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米糠麦麸的营养特点及优缺点米糠和麦麸都是养殖业中经常使用的两种原材料,用途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的饲料配方中都可以使用,它们都具体在能量饲料品种中属于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饲料原料,能量值相对较高,能效也较高,而且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元素和微量元素,但是,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了,它们在饲料配方中的用量,一般并不高,一般只在 813%左右,除非在大猪中用量才大一些,因为米糠和麦麸还有其他营养上的缺陷。 米糠是糙米加工成白米后的副产品,米糠脱脂后成为脱脂米糠。1.营养特性 米糠的蛋白质(13%)、赖氨酸(0.72%)含量均优于玉米;干物质中粗灰分(7.5%)比麦麸高近 1 倍,粗纤维(9.7%)和无氮浸
2、出物(44.5%)稍低于麦麸,故有效能值很高,位于同类饲料之首,对猪消化能为 12.64 兆焦/千克,其原因是米糠中粗脂肪含量高达 22%,约是小麦麸的 3 倍多,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米糠富含维生素 E 和 B 族维生素,维生素 A、维生素 D、维生素 C 却很少;缺点是:米糠的钙磷比例极不平衡,钙含量极低(0.07%),这容易引起钙缺乏症,磷含量高(1.43%,且多为不能利用的植酸磷),还含有较多的锰、锌、铁。米糠中含有类似于大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一种可能引起腹泻的抗营养因子)、并含有植酸等抗营养因子,需经过加工处理,以免采食过量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米糠中脂肪酶活性也较高,因此贮存时间不
3、宜过长。所以米糠过量喂饲会有副作用,当超过日粮的 30%时,猪肉品质会受到影响,产生低品质的软脂肉,人食后易引发皮炎。种猪喂量过多,会使体况过肥,使繁殖能力降低;仔猪喂量过多,会引起拉稀。因此,米糠喂猪一定要适量,一般以不超过日粮的 15%为宜,以满足猪对多种营养需要。二、不宜长期存放。米糠中油脂含量高,在存放过程中,会逐渐酸败变质,使营养价值和适口性降低,甚至引起中毒造成死亡。所以,米糠不可久贮。三、适量补充钙和磷。米糠中虽然营养比较丰富,但钙含量低,不能满足猪生长发育的需要;米糠中磷的含量虽然比较高,但主要以植酸磷为主,不能被猪充分的吸收利用,因此,用米糠喂猪,应在日粮中添加 1.52.0
4、%的骨粉,以补充钙、磷的不足。同时,还要让猪多晒太阳,以促进钙、磷的吸收利用。四、不宜喂仔猪。米糠中虽然营养比较丰富,但营养不全面,用其饲喂仔猪,不利于仔猪的快速生长发育,不宜饲喂仔猪。2.直接饲用的方法 新鲜米糠适口性好,各类畜禽都喜食,尤其适合喂猪,其用量在生长猪饲粮中为 10%左右,肥育猪后期控制在 15%以下,因含油脂多,肥育猪喂量过多会影响肉质,产生软脂肉,对仔猪和哺乳母猪的饲喂量也不宜过多;米糠喂鸡的效果不如猪,但可补充鸡所需的 B 族维生素、锰、锌、铁及必需脂肪酸,并能提高蛋重,一般其用量应控制在 5%以下,颗粒料为 10%左右,饲喂量过多,适口性下降,导致雏鸡肝脏肥大;米糠可应
5、用于饲喂肉牛和奶牛,其用量可占精料的 20%左右;新鲜米糠喂鱼,能提供较高的能量、维生素和肌醇,其用量一般在 10%以下。 麦麸是小麦加工的副产品,是饲料精料的来源之一。麦麸具有以下优点:粗蛋白质水平和质量都高于整粒麦粒,是能量饲料中蛋白质水平较高的饲料;富含水溶性维生素,是族维生素的重要来源;容重小,体积大,在猪的日粮中可以调节营养浓度,改变饲料的物理性质;具有轻泻作用,给产后母猪适量的麦麸粥,可以调节消化道机能。但长期或大量饲喂麦麸将引起猪的营养性疾病,为此,用麦麸喂猪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补钙 麦麸虽然是一种较好的精料,但其钙少磷多,比例严重失衡(1:8)。若长期大量或单喂麦麸,日粮
6、中的钙将很难维持猪的营养需要,容易引起缺钙性疾病。因此,在以麦麸为主要精料的日粮中需加入一些含钙丰富的饲料如蛋壳粉、骨粉、石粉、贝壳粉等。 2 补充能量饲料 麦麸蛋白质含量达 1417,但能值较低,因此必须在日粮中增加能量饲料的用量,如玉米、土豆干等,有条件的地区最好用配合饲料。 3 不能过量 麦麸虽然具有轻泻作用,但用量不宜过高。因为麦麸吸水性强,大量使用会导致便秘的发生,所以麦麸在日粮中的比例以 1520为宜。 4 治疗 营养性缺钙病一般发生在连续喂麦麸 2 个月左右。初患时表现为喜食砖块或异物,采食时后肢交替负重,喜啃木制食槽,继而食欲减少,行走不便,卧多立少。严重者采食时后肢着地,行走困难,食欲差或废绝,个别病例还伴有发热症状等。仔猪发生营养不良时,四个月只能长到 20 千克左右,并发生营养性瘫痪。 此病发生时,首先要调整饲料的比例:蛋壳每天每头 1015 个,研碎后分 3 次拌入饲料中喂猪;骨粉每日每头 3050 克,分 3 次拌饲,连服 2 周后再根据病情适当减少或停喂。另外,也可以静脉注射钙制剂或鱼肝油。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注射液,隔日注射一次,每次每头静注 2040 毫升。体弱者在用氯化钙前应加适量葡萄糖注射液,混合后缓慢地静注,一般连用 34 次,重者 56 次。口服鱼肝油每日 1 次,每次 510 毫升,连服 35 日即可,如出现拉稀现象应立即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