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冲刺试题(二)(含解析).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122988 上传时间:2019-07-24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冲刺试题(二)(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冲刺试题(二)(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冲刺试题(二)(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冲刺试题(二)(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冲刺试题(二)(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唐山一中 2019 年高三语文冲刺卷(二)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陈寅恪先生曾经感慨:“云南于唐代,不在文化区域之内,是以遗存之材料殊有制限 。”云南唐宋的遗存历史资料不足,的确因为( ) ,但这只是表层的,更深层的恐怕是中国传统的历史记载原本就关注汉族中心区域的王朝内部的风云变化与朝代之间的更迭,不很留意隔山限水的边陲。在常见历史文献中,这一区域的记载总是显得支离破碎。但这些也只是采风者或奉命巡边者,以猎奇的方式偶尔写一些“竹枝词” ,画一些“蛮夷图” ,少有深入考察和仔细描述。二十世纪上半叶,西洋和东洋的学者_,对中国学术形成了巨大冲击。他们的关注重心与传统中国学者_。他们不仅对

2、“中心”的汉族中国有_的解释,也对“边缘”的满蒙回藏鲜、苗彝羌傣壮都兴趣盎然,虽然对“主流”的儒家_地研究,但对“支脉”的佛教、道教、三夷教、天主教更有巨大的热情;对历史叙述中通常占据显著位置的“上层”文化有新的论述,但对过去历史文献中往往缺席的“下层”却更为关注。进入中国实地调查研究的那些学者,把西方文明为视角思考、观察中国历史文化,以极大的热情研究这片陌生的边陲和少人问津的边缘族群。1.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宋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 ,而唐代又被划出国境之外B. 唐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 ,而宋代又被划出国境之外C. 宋代它被划出国境之外,而唐代又“不

3、在文化区域之内”D. 唐代它被划出国境之外,而宋代又“不在文化区域之内”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纷至沓来 大相径庭 别出心裁 一如既往B. 接踵而至 大相径庭 别出机杼 始终如一C. 纷至沓来 泾渭分明 别出机杼 一如既往D. 接踵而至 泾渭分明 别出心裁 始终如一3.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进入中国实地调查研究的那些学者,以西方文明为视角思考、观察中国历史文化B. 进入中国实地调查研究的那些学者,把西方文明为视角观察、思考中国历史文化C. 那些进入中国实地调查研究的学者,把西方文明为视角思考、观察中国历史文化2D. 那些

4、进入中国实地调查研究的学者,以西方文明为视角观察、思考中国历史文化【答案】1. B 2. A 3. D【解析】【1 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题型是语句复位题。做题时要从话题是否统一、句间逻辑关系是否合理、语言风格是否一致、句式是否合适等角度综合考虑。括号前有“云南于唐代,不在文化区域之内”和“云南唐宋的遗存历史资料不足” ,可知原因有“唐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 ”,而宋代,我们都知道历史问题,可知“宋代又被划出国境之外” 。表述时按照逻辑顺序应该“先唐后宋” 。故选 B。【2 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

5、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纷至沓来:纷纷到来;接连不断的到来。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的来。强调的是连续不断的。 “西洋和东洋的学者”来自不同方向,应为“纷至沓来” 。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强调相差大。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强调界限分明。语境指西洋和东洋学者的关注重心与传统中国学者相差大,应为“大相径庭” 。别出心裁:用来形容诗文、美术、建筑等的构思设想独具一格,与众不同。别出机杼:机杼,织布机,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指写作另辟途径,能够创新。别出心裁: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语境为“对汉族中国有的解释” ,应为“别出心裁”

6、。一如既往:指态度或做法没有任何变化,还是像从前一样。自始至终一个样子。始终如一:自始自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语境侧重的是对儒家的研究没有任何变化,故应为“一如既往” 。故选 A。【3 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然后比对选项,找出选项间的不同之处再比较。 “进入中国实地调查研究的那些学者”语序不当,应把“那些”放到最前面。 “把为视角观察”句式杂糅,应为“以为视角” 。 “思考、观察”不合逻辑,语序不当,应为“观察、思考” 。故选 D。阅读下面这段文字,

