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件編號 D5-WI 10-007D5 技术文件 版 次 A/0 版生效日期 2006/09/10展开计算标准頁 次 第 1 頁共 12 頁 批准 審核 編制格兰达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ISO9001:2000D5钣金展开计算标准文件編號 D5-WI- 10-007D5 技术文件 版 次 A/0 版生效日期 2006/09/10展开计算标准頁 次 第 2 頁共 12 頁格兰达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ISO9001:2000 * 目录 *项目 ITEM 内容 DESCRIPTION 项次 PAGE目录 2修订履历 31 目的 42 适用范围 43 展开计算原理 4104 附件 1112文件編號 D
2、5-WI- 10-007D5 技术文件 版 次 A/0 版生效日期 2006/09/10展开计算标准頁 次 第 3 頁共 12 頁格兰达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ISO9001:2000 * 修订履历 *版次 ECN NO. 修订页次 备注A/0 新版发行 2006.9.02文件編號 D5-WI- 10-007D5 技术文件 版 次 A/0 版生效日期 2006/09/10展开计算标准頁 次 第 4 頁共 12 頁格兰达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ISO9001:2000 1. 目的:统一展开计算方法, 做到展开的快速准确.2. 适用范围:格兰达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D5 事业部技术部3. 内容:3.1
3、 展开计算原理:1. 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 内层受到压应力 , 从拉到压之间有一既不受拉力又不受压力的过渡层称为中性层; 中性层在弯曲过程中的长度和弯曲前一样, 保持不变, 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展开长度的基准. 2. 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 当弯曲半径较大, 折弯角度较小时, 变形程度较小, 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 当弯曲半径变小, 折弯角度增大时, 变形程度随之增大, 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 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 表示.3.2 展开计算方法:展开计算的基本公式: 展开长度 = 料内 + 料内 + 补偿量一般折弯 1 (R=0, =90): L=A
4、+B+K1. 当 00.3 时 , K=0.25T3. 对于软铁材 CRS(1) 当 0.30.3 时, K=0.5T一般折弯 2 (R0, =90):L=A+B+K (K 值取中性层弧长 )1. 当 T:L=A-T+C-2T+B+K(3) 当 C 3T 时:L=A-T+C-2T+B+K/2注: K 值取 90折弯变形区宽度 .B C文件編號 D5-WI- 10-007D5 技术文件 版 次 A/0 版生效日期 2006/09/10展开计算标准頁 次 第 7 頁共 12 頁格兰达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ISO9001:2000 Z 折 2 (非平行直边段差):展开方法与平行直边 Z 折方法相同
5、(如上栏), 高度H 取值见图标. HBZ 折 3 (斜边段差):1. 当 H2T 时:(1) 当 70时, L=A+B+C+K (此时 K=0.2).(2) 当 70时, 按 Z 折 1 (直边段差) 的方式展开.2. 当 H/2T 时, 按两段折弯展开 (R=0, 90).CZ 折 4 (过渡段为两圆弧相切):1. H2T 段差过渡处为非直线段两圆弧相切展开时,取基体外侧两圆弧相切点处作垂线, 向内侧偏移一个料厚按图标处理, 然后按 Z 折 1 (直边段差)方式展开.2. H2T, 请示后再按指示处理.BA 圓 弧 相 切 線反折压平:L= A+B-0.4T1. 压平的时候, 可视实际的情
