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天体物理A.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9141204 上传时间:2019-07-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体物理A.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天体物理A.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天体物理A.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天体物理A.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天体物理A.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9 页1一火箭从地面由静止开始以 5m/s2 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火箭中有一质量为 1.6kg 的科考仪器。在火箭上升到距地面某一高度时科考仪器的视重为 9N,则此时火箭离地球表面的距离为地球半径 R 的(地表面处重力加速度 g=10m/s2) ( )A2 倍 B3 倍 C4 倍 D 倍212我国探月的“嫦娥工程” 已启动,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员将登上月球。假如宇航员在月球上测得摆长为 L 的单摆做小振幅振动的周期为 T,将月球视为密度均匀、半径为 r 的球体,则月球的密度为( )A B C D23GrT23rL2316GrTL2163GTL3科学家在研究地月组成的系统时,从

2、地球向月球发射激光,测得激光往返时间为 t,若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 G,月球绕地球运动(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T,光速为 c,地球到月球的距离远大于它们的半径。则可求出地球的质量为( )A B C D 23Ttc234Ttc234tc2316t4近年来,人类发射的多枚火星探测器已经相继在火星上着陆,正在进行着激动人心的科学探究,为我们将来登上火星、开发和利用火星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火星探测环绕火星做“近地”匀速圆周运动,并测得该运动的周期为 ,则火星的平均密度 的表达式为( 为某个常数)( )kA B C DkTk2kT2T52007 年 10 月 24 日,中国第一颗人造月球卫星

3、“嫦娥一号”成功发射,11 月 5 日进入 38 万公里以外的月球轨道,11 月 24 日传回首张图片,这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成功。如果在这次探测工程中要测量月球的质量,则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有(卫星围绕月球的运动可以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已知万有引力常量)A卫星的质量和月球的半径B卫星绕月球运动的周期和卫星绕月球运动的半径C月球的半径和卫星绕月球运动的周期D卫星的质量、月球的半径和卫星绕月球运动的周期6质量相等的甲、乙两颗卫星分别贴近某星球表面和地球表面围绕其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该星球和地球的密度相同,半径分别为 和 ,则( )RrA甲、乙两颗卫星的加速度之比等于 :rB甲、乙两颗卫星所受的向心力之

4、比等于 1:1C甲、乙两颗卫星的线速度之比等于 1:1D甲、乙两颗卫星的周期之比等于 :72005 年我国成功发射并回收了“神州”六号载人飞船。设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若飞船经历时间t 绕地球运行 n 圈,则飞船离地面的高度为(已知地球半径为 R,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 ( )A B C DgRt234gRtn234gtn23Rtn238A、B 是两颗不同的行星,各有一颗在其表面附近运行的卫星。若这两颗卫星分别绕 A、B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相等,由此可判断( )A 两颗卫星分别绕 A、B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一定相等B 两颗卫星分别绕 A、B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一定相等C 行星

5、 A、B 的质量一定相等第 2 页 共 9 页D 行星 A、B 的平均密度一定相等92008 年我国绕月探测工程“嫦娥一号”取得圆满成功。已知地球的质量 M 约为 、其半径1245.970kgR 约为 ;月球的质量 M 约为 ,其半径 R 约为 ,人造地球136.70km227.3610kg23m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那么由此估算:月球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相对月面的最大环绕速度) 最.9/s接近于下列数值( )A B C D.7k/s3.7k/5.7km/s9.7k/s10已知地球半径为 R,质量为 M,自转角速度为 ,地面重力加速度为 g,万有引力常量为 G,地球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为 v,

6、则第一宇宙速度的值可表示为( )A gB /2C GMR/D http:/ 知地球半径为 R,质量为 M,自转角速度为 ,地面重力加速度为 g,万有引力常量为 G,地球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为 v,则第一宇宙速度的值不可表示为( )A B C / D 4 Rg v3/R12已知万有引力常量 G,地球的半径 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g,地球自转周期 T,不考虑地球自转对重力的影响。利用以上条件不可能求的物理量有( )A地球的质量和密度 B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高度C第一宇宙速度 D第三宇宙速度来源:学。科。网 Z。X。13已知月球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约为 1 : 80,月 球 半 径 与 地 球 半 径