7、完成下列小题。在学术百家争鸣的今天,很少学术观点可以称之为_,因此,能开创一个新的3研究体系、言前人之所未言的著作,就显得_。美国史学大师威廉麦克尼尔的瘟疫与人就是这样一部经典之作。这本书出版于 1976 年,被翻译成各种文字,1998年被引进中国。时至今日,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成果变得越来越科学,但一个领域的开创性著作很难被遗忘。这部书常被看作是作者对其另一部作品西方的兴起搭建起的历史框架的补充,看作是此前研究的拾漏补遗。不过, 瘟疫与人在普通民众中的受欢迎程度更高。因为大概大多数读者和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它更能引起读者产生兴趣。以往学者对历史的书写无外乎人与人之间、种族与种族

8、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你来我往、沉浮荣衰。麦克尼尔却_,从疫病缘何成为史学家的遗漏谈起,把传染病放在视野中心,去探讨人与病菌的关系。他_,把复杂的疫病清晰地呈现出来,对一些历史事件的分析与以往的解释大异其趣,因为他总能通过因果溯源,证明疫病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4.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因为大概大多数读者和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它更能让读者产生兴趣B. 因为大概大多数读者对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它更能引起读者产生兴趣C. 大概因为大多数读者和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它更能引起读者产生兴趣D. 大概因为大多数读者对传染病有个

9、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它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5.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这本书出版于 1976 年,被翻译成各种文字,中国于 1998 年引进B. 1976 年这本书被出版,翻译成了各种文字,中国于 1998 年引进C. 这本书出版于 1976 年,被翻译成各种文字,1998 年被引进中国D. 1976 年这本书被出版,翻译成了各种文字,1998 年被引进中国6.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不易之论 硕果仅存 异军突起 顺藤摸瓜B. 不易之论 弥足珍贵 独辟蹊径 抽丝剥茧C. 金科玉律 硕果仅存 异军突起 抽丝剥茧D. 金科玉律 弥足

10、珍贵 独辟蹊径 顺藤摸瓜【答案】4. D 5. C 6. B【解析】【4 题详解】4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然后比对选项,找出选项间的不同之处再比较。 “因为大概”语序不当,应为“大概因为” 。 “和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搭配不当,改成“对传染病有个人体验” ;“它更能引起读者产生兴趣”结构混乱,改为“更能引起读者共鸣”或改为“更能让读者产生兴趣” 。故选 D。【5 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题型是语句复位题。做题时要从话题是否统一、句间逻

11、辑关系是否合理、语言风格是否一致、句式是否合适等角度综合考虑。与前句保持话题一致,主语采用“这本书” ;不应前置“1976 年” ;“翻译成了各种文字”前应加“被” ;“中国于 1998 年引进”偷换主语。故选 C。【6 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不易之论:内容完全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和法律条文。第一处是说很少有学术观点可以说是完全正确不可更改,应使用“不易之论” 。弥足珍贵:更加值得珍爱、重视。硕果仅存:指经过淘汰,留存下来的稀少珍贵的人或物。第二处,是说能开创性著

12、作值得重视,应使用“弥足珍贵” 。独辟蹊径: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新风格或者新方法。异军突起:指新的派别或新力量突然兴起。第三处,从“以往学者对历史的书写无外乎麦克尼尔却”可知,此处应使用“独辟蹊径” 。抽丝剥茧:形容分析问题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顺藤摸瓜:比喻沿着发现的线索追根究底。第四处,从“把复杂的疫病清晰地呈现出来”可知,此处应使用“抽丝剥茧” 。故选 B。【点睛】语言表达连贯的语句复位题,既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语句复位题指根据所提供的语境,选择与语境最相符、与上下文衔接最连贯的一句话。语句复位题一般是定位选句,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做好语句复位题要从以下

13、几个方面考察:话题是否统一。要注意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的角度要保持一致;前后是否勾连。要关注形成句群或复句的各分句之间存在的顺承、因果、假设、并列等关系,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合理;事理是否相承。既要注意注意逻辑关系,如因果、条件、并列、递进、总分、先后、大小、多寡、快慢、轻重、难易、表里等的思维顺序,又要注意符合生活的事理;意境是否协调。要注意画面、情调、风格的和谐统一。或阴沉凄凉,或欢乐热烈,或简洁明快,或隐晦曲折等,文段中所体现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要高度契合统一;5句式是否一致。如句子的结构、关联词的搭配等,所选的句子要和语段信息前后照应,表意上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音节是否和谐。要考

