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板蓝根种植技术板蓝根为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和叶入药,根称“板蓝根” ,叶叫“大青叶” 。有清热解毒、凉血功能。主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性传染性肝炎及咽喉肿痛等症。鲜叶还是青黛染料的原料,需要量大。板蓝根适应性强,对气候和土壤环境条件要求不严。能耐寒,但喜温暖,怕水涝。属深根类作物,适宜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栽培。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容易烂根,不宜选用。一、深耕整地、施足基肥选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于播种前先深耕1次,最好在秋冬季先深耕25厘米左右,到春播前再浅耕1次,耕前要施足基肥,667平方米施30004000千克腐熟厩肥或堆肥等有机肥。北方宜作
2、平畦,南方可作高畦,作畦方式可按当地习惯。二、及早播种、增加生长期播种期以34月为宜,播种越早,生长期越长,产量越高。一般采用条播,按行距25厘米左右开2厘米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盖土1厘米,稍加镇压,亩用种3-3.5kg,播后710天出苗。三、加强管理,提高产量。播后要及时浇水,并注意中耕除草,当苗高610厘米时进行间苗,按株距810厘米定苗,结合松土除草,并追施1次氮肥,每667平方米施稀人粪尿8001000千克或尿素34千克,使幼苗茁壮生长。一般生长前期浇水不宜过多,宜干不宜湿,以促进根部向下生长。后期可适当多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特别是在每次收割叶后,都要及时追肥和浇水,此时追肥以氮
3、肥为主,可促进叶片再生,施用人粪尿的浓度应加大,也可施尿素每667平方米56千克或腐熟饼肥4050千克。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止引起烂根。四、及时防治病虫害,确保丰产又丰收板蓝根在生长过程中,常有多种病虫害为害,一定要及时进行防治,以免造成减产。l、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在霉雨季节发病严重,发病初期叶面发生不明显的黄白色病斑,叶背出现灰白色似浓霜样的霉斑,随着病情的发展,叶色变黄,后干枯。防治方法:避免与十字花科等易感染霜零病的作物连作或轮作;注意田间通风透光,雨季及时排水;发病期用1:l:100200倍的波尔多液或40乙磷铝200300倍液喷雾,隔7天喷1次,喷23次。2、菌核病。为害全株,以茎
4、受害最多,基部叶片首先发病,然后向上为害茎叶至果实。发病初期呈水渍状,后变为青褐色,最后腐烂。茎秆受害后,布满白色菌丝,皮层软腐,茎中空,内有黑色不规则形鼠粪状菌核,植株倒伏枯死,在多雨高温季节发病较重,防治方法: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发病初期用65代森锌500600倍液喷雾,每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3、菜粉蝶。以幼虫为害叶片,6月为害最重,可用90%敌百虫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4、蚜虫。在叶背面吸食汁液为害。可用40%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喷杀。杀虫剂应在收叶前1015天停止使用,以减少农药残留在叶内。五、适时采收与加工大青叶,南方每年可采收叶23次,常在6月、8月和11月
5、各收割1次,北方采收 l2次。一般在苗高1520厘米时收割,割叶时应留茬23厘米,以利再生。收割后的叶运到晒场,摊开曝晒,晒干就是大青叶。以叶大,少破碎,色墨绿,无杂质者为佳。一般667平方米产干叶100200千克。板蓝根,一般在1011月地上部枯萎时挖收,因根长的深,需深挖。从畦的一边挖起,先开约50厘米深的沟,然后顺序向前挖,切勿把根挖断。把挖出的根只收根不收叶也可以。不收叶可减少植株的营养消耗,使集中于根部生长,当然根的产量会提高。另外,还要看当时的市场变化而定,如叶的经济效益不高,收叶不合算,就可以不收,但应当注意,氮肥不宜施用过多,要控制地上部生长,避免生长过旺,而应多施磷钾肥。但是,最后一次的叶还是要收的,以免浪费资源,应在挖根前叶尚未枯黄时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