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2019 学年度高一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一、古诗文名句积累与理解(14 分,每空 1 分)1. 俱怀逸兴壮思飞, 。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2.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3.陶渊明饮酒(其五) 中用问答形式表明内心清静就能远离喧嚣之意的句子是: , 。4.杨绛先生走完了她一个多世纪的人生历程,安然辞世。她丰厚的文学遗产和非凡的人格魅力,将永远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这正如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所云: , 。5.杜甫诗“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的壮阔之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颔联 , ”与杜诗有异曲同工之妙。6.高一(1)班在年级篮球赛中输掉
2、了首场比赛,队员们顿时垂头丧气。队长用论语十二章中的“ , ”鼓励队员,要大家坚定信心,迎接下一场挑战。 7.王维的使至塞上 “ , ”这一名句,写塞外景象开阔鲜明,气势雄浑。8.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运用典故的句子是: , 。二、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宋代的书铺1 说到中国古代的“书铺” ,大多数人想到的是专门刊书售书的“书肆” 。而在宋代,所谓“书铺” ,实际上还另有所指。科举考试发展至宋代,规定为“解试、省试、殿试”三级。寒窗苦读的学子在解试“过关斩将”之后,就必须赶赴京师,参加下一场激烈的角逐。举子参加考试前必须向礼
3、部贡院投递写有姓名、年甲、乡贯、三代、户主、举数、场第等信息的家状。宋代朝野类要记载:“凡举子预试,宜节次文书并由书铺承干。 ”曲洧旧闻中记载:“吕申公公著当文靖秉政时,自书铺中投应举家状,敝衣蹇驴,谦退如寒素,见者虽爱其容止,亦不异也。既去,问书铺家,知是吕廷评,乃始惊叹。 ”书铺承担处理家状等文书的工作,就等于取得了应考举子们的个人资料,甚至有书铺户自行制作“家状集”的,如方逢辰蛟峰文集 。这种“家状集”实际上应该是一些有望及第士子的人物资料合集,而这正是在掌握了大量举子信息的基础上实现的。2 处理家状之外,书铺还需负责考生试纸的装订。举子在考试前必须自备考试用纸,由书铺负责按规定将家状粘
4、合在试纸前作为卷首。礼部接到投递之后,由贡院官员在家状下沿和试纸接缝处加印。 钱塘遗事记载:“皆由书铺纳卷,铺例五千,而自装界卷子与之或只二千。 ”但是,为了吸引举子在书铺办理全套服务,书铺会推出一些优惠措施,如赠送一本御试须知之类。书铺在负责如此重要差事的同时,还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据宋会要辑稿选举所记载的规定:“书铺送纳举人试卷文字,并具所纳举人州府姓名单状,赴院点对。如有文字差误,勘会元纳书铺名姓,牒开封府施行。 ”“如不遵告报,致本部验出,定将犯人书铺送所属根究施行。”此外,为了降低非法行为出现的频率,官方还以结保的方式,要求他们“三人结保,如一名造弊,并三名同罪” 。 3 此外,书铺
5、还是代替政府向举子传达考试事宜的机构。举子参加省试和殿试都是事先安排好座位以防止考生交通作弊的。省试的座位号张榜公布,而殿试的座位号则是写在一张官员签字的纸片上,必须由书铺引导考生取得。殿试前几天,书铺就要通知考生“请号” 。请号当天,考生天不亮就要到达书铺,由书铺将其引入庭院中,庭院里设有桌子和类似签到簿的“历” ,考生们等待吏部官员按照省试的名次逐个点名上前签到,然后拿到一枚写有座位号的半片白纸,上面有尚书、侍郎、郎中的签名。殿试当日,就有宦官把守集英殿门,凭号进入, “一失其号,则不得入试矣” 。书铺的这项工作也是依例索取费用的,一般“索添不过三百” (钱塘遗事 ) 。考试结束后,最重要
