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苏教出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教育资料.doc

上传人:还是太帅 文档编号:9170351 上传时间:2019-07-26 格式:DOC 页数:99 大小:5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出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教育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苏教出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教育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苏教出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教育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苏教出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教育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苏教出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教育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教材简析一、本学段课程目标汉语拼音1. 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地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2.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识字写字1.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2. 认识常用汉字 16001800 个,其中 8001000 个会写。3.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阅读1.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2. 学习用普

2、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4.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5.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识,在阅读中积累词语。6. 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7. 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8. 认识课文中常见的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9. 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 50 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5万字。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写话1. 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

3、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2.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3. 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口语交际1. 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2.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3. 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负数大意和精彩情节。4. 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二、教 材 分 析1. 在识字方面,继续采用“识写分流”的办法安排生字。全册共安排生字 456 个,其中要求写的 279 个,另外的 177 个生字只要求认识。本册列出了 3 个多音字。此外,还随课文安排了 29 个偏旁部首。2. 全册

4、教材安排课文 23 篇,其中韵文 6 篇。分为 6 个单元。有些课文内容与秋季风光有联系;有些课文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多彩的儿童生活;有些课文意在让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有些课文目的是启迪学生学习诸多杰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有些课文意在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有些课文意在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弘扬民族精神。3. 全册教材共安排综合练习 8 个,每单元后面安排 1 个。练习以综合性为主,内容包括字词句练习、写字、成语和古今诗文的朗读背诵、口语交际等,既相对独立,又各自形成系列。二、本册教学目标学习习惯。1. 学习习惯继续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

5、学习用品的习惯。继续培养专心倾听的习惯,养成认真写铅笔字的习惯。养成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汉语拼音。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认识大写字母,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 识字写字。准确认读 456 个生字。掌握本册课本安排的 29 个常用偏旁。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 279 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端正、写匀称。4. 口语交际。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 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 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有礼貌。5.阅读 继续学习正

6、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8 写话 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通顺的句子;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 学会“祝贺” 、 “购物” 、 “待客”等方面言语交际的本领,能用几句连贯的话把/有关内容写下来。6. 写话 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通顺的句子;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学会“祝贺” 、 “购物” 、 “待客”等方面言语交际的本领,能用几句连贯

7、的话把有关内容写下来三、本册教学重难点1. 关于识字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写字教学是本册教学的重点。全册共安排生字 456个,其中要求写的 279 个,另外的 177 个生字只要求认识。本册列出了 3 个多音字。此外,还随课文安排了 29 个偏旁部首。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 279 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端正、写匀称。2. 关于课文朗读、背诵指定课文,学习复述课文和分角色朗读课文。本册教材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背诵和课外阅读的习惯作为一个重点来抓。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背诵的星期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培养他们边背诵边想象、边背诵边思考的能力,不仅要是他们熟练地悲伤指定的内容,

8、更要使他们喜读乐背。3. 关于练习其中学用字词句和口语交际是训练的重点也是难点。口语交际方面,要让学生模拟一定的生活场景说话,有的则先说一说再写下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使学生了解课外阅读的内容和形式,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2.训练正确的朗读.背诵方法。3.逐步养成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良好的学习习惯涉及范围很广,需要训练的内容也很多,本册教材是在前两册强调培养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和专心倾听,勇于发言,认真写铅笔字的良好习惯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朗读.背诵和阅读课外书报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在朗读和背诵方面已掌握一些方法,阅读课外书报的兴趣习惯还需

9、在今后的教学中严格训练,持之以恒进行培养。教学准备:课件教学安排:3 课时教法学法:谈话法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勤于朗读背诵教学要求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朗读的形式,培养学生勤于朗/读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朗读姿势。教学准备:有关挂图。教法学法:谈话法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在一年级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正确的写字姿势.专心倾听,勇于发言)是呀,我们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把语文学得更好。现在我们升入了二年级,我们需要有更多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顺利地学好语文,小朋友,你们想要吗?二、指导看图 1.21. 图上的小姑娘在干什么?2. 仔细观察她的

