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55-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接轨彰显职教特色.doc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9119266 上传时间:2019-07-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55-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接轨彰显职教特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55-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接轨彰显职教特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55-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接轨彰显职教特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接轨彰显职教特色宿州工业学校邢良言“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创新,要牢牢把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 。这种定位要求职业教育,要贴近社会、贴近企业,要求中职毕业生能顺利就业,要能“下的去,用的上,留的住” 。但是从现实来看,不少中职学生还不习惯于这种要求。上岗时面对全新的企业文化氛围,心理准备不足,不适应一线的工作岗位“下不去” ,所学知识和工作实践脱节“用不上” ,不习惯企业的管理方法“留不住” 。学生角色不能快速转变为企业员工的角色,导致就业的磨合期过长,不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究其原因,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是目前中职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创新意识不够,自我封闭

2、,缺乏和企业文化的交融和接轨。所以在“就业为导向”的现实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怎样适应中职就业的要求,已经成为我们思考的重要课题。一、对传统校园文化的剖析首先,传统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层次上,是学校内部管理的一项内容,把校园文化建设完全依赖学生科和团委,认为校园文化就是学生的课外文化娱乐活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多开展第二课堂。片面理解校园文化的内涵。其次,是物质文化建设的迅速推进,与精神文化建设的相对滞后,形成了明显的反差。近几年中职学校不断扩张,办学规模越来越大,现代教学设施越来越完善,校园的美化绿化净化也做得越来越好,物质文化景观大为改善。但办学理念、价值追求等精神文化离中

3、职培养目标还有不少距离,教育的功利色彩,商业化倾向较浓。第三是中职校园文化没有自己的特色,教师一味强调学生要刻苦学习,而对企业十分重要的职业素养中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重视不够,研究不力,或视而不见,或以打游击战的方式应付。学校文化的这种自我封闭状态,显然不符合开放性职业教育的要求,长久的封闭只能培养出社会、企业适应不良的温室花朵。这种文化氛围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接触的知识、信息显得单一、狭隘、刻板、枯燥、陈旧,在走向企业时常常有一个艰难的适应过程。二、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接轨的现实意义首先是顺利就业的需要。迅速适应企业的管理环境,是用人单位的普遍要求。事实上,很多毕业生刚上岗,不适

4、应企业管理环境或者被企业淘汰,不是因为专业知识和能力,而是由于缺乏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的能力,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淡漠,无法在企业的环境里找准自己的位置,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其次是培养中职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需要。现代企业和市场选择人才看中的不仅仅是学生拥有的文凭和技能证书,他们更看中的是其职业素养,即个人基本素质、基本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企业认为学生除了应具备必要的专业技能和心理健康素质外,用人单位更看中的是学生是否具有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职业意识;严谨负责、一丝不苟的职业纪律;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现在很多学生缺乏对所投身职业的基本素养的了解,还不懂得学历和职业之间经常不对称的关系

5、。第三是中职学校特色建设的需要。中职学校在竞争激烈的教育市场中要求生存并不断发展,实践证明,创建自己的办学特色就是一个重要的举措,它是一所中职学校区别与其他学校的特点和核心竞争力,体现办学的个性化特征,具体表现在办学理念、培养定位、专业特色、管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上,但最终还是通过校园文化体现出来,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只有吸收优秀企业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和企业文化进行交融和接轨,才能形成鲜明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三、如何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接轨、企业参与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由于学制和学生素质等原因,中职学校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专业技能的训练和职业素养的训练上

6、。在教学内容上还要加入现代企业管理基础知识,向学生介绍具有时代性的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让学生了解企业和熟悉企业的管理体制。我校在与昆山南亚企业的建教合作中,课程的设置和考核标准由校企共同确定,而在职业素质的培养上,除了严格执行学校的各种管理规定外,还加入了企业提出的“服从、退让、负责任”的训练内容,熟读精思公司总裁王永庆的四句名言:追根就底、止于至善、实事求是、勤劳朴实。同时用公司的企业文化来装饰教室。组织学生阅读公司的期刊,了解公司的生产和经营情况,在思想上转换自己的角色。企业的参与使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更为具体、更为实际,使学校的教学内容与社会的需求同步。2、增加教师的企业背景和企业经历

7、。通过教师引进和传播企业文化的元素,让教师成为校企文化结合的纽带,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学校每年应安排教师分批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锻炼,使学校教师与企业实现“零距离”对接,参加实践的教师在教学中,把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引入到课堂,更好的按照企业的综合需求,有目标地培养学生,学生在校园就可以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触摸到市场的脉搏,可以及早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我校的专业课教师队伍中,有近一半有企业背景,达到双师型标准的教师达 70以上,由于教师知识和技能的兼备,思想中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教学中肯定能把职业教育的内容改革的焕然一新。、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为目标重新构建学校课外活动框架。学生科和团委的活