6、的礼仪便是御殿唱名。唱名前,及第士子仍需要“请号” ,还是由书铺通传,程序与殿试请号相同。给号当天士子往往也要支付书铺告报之人一些“小费” 。4 书铺在纳卷、殿试请号、唱名请号以及种种“告报”等方面都需要一些手续费以及暗箱操作、约定俗成的“小费” 。这些钱加起来也构成了一笔不小的开销,许多人在及第以前没有能力支付书铺费用,于是“如学子乏钱者,自请举至及第,一并酬劳书铺者” 。张籍的送杨少尹赴凤中“得钱祗了还书铺”讲的就是士人及第拜官后对书铺的报偿。(节选自文史知识 ,有删改)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代的书铺,既具有“书肆”专门刊书售书的功用,同时还具有为举子参加科
7、举考试服务的相关功能。B.据宋代朝野类要记载,在举子考试前,书铺负责将考生写好的家状文书送达至科举考试管理部门。C.宋代书铺承担处理家状文书的工作,是为了获取举子的个人资料,甚至自行将其编订成“家状集”一类的书籍。D.宋代书铺也承担了重大的责任,若上级主管部门核实所呈资料出现文字差错,政府将问罪于最初上交材料的书铺。1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装订试卷时,由书铺全权负责的费用要高于举子自己提供卷子的费用,但是也会获得书铺诸如赠送考试说明书籍的优惠服务。B.宋代政府推出“结保”的政策以禁止书铺的非法行为,即若有一人违反规定,则会对三人以同等罪名论处。C.士子所请之号被
8、当作进入集英殿的门票使用,一旦无法出示所请之号,则会被取消参加此次考试的资格。D.试后唱名前,中第者需要由书铺引入庭院,逐个在院中所设“历”上签到,领取带有官员签名的号,并为此支付书铺一定费用。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他人由书铺处可以得知“投应举家状”之人为吕公著一事可以看出,宋代书铺在保护个人资料的安全性上存在较大漏洞。B.宋代书铺的每项工作几乎都要收取一定的费用,但是费用的额度并不是很高,如“请号”的费用只不过收取三百钱而已。C.在宋代,书铺在科举考试中确实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但其营利的性质决定了官府无法完全信任书铺。D.宋代书铺在为科举考试服务过程中
9、获取大量利润,若在中举前无力支付,举子们只好将所得的拜官之银视情况偿还给书铺。(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1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14 分)寻找穷人 宾炜5 这天,某公司的经理老郑到寺里烧香,从佛堂出来时,随手抽了支签,想看看来来的运程。解签的和尚看着那支签,沉吟良久才缓缓地开口,说老郑明年有血光之灾。老郑一听就急了,问他可有解法,和尚说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做一件大善事。6 老郑心想,不就是拿钱做善事吗?不过。对象一定要选好。7 这天一早,老郑开车去公司。前面拐弯处突然飞快地跑出来一个背着蛇皮袋的小女孩。老郑一个急刹车,女孩却停不住脚,一下子撞到了车头上。老郑忙下车一看,原来是
10、街坊阿贵的小女儿丹丹。老郑把丹丹扶起来,问她怎么样。丹丹揉了揉肚子,说:“郑伯伯,没事了,不痛了。 ”8 老郑不放心,拎上装满空瓶子的蛇皮袋,把丹丹送回了家。9 阿贵是个下岗工人,老婆是个药罐子,干不了什么重活儿,全靠阿责在外面干苦力养着一家人。大女儿在上大学,丹丹虽然只有十一岁,可是已经在帮家里挣钱了。放假的时候,她天天上街捡瓶子。10 到了丹丹家,老郑不好意思地对阿贵说了刚才的意外,还当场拿出五百块钱,让阿贵带丹丹上医院检查一下。他说,有伤的话,他一定负责到底,没事儿的活,这钱就当是给丹丹的零花钱。阿贵两口子说啥也不肯要。老郑硬是把钱留下,匆匆走了。11 坐上车后,老郑一琢磨,阿贵家虽然困