14、虑语句前后句子的字数、音节、句式、平仄等。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近年来,外卖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_的行业,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壮大,使得“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和渐渐关注。无数事实证明,在一个没有规则、监督又缺位的市场环境里,商家的“良心”往往是靠不住的。 ( ) 。诚然,政府及主管部门_。作为社会秩序的维护者与裁判,及时制定外卖业的运行规则、行业标准、质量要求等_。近年来,外卖业的快速崛起,导致监管法规及游戏规则建设滞后, 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管理办法直到今年 1 月 1 日起才实施,外卖提供者须有实体店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规定也才得以明确。此后,相关的法规与监管也还须进一步完善。

15、相较于政府及主管部门的监管,外卖平台无疑更为接近“守门员”的角色。外卖平台虽也是“利益攸关方” ,但它并非食品的直接生产制作者,而是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或牵线人,其麾下成千上万的外卖送餐员更是直接接触食品的运送者,对商家有无实体店、卫生条件等_,因此,作为外卖平台,在整个产业链上,其天生具备监督员的角色定位。7. 文中加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但行业的发展壮大,使得“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也渐渐关注B. 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壮大, “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也渐受关注C. 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壮大, “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也渐渐关注D. 但行业的发展壮大

16、,使得“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也渐受关注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显然,外卖也急需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 ,与其他餐饮领域一样B. 显然,其他餐饮领域与外卖一样,也急需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C. 显然,外卖与其他餐饮领域一样,也急需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D. 显然,其他餐饮领域也需要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 ,与外卖一样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司空见惯 责无旁贷 迫不及待 一目了然6B. 不可或缺 义不容辞 迫在眉睫 一览无余C. 司空见惯 义不容辞 迫不及待 一览无余D. 不可或缺 责无旁贷 迫

17、在眉睫 一目了然【答案】7. B 8. C 9. D【解析】【7 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然后比对选项,找出选项间的不同之处再比较。 “随着”与“使得”的使用,导致主语残缺,删掉其中一个;“行业的发展壮大,使得”没有因果关系,删掉“使得;” “问题”与“渐渐关注”搭配不当, “日益凸显和渐渐关注”不是并列关系,是先后关系,改成“问题日益凸显,也渐受关注” 。故选 B。【8 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题型是语句复位题。做题时要从话

18、题是否统一、句间逻辑关系是否合理、语言风格是否一致、句式是否合适等角度综合考虑。上文主语为“外卖” ,不应改变中心话题,排除 BD 项。A 项“与其他餐饮领域一样”状语后置,被独立强调,游离中心,排除 A 项。故选 C。【9 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不可或缺: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通常形容必不可少的因素或是部分。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修饰“行业” ,用“不可或缺” 。责无旁贷: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结合语境“政府及主管部门”分析,用“责

19、无旁贷” 。迫在眉睫: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结合“及时定制”等内容分析,用“迫在眉睫” 。一目了然:一眼就看得很清楚。一览无余: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形容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诗文内容平淡,没有回味。结合“其麾下成千上万的外卖送餐员更是直接接触食品的运送者,对商家有无实体店、卫生条件”等内容分析,用“一目了然” 。故选 D。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7社会贫富差距拉大,会影响经济增长、社会稳定,所以解决贫困问题是_。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敢不敢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彰显着我们的办事能力、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

20、。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既要_,也要冲锋陷阵,切实解决好思想认识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健全、工作措施不落实等突出问题。( ) 。脱贫攻坚既面临着一些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面临不少新情况和新挑战。目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所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_推进难以完成任务,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_,实现脱贫攻坚目标。1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敢不敢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彰显着我们的办事能力、精神状态和

21、工作作风。B.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检验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C.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打响,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彰显着我们的办事能力、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D.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打响,敢不敢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检验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和办事能力。11.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脱贫目标艰巨繁重吗?到 2020 年 7000 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每年要减贫 1000 多万人B. 脱贫目标艰巨繁重,到 2020 年 7000 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每年要减

