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杨树天牛防治技术.doc

上传人:j35w19 文档编号:9146560 上传时间:2019-07-2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树天牛防治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杨树天牛防治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杨树天牛防治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杨树天牛防治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杨树天牛防治技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松毛虫防治技术措施(一)营林技术措施 1、营造混交林 在常灾区的宜林荒山,遵照适地适树的原则营造混交林;对常灾区的疏残林,保护利用原有地被物,补植阔叶树种。在南方可选用栎类、栗采等壳斗科和豆科植物,以及木荷、木莲、木楠、樟、桉、檫、枫香、紫穗槐、杨梅、相思树等。混交方式,采用株间、带状、块状均可。在北方可选用刺槐、沙棘、山杏、大枣等。林间要合理密植,以形成适宜的林分郁闭度,创造不利于松毛虫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建立自控能力强的森林生态系统。 2、封山育林 对林木稀疏、下木较多的成片林地,应进行封山育林,禁止采伐放牧,并培育阔叶树种,逐步改变林分结构,保护冠下植被,丰富森林生物群落,创造有利于天敌

2、栖息的环境。 3、抚育、补植、改造 对郁闭度较大的松林,加强松林抚育管理,适时抚育间伐,保护阔叶树及其他植被,增植蜜源植物如山矾花、白栎花。对现有纯林、残林和疏林应保护林下阔叶树或适时补植速生阔叶树种,逐步诱导、改造为混交林。 (二)生物防治措施 1、白僵菌防治 在各类型区中,均可使用白僵菌。南方应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可在越冬代的 11 月中、下旬或次年 2-4 月份放菌,其他世代(或时间)一般不适宜使用白僵菌防治。施菌量每亩 1.5-5.0 万亿孢子。北方应用白僵菌防治油松毛虫或赤松毛虫,需温度 24?C 以上的连雨天或露水较大的条件,施菌量应适当增加 3-4 倍。 施用方法:采用飞机或地

3、面喷粉、低量喷雾、超低量喷雾;地面人工放粉炮。预防性措施亦可采用人工敲粉袋、放带菌活虫等方法。 2、苏云金杆菌(Bt)防治 应用苏云金杆菌防治松毛虫,一般防治 3-4 龄幼虫。施药林分适宜温度为 20-32?C。施菌量每亩 4080 万国际单位(IU)。多雨季节慎用。 施用方法:喷粉、地面常规或低量喷雾、飞机低量喷雾。喷雾可同时加入一定剂量的洗衣粉或其它增效剂。 3、质型多角体病毒(CPV)防治 用围栏或套笼集虫、集卵增殖病毒、人工饲养增殖病毒、离体细胞增殖病毒或林间高虫口区接毒增殖等方法,收集病死虫,提取多角体病毒,制成油乳剂、病毒液或粉剂。使用时可在病毒液中加入0.06%的硫酸铜或 0.1

4、 亿孢子/ml 的白僵菌作为诱发剂,提高杀虫率。每亩用药量 50200 亿病毒晶体。 施用方法:采用飞机或地面低量喷雾、超低量喷雾或喷粉作业。4、招引益鸟 在虫口密度较低林龄较大的林分,可设置人工巢箱招引益鸟。布巢时间、数量、巢箱类型根据招引的鸟类而定。 5、释放赤眼蜂 繁育优良蜂种,在松毛虫产卵始盛期,选择晴天无风的天气分阶段林间施放,每亩 3-10 万头。亦可使赤眼蜂同时携带病毒,提高防治效果。 (三)人工(物理)防治 可采用人工摘除卵块或使用黑光灯诱集成虫的方法降低下一代松毛虫虫口密度。 (四)植物杀虫剂防治 采用 1.2烟参碱喷烟防治幼虫,烟参碱与柴油的比例为1:20,每亩使用的药量为