11、难,但还不至于过不下去,还不是自己要选的资助对象。12 又过了一天,老郑从公司开车回来,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忽然发现邻居老杨叔坐在路边捂着肚子,额头冒汗。13 老郑吃了一惊,马上停车下来,问他咋了。老杨叔说,胃病犯了,偏偏忘了带药。老郑说:“快上车,我送您上医院吧。 ”14 老杨叔摆摆手:“不用,不用。老毛病了,家里还有药,回去吃两粒就行了。 ”15 老郑皱了皱眉头,只好把老杨叔送回了家。临走时,老郑诚恳地说:“我知道您节俭惯了,可有病千万别食不得花钱。您这么大岁数了,把钱省着做什么呢?要是没钱,您就跟我说一声。 ”老杨叔呵呵笑着,连连点头:“行,行。 ”16 上了车,老郑不禁摇头苦笑。他不止一
12、次听老婆唠叨,说老杨叔是个退休老干部,每月光退休金就两千多。两个儿女又都十分富裕,给老爸的零花钱动不动就是好几千。17 他一个人生活,这些钱足够他过十分舒服的小日子了。但这老头儿一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这不,连看病也不太舍得。18 19 这天,老郑刚到家,老婆就告诉他一个不幸的消息。老杨叔前两天发病,送到医院仅一天就去世了,原来他患的是胃癌!20 儿女们整理遗物时,发现老人的全部财产只有几百块钱。每个月好几千块呢,也不知这老头到底是怎么花掉的。21 老郑感到有点儿意外,不过也只是叹息了一会儿,没放在心上。22 一晃过去了半年。有一天,老郑闲在家上网,一个寻找爱心救助的帖子引起了他的关注。23
13、一个女大学生,家里十分贫困,母亲又常年有病。为了给母亲治病,她主动退学,回来打工挣钱,每天晚上,她都带着年幼的妹妹在街上捡垃圾。有人拍下了她们捡垃圾的照片,还跟着姐妹俩去了她们家,又拍了好多照片传到网上。老郑一张一张地看着,鼻子不由得一阵阵发酸,眼眶也湿润了。他忽然觉得照片里的场景有些眼熟,再仔细一看,这不是阿贵家吗?照片上那个小姑娘不是丹丹吗?24 原来他家现在这样困难,我怎么一点儿都不知道啊?25 老郑惊讶极了,立马起身出门,向几十米开外的阿贵家走去。26 “阿贵,你怎么能让女儿退学呢?”老郑关切地问。27 阿贵长叹一声,说:“没有办法啊!老婆的病,也不是轻易能治好的。每个月都得花钱,不花
14、钱她就支持不下去。一边是女儿的学业,一边是老婆的命,只能牺牲一头了。 ”28 老郑沉吟了一会儿,说道:“以前见你们不是过得还可以吗?虽然不宽裕,到底也过得去啊,怎么就”29 “以前”阿贵露出一脸苦笑,块钱,连老婆的药费都不够,不过还真的能过得去。现在过不下去了,那是因为,因为”说到这儿,他忽然泪流满面,哽咽起来, “那是因为老杨叔不在了啊”30 “什么?”老郑一怔,十分诧异地望着阿贵。31 阿贵突然蹲到地上,双手掩面,放声大哭起来:“我这个家早该倒了!这些年来,全是老杨叔在撑着。女儿能上大学,老婆能治病,碗里能有块肉,都是靠老杨叔我,我真没用呀,害得老杨叔走的时候,连个棺材钱都没剩下”32 老
15、郑怔怔地听着,傻了一样。(原文有删改)1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写老郑到庙里抽签、和尚解签的情节,一方面交代了故事的缘起,另一方面揭示了老郑行善的动机。B.“老杨叔呵呵笑着,连连点头”这一细节描写,既体现了老杨叔低调行善的特点,又为后文揭开真相暗埋伏笔。C.小说写老郑寻找资助对象,暗写老杨叔资助阿贵一家,明暗线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突出老杨叔的形象。D.小说通过老杨叔暗中资助阿贵一家的行为,反映了底层民众真实的生活状况,表达了作品关注疾苦民生的主题。13.小说结尾部分为什么要写阿贵“女儿能上大学,老婆能治病,碗里能有块肉,都是靠老杨
16、叔”的哭诉?请简要分析。 (5 分)14.小说以“寻找穷人”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 分)三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辛术,字怀哲,少明敏,有识度。解褐司空参军,与仆射高隆之共典营构邺都宫室,有思理,百工克济。再迁尚书右丞,出为清河太守,政有能名。遭父忧去职,清河父老数百人诣阙请立碑颂德。文宣嗣事,累迁散骑常侍。齐天保元年,侯景征江西租税,术率诸军度淮断之,烧其稻数百万石。还镇下邳,人随术北渡者三千余家。东徐州刺史郭志杀郡守,文宣闻之,敕术自今所统十余州地诸有犯法者,刺史先启听报,以下先断后表闻。齐代行台兼总人事,自术始
