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暑假作业:(18)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梦中客 文档编号:9148991 上传时间:2019-07-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暑假作业:(18)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暑假作业:(18)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暑假作业:(18)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暑假作业:(18)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暑假作业:(18)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8)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据统计,从 1948 年到 1994 年,全世界先后出现过 109 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其中 2/3 是20 世纪 90 年代的产物。这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世贸组织的成立 B.市场经济体制被各国普遍认可和接受C.欧洲联盟的推动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2、1971 年 12 月与 1973 年 2 月,美国政府先后两次宣布美元贬值。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纷纷采用浮动汇率,不再承担维护本国货币与美元固定汇率的义务。这反映出( )A.美国经济的世界领先地位不复存在 B.世界性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减弱C.新型的世界经济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D.美国的世界经济

2、霸主地位衰落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在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带来了国际贸易空前发展,使全球经济越来越相互依存。这是因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A.消除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B.推动了战后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C.建立了永久性的国际经济组织 D.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4、下表为 1973 年美国、欧共体和苏联的人口、国民生产总值、出口贸易额及黄金外汇储备比较表。这说明( )人口(单位:亿)国民生产总值(单位:万亿美元)出口贸易额(单位:亿美元)黄金外汇储备(单位:亿美元)美国 (2)1 (1)31 702 116.6欧共体 (2)57 (1)07 2100 606.2苏联 (2)5 0.68

3、 215 A.欧共体的发展已经可以同美国分庭抗礼 B.苏联的经济实力已经超过了美国C.资本主义世界已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D.美国、欧共体和苏联都发展迅速5、1955 年,世界贸易额增长至新的纪录,但不发达国家的贸易量却徘徊于 20 世纪 50 年代初的水平上,它们与发达国家的贸易甚至下跌了。1956 年 8 月,苏联提出在联合国框架下召开世界经济会议,以商讨成立面向所有国家开放的贸易组织。这些现象说明当时( )A.贸易机制存在明显不足 B.金融体系缺乏制度基础C.战后世界整体发展加快 D.自由贸易秩序亟待重建6、1945 年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重要事项都需会员国投票决定,投票权的

4、大小与会员国认购的股本成正比。而 1995 年的世贸组织协定则将“协商一致”作为主要的决策方式,投票表决只是辅助方式。这一变化反映了( )A.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 B.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正走向衰落C.国际关系民主化成为各国共识 D.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7、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 19481960 年为 6.8%,19601965 年为 7.9%,19651970 年为 11%。这种增长主要得益于( )A.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C.知识经济的兴起 D.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8、1995 年,运行了 47 年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结束了其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的使命,

5、被世界贸易组织取代。这反映了( )A.美国经济霸权的衰落 B.国际格局多极化的需要C.多边贸易秩序的强化 D.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深化9、1973 年,世界石油价格大涨,令苏联这个富油国获得了一笔“大而易得”的外汇收入,苏联领导层认为无论政治还是经济都可以高枕无优,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苏联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粮食净进口国,并且进口依赖越来越大。这导致了苏联( )A.新的经济体制得以建立B.对美国军备竟赛优势明显C.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矛盾D.综合国力与美国相差无几10、1949 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

6、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成立共产党情报局 B.成立“经互会”C.成立“华约”组织 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战后初期到 20 世纪 50 年代末,西欧和美国建立了特殊的经济关系。1946 年整个西欧的工业产量比 1937 年下降了 30%,其中德国下降了 69%,法国下降了 28%,英国下降了4%,而美国却提高了 47%。同时期,西欧主要国家的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的比重由30. 5%下降到 2(2)2%,而美国却由 4(1)4%上升到 56.4%。二战前西欧九国的出口值是美国的(1)5 倍,而战

7、后仅及美国的 1/2。受到战争严重破坏的西欧经济的恢复需要资金、技术和设备,而在当时两种社会制度严重对立的形势下,西欧唯一能够依靠的是美国。而美国出于政治、经济的需要也必然要援助西欧。在金融方面,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美元同黄金、同资本主义各国的货币直接挂钩并保持固定的汇率,使美元实际上成为西欧各国唯一的国际支付手段,美国成了向西欧提供国际流通货币的中央银行总库。材料二 从 20 世纪 50 年代末开始,西欧和美国的经济发展态势发生了显著变化。19601970 年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 5.7%、4.4%和 5.3%,而美国仅为 4.3%,同时期以上西欧三国

8、的工业生产分别增长 78.7%、75.6%和 100%,而美仅增长 61% , 1970 年法国、联邦德国在资本主义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比 1948年分别上升了(1)9%和 6.5%,而美国却下降了 16.8%。但在当时,西欧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力量与美苏相抗衡。正如阿登纳指出的那样:“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当时美国认为推动西欧一体化有利于实施其对苏联的遏制政策,因此也支持西欧的联合。西欧国家经济实力提高后,必须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要求独立自主的发展。基于此.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指出:“马歇尔计划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美国和西

