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易是中华传统文化元典之一。它是中华文化之奇葩,已是东亚人民的共识。早在汉代,此书已被列为五经之首。此书的出现,具有传奇色彩,汉书艺文志称此书之完成,“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上古伏羲氏始画八卦,成为易的源头,当时尚无文字。中古周文王拘于羑里,始演周易,有了经文五千言。近古孔子作易传(“十翼”)阐发周易内涵,使之成为哲理著作。汉代以后,研究周易的著作,数以千计,发展博大精深的易学思想体系。封建社会实行科举考试,周易被视为经邦济世的宝贵经典,列为必试的内容。17 世纪,周易传入西方世界,逐步引起西方学者、科学家们的重视,不断获得意想不到的高度评价。近年来,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伴随周易研究的深入
2、,西方学者对周易的高度评价,不断引起中国学者和易学爱好者的浓厚兴趣。到此,我觉得有广泛征集、介绍的必要。目的在力图引起人们作一必要的对比,以便深刻检讨我们自己对待周易的评价,同西方名家对周易的评价,存在哪些差异,并深入思考存在这些差距的原因。我想,近二十多年来,中国大陆出现过一股“周易热”,在一次广泛的“周易热”之后,希望来作这样一个检讨,是不为过的吧。首先,将收集到的极不全面的世界名家对周易(西方学者一贯称作易经)的评价,作个粗浅的介绍,供大家集中参考。一、莱布尼茨对周易及易图的评价莱布尼茨是十七世纪末年十八世纪初年德国著名哲学家和数学家,是现代电脑遵循的二进制原理的发明者。他的友人白晋(中
3、国名)来到中国,受到康熙帝的重视,留在京师,康熙要求他研究周易。白晋将他获得的朱熹周易本义寄给好友莱布尼茨。莱布尼茨看到周易本义卷首所载的伏羲六十四卦圆方图十分惊喜。写信告诉白晋,说这幅易图所显示的阴阳符号互变原理,同他所发明的二进制原理“完全一致”。莱布尼茨称周易为上古遗留给后世的“珍贵纪念品”。他还专门写了论中国哲学的专著,并将其制造的计算机赠送给康熙,还准备帮助中国建立科学院。从此大大促进欧洲学者研究中国哲学和周易的兴趣。二、黑格尔对易经哲学的评价黑格尔是 19世纪德国哲学家,他是马克思的师长。他的哲学思想对马克思有较大影响,可称作马克思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源头之一。黑格尔在其哲学史讲演录中
4、称赞易经说:“易经代表了中国人的智慧(是有绝对权威的)。”他从易经(包括易传)中看出中国人早已有着抽象思维的能力。他本人对于那些凡是没有抽象概念表述的哲学,是从不加以肯定的。三、玻尔对太极图的推崇玻尔是美籍丹麦人,与爱因斯坦齐名。他所发明的量子物理学,获得诺贝尔奖。1937 年,应北京大学周培源教授之邀,前来中国访问。当他在孔庙看到阴阳鱼太极图时,惊叹不已。他认定这一图象是对他所发明的量子力学理论最恰当的图象表述。他认为太极图中显示的阴阳动态平衡思想,正好充分显示了量子力学中的互补原理。丹麦国王表彰他在科学上的重大成就,决定为他颁发一枚徽章,这枚徽章可以看作玻尔家族的族徽。这枚徽章的图案就请玻
5、尔自己设计。玻尔将太极图设计在徽章的中心。从此,西方学者、科学家对中国的周易太极图都非常感兴趣。四、李约瑟论周易与中国科技李约瑟是英国著名科技史专家,抗日战争期间,曾以英国外交官身份长住重庆。此后他以毕生心血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撰写了巨型中国科学技术史专著,轰动世界。周恩来总理称他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李约瑟博士宣称:“人类古文明的源头在中国。”他对周易评价甚高,认为周易是一部“万有概念宝库”。他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中,对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和著名易学家周敦颐、朱熹等人的思想给予世界科技的影响,作了崇高的评价。写道:“中国人的科学或原始科学思想,包含着宇宙间的两种基本力量或原理,即阴和阳以及构
6、成一切过程或物质的五行。”“从怀德海上溯到恩格斯和黑格尔,从黑格尔到莱布尼茨,造成欧洲现代科学文化的灵感,也许是欧洲人的,但欧洲最现代化的自然科学理论基础,所受到的庄周、周敦颐和朱熹的恩惠,比现代世界上已认识到的要多得多。”五、荣格论易经思想的世界价值荣格是当代欧洲心理学的权威。他对周易的高度评价,远远超乎中国人。他在易经英文版序言中写道:“谈到世界人类唯一宝典,首推中国的易经。在科学方面,我们所得到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者被后来的事实所推翻,唯独中国的易经亘古常新,经过四千年之久,依然具有价值,而与最新原子物理学颇多相同地方。”荣格还公正地指出:易经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思维方式的表现。易经是伟