17、也。安州刺史、临清太守诸镇将犯法,术皆案奏杀之。睢州刺史及所部郡守俱犯大辟,朝廷以其奴婢百口及赀财尽赐术。三辞不见许,乃送诣所司,不复以闻。僚列闻之,遗术书曰:“昔闻孔子忍渴于盗泉,足下今能如此,可谓异代一时。 ”武定八年,侯景叛。及王僧辩破之,术招携安抚,城镇前后款附者二十余州。兖州刺史郭元建获传国玺,文宣欲以玺告于太庙,檄术以进焉,其见重若此。寻征殿中尚书,领太常卿,仍与朝贤议定律令。累迁吏部尚书,干食南兖州梁郡。既迁邺大选之职知名者数四互有得失未能尽美唯术性尚贞明取士以才器循名责实前后铨衡甚为当时所称举天保末,文宣令术选百员官。术自题目士子,人无谤讥,其所旌擢,后皆致通显。术临军以威严,
18、牧人有惠政。少爱文史,晚更修学,虽在戎旅,手不释卷。及定淮南,凡诸资物一毫无犯,但大收典籍,多是宋时佳本。及还朝,颇以馈遗权要,物议以此少之。十年卒,年六十。 (选自北齐书辛术传 )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既迁邺/大选之职知名者/数四互有得失/未能尽美/唯术性尚贞明/取士以才器/循名责实/前后铨衡/甚为当时所称举B.既迁邺/大选之职知名者/数四互有得失/未能尽美/唯术性尚贞/明取士以才器/循名责实/前后铨衡/甚为当时所称举C.既迁邺/大选之职/知名者数四/互有得失/未能尽美/唯术性尚贞/明取士以才器/循名责实/前后铨衡/甚为当时所称举D.既迁邺/大选之职/知名
19、者数四/互有得失/未能尽美/唯术性尚贞明/取士以才器/循名责实/前后铨衡/甚为当时所称举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石,是中国古代的容量单位,此外还有升、斗、斛等。B.刺史,是古代行政区的长官之一,属于地方官职,负责监察检核之事。C.大辟,是古代五刑之一,即将斩下的头悬于高处示众,也是死刑的通称。D.太庙,是古代皇帝祭祖之所,里面供奉皇帝先祖以及某些皇后和功臣的神位。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术聪明干练,政绩斐然。在中央为官营造邺都宫殿时,思维清晰有条理;在地方为政时,受到百姓爱戴,百姓联合请求立碑为其颂扬德行。B.辛
20、术军功卓著,深得民心。他率领军队南渡淮水禁绝侯景征税的行为,返回时,众多百姓追随他而来;侯景反叛被破后,辛术安抚人民,诸县相继依附。C.辛术据实执事,备受信任。辛术能够依据所犯罪过轻重处罚犯罪官员;君主对他十分信任,将处罚官吏的权利交给他,甚至将护送传国玺的重任也托付给他。D.辛术廉于财利,酷爱文史。朝廷将犯罪官员的奴婢以及财产赐给他,他不为所动;平定淮南之后,钱财秋毫无犯,只收藏宋时典藏,因此受到非议。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三辞不见许,乃送诣所司,不复以闻。 (2)术自题目士子,人无谤讥,其所旌擢,后皆致通显。(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词
21、,完成 14-15 题。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1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句写浓云笼罩,香烟飘散,长长的白昼让人难熬,词人移情于物,渲染浓烈的愁苦气氛:天愁、地愁、人更愁。B.“佳节”一句,化用王维“每逢佳节倍思亲” ,写出词人逢此佳节,更加思念丈夫,何况又不止一次独自过重阳佳节。C.“玉枕”两句,写出玉枕孤眠,纱帐内独寝,难免有孤寂之感。 “半夜凉初透” ,不只是时令转凉,而是别有一番凄凉滋味。D.词人末尾三句,描绘自己憔悴不堪、形似黄花的“瘦”
