么,如行云如流水,从老人的唇齿间娓娓道来,印在纳凉顽童神往的双眸;又是什么,千百年来在中华大地遍地流淌、生生不息是母语。是母亲亲切的话语,是中华民族视为根的话语,是中国遍地开花的话语。一直
8、觉得,我的母语是世界上最动人的话语。它历经五千年文明的浸润和刀枪火石的历炼,读起来才能如此字正腔圆,如珠玉落盘。千百年来,中国话在无数龙之传人的唇舌间辗转,亦使它本身都有了灵性。我们珍视它又漠视它,而它,却一如继往,在东方古老的华夏大地上铮然作响,向世界发出自己庄严的喉音。在古埃及人信奉的众神里,有一位叫玛特,乃掌管真理、正义及法度的女神。玛特头上佩戴羽毛,人死后至冥府,心脏必须称重,玛特便把她的羽毛至于天秤的另一端,以称出那人心的重量。我喜欢这羽毛。母语就是这样一根有大重量的羽毛,它或许填不了天,补不了龟裂的大地,而它恰恰足以称出一个民族文化积淀的份量。如此看来,中国话定然有着撼动世界的力量
9、。 诗经中那么多摄人心魂的妙语,定要用中国话吟诵,才会抑扬顿挫、感人肺腑。新中国成立之时,天安门城楼上那一声庄严的宣告,也定要用中国话喊出,才实践了一个民族复兴的全部意义。 “静水流深”的微妙意境,或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禅意,倘若翻译成英文或是德文,其间的神妙定要大打折扣。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人会说,即使雪芹先生在世, 红楼梦完篇,也难获诺贝尔文学奖。因为红楼梦是太中国化的东西,唯有用母语读来,其间的辛酸苦泪才能慢慢品出。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泰戈尔文似织锦的飞鸟集 ,在我读来却总觉一分隔阂。因为语言,正如没有任何一种语言可取代中国语一样,印度语言的奥妙也无可替代。任何民族的母语都是本国视为珍宝的活的文化,而中国话大概是其中最厚重的。我爱自己的母语。这如梦如曲如诗的中国话,这在龙之传人的唇舌间辗转千年的中国话,我仍听到它如诗的盈江一中 2009 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语文学科 学案 2010 年 1 月 3 日第 1 页 共 2 页韵律:平平仄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