7、大的中国科学的“标准著作”。中国有自己的科学,与西方科学相比,它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科学。荣格饱含深情的评论易经对欧洲思想文化的深刻影响。他指出:“易经提示了伟大真理的某种最质朴的意义,提示了深刻含义中单纯的一面,它将我们带入了金色沁人的香气之中。它小心翼翼的走进来,在欧洲的土地上,插下了一颗嫩绿的秧苗,使我们获得了对生命及其意义的一种新的感受,这一感受与欧洲人的剑拔弩张、狂妄自大的意志判若云泥。我认为它带来了中国精神之根,一个几千年一直活着的精神之根,并将它植入了欧洲的土地。”六、萨根、恩伯格论遗传密码(DNA)与伏羲 64 卦20 世纪初,世界生物学家发现生物遗传密码,即双螺旋结构的DNA,
8、这一重大发现,轰动世界。世界著名宇宙学家卡尔萨根教授,见到我国一幅伏羲女娲图,其中的伏羲女娲交织着呈双螺旋状。他出人意料的指出:这一双螺旋画面同双螺旋结构的遗传密码 DNA 极为相似。随后,德国著名生物学家恩伯格进一步指出,生物遗传密码 DNA同伏羲 64 卦卦象组合的相似性。写道:“人类历史上一种最重要的发现,是关于遗传密码的发现,至今已被认识的所有动物和植物,都具有一个特殊的系统,(它组合了生命样式),DNA 由 64 个密码词组成。中国五千年的一个词系统易经,可宣称它在自然哲学方面的优先权。”七、丁肇中论高能物理学粒子观与“八卦”丁肇中先生是一位美籍华人,高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1
9、993 年 4 月上海自然杂志第四期上,发表论文 世界上最大的高能物理实验组,介绍丁肇中的科研成就。引用他的一个著名论断,“中国古代关于物质的基本结构,有两种观点,粒子观和连续观。”并指出:“粒子观起源于八卦”,“连续观起源于道”。八、卡普拉论易经的崇高地位卡普拉是当代美国物理学家,他著有物理学之道一书,书中把易经老子和佛教禅宗经典,统称为“东方神秘主义”。他对东方神秘主义绝无贬义,而认为中国哲学对当代自然科学有着神奇的启迪作用。他说:“东方神秘主义提供了一个协调一致和尽善尽美的哲学框架,它能容纳物理学领域最先进的理论。这种持久常在的哲学,为我们近代的科学理论,提供最坚实的哲学基础。”他在物理
10、学之道中,引用了伏羲八卦图伏羲 64 卦方圆图,并对阴阳学说作了科学评价。他写道:“阴和阳的相互作用,是最基本的对立面,是导致所有运动的基本原理。但是中国人并没有到此为止,他们进一步研究阴和阳的各种组合,从而发展了一套宇宙的原型。易经详细阐述了这个系统。可以把易经看成是中国思想和文化的核心。”他还指出:“易经的崇高地位,只有吠陀和圣经与之相比。”读后沉思世界名人论周易,由于收集的资料不够全面,只介绍以上几位。读了这些名家论述,十分兴奋,从而引起我的一些思考。周易一书堪称中国国宝,在历史上享有崇高地位。“五四”以后,可以说长期被遗忘,研究者真是少之又少。直到今天,从全国人口来说,恐怕真正认识到它
11、的思想文化价值的人,还不到十万分之一。我深有感触的是,在周易爱好者中,百分之九十都是只将它看作与算命、看风水有关的书,很少有如海外学者、科学家们那样对周易的思想、学术价值有崇高的评价。同样一件瑰宝,在产地和海外的评价有如此差异,好似同样的奇葩,却出现“墙内开花墙外香”,这原因只能多从内部找。近现代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封建文化成为主要的批判对象,易经被视为传播封建思想的大毒草,遭到无情的唾弃,是十分自然的。加上它本来就存在占卜之书的名式,故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会一落千丈。民间的口头语:“学了周易会算卦”,这种评价,积重难返。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自明末以来就闭关自守,眼光日益狭隘,对近现代西方发展的科学技术、现代文明,日益隔膜,口里喊治国、平天下,其实视野并不开阔,难以用新的视角来评价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因此,弘扬周易和易学的任务,至今还异常艰巨,有待易学同仁精研深思,再接再厉,努力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