22、, “瘦”是“愁”之因, “愁”是“瘦”之果,两相照应,十分自然。E.本首词上片主要写独处的愁苦,下片主要写思夫的深切,用语通俗清新,比喻贴切巧妙,抒情曲折幽深,形象鲜明生动。20.在声声慢(寻寻觅觅) 中,运用了很多与本词相同的意象,但表达的情绪却不同, 请举出两例简要分析。 (6 分)四语言基础2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寒噤(jn) 箱箧(qi) 藩篱(pn ) 惟妙惟肖(xio)B诘责(ji) 锃亮(zng) 稽首(q ) 颔首低眉(hn)C妖娆(ro) 佝偻(lu) 恣睢(z) 拈轻怕重(nin)D阔绰(chu) 荫庇(yn) 恻隐(ch) 吹毛求疵(c)
23、2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3 分)A君子要讲和谐,但不能随波逐流,更不能同流合污。 中庸所谓“君子和而不流, ”就是指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有丝毫含糊。B鸡年春晚筹备时间短,节目变动大,呈现出强烈的“定制”色彩:主旋律、流行、传统文化等各种必备元素杂糅,遭到网友的各种吐槽。C抗日战争的胜利,让拿破仑所说的“东方睡狮”睁开双眼,开启民族复兴的序篇,最终完成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历史转折。D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徒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2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 分)A我们期待“五四的
24、火炬”再次为国家与民族的发展注入青春的能量,激励新时代的广大青年,紧紧围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谱写新的青春乐章。 B他的脸上是一张晴雨表,喜怒哀乐总是挂在表面上,让人一眼就可以看明白。 C在昨天的学习经验交流会上,李小璐介绍了三条学习方法,具有很大的启发性。D汪勇同志的先进事迹就是一本活生生的人生教科书,全国政法机关要通过广泛开展向汪勇同志学习的活动,形成学赶英模、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24. 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A 繁星 春水是现代女作家冰心创作的诗集。作品仿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形式,书写了作者的感想和回忆
25、。B 水浒中宋江因怒杀阎婆惜而被官府判了死罪,在江州刑场上被以晁盖为首的梁山好汉搭救,最终上了梁山。C一篇新闻,主要包括标题、导语和主体三部分。新闻的基本特征是用事实说话,但有时也可以在叙事过程中插入简要的议论。D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最早、最重要的一个源头,汉代以后被尊为儒家经典。其作品分为“风” “雅” “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五、作文(60 分)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60 分)年过半百的父亲,在儿子的面馆干了 18 年,儿子当初虽承诺月薪 3000 元,可这么多年从未支付过。谈钱伤感情,可疾病缠身的父亲,不得不替自己
26、的未来考虑。在多次讨要未果的情况下,他将儿子告上法庭,讨薪 57 万。对材料中父亲向儿子讨薪一事,你有什么看法?请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参考答案一、古诗文名句填写(14 分,每空 1 分)1.欲上青天览明月2.问渠那得清如许3.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6. 三军可多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8.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二CBBD13.交代老杨叔退休金的动向,侧面表现了老杨叔对阿贵一家的慷慨资助;表达了阿贵对老杨叔的感激与愧疚之情;揭示老杨