5、 0.4 升。 (五)仿生药剂防治 在必要情况下,采用灭幼脲(每亩 30g)、杀蛉脲(每亩 5g)等进行飞机低容量、超低容量喷雾,地面背负机低容量、超低容量喷雾,重点防治小龄幼虫。地面用药量要比飞机喷洒增加 50100的药量。在松树被害严重、生长势弱的林地,可一并喷施灭幼脲和少量尿素(约每亩 50 克) (六)化学药剂防治 松毛虫防治原则上不使用化学农药喷雾、喷粉、喷烟。若必需采用,则应选择药剂,在大发生初期防治小面积虫源地,迅速压低虫口。在北方对下树越冬的松毛虫,在春季上树和秋季下树前,可采取在树干上涂、缚拟除虫菊酯类药剂制成的毒笔、毒纸、毒绳等毒杀下树越冬和上树的幼虫。 (七)自然防治法

6、虫口密度虽然大,松叶被害率达 70%以上,但松毛虫寄生率高,虫情任处于下降趋势时,不进行药物防治。安全区发生松毛虫为害时,偶灾区小面积发生时不进行药物防治,任其自然消长。 七、防治质量及防治效果要求 为保证防治质量,必须掌握最适的防治时间,注意防治作业天气;合理调节药液(药粉)浓度及喷洒(撒)量,确保作业均匀度,防止出现漏喷漏防。防治后要做好效果检查及评估,一般要求生物防治的有效防治面积和杀虫效果均达到 80%以上;仿生物及化学防治效果达到 95%以上。 杨树天牛防治技术危害杨树的天牛种类很多,由于各地自然、地理差异不同,发生的天牛种类不同。其中危害主干类的有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云斑天牛、

7、桑天牛、青杨虎天牛等。危害枝梢的有青杨天牛、锈斑楔天牛等。现针对危害主干类天牛,其它天牛种类可参照。 防治措施的确定 光肩星、黄斑星天牛防治技术措施: 1、化学药剂防治 危害较轻的中幼龄林采取药剂防治。(1)集中连片危害的林木,视当地具体情况可采用地面常量或超低量喷洒绿色威雷 150-250 倍液杀灭成虫。主要部位为树干和大侧枝,以微湿为宜。约在天牛成虫羽化始盛期前(约 7 月初左右)进行,其持效期可达 40 天左右。树木高大喷干效果不好的可视具体情况采用其他办法。(2)喷雾防治困难的林木,在成虫羽化高峰期前一周左右(约 7月初),可采用树干打孔注射 40%氧化乐果原液、20%康福多等药剂防治

8、成虫。方法是:在树干离地面 30cm 处打深达木质部的沿主干各方位均匀的下斜孔,用药量一般 0.3-0.9ml/cm。 2、生物防治 积极开展如花绒坚甲、肿腿蜂带菌等试验。在条件适合地段或发现有啄木鸟栖息的林分,采取人工挂鸟巢、设饵木或其他措施保护和招引啄木鸟,创造适合啄木鸟生存栖息的环境。适合于天牛虫口密度不高且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小地段的片林及部分防护林。3、个别地段可采用其它辅助性措施如人工捕捉天牛成虫、人工锤击或刮砸虫卵或插毒签等。4、营林措施 (1)清理虫害木 对危害严重无防治价值的衰弱木及成过熟林及时清理,减少虫源。清理虫害木及灭虫处理按以下程序进行1)由技术人员进行详细调查,对需要清

9、理的虫害木进行标定,组织专业队在冬季或早春统一伐除。2)砍伐后的虫害木,去掉枝梢后集中进行灭虫处理。3)灭虫处理后的虫害木经检查死亡率达 100%,发放除害处理合格证,有合格证才可以办理调运手续。虫害木处理方法有:熏蒸处理:选择较平坦地段,将砍伐下来的虫害木集中堆放,在天牛成虫未羽化前进行熏蒸。覆膜或利用当地现有条件进行熏蒸。至天牛死亡率达 100%。如经检查,未达到要求,则再次投药熏蒸,直至合格为止。 加工处理:将虫害木送到木材加工厂,加工成 1cm 左右的木板、将虫害木粉碎或切成薄片制成胶合板、纸浆等。也可将加工器械运到林地,当场处理,减少虫害木运输引起传播的可能性。 焚烧:无利用价值的虫

