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1

类型第四章__记忆.ppt

  • 上传人:scg750829
  • 文档编号:9175503
  • 上传时间:2019-07-26
  • 格式:PPT
  • 页数:31
  • 大小:377.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第四章__记忆.ppt
    资源描述:

    1、主讲人:秦红梅,第四章 记忆,第一节 记忆概述,一、什么是记忆,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识记保持再认(回忆)编码储存提取,记忆,二、记忆的分类,1、形象记忆 2、逻辑记忆 3、情绪记忆 4、运动记忆,三、记忆表象,(一)概念 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头脑中再现出来的,叫记忆表象。记忆表象是同形象记忆有关的回忆结果。,(二)特点,1、直观性 2、概括性,四、记忆的三级信息加工模式,(一)感觉记忆(瞬时记忆),信息的保持时间大约0.25-2秒,(二)短时记忆,在注意的条件下,将有关信息只短暂的呈现一次,时间为1秒 。,(三)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对经过深入加工的信息的记忆。长时记忆构成了个体关于

    2、外界和自身的全部知识经验。三个特点:保持时间长;容量巨大;未被激活状态。,铅笔橘子床狼桌子猫苹果毛笔钢笔梨椅子狗,铅笔钢笔毛笔 苹果橘子梨 桌子椅子床 狗狼猫,稀有金属 普通金属,矿物,金属 石头,合金,宝石 石料,白金 银 金,铝铜铅铁,青铜 钢 黄铜,蓝宝石钻石,大理石 石板,五、记忆的实验方法,1、瞬时记忆的广度研究 2、保持成分法 3、学习法 4、提示法 5、节省法,6、再认法 7、重构法 8、预读法 9、对偶联合记忆法,第二节 记忆的基本过程及规律,一、识记,(一)什么是识记,识记是人脑通过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区分、识别并留下一定印象的过程。是记忆的起始环节,是获得事物映象和经验的首要过

    3、程。,(二)识记的种类,1.根据识记的目的性、自觉性及意志努力的程度,可把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1)无意识记,“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无意识记也叫不随意识记,是没有明确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自然而然发生的识记。,无意识记的局限性在德国哥廷根举行的一次国际心理学会正在进行。突然,一个人仓惶地冲进会场,后面有一个黑人手持短枪紧追进来。一声枪响,两人先后逃出会场。从进到出,共20秒钟。这是会议主持者事先安排的,进出过程都录了像,但与会的心理学家事前都不知道。会议主席当即请与会的心理学家写出自己所见该事件的经过。将上交的20份报告与录像相核对,发现没有一份报告是完全正确的。其中,有1

    4、3份报告的错误在50以上;只有一份报告的错误少于20。黑人明明是光头,只有4份报告说对了。黑人穿的黑衬衫,有人却说穿的咖啡色的,有人说是红色的,更有人说是条纹的。,有意识记也叫随意识记,是事先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识记。,(2)有意识记,2.根据理解的程度,可把识记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1)机械识记机械识记是在识记材料本身无内在联系或对识记材料没有理解的情况下,按照材料的顺序,通过机械重复的方式而进行的识记。,(2)意义识记意义识记也称理解识记,是在对识记内容理解的基础上,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所进行的识记。意义识记的基本条件是理解。,(三)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1.识记的目的

    5、任务,2.识记材料的数量和性质,3.识记的方式和方法,为什么说意义识记优于机械识记?,4.识记对主观心理条件的依赖,二、保持和遗忘,(一)保持,保持是识记过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的积累、储存和巩固的动态过程,是记忆过程的中心环节。,2、保持的变化,(1)记忆保持量的变化,1、什么是保持,B、内容变得更加完整、具体、合理和有意义。,C、内容变得更为夸张和突出。,(二)遗忘及其规律的应用,1.遗忘的含义,遗忘是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发生错误地再认和回忆。,包括记忆回涨和遗忘两个方面,(2)记忆保持质的变化,A、内容更加简洁、概括,不重要的细节被省略。,2.遗忘的分类,(1)根据遗忘时间的长短