22、贫 1000 多万人C. 脱贫目标艰巨繁重吗?这当然,到 2020 年 7000 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每年要减贫1000 多万人D. 到 2020 年 7000 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每年要减贫 1000 多万人,脱贫目标难道不艰巨繁重吗?1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当务之急 运筹帷幄 按部就班 众志成城B. 迫在眉睫 深谋远虑 按部就班 同仇敌忾C. 迫在眉睫 运筹帷幄 循规蹈矩 同仇敌忾8D. 当务之急 深谋远虑 循规蹈矩 众志成城【答案】10. B 11. B 12. A【解析】【10 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

23、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然后比对选项,找出选项间的不同之处再比较。 “冲锋号打响”搭配不当,改为“冲锋号吹响” 。“敢不敢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 语序不当,应改为“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 。“彰显”与“状态” “作风”不搭配,应把“彰显”改为“检验” 。故选 B。【11 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题型是语句复位题。做题时要从话题是否统一、句间逻辑关系是否合理、语言风格是否一致、句式是否合适等角度综合考虑。括号后面说“脱贫攻坚既面临着一些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面临不少新情况和新挑战”

24、,可见括号内应填写“脱贫目标艰巨繁重” ,而 A 项疑问句式,C 项设问句式,D 项反问句式,都不如 B 项的肯定句式。故选 B。【12 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迫在眉睫:比喻事情十分紧急,已到眼前。当务之急: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 “迫在眉睫”作定语、谓语, “当务之急”作主语或宾语,这里用“当务之急”合适。运筹帷幄:在军帐内对军略做全面计划。常指在后方决定作战方案,也泛指主持大计,考虑决策。建言献策: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后文“冲锋陷阵”的语境,应用“运筹帷幄”合适。按部就班:原

25、意是写文章时篇章结构安排得体,用字造句合乎规范,后来引申为照章办事,依次进行。中性词。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轻举妄动,现多形容一举一动拘守旧框框,不敢稍有变动。贬义词。这里从色彩考虑,用“按部就班”合适。众志成城: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同仇敌忾:大家一致地对敌人仇恨和愤怒。这里指团结一致实现脱贫,用“众志成城”合适。故选 A。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北宋王安石笔下特长少年方仲永的遭际,代有其事。受虚荣心、名利心等不良影响,9一些“望子成名、望女成星”的家长,热衷于_,奔走在童星制造的路上,对有特长的孩子,倾尽一切资源,带孩子参加花样繁多、 “套路”很深的娱乐活动、选秀比赛

26、,孩子日常生活也处在夸张的模仿和表演状态。前不久,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超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赚大钱、拍戏出名,而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仅占两成,只有_的孩子长大后想成为志愿者、公益人士。有观点指出,在少年儿童培养教育上,一些家长正走在_的路上!也有家长认为:“不都说出名要趁早吗?让我的孩子尽早出名,积累财富,也没啥错!”俗话说:早熟的果子撑不到丰收的金秋。银河星布,_的星也就那么几颗。过早地让孩子游走于名利场,消费孩子的童年,这对孩子健康人格以及“三观”的塑造,有百害而无一利。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身为家长,如果( ) ,方仲永的悲剧就可能被反复复制。13. 依次填入文中

27、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快马加鞭 凤毛麟角 背道而驰 璀璨夺目B. 揠苗助长 屈指可数 南辕北辙 璀璨夺目C. 揠苗助长 凤毛麟角 南辕北辙 光彩照人D. 快马加鞭 屈指可数 背道而驰 光彩照人14. 文中画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而仅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B. 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超七成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赚大钱、拍戏出名, 而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仅占两成C. 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 而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仅

28、占两成D. 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超七成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赚大钱、拍戏出名,而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仅占两成15.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寄望早成名挣大钱,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B. 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寄望早成名挣大钱C. 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寄望早成名挣大钱10D. 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寄望早成名挣大钱,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答案】13. B 14. C 15. D【解析】【13 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

29、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快马加鞭:对快跑的马再打几鞭子,使它跑得更快,比喻快上加快。此处批评家长对孩子培养的方法和态度,应用“揠苗助长” 。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凤毛麟角:比喻极其难得而宝贵的东西。也比喻罕见的人才。此处强调“长大后想成为志愿者、公益人士”的孩子数量少,应用“屈指可数” 。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背道而驰:比喻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此处说的是家长对少年儿童培养教育的行为,应用“南辕北辙” 。璀璨夺目:光辉灿烂耀人眼睛。光彩照人:用以形容人(一般形容女子)或事物十分美好或艺术成