10、朗读姿势,她是怎样朗读的?小结:朗读时要身正.肩平.双手拿书,双臂平放。三、模仿评价1. 请几个学生练习读书姿势,其余学生观察评价。2. 小结:如果姿势不正确,会对人体有影响,身不正肩不平容易引起脊柱弯曲,两臂不自然平放,朗读时会感到吃力,目光与课本不能保持垂直,课本上的字就不容易看得真切,眼与课本的距离不能保持一尺,过远过近都会影响视力。3. 指导看下图,全班同学的朗读姿势怎么样?4. 全班朗读,指名分组观察,交流。巡视纠正。四、集体训练1.复习要领。2. 指名几位学生摆正朗读姿势一齐朗读。3. 评价指出:朗读时不仅要姿势正确,还要做到口齿清楚,声音嘹亮,态度大方,字字入目,句句过心,正确流

11、利,富有情感,神情专注,边读边想。4. 正确的朗读姿势需要我们在平时每一次朗读时加以注意,经常地进行朗读,养成良好的读书姿势。五、总结:一年级时,我们已经知道了读书写字的姿势,掌握了握笔的方法,还知道了保护视力的一些要求,今天我们又知道了朗读的姿势和要领,以后我们要天天坚持,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勤于朗读背诵教学要求: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了解背诵形式,训练正确的背诵姿势及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背诵习惯。教学重点:训练学生掌握背诵姿势及方法,逐步培养良好的背书习惯。教学准备:课件。教法学法:谈话法教学设计:/一、整体感知画面1. 指导观察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

12、下。二、指导学生观察集体背诵图 1.21. 背诵时课本和文具盒怎样摆放?2. 这些同学怎样坐的?小结:身正肩平,交臂平放,眼向前方,态度认真。3. 背诵时还要注意什么?(声音响亮,边背边想,正确流利,富有情感)4. 全班学生模仿图上的学生,集体背诵一段已学过的课文。5. 请同学们猜一猜,图上的同学背诵的是哪篇课文?6. 看图背诵有什么好处呢?要注意什么?(图中有文,文中有图,按序背诵。 )三、介绍你以前是怎样背诵的呢?四、观察三幅小图,按图模仿训练1. 观察图 3: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背诵时怎样?2. 看图 4:图上的人在干什么?感情怎样?妈妈怎样?看图 5:小朋友们态度和姿势怎样?4.

13、 小组模仿,同桌交换相互检查背诵。5. 请你用上“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来说说图上的这些小朋友在哪儿,又是怎样进行背诵的。你还想在哪儿怎样进行背诵呢?五、总结本课我们通过学习,掌握了背诵的正确姿势,要领,了解了背诵的形式,知道了看图背诵的方法。今后,我们在学习课文时要多读.勤背,乐背。这样你肚子里故事就会越来越多。难怪,有的小朋友能成为故事大王呢。第三课时教学内容:乐于课外阅读教学要求:了解课文阅读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逐步培养阅读的好习惯。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观察图:1. 从第一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2. 图上的一位小同学借到了一本心爱的课外书,他多开心呀!3. 你知道为什么

14、这位小同学得到一本课外书就会这么开心呢?4. 说说你知道谁经常爱读课外书的。5. 看图 2阅读课外书报与朗读的姿势一样,态度认真,神态专一,但为了保持阅读的安静,阅读时要做到眼看.心记,不出声。6. 观察图 3:小同学在干什么?表情怎么样?7. 小结:从这三幅图我们可以看出同学们借到一本心爱的书时那么高兴,阅读时又是那么专心,在挑选课外书时那么认真。/二、观察下面两幅图,请你说说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三、小结当你与书交上朋友后,你会得到无穷的快乐,因为她会让你懂得许多知识,成为小博士;她会让你了解一些新闻,成为百事通;她会让你有无穷无尽的故事,成为受人欢迎的故事大王第一单元单元分析第一单元共有