10、害木(包括枝桠)或无以上处理条件的集中烧毁。 要求进行灭虫处理的虫害木,一定要在成虫羽化前进行。 (2)伐根嫁接毛白杨等抗性树种 伐根嫁接毛白杨是林分更新改造的措施之一,较适合于虫害木清理后恢复林分困难地段。要注意避免出现毛白杨等树种纯林,嫁接时隔几株(3-5 株)保留一个伐桩,让其萌芽更新或补植其它树种。 操作方法是:虫害木伐除后,在风沙干旱地区伐桩要及时培土,以保持水分。在 11 月或 3 月下旬,剪下穗条,在潮湿沙土中或用其它方法低温保存。于树液流动初发芽时进行嫁接。按树龄大小每株嫁接 2-5 个毛白杨接穗,在接口处和接穗顶部抹泥,蒙上塑料,最后覆土。 (3) 截干更新 在水分条件较好的

11、地段,对天牛集中于树干中上部为害的中幼龄林,冬春季(11-3 月)在干部 1.3-1.5 米处以上截去,利用萌芽更新很快恢复冠形,保护其防护作用不受影响。 (4)营造多树种配置的混交林 1)新规划造林时,要规划营造多树种搭配的混交林。免疫、抗性(目的树种)树种和一定比例的诱饵树种。其中,抗性树种即目标树种或主栽树种,一般是当地适生、群众容易接受的树种(如新疆杨、河北杨、毛白杨等),约在 45-50%左右。免疫树种即天牛基本不危害的树种(如臭椿、白蜡、槐树类及针叶树等)约占 45-50%。诱饵树种为天牛喜食的杨树(如箭杆杨、合作杨、大官杨、槭树类等),约占 0-10%。各地可根据本地区树种资源情

12、况选择合适的树种,提倡尽量选用乡土树种为主。 2)部分虫害木清理后进行填空补缺,栽植一些抗性免疫树种,使林分逐步改造成结构合理的混交林。 3)自然条件十分恶劣,选择树种十分困难地区,其营林措施不宜生搬硬套,要根据当地情况确定适宜的措施。 信息来源:中国森防信息网星天牛防治措施星天牛除危害垂柳外,还危害杨、榆、桃、樱花、悬铃木等,受天牛危害后,不但影响树木生长,还容易引起风折枯死。星天牛属蛀干害虫,1 年发生 1 代,以幼虫在树干内越冬,幼虫蛀食树木的木质部,5 月初开始化蛹,6 月中下旬成虫陆续出现,7 月上旬为产卵高峰,经 10 天左右幼虫孵化。蛀干害虫相对于食叶害虫防治技术要求更高,但只要

13、适时防治同样能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拟采用的防治方法如下:一、天牛成虫出孔初期(6 月中旬)用 8%触破式微胶囊水悬剂(绿色威雷)150 倍液喷施树干。二、幼虫期用 50%杀螟松乳油 150 倍液喷干,或用 50%杀螟松乳油 50 倍液注射排泄孔,每一蛀孔注入 1-2ml,并用泥封堵蛀孔口。三、在树干上涂刷涂白剂,可有效防治成虫产卵。四、及时剪除被害枝梢,并伐除枯死或风折树木。春季杨树常见病害杨树溃疡病主要发生于苗木移植过程中,3 下旬开始发病,4 月中旬至 5 月下旬为发病高峰期,6 月初基本停止,10 月后稍有发展。该病可侵染树干、根茎和大树枝条,但主要危害树干的中部和下部。发病初期树干皮孔

14、附近出现水泡,水泡破裂后流出带臭味的液体,内有大量病菌。病部最后干缩下陷成溃疡斑,病斑处皮层变褐腐烂,当病斑横向扩展环绕树干一圈后,树即死亡。杨树长势衰弱时易发病。防治方法:选用壮苗造林,起苗时尽量避免伤根,运输假植时保持水分。定植前用 ABT3 号生根粉溶液沾根,定植时浇足底水,定植后对幼树干部喷施 5406 细胞分裂素 1000 倍液。春季在树干下部涂上白涂剂,或用 0.5 波美度石硫合剂,或用 1:1:160 波尔多液喷干,可预防树干感染,降低发病率。若发病率在 50%以上时,涂干也不会有明显效果,可平茬。杨树黑斑病该病 5 月初开始发生,夏秋最盛,直至落叶为止。可危害杨树叶片、叶柄、果