30、就辉煌,令人注目、敬仰。此处形容星星,应用“璀璨夺目” 。故选 B。【14 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然后比对选项,找出选项间的不同之处再比较。句式杂糅:“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应改为“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或“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 。成分赘余:“超七成多”应改为“超七成”或“七成多” 。成分残缺:“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之前少了介词“以” 。修改后的句子主义句式一致。故选 C。【15 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题型是语句复位题

31、。做题时要从话题是否统一、句间逻辑关系是否合理、语言风格是否一致、句式是否合适等角度综合考虑。抓上句“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 ,再根据语句内在的逻辑顺序判定, “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 ,其目的是“寄望早成名挣大钱” ,结果是“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 。故选 D。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猎鹰作为猛禽被崇拜为神鸟,不仅屡屡记录在隋唐文献里,也保存在唐墓壁画中。文11学家笔下吟诵鹰鹞的诗歌更是_。唐代懿德太子李重润墓留存了胡人架鹰擎雕壁画,金乡县主墓里胡人骑马狩猎俑中也有手持鹞隼者,都把当时的皇家贵族的野猎生活描绘得_。草原上胡人自古便有驯鹰、养鹰的传统,饲养猎鹰在当地是权威和财富的象征。

32、 ( ) ,所以被认为是神鸟圣禽。利用猎鹰打猎,不仅是一种生存方式,也是一种草原文化。这种风尚也深深影响了汉族高层。唐朝皇帝玩鹰放鹘的风气很浓,张籍宫词说:“新鹰初放兔犹肥,白日君王在内稀。 ”猎鹰、驯鹰艺术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影响,从汉唐至明清_。贵族王室对猎鹰_,常常将猎鹰当作重要的家庭成员,对猎鹰有着非同寻常的爱护之情。唐人对鹰的喜爱超出其他朝代,所以唐诗中有关猎鹰的描述也颇多。在猎鹰身上凝聚着唐代贵族的激情风采和原始野性,诗文中的猎鹰是唐代文学对贵族生活的标志,这些艺术创造我们值得一睹其风采。16.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数见不鲜 栩栩如生 历久弥坚 顶

33、礼膜拜B. 司空见惯 栩栩如生 历久弥坚 情有独钟C. 司空见惯 惟妙惟肖 历久不衰 顶礼膜拜D. 数见不鲜 惟妙惟肖 历久不衰 情有独钟1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在宗教文化里,猎鹰可以与天神沟通,翱翔天空B. 在宗教文化里,猎鹰翱翔天空,可以与天神沟通C. 猎鹰翱翔天空,在宗教文化里,可以与天神沟通D. 猎鹰与天神沟通,可以翱翔天空, 在 宗教文化里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诗文中的猎鹰是唐代文学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艺术创造值得我们一睹其风采。B. 诗文中的猎鹰反映了唐代文学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艺术创造值得我们一

34、睹其风采。C. 诗文中的猎鹰是唐代文学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艺术创造我们值得一睹其风采。D. 诗文中的猎鹰反映了唐代文学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艺术创造我们值得一睹其风采。【答案】16. D 17. B 18. C【解析】12【16 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的 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数见不鲜: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形容某物常见应选“数见不鲜”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通真。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栩栩如生”是描绘的结果,不能作描绘的状语,可做补语,如刻画得

35、栩栩如生,应用“惟妙惟肖” 。历久不衰:经过很长的时间不衰退。历久弥坚:经历的时间长久,更加坚定不移。语境强调漫长时间时间中的不变,应用“历久不衰” 。矢志不渝:立志不会改变,表示永远不变心。情有独钟:因对某人或某事物特别喜爱而感情专注。这里形容对鹰的喜爱,应用“情有独钟” 。故选 D。【17 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题型是语句复位题。做题时要从话题是否统一、句间逻辑关系是否合理、语言风格是否一致、句式是否合适等角度综合考虑。 “宗教文化”与上句末尾“文化色彩”衔接紧密, “天神”与下句“神乌圣禽”衔接紧密;按照逻辑顺序,应是“猎鹰翱翔天空” “可以与天神沟通