15、四篇归类识字的课文。第一课通过“词串” ,向我们介绍了金秋水乡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全课共分四组词语。第一组词语表现水乡白天的景色;第二组词语介绍了荷塘里的主要植物;第三组词语表现水乡傍晚的景色;第四组词语表现夜晚水乡的景色。第二课也是采用“词串”形式描绘了天安门广场国庆大典盛大的场面。全课的第一组词语表现天安门城楼的景色;第二组词语表现国庆阅兵式场面;第三组词语表现人民群众欢庆的场面;第四组词语表现了中国的突飞猛进。第三课属于看图会意识字,课文通过形象的图画来揭示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第四课是形声字归类识字。由 5 个偏旁“苗”组成 5 个形声字,再由这 5 个形声字分别组成词语,然后用一部分生字

16、编人后面的儿歌。样?这个单元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要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与认识事物相结合,发展语言与发展思维相结合,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同时帮助学生认识象形字和会意字的造字规律及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 点 。 提 高 学 生 的 识 字 能力 , 要 注 意 识 字 与 写 字 相 结 合 , 培 养 良 好 的 写 字 习 惯 。 识字 1教学要求1. 学会本课 8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3 个字只识不写。认识 2 个偏旁。2.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3了解金秋水乡特有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重难点: 1认识本课的生字,能读

17、准音、认清形。2. 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课时划分:两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法学法:讲授法,谈话法, 情景教学法,师生互动法,阅读。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读课文学习生字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词串。2 观察图画,借助图画去理解字词。3 了解水乡秋天的特点,积累词语。/教学重点:激发兴趣自主识字、读词,写字。教学过程:一、 谈话引入,激发兴趣。1出示课件,瞧,这就是江南,那儿的水特别多,所以也叫水乡。大家看看,图上画得是什么季节呀?你怎么看出来的?想知道水乡的秋天是什么样的么?读了这些词语你就知道了。出示韵文。二 借助拼音,自学生字。1 请大家看着拼音自由读一读,看谁能读正确,

18、并想一想,哪些词读的时候要注意。学生自由练习。2 交流。你觉得要注意哪个词的读法?为什么呢?请你领大家来读读。谁还想说说。 (注意翘舌音,后鼻音)三 读词成串,边读边想。四 连串成篇,形成积累。五 示范指导,认真写字。六小结: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韵文。2了解水乡金秋十月特有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3指导用文中词语造句,以及文中插图的说话:“游水乡”的训练,发挥学生的想像能力。教具准备:课件美丽的水乡景色。教学过程一、复习1(出示)。金秋 烟波 水乡 夕阳 归舟 渔歌芦苇 菱藕 荷塘 枫叶 灯火 月光上节课,我们已跟这些词语见过面了,谁来为大家读读这些词语?2抽读

19、这些词语。3. 朗读课文,指名读,齐读。二、指导感悟1激趣促读。小朋友,现在你们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看水乡,实际上水乡美得很哪!你们还是自己坐上小舟再到水乡游一游,细心地看一看,我相信你们眼前会出现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来!(介绍边读边展开想像的读书方法。提示: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你认为哪儿最美?把你认为最美的地方读给大家听)。2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3. 互说互读。4反馈指导。/5整体感悟。(1)了解叙述顺序:白天(湖面、荷塘)傍晚黑夜。(2)练读全文。(提示:边读边连起来想像一幅幅画面。)(出示)金秋,我们乘着小舟到水乡游玩,先看到( ),接着,我们来到荷塘看到了( ),太阳落