7、之 比 约 为 1 : 4, 则月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与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最接近( )A9 : 2 B2 : 9 C18 : 1 D1 : 18142010 年 10 月, “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若卫星绕月球运行时轨道是圆形的,且贴近月球表面。已知月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 1/81,月球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 1/4,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 7.9 km/s,则探月卫星环绕月球运行的速率约为( )A0.4 km/s B1.8 km/s C3.6 km/s D11 km/s15使物体脱离星球的引力束缚,不再绕星球运行,从星球表面发射所需的最小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v

8、2与第一宇宙速度 v1的关系是 v1。已知某星球的半径为r,它表面的重力加2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的 。不计其他星球的影响,则该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为( )6A B C D16r3gr2grgr1616166 星球上的物体脱离星球引力所需要的最小速度称为宇宙速度。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 v2 与第一宇宙速度 v1 的关系是 v2= v1。已知某星球的半径为 r,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g 的1/6。不计其它星球的影响。该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为 ( ) A B C Dgr/3gr6/gr3/gr第 3 页 共 9 页172006 年 9 月 3 日欧洲航天局的第一枚月球探测器“智能

9、1 号”成功撞上月球。已知“智能 1 号”月球探测器环绕月球沿椭圆轨道运动,用 m 表示它的质量,h 表示它近月点的高度, 表示它在近月点的角速度,a 表示它在近月点的加速度,R 表示月球的半径,g 表示月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忽略其他星球对“智能 1 号”的影响。则“ 智能 1 号”在近月点所受月球对它的万有引力的大小等于 ( )Ama Bm Cm D以上结果都不对2)(hR2)(hR182008 年 9 月 25 日至 28 日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入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后在远地点 343 千米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 343 千米的圆轨道,

10、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 90 分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飞船变轨前后的机械能相等B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C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度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D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的加速度19 “神舟六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距地面高度为 343km,运行周期为 90 分钟; “嫦娥一号”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距月球表面高度为 200km,运行周期为 127 分钟。已知地球半径为 6400km,月球半径为 1750km。 “嫦娥一号”与“神舟六号”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嫦娥一号”的线速度大 B “嫦

11、娥一号”的角速度小C “嫦娥一号 ”的向心加速度大 D两者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与周期平方的比值相等20 “静止”在赤道上空的地球同步气象卫星把广阔视野内 的气象数据发回地面,为天气预报提供准确、全面和及时的气象资料。设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的 n 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步卫星运行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的 倍1nB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是地球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获得的速度的 倍1C同步卫星运行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的 倍1nD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 倍21有三颗质量相同的人造地球卫星 1、2、3,1 是放置在赤道附近还未发射的卫星,2 是靠近地球表面做圆周运动的卫星,3

12、是在高空的一颗地球同步卫星。比较 1、2、3 三颗人造卫星的运动周期 T、线速度v、 角速度 和向心力 F,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T 1 F2 F3 22如图所示,a 为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 为沿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c 为地球同步卫星。关于 a、b、c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PA 地球Q轨道 1轨道 2第 4 页 共 9 页A角速度的大小关系为 bcaB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关系为 c C线速度的大小关系为 bavD周期关系为 caT23已知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大小为 ,向心力速度大小为 ,近地卫星线速度大小1v1a为 ,向心力速度大小为 ,地球同步

13、卫星线速度大小为 ,向心加速度大小为 ,设近地卫星距地面2v2 33高度不计,同步卫星距地面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 6 倍。则一下结论正确的是A C C D 361317v13a134924某一颗星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 9 倍,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一半,若从地球表面高 h 处平抛一物体,水平射程为 60m,如果在该星球上,从相同高度以相同的初速度平抛同一物体,那么其水平射程应为A.10m B.15m C.90m D.360m25宇航员在地球表面以一定初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经过时间 小球落回原处;若他在某星球表面以相t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同一小球,需经过时间 5 小球落回原处。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与地球半

14、径之比为 t,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 g,设该星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 ,空气阻力不计。:1:4R星 地 g则A :g=5:1 B :g=5:2g C D:20M星 地 :1:80M星 地26自 1957 年世界上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人类的活动范围逐步扩展,现在已经能成功地把探测器送到火星上。我国已实现了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发射了探月卫星并着手实施登月计划。下列有关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卫星的轨道越高,其运行速度越大,周期越大B地球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是一定值,可以定点在北京上空运行C在做匀速贺周运动的载人空间站中,宇航员不能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D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载人空间站中

