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讲 由实体模型提取工程图,三维造型已是目前CAD工作的趋势,只有深入到三维造型阶段,才能真正凸现出电子图板对于木质图板的无可比拟的优势。但生产中使用的图纸,目前仍是工程图,如何利用三维造型灵活方便的优势,同时又能轻松地生成满足生产需要的工程图。AutoCAD环境下,有三种方法可以实现这一目的。下面以实例介绍其中最适合我国情况,也最简单的一种,用Wview命令生成视图并作相应的处理。,例:将图示三维实体转化为工程图。,支架,步骤:1转入布局空间环境,设置好打印机和图纸大小,设置好后按OK按钮。如下:a转入布局空间,进入页面设置管理器,,选择打印,b选择打印机并设置页面。,选择打印机并设置页面
2、,2删除已有的一个视图。选择视口边框,按delete键或进入删除命令后,点击视口边框删除。,删除已有视图,3从键盘或菜单或工具条命令,设置视口。,命令: Mview【回车】指定视口的角点或 开(ON)/关(OFF)/布满(F)/消隐出图(H)/锁定(L)/对象(O)/多边形(P)/恢复(R)/2/3/4 : 4【回车】指定第一个角点或 布满(F) :选择A、B两点,完成图形放置范围的选择。,工程图的布局,4得到四个形状一样的视图。,布局后的视图,5在左上视口内双击鼠标,该视图边框会变粗,称该窗口被激活,此时对其内的图形又可随意改动,就像在模型空间中操作一样方便。,当前窗口显示,6从下拉菜单 :
3、单击【视口】菜单,选择【3D视口】子菜单,选择【主视(Front)】项将该窗口内视图转变为主视图;同样的过程,将右上视口内的视图设置为左视图(Left);左下视口内的视图设置为俯视图(Top) ;右下视口内的视图设置为东南轴测图(SW Isometric)。处理后的各视口内图形如下图所示。,完成以上任务后,屏幕上结果如右图。,完成视图定义后结果,可以发现,各视口内的图形大小不一样,这不符合工程图的规定,下面进一步解决这个问题。,7在左上视口内双击鼠标,再次激活该视口,使作Zoom命令,选择其中Scale选项,按提示正确回答问题:,命令: Zoom【回车】 指定窗口角点,输入比例因子 (nX 或
4、 nXP),或 全部(A)/中心点(C)/动态(D)/范围(E)/上一个(P)/比例(S)/窗口(W) : S【回车】 输入比例因子 (nX 或 nXP): 1XP【回车】注意:此处输入1或1X和1XP意思是不一样的。,处理后的每个视口内的图形大小会按正常比例显示,各视图的位置关系也是正确的,,比例处理后结果,此时还仅仅是在“图样”上摆了四张“照片”而已 。除了能对每一张照片做删除、移动等操作外,对其中的图形还只能“观赏”,不能标尺寸、做改;还有那四个讨厌的边框也让人看着不顺眼,下面要做的工作是从已有的三维图形上提取轮廓。,8在主视图视口内双击鼠标激活该视口,单击【绘图】菜单,选择【实体】子菜
5、单,选择【设置】项的级联菜单【轮廓】项(选择图形后每一步提示均可回答“Y”)。,命令:Solprof【回车】 选择物体:选择对象: 是否在单独的图层中显示隐藏的轮廓线?是(Y)/否(N) :【回车】 是否将轮廓线投影到平面?是(Y)/否(N) :【回车】 是否删除相切的边? 是(Y)/否(N) :【回车】 已选定一个实体。 依次激活其他视口,重复同样的工作。,进入图层设置对话框,会发现除了0层外还“无中生有”地多出了八个层,且很有规律四个层以PH为前缀名(记录不可见轮廓的信息),四个层以PV为前缀名(记录可见轮廓的信息),后面的数字和字符是随机的。注意:Solprof必须在布局中使用。,提取轮
6、廓后的图层显示,9将所有名字以PH开头的层的线型设置为虚线(Hidden)。,改变图层线型,10新建一个层,取层名为DIM,线型为实线,颜色为红色,并将该图层设为当前层。,11将0层关闭。三维图形及生成的几个视图原稿,还有每个视口的边框都在0层,关闭0层后,这几项均不可见,能见的只是新生成的轮廓图(含可见和不可见轮廓),,处理后结果,12按插入图块的方法,调入一个含标题栏的图纸边框到适当的位置,形成一张如图所示的符合国家标准的工程图纸。,完整的工程图,13按常规方法标注尺寸和其它技术要求。至此,工程图绘制完成。注意:将三维实体图转化为三视图时,立体图一定要是三维线框,不能进行消隐等其它处理,那怕在操作过程中,消隐后又恢复也不行。否则可能结果会出现错误或不出现结果 。,作业1 支撑架,课 后 作 业,作业2 机件,作业3 链节,作业4 支座,本次课程讲解结束,谢谢!,