20、山了,我们看到了,听到了( ),夜幕降临了,我们又看到了( )。三、指导熟读1体会押韵。第一、二、四行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ang” ,是押韵的。读起来琅琅上口,自读体会。2指导停顿。词与词之间停顿较短,做到声断气不断。行与行之间停顿长一些,做到气断情不断。自读体会。3练读全文。注意停顿,语速和语调的变化。自读,互读。反馈指导。推选优秀者到前面朗读。四、练习造句1指名造句,评议。五、指导看图说话 6、学习生字,指导描红、书写。教学反思:识字 2教学目标 1. 学会 10 个生字,了解词义。两根绿线内的 4 个字只识不写。认识“犭”旁。2. 诵读课文。想像国庆大典的盛况,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教

21、学重点:认识 14 个生字,按笔顺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10 个生字,并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课时划分:两课时。教法学法: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2. 能指导看图,整体感知词语的意思。3. 仔细观察图画,能凭借图画联系生活积累认识天安门广场的事物和欢庆场景。/4. 学会书写“桥、检、陆、礼、炮”这五个生字。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导入:同学们,一年中我们要过好多节日,请你说一说下面的日期各是什么节日。1 月 1 日 3 月 8 日 5 月 1 日 6 月 1 日 7 月 1 日 8 月 1 日10 月 1 日今

22、天,我们一起来读一篇新课文,一同欢度一个节日。请小朋友一边照拼音读课文,一边看课文插图,猜猜看:课文写的是一个什么节日?2. 根据学生自由交流的答案,师生共同选定:国庆节。二、再读课文,读准字音,初识场景1. 学生借助拼音,仔细读课文。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2. 指名分行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3. 启发学生对照画面认识天安门“城楼” “红灯” “金水桥” “中国龙” “腾飞”推断出课文写的是首都北京国庆大典的场景。三、细读课文,看图学词,理解词义1. 指导学习第一行。(1)显示天安门城楼的画面,学生看图后自由说说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2)出示:“城楼” “红灯” “金水桥” ,学生朗读。

23、2. 指导学习第二行。(1)上空绽放礼炮及天安门升旗仪式插图。新中国成立 50 周年国庆大典正在这里隆重举行。出示:“大典” ,学生齐读词语。(2)阅兵式插图,有关海陆空三军的图片。出示:“检阅” “海陆空” 。3. 指导学习第三行。(1)启发学生自由交谈“狂欢夜”的情景。(2)朗读:“礼炮” “焰火” “狂欢夜” 。4. 指导学习第四行。(1)启发学生自由交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看了国庆五十大典的盛况,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2)教师小结。(3)出示词语,齐读:“神州” “腾飞” “中国龙” 。四、复习阅读,巩固识字,指导书写1. 引导学生诵读全文,读出情趣。2. 指导写字。五、

24、作业:读韵文。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 继续巩固学习生字词,能正确、美观地书写剩余的生字词。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感受天安门广场的节日欢庆气氛。/教学过程:一、复习词语。二、读韵文。1指名读,评议,再读。2全班有感情地朗读韵文。三、指导书写1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着重指导以下的生字:狂,新偏旁“g”(反犬旁),笔顺是:第二笔“)”像动物直立微微点头的样子。焰:右上方是“*”第二笔是不带钩的,下方的笔顺为:“r 门 n 闩臼” ,其中第四、五的两笔短横等横且不相连。州:三点的第一点自右向左下点,其余两点自左向右下点。2重点指导; 州:是“川”加三点, “川”的最后一竖应比其余两笔

25、高,中间一竖略短些。3出示写得好的生字,评议再写。四、指导说话1看过国庆节时,天安门广场那热闹的场面。回忆一下,我们这儿是怎么庆祝的呢? 2讨论,发言。3学生写话,教师巡视。教学反思:识 字 3教学要求1.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儿歌内容,教育学生做事要细心。 3. 初步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学会看图领会字意识字,激发学生学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准备:课件教法学法: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板书