15、,宇航员受到力的作用,其所受合外力为零Dt 3t 4 时间内卫星处于超重状态27我国自主研制的“神州七号”载人飞船于 2008 年 9 月 25 日 21 时 10 分 04 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第 583 秒火箭将飞船送到近地点 200kin,远地点 350km 的椭圆轨道的人 121,箭船分离。21时 33 分变轨成功,飞船进入距地球表面约 343km 的圆形预定轨道,绕行一周约 90 分钟。下列关于“神州七号”载人飞船在预定轨道上运行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神州七号”载人飞船在圆形轨道上飞行的线速度比第一宇宙速度大B飞船由于完全失重,飞船中的宇航员不再受到重力的作用C当

16、飞船要离开圆形轨道返回地球时,要启动助推器让飞船速度减小D飞船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小第 5 页 共 9 页地球AB28某绕地运行的航天探测器因受高空稀薄空气的阻力作用,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会慢慢改变。每次测量中探测器的运动可近似看作是圆周运动。某次测量探测器的轨道半径为 r1,后来变为 r2,r 2 T1CE K2 EK1,T 2 EK1,T 2 T129如图所示,a、b、c 是在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行的三颗人造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c 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 a 的线速度Bb、c 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 a 的向心加速度Cb、c 运行的周期相同,且

17、小于 a 的运行周期D由于某种原因,a 的轨道半径缓慢减小,则 a 的线速度将变小比为 4:1D “神舟七号”与卫星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1: 230木星至少有 16 颗卫星,1610 年 1 月 7 日伽利 略用望远镜发现了其中的 4 颗。这 4 颗卫星被命名为木卫 1、木卫 2、木卫 3 和木卫 4。他的这个发现对于打破“地心说”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若将木卫 1、木卫2 绕木星的运动看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木卫 2 的轨道半径大于木卫 1 的轨道半径,则它们绕木星运行时A木卫 2 的周期大于木卫 1 的周期B木卫 2 的线速度大于木卫 1 的线速度C木卫 2 的角速度大于木卫 1 的角速度D木卫

18、 2 的向心加速度大于木卫 1 的向心加速度31 (2010 北京东城期末练习)据报道,嫦娥二号卫星将于 2010 年发射, 其环月飞行的高度距离月球表面 100km,所探测到的有关月球的数据将比环月飞行高度为 200km 的嫦娥一号更加详实。若两颗卫星环月飞行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飞行轨道如图所示。则 ( )A嫦娥二号环月飞行的周期比嫦娥一号更小B嫦娥二号环月飞行的线速度比嫦娥一号更小C嫦娥二号环月飞行时角速度比嫦娥一号更小D嫦娥二号环月飞行时向心加速度比嫦娥一号更小32我国将于近期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随后发射“神舟八号”飞船并准备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某同学得知上述消息后,画出“

19、 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假想图如图所示,A 代表“天宫一号”,B 代表“神舟八号” ,虚线为各自的轨道。根据此假想图,可以判定( )A “天宫一号”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B “神舟八号 ”加速有可能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C “天宫一号 ”的向心加速度大于“神舟八号”的向心加速度D “天宫一号”的周期小于“神舟八号”的周期33 2010 年 10 月 1 日 我 国 成 功 利 用 长 征 三 号 甲 运 载 火 箭 将 探 月 卫 星 “嫦 娥 二 号 ”发 射 成 功 。 经 过 两 次 太 空“刹 车 ”, “嫦 娥 二 号 ”卫 星 在 距 月 球 表 面 1

20、00 公 里 的 极 月 圆 轨 道 上 绕 月 飞 行 。 相 比 2007 年 10 月 24 日 发 射 的“嫦 娥 一 号 ”( 绕 月 运 行 高 度 为 200 公 里 , 运 行 周 期 127 分 钟 ) , 更 接 近 月 球 表 面 , 成 像 更 清 晰 。 根 据 以 上 信息 , 下 列 判 断 正 确 的 是 ( )嫦娥二号嫦娥一号第 6 页 共 9 页A “嫦 娥 二 号 ”环 月 运 行 时 的 线 速 度 比 “嫦 娥 一 号 ”更 小B “嫦 娥 二 号 ”环 月 运 行 时 的 角 速 度 比 “嫦 娥 一 号 ”更 小C “嫦 娥 二 号 ”环 月 运