15、穗、嫩梢等,在其上形成角状、近圆形或不规则的黑褐色病斑,直径约 1 毫米,有的达 5 毫米。病斑多时可连成不规则的大块斑,引起早期落叶。防治方法:选育抗病杨树品种。发病期间,苗圃和幼林用 200 倍的波尔多液或 85%代森锌 250 倍液喷洒。合理密植、及时间伐,保持林内通风透光。及时清扫林内落叶,以减少病源。可在 6 月上旬喷 40%多菌灵 800 倍液,或 25%百菌清 600 至 800 倍液,或 O.3%尿素及磷酸二氢钾混合液防治。杨树叶枯病该病从杨树叶片抽生开始,危害杨树叶片、嫩梢和幼茎,受害叶片以 5 至 6 月感病最重。受害的叶片上出现近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直径 1 至

16、 5 毫米,病斑多时可连成大斑。病斑上有黑褐色霉状物。嫩梢和嫩茎上的病斑凹陷,呈棱形,上有绿色霉层。防治方法:从发病开始,进行药剂防治,在整个生长季节喷 2 至3 次药,可用 40%乙磷铝 300 倍液,或 75%百菌清 500 倍液,或 50%多菌灵 1000 倍液防治。及时清除枯枝落叶,并带出林外集中烧毁或埋沤制肥,以减少菌源。杨树腐烂病主要危害杨树枝干、枝条的各个部位,病斑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发病初期病斑呈暗褐色,水渍状,后失水干缩下陷,有时病斑开裂成丝状。后期在病斑上密生出许多小黑点。潮湿时,从病斑的小黑点中能长出卷曲的,橘黄色的丝状物。该病的病斑每年向外扩展,当包围枝干一圈时,上部

17、枝、干会全部死亡。在春、夏降水量大的年份,腐烂病发病严重。防治方法:用刀刮除病斑,应刮至健部,再在病斑上涂 10 倍的食用碱水,或 20农抗 120 水剂 10 倍液,连涂 2 至 3 次即可。春天或秋天,在树干下部涂上白涂剂,生石灰、食盐、水的配制比例为 1:0.3:10。 信息来源:绍兴森防信息网杨树食叶害虫防治技术方案杨树食叶害虫主要指发生普遍的杨扇舟蛾、杨小舟蛾、分月扇舟蛾、杨尺蠖、舞毒蛾和杨毒蛾。防治对策 根据“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杨树食叶害虫防治要坚持以适地适树和抗性树种为主的营林措施为基础,以生物制剂、仿生农药和植物性杀虫剂为主导、协调运用人工、物理和

18、化学的防治措施,降低虫口密度,压缩发生面积,切实控制其蔓延危害。 轻度发生区:以自然调节为主,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自控能力。加强害虫种群动态监测,保护天敌并发挥其控制作用; 中、重度发生区:采取生物措施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优先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病毒、仿生制剂压低虫口密度,然后通过增加天敌数量,达到生物调控害虫种群密度的作用。对虫害特别严重的林分,大面积暴发成灾要采取飞机防治,地面通过化学农药打孔注药等方式及时防治。根本的措施是及时清理虫害木、更新树种、营造混交林等,改善其生态条件,增强林木生长势和林木抗虫能力。 防治措施 根据系统调查结果,预测杨树食叶害虫各虫态的发生期,为

19、防治时机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由于大部分杨树食叶害虫一年多代,而以第一和第二代的种群增长趋势指数较高,所以重点抓好前二代的防治。防治时机应遵循虫龄低、虫态相对整齐和采取的措施要效率高、可操作性强的原则。 1、人工物理防治 越冬(越夏)是应用人工措施防治的有利时机,由于杨树树体高大,加强对蛹和成虫的防治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人工收集地下落叶或翻耕土壤,以减少越冬蛹的基数,成虫羽化盛期应用杀虫灯(黑光灯)诱杀等措施,有利于降低下一代的虫口密度。根据大多数种类初龄幼虫群集虫苞的特点,组织人力摘除虫苞和卵块,可杀死大量幼虫。也可以利用幼虫受惊后吐丝下垂的习性,通过震动树干捕杀下落的幼虫。 对于春尺蠖等成