6、况考虑是否在折弯前压线, 压线位置为折弯变形区中部 .2. 反折压平一般分两步进行:先 V 折 30, 再反折压平 .故在作展开图折弯线时, 须按 30折弯线画, 如图所示:+-KT5/30文件編號 D5-WI- 10-007D5 技术文件 版 次 A/0 版生效日期 2006/09/10展开计算标准頁 次 第 8 頁共 12 頁格兰达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ISO9001:2000 N 折:1. 当 N 折加工方式为垫片反折压平 , 则按L=A+B+K 计算, K 值依附件一中参数取值.2. 当 N 折以其它方式加工时, 展开算法参见 “一般折弯 4 (R0, 90)”.3. 如果折弯处为直边
7、 (H 段), 则按两次折弯成形计算: L=A+B+H+2K (K 值取 90折弯变形区宽度). THB抽孔与抽牙孔:抽孔尺寸计算原理为体积不变原理, 即抽孔前后材料体积不变; 一般抽孔 , 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参数见右图 (设预冲孔径为 X, 并加上修正系数0.1): S(H2S20.1)+ S2/4 (D+d)/2= (D2X2)T/4 X2=D24S(H2S20.1)+ S2(D+d)/(2T) X= D24S(H2S20.1)+ S2(D+d)/(2T) 1. 若抽孔为抽牙孔 (抽孔后攻牙), 则 S 取值原则如下:(1) T0.5 时, 取 S=100%T(2) 0.5Hmax),
8、 直边部展开与弯曲一致, 圆角处展开按保留抽高为 H=Hmax 的大小套弯曲公式展开,连接处用 45 度线及圆角均匀过渡, 当抽孔高度不高时 (HHmax) 直边部展开与弯曲一致,圆角处展开保留与直边一样的偏移值.1. 当 R4MM 时:材料厚度 T=1.21.4 取 Hmax =4T材料厚度 T=0.81.0 取 Hmax =5T材料厚度 T=0.70.8 取 Hmax =6T材料厚度 T0.6 取 Hmax =8T2. 当 R1.5T 时 :l 按 一 般 展 开 计 算 方 法 取 值D/2=(r+T/3)2+2(r+T/3)*(h+T/3)-0.86*(Rd-2T/3)*(r+T/3)
9、+0.16*(Rd-2T/3)1/2注: 折床制作展开方法参照产品展开工艺处理标淮. l RrTdl Dh文件編號 D5-WI- 10-007D5 技术文件 版 次 A/0 版生效日期 2006/09/10展开计算标准頁 次 第 11 頁共 12 頁格兰达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ISO9001:2000 附件一: 常见展开标准数据1. 直边段差展开系数一览表 H T 0.5 0.8 1.0 1.2 1.5 1.6 2.0 3.2 0.5 .1 .8 0.2 0.1 0.1 1.0 .5 .2 .2 0.2 0.2 0.2 .5 1.0 0.7 0.5 .3 .3 .3 0.3 0.2 2.0 .
10、5 1.2 1. 0.8 0.5 0.4 .4 .3 2.5 2.0 1.7 1.5 1.3 1.0 0.9 0.5 0.4 3.0 .5 2. 2.0 .8 .5 1.4 1. .5 .5 .7 .5 2.3 2.0 .9 .5 0.6 4.0 3.2 3.0 .8 .5 2.4 2.0 .8 .5 .7 .5 3. 3.0 .9 .5 1.3 .0 4.0 .8 .5 3.4 3.0 .8 2. 常见抽牙预冲孔孔径一览表 規 格 料 厚 M3 M3.5 M4 M5 #4-0 #6-32 #8-32 0.6 1.4 1.6 1.6 2.0 1.2 1.4 1.6 0.8 1.5 1.8 1.
11、8 2. 1.4 1.5 1.8 1.0 1.6 2.0 2.0 2.4 1.5 1.6 2.0 1.2 1.7 2. 2. 2.6 1.6 1.8 2. 1.5 2.0 2.4 2.4 2.8 1.8 2.0 2.4 說 明 : 1. 以 上 攻 牙 形 式 均 為 無 屑 式 . 2. 抽 牙 高 度 : 一 般 均 取 H=3P, 為 螺 紋 距 離 (牙 距 ). 文件編號 D5-WI- 10-007D5 技术文件 版 次 A/0 版生效日期 2006/09/10展开计算标准頁 次 第 12 頁共 12 頁格兰达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ISO9001:2000 3. N 折展开系数一览表T H 0.5 0.8 1.0 1.2 1.5 0.5 1. 1.92 2. .4 2.7 0.6 1.6 2.08 2.37 2.57 2.8 0.7 1.82 2.4 2.54 2.73 3.04 0.8 1.98 2.4 2.71 2.89 3.21 0.9 2.14 2.56 2.8 3.05 3.7 1.0 2.30 2.7 3.05 3.21 3.5 1.2 2.63 3.0 3.1 3.5 3.81 1.5 3.12 3.48 3.70 3.90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