8、动内容和组织形式,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的同时,要兼顾职业素养的潜移默化作用。要使师生员工把“以就业为导向”办学认同为学校的群体价值观念,并以此为核心丰富、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构建全面系统的职业素养培养活动体系。使各种活动具有目的性、渐进性和科学性,并适时、趋时地开展活动。此项工作,我校的学生科和团委正在做。、在班级管理中重视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创新、竞争,重视业绩,强调速度和灵活,是一种责任文化。企业要求每个员工具有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并遵章守纪,而现在中职学生普遍缺乏责任感,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和人沟通共事的能力。企业要求职工应有全局意识,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

9、神,而不少学生由于年龄小,阅历见识浅,更缺少同甘苦共患难的锻炼机会,往往只看到眼前利益,缺乏长远思考和先人后己的精神。这就要求学校要强化对学生的职业定向教育,通过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在班级干部的培养和激励中,引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人才培养原则,重视业绩,奖勤分明,竞争上岗等。如班主任工作中的学生周记的批阅、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学生行为的日常量化考核、班级的各种竞赛活动、表扬与批评栏目等活动中都应注意职业教育的养成部分。在班级文化建设的中,重视提炼班级文化的内涵: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命运,关键时候不掉链子,学校的利益高于一切,差不多就是差的多,崇尚技能从爱护工具开始,对学习负

10、责就是对自己负责,打扫卫生是工作的开始等等。要让学生口述能详、成诵精思,提高认识。5、重视实践训练课程,提升学校的职业氛围。工科学校的实训地点可以发展为校办工厂,学校要办得环境像工厂。学校引进企业管理理念、质量意识,使实训的学生在学校就能接受企业管理理念、实训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学校的环境和标语要有企业气氛,要尽可能的加大投资力度,在改善实训设备的同时,改善实训场所的功能设施,美化实训环境,要让学生在舒适的环境下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对专业有认可感、自豪感,激发职业兴趣、培养职业情感。另外专业教师的行为要像企业中的师傅,教师会讲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会干能干。每天的实训要像企业一样,有班前会布置任务

11、,结束检查公布,班后会激励。教师的行为就像是师傅带徒弟一样,又像是车间主任管理员工一样。最终的培养目标是:学生的素质像企业员工。把学生的校服换成工作服,学生统一着装排队进车间,在指定的区域内活动,要求学生对待自己的作业就像是对待出厂的产品一样,严格检查。学生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应该在练,在训练中提高学生的务实作风、质量意识和合作精神,在训练中学会负责,学会主动,学会忠诚,养成职业习惯。6、课堂理论教学也是职业素养培养的主要阵地。改革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多使用现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增加实践、训练、体验,大力推广行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项目的设计要显示教师的智慧,项目任务要贴近

12、学生生活,贴近企业实际,反映实用。在教学中加入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改革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改变课程的考核方式,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教学过程应重视过程管理、现场管理,要求有每节课的记录、每次作业的统计、每天实训的表现,让学生在激励中、竞赛中学习,在关注中、体验中进步,在细节中养成习惯。在我校与昆山南亚企业的建教合作中,南亚企业的做法:要每周一次考核,保留学生的每一件作品,每月有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分析。如工程制图教学中,工程制图是一门技能课,基本内容属于程序性知识,主要应该练,练的数量多了,自然会发生质变。为此我们提出了把书包变成工具包,把教室变成绘图室,在学习中加强制图能力训练。在训练中,注重干净

13、、条理,教学中要求把小毛巾或手帕作为绘图必备工具准备,图面整洁作为成绩评定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训练中开拓学生视野,在长期的训练中,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细节决定命运,规范的训练使学生养成了勤于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这本身就是一种职业教育、素质教育,即使学生最后没能达到工程制图的实用阶段,但学习过程中的教育副产品职业习惯的养成,也足以让学生以后成就其他事情。再如计算机操作训练中,五笔输入法教学是否在教学中保留,在我校曾一度引起激烈争论。实践证明,五笔输入法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的好课题。五笔输入是一门严谨、缺乏灵活性的技能,学生通过对这一技能的强化训练,能磨练意志,锻炼恒心,有效克服浮躁粗心的坏毛病,大大提高自己做事情的认真程度。在五笔输入法的教学中,多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多搞竞赛活动,能境强学生的承受能力,还能增强学生彼此之间的竞争意识。再如训练类课程中的角色扮演法,考核时应按小组进行打分,只有每个成员认真对待,团结协作,才有可能取得好成绩。这样的考核有利于团队精神的形成。总之,由于中职学校培养人才的特点,中职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要吸收、渗透更多的企业文化,要将职业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内容融入校园教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与职业素养训练,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接轨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得到体现,从而使培养的人才在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上更加符合企业的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