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师生身心健康温馨提示(秋季篇)* *秋天,是从立秋之日起,到立冬之日止,其间经过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等六个节气。并以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日)作为气候转化的分界。时值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季节,天气渐渐由暑热开始转向凉寒。在此季节交替之际,如不加注意,易引起“换季不适”的苦恼。但反之,如果讲究秋令的衣食住行,心理调适得当,就能健康而富有活力地度过秋天。 衣 :“秋季无寒暑,一雨便成冬”。因此要注意随气候变化选择着装。民间“春捂 秋冻”的说法是颇有道理的,初秋时不宜穿得太厚,以增强肌体的耐寒力;仲秋以 后再及时增添衣服,以免寒邪入内引起感冒、关节炎、胃痛、漏肩风等病症。 食 :秋日雨少
2、天干,应多饮用开水、豆浆、菜汤、牛奶等,还有萝卜、青菜及葡萄、 柿子、梨、橄榄等润肺生津、养阴润燥的食物,少吃辣椒等,以免引起咽干、鼻燥、 肤涩等“燥症”。秋季也是进补的大好时节,因这时却外人体精气开始封藏,利于补品的吸收藏纳,但不宜重补,以平补,清补为宜。可适当多吃点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如鸡鸭、鹌 鹑、猪肝、水产品及大枣、莲子、板粟等。 秋季空气干燥,中医称“秋主燥”,机体适应性差,容易口干鼻燥、 皮肤干裂、目赤牙痛、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特别适合秋天食用。生梨用作咳嗽的食疗,要注意食用方法。因风寒引起 的咳嗽,宜食烤生梨,将梨放于炉火上烤熟后食之。咳嗽伴有热度
3、者,蒸梨效 果较好,取梨挖一小洞,放入冰糖,隔水蒸后食用。肺虚气喘者,可将梨放入 豆浆内煮烂,连汁饮服。唇干舌燥、干咳无痰者,则可饮梨汁,取梨洗净榨汁, 早晚服之,有润喉生津的功效。住 :深秋天气肃杀,也是脏腑与精、气、神的收敛时节,应早睡早起,这样工作学 习神清气爽。锻炼身体也不宜大汗淋漓。睡前不宜门窗紧闭或蒙头大睡,从而引起 呼吸道感染及眩晕等。行 :天高云淡的秋季已经来临,双休日或节假日约上几位好友或全家老少去郊外,或路 途较近的风景游览区去诱游、野炊,实是一件快事。然而,在野炊的情趣之中,若不注意卫生保健,则有可能染上疾病而令人扫兴。因此,秋游野炊有“四忌”。一 忌食品不卫生、不新鲜。
4、外出野餐,要准备一定数量的食品。有的人头一天就将一 些卤菜、熟食包装好。秋季气温仍偏高,有利于各种细菌的繁殖,使某些食物容易 腐败变质,人们吃了就可能引起食物中毒。所以,卤菜类食品最好当天购买,如前 一天购买放在冰箱内,出门前也应加热后再带走。购买食品时应注意其生产日期和 保质期,以免误习过期变质食物。也有一些人包装食品很马虎,随便找张废报纸或 从旧杂志上撕几页纸下来用,这是极不卫生的。旧书报上都残留有苯、二甲苯等有 毒物质或它的衍生物,当积存量达到0.52 克时就会引起中毒。另外,旧书报上的 细菌也相当多,极易污染食物。因此,装食品最好用消过毒的专用容器,也可用清 洁干净的塑料保鲜袋。 二忌
5、烟熏火烤食品。野炊中,在篝火上烤鱼片、肉饼、羊肉患,恐怕是让人最跃跃 欲试和垂涎欲滴的了。其实,吃烟熏火烤食品易使人发生癌症。大量研究表明,食物经过烟熏火烤以后,可以生成大量的多环芳烃。这种多环芳烃一部分来自熏烤时 的烟气,但主要是来自食物本身焦化的油脂中。烟熏火烤食品中还有一些亚硝胺化 合物,而这些物质都有强烈的致癌作用。要预防消化道癌症的发生,最好不要吃烟 熏火烤食物。若偶尔为之,可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三忌喝生水。野外的水源,大都是自西向东流淌,呈自然“野性”,切莫见溪水清彻透明而乱饮。一些风景点有泉水,游人总好抢饮。但是,那么多游客,共用一把 勺子或木桶,其中难免没
6、有消化道传染病病人。因此,风景区的泉水,虽然看上去 清碧透底,实质上很容易被病菌污染,是万万喝不得的。否则易染上病毒性肝炎、 肠炎等疾病。 四忌采食野蘑菇。秋季,风景区的山边、草丛、树林中常有野蘑菇生长。一些游人 见了往往情不自禁地去采摘,或烩菜,或烧汤,味道确实鲜美。然而,因误食有毒 蘑菇导致中毒者并非少见,若中毒严重,处理不及时还可导致死亡。一般而言,凡 是五颜六色,含有乳白色汁较多的蘑菇多属有毒,千万不可食用。游人在没有掌握 识别有毒与无毒蘑菇之前切忌随便采摘食用。一旦食后有中毒症状出现,如恶心、 呕吐、腹痛、腹泻、全身冒汗等,须立即送医院急救,不可延识破抢救时机。 当然,外出秋游野炊时还应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最好随身携带消毒纸巾供擦 手和消毒餐具用。野餐后不要乱扔瓜果皮壳、饮料瓶罐等,还要及时把野炊用火扑 灭,以防发生事故。希望大家在这个凉爽的季节里都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愉悦的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