21、行 的 周 期 比 “嫦 娥 一 号 ”更 小D “嫦 娥 二 号 ”环 月 运 行 时 的 向 心 加 速 度 比 “嫦 娥 一 号 ”更 小34 “神舟七号”宇宙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它比地球同步卫星轨道低很多,则“神舟七号”宇宙飞船与同步卫星相比( )A线速度小一些 B周期小一些 C向心加速度小一些 D角速度小一些35发射地球同步卫星要经过三个阶段: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 1,然后使其沿椭圆轨道 2 运行,最后将卫星送人同步圆轨道 3。轨道 1、2 相切于 Q 点,轨道 2、3 相切于 P 点,如图 8 所示。当卫星分别在轨道 l、2、3 上正常运行时,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22、卫星在轨道 3 上的运行速率大于 7.9kmsB卫星在轨道 3 上的机械能小于它在轨道 1 上的机械能C卫星在轨道 3 上的运行速率大于它在轨道 1 上的运行速率D卫星分别沿轨道 l 和轨道 2 经过 Q 点时的加速度相等36我国未来将建立月球基地,并在绕月轨道上建 造空间站。如图所示,关闭发动机的航天飞机在月球引力作用下沿椭圆轨道向月球靠近,并将在椭圆的近月点 B 处与空间站对接。已各空间站绕月轨道为 r,周期为 T,万有引力常量为 G,月球的半径为 R. 那么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1)航天飞机到达 B 处由椭圆轨道进入空间站轨道时必须减速(2)图中的航天飞机正在加速地飞向 B 处(3)

23、月球的质量为 234TrM(4)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vA (1) (2) (4) B (1) (3) (4)C (1 ) (2) (3) D (2) (3) ( 4)372007 年 10 月 24 日 18 时 05 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卫星接近月球时进行三次制动变轨,最后进入工作轨道。如果不考虑地 球和太阳的影响,以月球为参考系,当卫星从第一次变轨后到第三次变轨后(三个绕月 轨道均视为圆轨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卫星的运行速度会减小 来源:学。科。网B. 卫星的动能会减小C. 卫星的加速度会减小D. 卫星

24、与月球的引力势能会减小38在研究宇宙发展演变的理论中,有一种学说叫做“宇宙膨胀说”,这种学说认为引力常量 G 在缓慢地减小。假设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且它们的质量始终保持不变,根据这种学说当前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情况与很久很久以前相比( )A周期变大 B角速度变大 C轨道半径减小 D速度变大39把火星和地球都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半径约为火星半径的 2 倍,地球质量约为火星质量的 10 倍。由这些数据可推算出( )第 7 页 共 9 页A地球表面和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 5:1 B地球表面和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10:1C地球和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 D地球和火星

25、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 :1: 040我国“神舟” 飞船在轨道飞行中,21 小时绕地球 14 圈,再利用下列哪组数据,可以计算出飞船的飞行轨道离地面的高度 ( )A地球质量和(万有)引力常量 B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和地球半径C地球质量和飞船质量 D地球自转周期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41设嫦娥号登月飞船贴近月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得飞船绕月运行周期为 T。飞船在月球上着陆后,自动机器人在月球上做自由落体实验,将某物体由距月球表面高 h 处释放,经时间 t 后落到月球表面。已知引力常量为 G,由以上数据不能求出的物理量 是( )A月球的半径 B月球的质量 C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D月球绕地球做

26、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42一艘宇宙飞船在一个星球表面附近,沿着圆形轨道,环绕该星球作近地飞行。若要估测该星球的平均密度,则该宇航员只需要测定的一个参量是:( )A飞船的环绕半径 B行星的质量 C飞船的环绕周期 D飞船的环绕速度43某研究小组用天文望远镜对一颗行星进行观测,发现该行星有一颗卫星,卫星在行星的表面附近绕行,并测得其周期为 T,已知引力常量为 G,根据这些数据可以估算出( )A行星的质量 B行星的半径 C行星的平均密度 D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442 007 年 3 月 两 会 期 间 , 中 国 绕 月 探 测 工 程 总 指 挥 栾 恩 杰 指 出 : 中 国 第 一 颗 人 造