20、虫需爬行上树产卵的害虫,可在成虫羽化前在树干绑扎塑料布等方法阻隔成虫上树产卵。 2、Bt 等生物防治 在幼虫 3 龄期前喷施生物农药和病毒防治。地面喷雾树高在 12m 以下中幼龄林,用药量 Bt200 亿国际单位/亩、青虫菌乳剂 1-2 亿孢子/ml、阿维菌素 6000-8000 倍。高大的片林,如有机场条件,可考虑利用飞机防治。 片林和海防林,卵期释放赤眼蜂防治。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害虫产卵初期,50 个/hm2 放蜂点,放蜂量 25-150 万头/hm2。 3、仿生等药剂防治 灭幼脲为主的仿生农药喷雾防治。20%灭幼脲号 25g/亩,1.2%烟.参碱乳油 1000-2000 倍。仿生药剂使用

21、要注意把握用药时间,虫龄越小越好。 4、打孔注药防治 对发生严重,喷药困难的高大树体,可打孔注药防治。利用打孔注药机在树胸径处不同方向打 3-4 个孔,注入疏导性强的 40%氧化乐果乳油、50%甲胺磷乳油、40%久效磷乳油、25%杀虫双水剂。用药量为 2-4ml/10cm 胸径,原药或 1 倍稀释液。注药后注意封好注药口。5、毒环和毒绳防治 有上下树干和越冬后上树习性的害虫,可利用将药剂在树干涂环或绑扎毒绳的方法防治。在幼虫上树前,用 10ml 2.5%溴氰菊酯+10 ml氧化乐果+1kg 废机油混合,在树干上涂 3-5cm 宽的闭合环。2.5% 溴氰菊酯与废柴油 1:10 混合,浸泡包装用纸

22、绳制成毒绳。在树胸径绑缚 2 周。 四、效果调查及评价 对幼虫期采用生物制剂或仿生农药防治的杨树林分,于防治后的 5-10 天调查防治效果。利用化学农药注干防治的林分,于防治后 2-3天调查防治效果。以虫口下降率作为防治效果调查指标。天敌防治可在防治 20 天后调查寄生率或捕食率。 对当年利用天敌防治的杨树片林和防护林,要连续跟踪调查寄生率和捕食率,根据调查结果,结合种群趋势预测,确定杨树食叶害虫能否再次造成危害。如果预计危害程度在中度以下,则不需要采取防治措施;反之则根据危害程度确定防治方法和防治面积的大小。杨树食叶害虫防治技术方案意杨是 20 世纪 70 年代初我国从意大利引进的杨树品种。

23、我市20 世纪 90 年代末开始大量引种栽培,主要用于农村造林绿化,目前全市意杨种植面积已达 6 万多亩。随着意杨纯林逐年增多,意杨常见的害虫也呈上升趋势。据调查,2 至 3 年生意杨有大约 30%被害虫寄生,高的达 80%以上,存在大面积暴发危害的潜在危险。7 月 7 日,市森林植物检疫站对锡宜高速、锡澄高速、沪宁高速及其它交通主干道两侧意杨绿化带的虫害发生情况进行了实地勘查,发现主要食叶害虫杨扇舟蛾第二代已经全部羽化,初孵幼虫即将开始取食叶肉。据此,专门编制了意杨病虫情报发各市(县)区,根据各地虫害发生的时差,分别布置了防治时间,并要求各地立即通知有关镇村,按照提供的防治方法切实加强落实意

24、杨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杨扇舟蛾是我市严重危害意杨的主要食叶害虫。这种害虫在我地一般一年发生 4-5 代,严重危害时,可以两次把树叶吃光,对意杨生长影响极大。今年入夏以来,我市天气高温少雨,此气候特点对杨树食叶害虫出蛰十分有利,为意杨病虫大量发生提供了较好的机会。根据市森林植物检疫站田间调查,今年虫害发生与往年相比提前,预计 7 月 2023 日后杨树食叶害虫(尤其是杨扇舟蛾类食叶害虫)渐入危害高峰,意杨病虫害防治刻不容缓。各市(县)区应引起高度重视,务必及时组织防治,必要时要组织专业防治队伍,落实人员、地段、面积、防治质量、资金,全力以赴打好防治歼灭战,特别是交通主干道沿线两侧的意杨绿化带,更要