26、课题,引导自学 1.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习识字 3。 2. 引导自学。 二、复习熟字,理解会意字的特点。 1. 出示“笔”图:这是什么?毛笔是用什么做的?所以人们把“竹”和“毛”组/合在一起表示“笔”字。 2. 出示“尖”图: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外形和他有点像?所以人们用上“小”下“大”表示“尖”字。 3. 出示“看”图:这只小猴子的手放在什么地方做什么?所以人们把“手”放在“目”上表示“看”字。 4. 小结: (1)这“笔、尖、看”3 个字都是由两个简单的字组合在一起表示的,可以从两个简单字的意义联系上来领会这 3 个字的意思,用这种造字方法造出来的字就叫会意字。 (2)我们怎样学的?先看

27、图,领会字意,再记字形由哪两个部件构成。 三、学习 3 个生字:灶、歪、尾。 1. 出示“灶”图。 (1)先看图,这是什么? (2)想想:砌灶要用什么? (3)再看字:“灶”字由哪两个部件构成?火作为偏旁要注意什么? 2. 出示“歪”图。 (1)图上的画挂得正不正?给“挂的不正”换个说法。 (2)出示“歪”的字卡。领读、指名读。 3. 出示“尾”图。你怎样记住它? 4. 巩固复习。 (1)看图读字,读准字音。 四、读儿歌。 1. 轻声读儿歌,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 齐读儿歌,读通读顺。 五、课堂练习:临写生字。第二课时一、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 学生自由读文,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宁宁

28、是个粗心的小画家? 2. 交流讨论,指导朗读。 (1)从哪儿看出宁宁是个粗心的小画家? (2) “炉灶、鸭子、桌子、大马”正确的画法是怎样的? (3)指导朗读。 3.“可是个粗心的小画家?”指导读出疑问的语气。 4.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指导背诵。 二、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 认读儿歌中的生字、正音。 2. 教学新偏旁。 3. 学生看笔顺,描红。 4. 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描生字。 6. 认读词语。三、作业:抄词语。 教学反思:/识字 4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6 个字只识不写。认识 2 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

29、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意思。重难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2能正确区分描、瞄、喵、猫、锚”这 5 个形声宇的异同点。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法学法: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课时: 两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的 5 个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并会正确、美观地书写,学会 1个;偏旁。2让学生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字卡)苗,这是什么字?齐读两遍。2 “苗”能跟许多部首作朋友呢,我们快去看看。二、学习形声字1(出示)看一看, “苗”跟哪些偏旁部首作朋友了啦?2组合后的字都有“

30、苗”这一部分,读音也跟苗”相同或相近, “苗”是声旁。表示与字的意思有关的, “描、瞄、喵、猫、锚”都是形声字。3学习“苗” 。(1)“苗”的偏旁是什么?你想想这与什么有关?(2)你们见过什么植物的苗?(3)读准字音。能为它组词吗? 4学习“描” 。 (1)“描”为什么用提手旁?(2)谁能给“描”扩词?齐读生字。5学习“瞄” 。(1)读一读字音。它的意思是什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6学习“喵” 。(1)“喵”谁会读?这种声音是哪种动物的叫声?(2)为什么是口字旁呢?7学习“猫” 。(1)“猫”的偏旁是什么?这与什么有关?8学习“锚” 。(1)你们见过铁锚吗?(出示挂图)看,轮船停泊时,用来稳定

31、轮船的,一端上有两个带钩的爪儿。想想看,为什么这两个字都是金字旁呢?(2)读一读词语,指读,齐读。三、巩固练习1转动字盘,分成组来认读。2开火车读拼成的形声字,分别组词。3总结。儿歌:“学习形声字,辨别要仔细。声旁多表音,形旁多表义。掌握规律性,困难变容易” 。4学生念儿歌,激发他们对学习汉字的兴趣。四、说话练习1你能用书上这 6 个词语中的一个说一句话吗?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用几个词连起来说一句话。2指名说,师生共同纠正。五、指导写字。六、作业:写生字。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剩余的生字词,巩固学过的生字,并能分辨几个形近音近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1. 转动字盘