36、” 。故选 B。【18 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然后比对选项,找出选项间的不同之处再比较。 “诗文中的猎鹰是唐代文学对贵族生活的标志”应将“标志”改成“表现” 。 “反映再现”重复累赘。 “艺术创造我们值得”应为“艺术创造值得我们” 。故选 C。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国造酒技术_。古人最早造酒是用稻米发酵,即将稻米中的淀粉发酵,酿造成酒。古人是非常聪明的,他们_,想到既然稻米中的淀粉能够发酵变成酒,那么其他含有淀粉的粮食作物也能够用来酿酒。于是,他们便

37、利用谷子、小麦、大麦、高粱和玉米等粮食作物来酿酒。随着造酒原料的逐渐丰富和造酒技术的改进发展,酒的种类也逐渐丰富起来,最终有了今天_的酒。 ( ) ,葡萄就是其中最主要的品种。关于葡萄酒的起源问题,学术界历来都没能达成共识。有证据表明,古埃及人很早就掌握了制造葡萄酒的技术,大量珍贵的埃及文物都描绘了古埃及人酿造葡萄酒和采收、栽培葡萄的清楚的情景。那么,葡萄酒是什么时候传入我国的呢?多数历史学家认为是在汉代。据13史记记载,张骞出使西域时,看到“宛左右以葡陶(即葡萄)为酒” ,于是,便将此酿酒技术带了回来。我国从此有了葡萄酒。到了唐代,葡萄酒在我国_,唐诗中有“葡萄美酒夜光杯”之句,便是形象反映

38、。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源远流长 融会贯通 琳琅满目 蔚然成风B. 源源不绝 融会贯通 形形色色 蔚然成风C. 源远流长 触类旁通 形形色色 风靡一时D. 源源不绝 触类旁通 琳琅满目 风靡一时20.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除粮食作物外,水果也是重要的造酒原料。B. 水果是除粮食作物外的重要的造酒原料。C. 粮食作物和水果都是重要的造酒原料。D. 造酒原料不仅有粮食作物,更有水果。2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大量珍贵的埃及文物都清楚地描绘了古埃及人采收、栽培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情景B.

39、大量珍贵的埃及文物都描绘了古埃及人栽培、采收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清楚的情景C. 埃及的大量珍贵文物都描绘了古埃及人酿造葡萄酒和采收、栽培葡萄的清楚的情景D. 埃及的大量珍贵文物都清楚地描绘了古埃及人栽培、采收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情景【答案】19. C 20. A 21. D【解析】【19 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水流很长。 比喻历史悠久。源源不绝:形容接连不断。这里说我国造酒技术历史悠久,应用“源远流长” 。触类旁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融会

40、贯通: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根据后文“想到也能够用来酿酒”可知,应填“触类旁通” 。形形色色:形容事物种类繁多,各式各样。琳琅满目: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这里形容酒品种多,而“琳琅满目”多形容书籍或工艺品,故应用“形形色色” 。风靡一时:形容某事物在一个时期非常盛行。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这里说明葡萄酒在唐朝很14流行,应用“风靡一时” 。故选 C。【20 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题型是语句复位题。做题时要从话题是否统一、句间逻辑关系是否合理、语言风格是否一致、句式是

41、否合适等角度综合考虑。据前文“他们便利用谷子、小麦、大麦、高粱和玉米等粮食作物来酿酒”后文“葡萄就是其中最主要的品种” 可知括号内的句子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且上下文内容暗含主次关系。括号内主语应是“水果” , “除粮食作物外”承上, “水果也是重要的造酒原料”启下。故选 A。【21 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然后比对选项,找出选项间的不同之处再比较。句子错误在于:语序不当, “大量珍贵的埃及文物”应为“埃及的大量珍贵文物” 。 “酿造葡萄酒和采收、栽培葡萄”语