9、欧的关系需要 “进行痛苦的调整,需要耐心,需要敏感”。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张幼香二战后欧美经济关系的演变(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不同时期欧美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并指出影响二者关系的主要历史因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知识,分析二战后不同时期欧美经济关系的演变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答案1、B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经济集团化。世贸组织成立于 1995 年,与此题时间不符,故 A 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1 年两极格局瓦解后,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这有利于各国开展经济合作,故 B 项正确;欧洲联盟成立于 1993 年,其对 1993 年前成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10、的推动作用有限,故 C 项错误;1973 年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故 D 项错误。2、D解析:本题考查战后美国经济的衰落。“不复存在”这种说法错误,据所学可知,美国虽宣布美元贬值,但美国经济实力仍然强大,故 A 项错误;世界性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故B 项错误;1973 年新型的世界经济格局并未形成,故 C 项错误;材料中现象反映出美元中心地位下降,表明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衰落,故 D 项正确。3、B解析:本题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消除了”说法过于绝对,故 A 项排除;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了战后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因此“带来了国际贸易空前发展,使全球经济越来越相互依存”,故答案为 B 项;

11、布雷顿森林体系于 20 世纪 70 年代初瓦解,故 C 项排除;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世界货币体系,与经济区域集团化无关,故 D 项排除。4、A解析:本题考查 20 世纪 70 年代美苏及欧共体的发展状况。材料内容说明了 1973 年美国、欧共体和苏联在人口、国民生产总值、出口贸易额、黄金外汇储备的情况,从整体上可以看出欧共体已经可以同美国抗衡,故 A 项正确;B 项不符合材料信息;C、D 两项在材料信息中不能得出。5、A解析:题干指出了当时世界贸易额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但是不发达国家的贸易量却并没有出现同步增长的态势,甚至与发达国家的贸易出现下跌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下,广大亚非

12、拉国家处于不公正和不平等的地位,说明当时世界贸易机制存在明显不足,故本题选 A 项。此时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建立,故 B 项错误。C 项“整体发展加快”明显与题意不符。战后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已经初步建立了自由的贸易秩序,故 D 项错误。6、D解析:从国际组织投票权的变化可知.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促使世贸组织出现“协商一致”作为主要的决策方式,投票表决只是辅助方式,D 正确;国际经济新秩序并没有确立,A 错误;发达国家经济实力依然存在,B 错误;材料论述国际经济全球化,不是政治民主化,C 错误。7、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世界经济体系在二战后建立起来,国际货

13、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共同促进了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使世界出口贸易不断增长,A 项正确;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加大对经济的干预,对国内市场的稳定和资源配置有一定意义,但不一定能促进国际出口贸易的发展,B 项错误;知识经济兴起于 20 世纪 90 年代,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 1995 年,C,D 两项不符合题干吋间要求,排除。8、C解析:本题考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背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与美国的经济地位无关,故 A 项错误;世界贸易组织体现的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与国际格局多极化无直接关系,故 B 项错误;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推动了多

14、边贸易的规范化、制度化,故 C 项正确;世界贸易组织体现的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与经济区域集团化无直接关系,故 D 项错误。9、C解析:材料介绍 20 世纪 70 年代苏联的经济状况.石油价格的高涨使得苏联经济体制的崎形越发明显,故 C 项正确 10、B解析: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经济方式”。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成立“经互会”。11、(1)基本特征:战后初期到 20 世纪 50 年代末,表现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和西欧对美国的依附;20 世纪 50 年代末以来,从西欧反对美国的控制、争取独立自主发展到西欧与美国既合作又竞争的新阶段。主要历史因素:欧美政治经济力量的消长;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

15、美国与西欧国家利益与战略的调整。(2)影响:战后初期到 20 世纪 50 年代末,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马歇尔计划的援助等加快了向西欧经济的渗透与扩张,同时推动了西欧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并利用西欧从经济上遏制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使世界形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经济体系严重对峙的局面。20 世纪 50 年代末以来,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西欧政治经济力量的发展,美国的霸权地位进一步削弱,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世界经济多极化的不断发展。解析:(1)本题考查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与欧洲一体化,第一小问基本特征,根据材料一“受到战争严重破坏的西欧经济的恢复需要资金、技术和设备,而

16、在当时两种社会制度严重对立的形势下,西欧唯一能够依靠的是美国,而美国出于政治、经济的需要也必然要援助西欧“得出战后初期到 20 世纪 50 年代末,西欧与美国的依附关系,美国通过经济的支持控制了西欧,根据材料二“马歇尔计划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美国和西欧的关系需要进行痛苦的调整,需要耐心,需要敏感”结合所学可知,20 世纪 50 年代末以来,随着西欧的联合,西欧从反对美国的控制、争取独立自主发展到与美国既合作又竞争的新阶段;第二小问因素,主要从西欧和美国的经济实力的变化、国际关系和各自的战略调整等角度进行分析。(2)根据材料一可知,二战后初期到 20 世纪 50 年代末,美国主要是加紧对西欧经济的控制,通过马歇尔计划和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一方面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也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并以此遏制苏联,形成了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20 世纪 50 年代末以来,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西欧政治经济力量的发展,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冲击,推动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