32、,让学生读字组词。2你是怎样区分这些形声字的?3齐读书上的词语。4我们书上把有些形声字还编成儿歌呢?快读读吧。二、学习儿歌1. 教师范读这首儿歌。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要求:正确、流利。3指名读,师生纠正。4指导朗读(1)我们应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读这首儿歌呢?(2)通过读这首儿歌,你懂得了什么?5指导背诵。三、学习生字/1读准“两、脚,停,英、偏”的字音2自学课后的笔顺表,并描下来3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字形?脚:是“月字旁 以前古人写“月”时与“肉”有关,因此人体上的大多数器官都带有月字旁4指导写字。5.教师边指导边示范书写5学生描红。四、作业:抄词语,抄儿歌。教学反思:练 习 一教学要求 1

33、. 学会汉语拼音字母表 。 2. 照样子练写左右结构的字。 3. 熟记 4 条成语,朗读背诵诗歌秋天到 。 4. 动手做一张贺卡,并在贺卡上写一句祝贺的话。 教学重点、难点 1.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背诵字母表,默写大写字母表。2. 学会祝贺教法学法: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第一题。 二、教学第二题1. 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教师讲解题目要求。 2. 指导。 (1)指导朗读字母。 (2)教唱汉语拼音字母歌 ,熟记字母名称和顺序。 (3)背诵大写字母并练习默写。 三、教学第三题。 1. 指导写好铅笔字。 2. 描红。

34、 /四、作业:抄写汉语拼音字母表。 第二课时一、教学第四题。 1. 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学习要求。 2. 指导。 (1)学生自由读成语。不认识的字读拼音。 (2)学生自由读。 (3)理解 4 条成语的意思。 3. 练习: 学生自由练读。 同位练习背诵。 4. 反馈。 二、教学秋天到 。 1.学生自由朗读。 2.理解诗歌内容。 诗歌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第一、二小节分别写了什么? (3)学生边读边想象庄稼的样子和水果的色彩。 (4)再读诗歌,逐步达到生动流畅有感情。 (5)练习背诵。 3. 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练习背诵。 第三课时教学第六题。 一

35、、审题。 1. 揭示言语交际的话题。 2. 板书课题:学会祝贺二、指导。 1. 指导观察。 观察图片,教师节到了,图上的小朋友正在做什么? 2. 指导说话。 (1)看看图,想想你自己在教师节是怎样做贺卡的. (2)你把贺卡送给了哪位老师?送贺卡时,你对老师说了什么?老师又会怎样呢?(3)分角色扮演老师和学生,练习对话。 3. 句式练习。 (1)你去送贺卡,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 4. 练习说一段话。 (1)我们按“找老师、送贺卡、收贺卡”的顺序讲情了给老师送贺卡的经过。 (2)个别练说,指名口述,集体评议。 5. 作业: /(1)完成书本练习。 (2)写一张贺卡。 第二单元单元分析:

36、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秋游 、 再见了,北京! 、 英英学古诗和乡下孩子 。课文内容丰富多彩,趣味盎然。 秋游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全文生动地描绘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郊游的情景。文中抓住秋天里天空、白云、稻子、高粱、棉花等形态和色彩上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气的秋景图,表达了孩子们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欢快心情。 再见了,北京!记叙了 2008 年 8 月 24 日晚我国第 29 届夏季奥运会落下帷幕时,人们的留恋与不舍。历史的瞬间成为永恒的欢乐,而沸腾的北京则定格为亿万中国人民迸发的一个最生动最亮丽的缩影。申奥的成功使我们更为祖国的日益强大而自豪,所以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37、 英英学古诗通过英英和奶奶的一段对话,让学生不知不觉进人古诗的意境,学会静夜思这首古诗。与此同时,学生又学会了对话的语言表达形式。乡下孩子则是一首反映农村孩子童年生活的诗歌,语言洗练而有童趣,意境清新活泼。读起来如沐阳光,如嗅青草野花气息,如闻童声笑语,悦目赏心。这四篇课文都配有生动、形象的彩图,我们在学习中仔细地观察图画,并展开想像,借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1 秋游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8 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8、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抓住景物的特征,抒发自己的情感。3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教学准备:课件。课时: 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初步感受秋天美好的景象。教法学法:谈话法,师生互动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在前面练习 1 中所学过的秋天到 ,你们还会背吗?请同学们齐背一下。2诗歌主要讲了什么呢?(秋天庄稼和果子长得好,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3秋天这么美,你们喜欢吗?想出去看看吗?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出去秋游。二、板书课题1跟老师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2 秋游”什么意思?看了这