27、 月 球 卫 星 已 研 制 完 成 ,有 望 在 年 内 探 测 38 万 公 里 以 外 的 月 球 。 如 果 在 这 次 探 测 工 程 中 要 测 量 月 球 的 质 量 , 则 需 要 知 道 的 物 理量 有 ( 卫 星 围 绕 月 球 的 运 动 可 以 看 作 匀 速 圆 周 运 动 , 已 知 万 有 引 力 常 量 )A卫星的质量和月球的半径 B卫星绕月球运动的周期和卫星绕月球运动的半径C月球的半径和卫星绕月球运动的周期 D卫星的质量、月球的半径和卫星绕月球运动的周期45已知地球半径为 R,月球半径为 r,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两球中心之间的距离)为 L。月球绕地球公转的

28、周期为 T1,地球自转的周期为 T2,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为 T3,假设公转运动都视为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常量为 G,由以上条件可知A地球的质量为 B月球的质量为234Lm地 214GLm地C地球的密度为 D月球运动的加速度为21T 21Ta46正在研制中的“嫦娥三号”,将要携带探测器在月球着陆,实现月面巡视、月夜生存等科学探索的重大突破,开展月表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等探测活动。若“嫦娥三号”在月球着陆前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T,轨道半径为 R,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 G。由以上物理量可以求出A月球的质量 B月球的密度C月球对“嫦娥三号 ”的引力 D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47一

29、物体在地面上受到的重力为 160N,将它放置在航天飞机中,当航天飞机以 a=g/2 的加速度随火箭向上加速升高的过程中,某时刻测得物体与航天飞机中的支持物的相互挤压力为 120N,求此时航天飞机距地面的高度 (地球半径取 6.4106m,g 取 10m/s2)第 8 页 共 9 页48宇航员在一星球表面上的某高处,沿水平方向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 t,小球落到星球表面,测得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 L。若抛出时初速度增大到 2 倍,则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 L。已3知两落地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该星球的半径为 R,万有引力常数为 G。求该星球的质量 M。49如果某行星有一颗卫星沿非常靠近此恒星

30、的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T,则可估算此恒星的密度为多少?50两个人造地球卫星,其轨道半径之比 R1R 2=21,求两卫星的(1)a 1a 2? (2)v 1v 2=? (3) 1 2=? (4)T 1T 2=?51地球质量为 M,半径为 R,万有引力常量为 G 发射一颗绕地球表面附近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卫星的速度称为第一宇宙速度(1)试推导由上述各量表达的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式,要求写出推导依据和过程;(2)若已知第一宇宙速度大小为 V=7.9km/s,地球半径 R=6.4103km,万有引力常数G=6.671011Nm2/kg2,求地球质量 (保留两位有效数值)52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

31、G,地球半径为 R,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为 h,地球的自转周期为 T,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某同学根据以上条件,提出一种估算地球赤道表面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大小的方法:地球赤道表面的物体随地球作圆周运动,由牛顿运动定律有 RvmGM22又因为地球上的物体的重力约等于万有引力,有 2mg由以上两式得 gRv:(1)请判断上面的结果是否正确。如果正确,请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请给出正确的解法和结果。(2)由题目给出的条件还可以估算出哪些物理量?(写出估算过程)53嫦娥一号卫星于 2007 年 10 月 24 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在经历了长达 494 天的飞行后成功河北省藁城市 高立峰

32、 编辑整理第 9 页 共 9 页“受控撞月”。嫦娥一号首先经过变轨,由 200 km 圆轨道降到 100 km 圆轨道,通过减速、下落,最后最终大约以 v=1.68 km/s 的速度撞击到在月球的丰富海区域。已知地球半径 R1=6.4106m;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g=10m/s2,月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81,月球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 3/11,嫦娥一号的质量约为 m=1.15103kg,在距离月球表面 100 km 的范围内,重力加速度约等于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计算结果保留 2 位有效数字)(1)求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保留 2 位有效数字)(3)在嫦娥一号从 h=100km 圆轨道到撞击月球的过程中,飞船发动机所做的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