42、序不当,应为“栽培、采收葡萄和酿造葡萄酒” 。 “清楚地”放在“描绘”前。故选 D。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短视频固然不乏积极、健康、阳光的作品,但也有很多浮夸的表演、出格的搞怪、偏激的嘲讽,甚至有的还涉及色情、暴力、血腥。一些短视频作者为了博取用户的关注和转发,不惜_,以声光电的方式对用户进行感官刺激,传播及时行乐、背离传统等非主流观念。有人认为,看一看这样的视频,只为一笑而已,赞一赞也无伤大雅。其实不然,( ) ,如果任由这种行为蔓延,负能量不断增大,就会造成_、扰乱思想的严重后果。实际上,这些“非主流”短视频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在日益增加。有人效仿“恶搞”视频,将透明胶带横在门前绊倒他人

43、,用整蛊小道具惊吓孩子。类似事件_,使得逾越底线的娱乐陷入伤己伤人的境地。建立多元心态、更开放思想的青年,互联网风潮对他们不会“无感” 。而且短视频主要目标用户正是“80 后” “90 后” ,青年对之产生兴趣,也在情理之中。然而,短视频作品泥沙俱下,_,如果不加甄别、丧失警惕,就可能在一次“短暂的视觉冲击中” ,让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受到无形冲击,甚至在跟风模仿中迷失方向、误入歧途。2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 另辟蹊径 耸人听闻 数见不鲜 良莠不齐15B. 剑走偏锋 混淆视听 层出不穷 参差不齐C. 另辟蹊径 混淆视听 数见不鲜 参差不齐D. 剑走偏锋 耸人听

44、闻 层出不穷 良莠不齐2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个人对消极内容给予漫不经心的点赞与扩散,必定会有不良影响。B. 个人对消极内容给予漫不经心的点赞与扩散,哪里会有积极影响?C. 个人对消极内容给予漫不经心的点赞与扩散,难免会有不良影响。D. 个人对消极内容给予漫不经心的点赞与扩散,不会没有不良影响。24.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拥有多元思想、更开放心态的青年,对互联网风潮不会“无感” 。B. 拥有多元心态、更开放思想的青年,互联网风潮对他们不会“无感”C. 拥有更开放心态、多元思想的青年,对互联网风潮不会“无感”D. 拥有多

45、元心态、更开放思想的青年,对互联网风潮他们不会“无感” 。【答案】22. B 23. C 24. A【解析】【22 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另辟蹊径:另外开辟一条路。比喻另创一种风格和方法。剑走偏锋:为出奇制胜,不采用正面攻防为主的常规剑法,而采取闪避游斗等非常规的剑法。比喻不按常规,常理来思维或行动。根据后面的“传播及时行乐、违反秩序、离析传统等非主流观念” ,应选“剑走偏锋” 。耸人听闻: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混淆视听:用假象或假言迷惑别人,使之很难辨别是非。根据后面的“扰

46、乱思想” ,这里应选“混淆视听” 。数见不鲜:经常看见,并不新奇。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应强调“事件连不断地出现” ,选“层出不穷” 。良莠不齐:指品质好的坏的混杂在一起。参差不齐:长短、高低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这句话的主语是“短视频作品” ,所以应选“参差不齐” 。故选 B。【23 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题型是语句复位题。做题时要从话题是否统一、句间逻辑关系是否合理、语言风格是否一致、句式是否合适等角度综合考虑。 “难免会”说的是可能性,符合上下文逻辑,语气也更妥帖。A 项“必定会”表达过于16绝对;B 项反问语气也过于肯定;D 项

47、三重否定也是过于强调肯定语气。故选 C。【24 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然后比对选项,找出选项间的不同之处再比较。 “多元”和“心态”搭配不当。 “建立”与“心态、思想”搭配不当。 “互联网风潮对他们不会无感 ”主客颠倒,应为“他们对互联网风潮不会无感 ”,但这样造成“他们”与主语“青年”的重复,应该再去掉“他们” 。故选 A。2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

48、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B. 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普”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时现在天宇。C. 出版社在 1997 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征订单上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 。D. 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 3700 万立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的使用。解答此类题目,要对常用标点的常见错误进行归类,再仔细比对选项。本题 B 项中“海尔波普”是彗星名,没有必要加引号, “金星”前的逗号应改为分号。C 项中括号内内容是对全句的补充,而非对“地址”的解释,所以句末句号应移至“地址”后,或将括号去掉, “地址”后加逗号,使括号内内容成为句中部分。D 项中“任务重” “工程难” “规模大”都是短语,中间应用逗号隔开而非顿号。故选 A 。2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