    6、,可把遗忘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2)根据遗忘的内容,可把遗忘分为部分遗忘和整体遗忘。,3.遗忘的原因,(1)消退说,(2)干扰说,(3)压抑说,(4)提取失败说,每个人都患有的遗忘症幼年记忆失忆症你还记得三岁之前的事情吗?多半人都不能清楚地记得三岁之前的事情了。即使有人认为自己记得,也是长大后从年长的亲人那里听说的。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三岁以前的幼儿,对什么都好奇,事事都要问个为什么,是一生中学习效率最高与学习事物最多的时期。然而到长大成人之后,我们三岁之前的记忆却莫名其妙的消失了。弗洛伊德最先发现此现象将其命名为幼年记忆失忆症,并解释到:这段时间正是恋亲情结形成的

    7、阶段,儿童因为心理冲突而产生的压抑导致了对记忆的压抑。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儿童三岁之前的记忆并没有消失,而是由于三岁之前没有完全掌握语言,不能将信息同言语联系起来记忆,所以在成年之后无法利用言语信息将其提取出来。,4.遗忘的规律,(1)先快后慢的遗忘进程,(2)不重要的和未经复习的内容容易遗忘,(3)抽象的内容比形象的内容、无意义材料要比有意义材料容易遗忘。,(4)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对遗忘有重要影响。,(5)清醒和睡眠状态对遗忘的影响有明显差异。,(6)遗忘还受动机和情绪的影响。,三、再认和回忆,(一)再认及其规律,(二)回忆及科学回忆方法的应用,再认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能够识别出来的

    8、过程。,回忆也叫再现,是指在一定诱因的作用下,过去经历的事物在头脑中独立地再现出来的过程。,真实的谎言法庭作证的可信度 法庭判案重视人证和物证。一直以来大家都是相信目击证人依据记忆所做的证词是可信的。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1979年的夏天对彼那德神父来说,是难以忘记的痛苦经历。他涉嫌参与了美国惠明顿地区的几件持械抢劫案。尽管整个审讯过程中,他都坚持自己是无辜的。然而有7名目击者指证了彼那德神父是那个“儒雅的歹徒”,因为抢劫者举止文雅,衣着得体。万幸的是,真正的抢劫者在关键时刻自首了,神父才终获清白。为什么彼那德神父会差点被误判?实际上这两个人的长相并不是很像,然而有一些因素使得目击者的记忆和判断

    9、发生了偏差。 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心理学研究结果看,法庭作证的可信度不高。为了证明当时所见与事后所记的不一致现象,近年来心理学家从事过很多实验研究。当前心理学的应用研究在法律中受到重视,心理学家们的研究贡献是主要原因。,根据回忆时是否需要中介物,回忆可分为直接回忆和间接回忆。,根据有无明确目的和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把回忆分为有意回忆和无意回忆。,(三)再认与回忆的关系,能回忆的一定能再认,能再认的不一定能回忆。因此,再认容易,回忆困难。,第三节 青少年记忆的特点及良好记忆品质的培养,一、青少年时期记忆的特点,1、识记的有意性发展,2、识记的理解性发展,3、记忆内容的抽象性发展,4、记忆广度

    10、增大,二、良好记忆的品质,(一)识记的敏捷性,(二)记忆的精确性,(三)保持的持久性,(四)记忆的准备性,超级记忆 金庸所著射雕英雄传中,黄蓉的母亲那非同寻常的记忆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她只用了一个时辰通读一遍,再用一盏茶工夫复习一遍,就能将一部上万字的九阴真经背得滚瓜烂熟,可以一字不差的默写出来。当然,这只是小说的虚构,然而古今中外的确曾经出现过不少记忆奇才:文学大师茅盾,可以一字不漏地背诵红楼梦前八十回;法国皇帝拿破仑,能记住每个士兵的面孔和名字;英国首相丘吉尔,能记忆18万至20万单词。甚至也许你认识的人当中,就有一些记性特别好。这些人的超常记忆力是天生的呢,还是因为他们在记忆时比一般人更善于使用某些策略?,三、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一)创造良好的记忆氛围,(二)注意教学安排的合理化,(三)掌握有效的记忆术,(四)组织有效的复习,防止遗忘,(五)注意科学用脑,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四章__记忆.ppt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917550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