39、课题,你有什么问题?三、指导看图1下面我们来看这幅图2图上画了什么?从上到下观察一下,看一看,秋天的天空、田野是什么样的?小朋友又在于什么呢?四、初读指导1.自己轻声读课文,要求:(1)标上小节号(2)画出带有田字格中生字的词语(3)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读读这些词语。 (自读,指读,齐读) 。3把生字词带人课文中,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5指名朗读课文,师生相机纠正、指导。五、初步理解课文内容1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提了什么问题?现在你们能回答了吗?2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出示每节的意思,但是已打乱了顺序。( )同学们玩得很开心。( )农田丰收了,非常美丽。( )同

40、学们跟老师去郊外秋游。( )天空一望无边,非常好看。想一想,给每个自然段选择正确的意思。如果想不出,可以再读读课文。3指名回答。六、教学生字。七、作业:写生字。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积累词汇。3复习巩固所学的词语。4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1听写生字词。/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二、新授(一)教学第 1 自然段。1教师范读第 1 自然段。2出示:天气凉了。天气渐渐凉了。(1)这两种说法有什么不同?(2)第二句加了“渐渐” ,好在哪里?(说明天气并不是一下子凉的,而是慢慢变凉的。)(3)作者用词多么准确,让

41、我们齐声有感情读这句话。4读了这个自然段,你还知道了什么?5指导朗读。学生自读,指名读,齐读。过渡:同学们去郊外游玩,看到了什么景象呢?(二)教学第 23 自然段。1自读 23 自然段,想想天空、农田美在哪里?还可以用笔把相关的句子用“”画下来。2. 同学之间互相讨论交流。3在学生自由评说交流时,渗透语言文字的训练。(1)“蓝蓝的天空”是什么样的?(2)天空中的白云又是什么样的?读读书上的句子。4农田也很美,你从哪些句子读出来的?5稻子、高粱、棉花在秋天里干什么?过渡:刚才是同学们亲眼看到的秋天的天空美,农田的美,那么他们玩得怎么样?让我们也去感受一下。(三)教学第 4 自然段。1指名读第 4

42、 自然段。2这一段里有几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3什么是“向着天空亮开了嗓子”?谁能来试试?4指导朗读。三、总结全文1读了全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2秋天的郊外多美,同学们玩得也开心,让我们把这美好的情景留在脑海中,好吗?3齐声有感情朗读全文。第三课时教学目的1有感情背诵课文。2会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段话。3会模仿课文写一篇小练笔。教学过程一、复习。/1谁能读读描写美丽的秋景的课文秋游?2谁能读出更好、更美的感受?二、指导背诵。1读得真好!愿意把这美丽的秋景永远留下来吗?让我们把这篇课文背下来。2. 自背,同座位互背,指名背。三、指导仿写一段话1再读第 4 自然段,体会用“有的 有的 还有的

43、 ”这种先具体后概括的写法。“有的有的还有的”一般会用在什么情况下呢?2提供句式说话。(1)在操场上,小朋友们有的 ,有的 ,还有的 ,大家 ,玩得多开心呀!(2)放学后,值日生留下来打扫卫生,他们有的 ,有的 ,还有的 ,多 !3学生自由讨论,还有哪些场景、事物可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这种先分后总的写法?教学反思:2 再见了,北京!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7 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3. 通过朗读,初步感受奥运会闭幕式的盛况,理解人们对北京奥运会的留恋与不舍之情。教学重难点:1. 低年级学生对奥运知识了解