27、叔对阿贵的无私资助,与老郑一已私念的资助形成对比。14.有作为线索的作用。小说以老郑“寻找”作为资助对象的“穷人”展开并贯穿全文;有揭示主题的作用。老郑与老杨叔在资助他人的动机与方式上的对比,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思考。标题中的“穷人”有揭示人物的作用。老杨叔穷了自己帮助了别人,精神上却是富有的。15.D 见原文翻译16.C 大辟,是古代五刑之一,指的是砍头,并非悬于高处示众。17.D 受到非议的原因是将所收藏之物送给权要,并不是因为收藏而受到非议。18.(1)辛术多次辞让没有被允许,就把朝廷所赐的财务、奴婢送到主管部门,不再过问。 (三,多次;诣,到;所司,主管部门;见许,被动句;句意通顺 1 分
28、)(2)辛术亲自品评士子,人们没有发怨声毁谤的,他所提拔的人,后来也都十分显贵而有声望。(自,亲自;题目,品评、考察;谤讥,埋怨毁谤;旌擢,提拔;通显,显贵、有名望。各 1 分)【附文言文翻译】辛术,字怀哲,少年时聪慧机敏,有见识和气度。最初任司空胄曹参军,与仆射高隆之共同主管营建邺都宫殿,辛术有构思设计的才能,建造的工程都能完成。他再次升迁做了尚书右丞。出任清河太守,执政获能臣的名声,因为父亲去世守丧而离任。清河父老几百人到京城请求立碑歌颂其功德。文宣继承皇位后,多次升迁做了散骑常侍。齐天保元年,侯景征收江西的租税,辛术率领众军渡过淮河拦截他们,烧毁他们征收的稻谷百万石。返回后镇守下邳,百姓
29、跟随辛术北渡淮河的有三千余家。东徐州刺史郭志杀死郡守。文宣帝听说这件事,命令辛术从此以后所管辖的十余州有犯法的,如果是刺史,先启奏朝廷,刺史以下的,先处理再上奏。齐朝行台监管人事从辛术开始。安州刺史等人犯法,辛术都审理上奏处斩了他们。睢州刺史及其郡守都犯了重罪,朝廷把他们的奴婢百口及财务都赐给辛术,辛术再三辞让没有被允许,就把朝廷所赐的财务、奴婢送到主管部门,不再过问。同僚听说这件事,写信给他说:“过去听说孔子在盗泉忍受干渴,现在您能这样做,可以说是不同时代的同一种行为啊。 ” 武定八年,侯景叛乱,等到王僧辨打败侯景,辛术招引安抚,城镇相继归附,先后共计二十余州。兖州刺史郭元建获得了传国玺,文
30、宣帝想要带着玉玺到太庙告慰祖先,传令让辛术护送进线玉玺,他如此的受到器重。不久,他被征召为殿中尚书,兼任太常卿,经常与朝廷贤士议定法令。多次升迁做了吏部尚书,在南兖州取得俸禄。齐迁都邺都以后,朝廷大选官吏,知名的人不多,并且都有不足,没有尽善尽美的人。唯独辛术品性坚贞清白,依据才能选拔人才,力求名副其实,根据前后的表现选拔,被当时的人们称赞推崇。天保末年,文宣帝曾让辛术选拔百名官员。辛术亲自品评士子,人们没有发怨声毁谤的,他所提拔的人,后来也都十分显贵而有声望。指挥军队有威严,管理百姓实行仁政。年轻时喜爱文史,晚年更加勤于学习,即使在行军途中,也手不释卷。等到他平定淮南,所有物资都秋毫无犯,只
31、是大量收集典籍,其中多是宋时的佳作。还朝后,他多用这些来馈赠权贵,人们因为这点非议他。他在天宝十年去世,当时六十岁。19.BD B 项“何况又不止一次独自过重阳佳节” ,文意理解错误。D 项,因果分析错误。20.答案示例(若正确分析其他意象,也可给分)醉花阴中的“酒” ,是“东篱把酒黄昏后” ,那是种豪迈的气魄,充满了文人雅士的高洁情怀;而声声慢中的“酒” ,却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 , “酒”成了借酒浇愁愁却更愁的工具。醉花阴中的“黄花”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字里行间透露着李清照那种得意的生活状态,李清照的“瘦”绝不是在抱怨生活条件恶劣,而是一种“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少轻狂;而到了声声慢中, “黄花”已经“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当年意气风发的少年,已经成为风烛残年的老者,一地堆积的落花,让人心中生起暮年之悲。21.B 22.C 23. D 24.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