25、作为防治重点,避免出现大面积严重危害。 由于杨扇舟蛾类害虫发生世代多,世代重叠现象明显,很难一次喷药起到彻底防治的效果,防治时要认真调查,当大量的虫尚处于幼虫期,杨树叶片损失不大时是防治最适时期。可用 20氯氰菊酯 2000-3000 倍液或 20%吡虫啉 1000-2000 倍液或 500 倍敌敌畏+500 倍敌百虫液,均匀喷雾防治。要加强督促检查,保证防治效果,巩固造林绿化成果。 此外,桑天牛是意杨最为严重的蛀干害虫,意杨种植早期,常造成主干风折,严重影响造林保存率。据调查,种植三年以内的意杨危害较严重,为减少意杨风折损失,确保意杨正常生长,同样必须组织有效防治。防治时间一般在 8 月份,

26、防治方法采用注射法:天牛危害意杨,形成多个排粪孔,在底部向上第三个排粪孔中,用针筒注射 1-2 毫升 2.5%溴氰菊酯乳油 50 倍液,堵塞排粪孔(下面两个排粪孔不能堵塞)。意杨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意杨容易发生黑斑病、溃疡病、草履蚧和杨黄卷叶蛾等病虫害。这些病虫害蔓延快,危害严重时,会造成意杨树大量死亡。因此,一定要做好它们的防治工作。 、意杨黑斑病。主要危害意杨叶片,使叶片布满黑色园斑,引起早期落叶。该病月初开始发生,夏秋最盛,直至落叶为止。防治方法:一是选择抗病意杨品种;二是发病期间用倍波尔多液或代森锌倍液喷洒:三是及时清扫和处理落叶,减少病源。 、意杨溃疡病。主要发生在苗木移栽过程中,月下

27、旬开始发病,月中旬至月下旬为发病高峰期,月初基本停止,月份以后稍有发展,病树树干开始出现深褐色条形病斑,之后韧皮部易剥离,木质部变深褐色,当病斑横向扩展周,树即死亡。意杨长势衰弱时易发病。防治方法:一是选用壮苗造林,起苗时尽量避免伤根,运输、假植时保持水份;二是定植前用三号生根粉溶液蘸根,定植时浇足底水,定植后对幼树干喷施细胞分裂素倍液;三是用倍波尔多液或多菌灵倍液涂干,降低发病率。 、草履蚧。以成虫、若虫刺吸幼芽、嫩叶汁液,使意杨树幼芽不能萌发,或发芽后幼叶枯死,轻者当年无主梢,严重影响意杨树生长;重者造成整株死亡。草履蚧一年发生一代,卵在土壤中越冬,二月上旬越冬卵开始孵化;月中下旬若虫出土

28、爬上树,在树缝或树桠等隐蔽处群居;月底至月,虫体蜕皮增大,分泌蜡质物;月中旬进入危害盛期;月初雌虫下树,在杂草和土中产卵,危害期结束。防治方法:一是做好虫情预报。二是人工阻隔。月初在若虫上树前,在树干基部绑扎宽厘米塑料薄膜带,并在其上下方各涂一毒环刷上敌杀死与柴油倍混合物,阻止若虫上树。三是化学防治。月,喷洒敌百虫倍液或甲胺磷倍液。如果若虫大量上树,可用甲胺磷或久效磷稀释倍,在树干基部每厘米胸径注射毫升药液。 、意杨黄卷叶螟。以幼虫危害嫩芽和嫩叶,严重发生时会把整株树叶吃光。该虫一年发生代,月危害严重。防治方法:一是用黑光灯诱杀成虫。二是化学防治。在幼虫危害期,用晶体敌百虫倍液、杀螟松乳油倍液、敌敌畏乳油倍液等喷雾。三是人工防治。清除枯枝落叶和杂草,摘除虫苞,减轻危害。(作者:顾松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