44、不多,可提前布置学生利用多种方式了解奥运会的由来、申办及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等相关知识。2.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学时间:2 课时教法学法:谈话法,情景教学法,师生互动法,阅读。教学准备:课件。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1. 播放歌曲我和你 ,师:这首歌是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2教师介绍奥运会。 (北京奥运会是 2008 年 8 月 8 日举行的,历时 17 天。2008年 8 月 24 日,第 29 届夏季奥运会在我国的首都北京圆满落下帷幕,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告别北京。当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内,举行了盛大的奥运会闭幕式。 )3出示鸟巢图片,师:为什么加双引号?2008

45、年 8 月 24 日晚,在鸟巢里,我们就要说再见了,北京!(生齐读)4奥运会闭幕式上究竟是怎样的情景呢?读课文就知道了。二、初读感知 1检查自读情况2指导读好长句子,注意停顿。3 出示填空:奥运会的会旗是( ) 。北京奥运会的主会场是“( ) ”。奥运会场熊熊燃烧的火叫奥运( ) 。“落下帷幕”就是奥运会( )了。三、学习生字。四、作业:写生字。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再见了,北京! ,学生齐读课题。配乐朗读课文。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奥运会有了一些,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填空:奥运会的会旗是( ) 。北京奥运会的主会场是“( ) ”。奥运会场熊熊燃烧的火叫奥运( ) 。“落

46、下帷幕”就是奥运会( )了。二、精读训练1出示第一自然段的一二两句,指名朗读。思考:你知道了什么?2北京奥运会即将结束,此时人们的心情怎样?3自然过渡:(1)师:第二自然段写的是另一个场面,板书:人们狂欢,同样也表达了人们无尽的留恋与不舍。一起来读读。(2)出示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绚烂的烟花)(3)出示:人们不分肤色,不分年龄,唱啊,跳啊,欢呼啊,拥抱啊!卓越、友谊和尊重的奥运精神,感染着全场的每一个人。(4) 读第二句,问有几个“啊” ,看出了什么?学生能很明白地说出人们狂欢时的激动、开心、兴奋。通过朗读来感受。(5) 读第三句。重点理解三个词“卓越” “友谊” “尊重” 。(6)出示:

47、奥运会闭幕了,但是人们仍然停留在场馆里,迟迟不愿离去。A 师: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B 人们为什么不愿离去?三、总结:虽然北京奥运会闭幕了,但他不会离开我们,让我们在 2012 年伦敦奥运会上在相见吧!/四、作业:一、扩词。国( ) ( ) ( ) 员( ) ( ) ( )场( ) ( ) ( ) 机( ) ( ) ( )教学反思:3 英英学古诗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静夜思 。2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7 个字只识不写,认识 1 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思念,热爱故乡的感情。重难点,关键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48、文,背诵古诗静夜思)o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3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课时划分: 三课时教法学法:谈话法,情景教学法,阅读。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认识 1 个偏旁。3认识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 小朋友已经学过不少古诗了,你能背背你最喜欢的一首古诗给大家听听吗?2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文,说的是一个小朋友在家里把学到的古诗讲给奶奶听的故事。二、板书课题三、初读指导1(出示投影片)图上有什么人?他们正在干什么?小结:英英正在和奶奶说话,两人有说有应,有问有答,这叫对话。2学习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文章中说话的人是谁?她说话内容是什么?3我们现在再读课文就不会觉得奇怪了,我们已经看懂了对话的形式了。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小节号和生字词。4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5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生字词)自己读读词语。你在字音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个别读,开火车读,齐读。给生字找朋友。(即给生字组词)6同学们把这些生字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